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史鈔類
  三家诗拾遗十卷 诗沈二十卷
  范家相撰家相字蘅洲会嵇人乾隆甲戌进士官
  至柳州府知府
  (臣/)等谨按三家诗拾遗 补王
应麟诗考所未备所
  采颇为该博诗沈则其伸明古义者也
  诗序补义二十四卷
  姜炳璋撰炳璋字石贞号 (第 42b 页)
  而不及乐乎叙录所纂仪礼逸经文仅存者止五
  篇公冠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投壶奔丧也云中霤
  禘于太庙王居明堂三篇其经亡矣此乃以大戴
  明堂篇 补王
居明堂其词云朱草日生一叶至十
  五日生十五叶十六日一叶落终而复始此纬书
  野史之说皇皇礼经而有是 (第 21a 页)
 一十五两四钱延安府商税课程钞折银一百八十
 三两八钱七分(马/志)十二年令陜西委官于潼关大庆
 关验税商货以 补王
府拖欠禄米并赈济边储等用
 四十一年题准行各司府该年班匠通行徵价𩔖解
 陜西匠一万六百八十五名每年 (第 91b 页)
隧弗许曰王章也
不可以二王无若政何赐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絺锄
攒茅之田阳人不服公围之将残其民仓葛呼曰君
阙以顺礼也阳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将残之
无乃非礼乎阳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
官守焉其非官守 (第 8b 页)
 也今皆亡惟尧典存
 葛洪曰隐士以三坟为金玉五典为琴筝
 刘协曰皇世三坟帝代五典
 李先曰三皇五帝之典可以 补王
者神智 (第 1b 页)
 存者止五篇公冠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投壶奔丧也
 云中霤禘于太庙王居明堂三篇其经亡矣此乃以
 大戴明堂篇 补王
居明堂其辞云明堂朱草日生一
 叶至十五日生十五叶十六日一叶落终而复始此
 纬书野史之说曾谓礼经而有是 (第 8a 页)
 差学章句若毛公训诗安国传书郑君释礼王弼解
 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
 项岱曰孔子一定五经垂之万世后人不能改也
 李先曰经书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 补王
者神智
 孙惠蔚曰六经乃承天之正术治人之贞范是以温
 柔疏远诗书之教恭俭易良礼乐之道爻彖以精微 (第 17a 页)
同上)
(补司马光燕台歌草万古苍茫空盛衰燕台贤客姓名/谁君看碣石嵓中 宁似昭王拥彗时 传家集) (补王
惮望黄金台歌一君不见孔子修春秋二百四十/有二年燕人歃血才 见下逮战国尤茫然惟商声教)
(耻不与苦羡 (第 17a 页)
即/元之礼部旧署也盖试士子于此者四百年矣 雅坪)
(散录氏耳谭谓直𨽻乡试额取百名外国学三十名杂 补王)
(
行五名故曹鼐以典史解粮赴京得中乡试而廷试为/状元今杂行无中者矣按曹文忠以永乐癸卯中顺天)
(乡试本由 (第 7a 页)
海宜看月谈空想渡杯佛)
(存金拥象砌古石扶台方丈无尘到危巢有鹤回长廊/闻梵罢归骑夕阳催 古廉集) (补王
梅秋日登镜光阁诗合绀园珠阁帝城边下有睛/波接御川彩仗不闻龙舰 珠帘如隔凤笙传秋风车) (第 23b 页)
  禧观铭一条于二十五卷补遗中彼卷分载良乡
  固安永清东安香河五县不应阑入漷事乃因王
  恽固安道中诗牵连错简耳今移载于此 (补王
恽大都路漷州隆禧观铭承道家者流元默称抱/持其雌无所矜屋居火食相奉 鸢飞戾天鱼在泓畴)
(不若尔休其 (第 24a 页)
  (臣/)等谨按县志明右副都御史王仪墓有中允杨
  维聪志
增孟母台台下有深洞相传为宋将孟良藏母处(文安/县志) 补王
孝子原霸州文安县人父曰珣娶于张生原小字
曰某时畿辅役事烦苛比屋流亡珣无所仰赖糊其口
四方原稍长数问母 (第 22b 页)
  奸壬列传总论
奸壬不胜数数其贵者数其著者数其甚者以三者律之
诸可用恶恶之短为一代存忠厚也非悻不德耳诸杂见
于纪与传之间孰坐是乃诎孰坐是乃败即言之不详
揽纪与传者 中已详也合徵之而获倖全几人哉后
世 剧或谎托神鬼耴报甚赫曰 以 补王
者斧钺之不
足 矣 (第 1a 页)
公巡按御史聊城耿公曰是缺典也不可不 补王公

讳伟寻改袆又改湋字子充浙之金华人学于前学士
黄公缙之门以文章雄天下北游无所遇束书南归大
业日隆有 (第 332a 页)
  一清案汉书地理志天水郡有河阳县河字当倒互

  请蜀救至(卷二十四页十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请蜀上据后汉书当 补王
元二字

  愿诸将亟罢(卷二十五页一行)

  一清案宋本作亟还一清案亟罢本后汉书隗嚣傅

  始 …… (第 2a 页)
  清惠著闻(卷二十二三十八页六行)


  一清案清惠上𨽻释校 补王
字又落君字此即上汉
陈相王君造四县邸阁之碑也

  县曰陵陈(卷二十二三十八页十九行)

  一清案 (第 48b 页)
 近乎仁盖一艺而三善具焉若是昔昌黎石鼎联咏
 重自标置谓吾诗云云不解人间书矧我二三词臣
 方当釐宫悬所必备 补王
会所未图而可孤胜事作
 恒语乎是用即目首倡俾刘纶于敏中联成五十韵
 以示志西域者垂之副墨
(御/制) (第 23b 页)
  ︹魏︺李先(卢奴人太祖时为尚书右中兵郎再迁博/士定州大中正太祖问天下何者最善可)
(以益人之神智先曰惟有经书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 补王
者神智又问朕欲集天下书籍如何)
(可备对曰主之所好集亦不难于是颁制天下经/籍稍集太宗即位拜安都将军寿 (第 37b 页)
  湖南巡抚(臣/)王国栋谨

 奏为敬覆
朱批谕旨事窃(臣/)家人恭捧
批回奏摺到长沙(臣/)随跪接开读内奏
闻辰关木税一摺并调 补王
克修一摺俱奉有
皇上朱批(臣/)遵查辰关木税原无定则自王柔监收以
  来现在照买木价值定则徵收而商民 (第 121a 页)
  坏皆营中公捐修整今严饬弥补是从前之亏欠
  可清而后日之弊未杜(臣/)思通省马价一项上年
  兵弁情愿每匹扣银三两 补王
纲明亏空荷蒙
皇上天恩免其代补此项银两实系羡馀请将通省应
  发马价银内每马一匹扣银三两约银四千馀两 (第 19b 页)
取材范书、陈志,乃于正史外兼取山经、地志、金石、子集,其体例依班氏之旧,而略变通之,著后汉书补表八卷 。计
所补王侯,多于熊书百三十人,论者谓视万斯同历代史表有过之无不及。他著有诗古训十二卷,经说十卷,补续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