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杨文言”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史部
   德注诸家问以已意参考异同颇能扫除轇轕至

  卷末附其友 杨文言
所作三十问 (第 19a 页)
文言
字道升武
  进人所说多支离穿凿逊于梦雷本书多矣
  易宗集注十二卷
  孙宗彝撰宗彝字孝则高邮人顺 (第 19a 页)
 朕即赦免如朕言允当应将陈梦雷并伊子远发边外
  或有陈梦雷之门生平日在外生事者亦即指名陈奏
  又 杨文言
乃耿逆伪相一时漏网公然潜匿京师著书 (第 16b 页)
算书,或正其误,或补其缺也。

康熙己未,明史开局,历志为钱塘吴任臣分修,经嘉禾徐善、北平刘献廷、毗 陵杨文
言,各有增定,最后以属黄宗羲,又以属文鼎,摘其讹误五十馀处,以算草、通轨补之,作明史历志拟稿一卷。虽
  当是时,圣祖临御日久,仁泽周浃,四海乂安无事,万几之暇,潜心河洛象数之学,下逮濂洛关闽之书,旁及历算声音之理.圣哲天纵,将以远追羲文周孔.而以廷臣罕喻精微,光地非程朱之书不敢观,旁通易范理数律历之说,发舒所学,以备顾问.圣心冲抑,以为河洛之理,非光地莫辨也.光地因奏秦汉以后礼坏乐缺,六经虽经宋儒阐明,然永乐间所修大全,未免芜杂疏漏,宜大徵天下之士,搜罗群言,讨论编纂.以至礼乐制度,亦当稽古论定.于是周易折中、性理精义、音韵阐微、朱子全书次第奉敕修撰

.遂荐德格勒、徐元梦论易学,卫既济、汤斌论实学,馀姚之学则李容,淹博之学则李因笃,耿介之笃行、仇兆鳌之厉志、 杨文言
之历算,亦皆以名闻.贤才奋起,文治昌明.而光地亦由是大用矣.历官翰林院掌院学士、经筵讲官,以母病乞归 (第 774 页)
  二十五年还京,补原官,承问易范理数甚悉.光地因奏言:『洛书具三才之象,神禹陈之,以见上天下地,人都其中.至人君首出庶物,尤为人中之主,必为天地立心、为万物立命,而后皇极永建于天下』.仁庙首肯之.寻改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光地日与诸庶常正襟讲贯,其为说一遵程、朱.二十六年,充经筵讲官,日讲起居注、方略馆总裁.会柄臣嘱荐,其党执不可,大以为憾.光地自度不见容,疏丐终养.命归省,予假一年,悬缺以侍.临行召见,论易学荐德格勒、徐元梦,论实行荐卫既济、汤斌.至李颙为馀姚之学、李因笃为淹博之学、耿介之笃行、仇兆矛鱼之厉志、 杨文言
之历算,皆以其名上闻.
  二十七年复至京.以前举德格勒廷试文劣,德格勒又奏称光地知兵、宜外任、便养 (第 133 页)
  格字寿平,一字正叔,又号白云外史、南田草衣;后以字行。初,被掳下狱,甚苦;时作画以消遣。会陈锦妻欲置首饰,令人先画形模,多不当意。或有言格能画者,特释之出;见其丰神秀朗、进退从容,喜出望外,遂畜为子。乱定归里,日禀庭训,诗文、楷法皆工;尤精绘事,山水、花卉兼擅所长。时常熟王翚亦工山水,格见其笔墨,不欲与之争名,遂让其独步;可谓虚衷善下己。与人交,外和内介,人鲜测其涯涘。盩厔李徵君容,负盛名,与骆钟麟有旧;来常讲学,从者如市,而无行者遂借以行私。容初到时,格亦随父郊迎。后友人 杨文言
拉其再谒,坚持不可;移书千馀言论之,责其酬酢纷纭,独不报谒乃父,知其道为的然也。其严毅如此。事亲孝, (第 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