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武王
融于博野白牛逻融殁于陈荣自称天子国号齐年称
广安冬十一月戊戌杜洛周攻陷幽州执刺史王延年
及行台 常景
丙午税京师田租亩五升借赁公田者亩
一斗闰月税市人出入者各一钱店舍为五等梁将元 (第 65a 页)
掾属
舍人等官(时王国舍人应取/八族及清脩之门)公主有家令丞(高平公主/薨欲使公)
(主家令居庐制服 太常博士常景
曰妇人无专国之理/妇人为君男子为臣古礼初不载则家令不得为纯臣)
(公主不得为正/君明矣乃寝)北齐有王 (第 13a 页)
室之理礼既有祔嫂叔何嫌礼太祖祢一庙
岂无妇舅共室也若专以共室为疑容可更议迁毁庄
帝既逼诸妹之请此词意 黄门侍郎常景
中书侍郎邢
子才所赞成也又追尊兄彭城王为孝宣帝彧又面諌
曰陛下作而不法后世何观历观载籍未有其事帝不 (第 64b 页)
等皆著名西土一家举二秀才亮初举秀才至洛阳过
河内 常景
景深器之而谓人曰秦中才学可以抗山东
将此人乎齐王萧宝夤引为参军宝夤迁大将军仍为
之掾宝夤雅相知重凡有 …… (第 70a 页)
居赵国飞龙山为乱贼所害士友伤惜之兴和二年侍
中李神俊 秘书监常景
等三十二人申辞于尚书为请
赠谥事下太常博士考行谥曰贞烈先生
魏钊子建族弟也本名显义字弘理孝文帝赐名仍 (第 77a 页)
 宇文忠之 费穆 孟威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也少好学通涉经史初为校书郎
稍迁给事中后为门下录事好言得失与 常景
共修律 …… (第 1b 页)
东观为徐纥所荐李彪引兼著作佐
郎参史事后拜尚书殿中郎正始初诏尚书门下于金
墉中书外省考论律令翻与门下 录事常景
孙绍廷尉
监张彪律博士侯坚固书侍御史高绰前将军邢苗奉 …… (第 27b 页)
得其疏以责左右近侍诸宠要者由是疾之
乃启太后云谦之有学艺宜在国学以训胄子诏从之
除国子博士谦之与袁翻 常景
郦道元温子升之徒咸
申款旧好施赡恤言诺无亏居家僮𨽻对其儿不挞其
父母生三子便免其一世无髡黥奴婢常称 (第 111a 页)
章内外异之及长仪貌端伟神情爽俊绘
舅河间邢晏与绘清言叹其高远谓若披云雾如对珠
玉宅相之寄良在此甥时敕 秘书监常景
选儒学十人
缉撰五礼绘与太原王义同掌军礼魏静帝于显阳殿 (第 14b 页)
亡前数日忽云吾得密信将被
收掩乃与妇乘车西逃避后因顾指壁中言有官人追
逐其妻方知其病卒后殡于家园友人 常景
李浑王元
景虏元明魏季景李骞等十许人于墓傍置酒设祭哀
哭涕泣一饮一酹曰裴中书魂而有灵知吾曹也乃各
赋 …… (第 40a 页)
光禄大夫时言冒窃官级为中尉所劾免官乃为述躬
赋以自释未几受诏与 秘书监常景
典仪注事孝武帝
行释奠礼昕与校书郎裴伯茂等俱为录义永熙末昕
入为侍读与温子升魏收参掌文诏迁邺乃归河间 …… (第 41a 页)
受学于崔灵恩刘兰精勤不倦以
夜继昼长乃博览百家文章清婉为广阳王渊贱客在
马坊教诸奴子书作侯山祠堂碑文 常景
见而善之故
诣渊谢之景曰顷见温生渊怪问之景曰温生是大才
士渊由是稍知之熙平初中尉东平王匡博召辞人以 (第 42a 页)
 左将军长史行济阴郡事子升初受学于崔灵恩刘

 兰以夜继昼长乃博览百家文章清婉为广阳王深
 贱客在马坊教诸奴子书作侯山祠堂碑文 常景

 而善之故诣深谢曰顷见温生深怪问之景曰温生
 是大才士深由是稍知之熙平初中尉东平王匡博
 召辞人 (第 6a 页)
 天平初还邺又为迁都赋二年内宴殿中尚书章成
 王景哲启伯茂以梨击案禁庭内令人挈衣后竟无
 坐卒年三十九殡于家园友人 常景
李浑王元景卢
 元明魏季景李骞等十许人于墓傍置酒设祭饮酹
 涕泣各赋诗一篇李骞寄以示魏收收时在晋阳作 …… (第 15b 页)
 之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密谮于上杨愔请救
 文宣大怒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竟赐死嗣子樊
 生矩
裴诹之字士正佗次子少好儒学释褐太学博士尝从
  常景
借书百卷十许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读每卷策 (第 17a 页)
  右说部
魏卫觊魏官仪
梁裴子野附益谥法一卷 后魏常景
复魏仪注三十二卷
北齐魏彦深北齐吉礼七十二卷
 严植之王太子丧礼十卷
唐裴矩大唐书仪十卷(同虞/世南 (第 62a 页)
 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叹良久是以诸公主皆嫁于宾
 附之国朝臣子弟良族美彦不得尚焉
 平阳公主薨高肇欲使公主家令居庐制服 太常博
 士常景
曰今王姬降适虽加爵命事非君邑理异列
 土何者诸王开国备立臣吏生有趋奉之勤死尽致
 丧之礼而公主家令唯 (第 15b 页)
咸阳)
(王禧乃取任城王隶户/为之深为孝文所责)公主有家令丞(高平公主薨欲/使公主家令居)
(庐制服 太常博士常景
曰妇人无专国之理妇人为君/男子为臣古礼所不载则家令不得纯臣公主不得为)
(正君明/矣乃寝)
  后魏 (第 2a 页)
整送略并其子弟收系之御史王基等力为辩雪乃得
免 甲子侍中 车骑将军永昌
严侯韦睿卒(五代志零/陵郡零陵)
(县旧分置永昌县谥法服敌公庄/曰严威而不猛曰严骑奇寄翻)时上方崇释 …… (第 20b 页)
地乞兵送还本国诛剪叛逆收集亡散
臣当统帅遗民奉事陛下(帅读/曰率)言不能尽别有启陈仍
以启授中书舍人 常景
以闻景爽之孙也(常爽见一百/二十三卷宋)
(文帝元/嘉六年)十一月己亥魏立阿那瑰为朔方公蠕蠕王赐
(第 22b 页)
没郡县高欢蔡俊尉景及段荣安定彭
乐皆从之洛周围魏燕州刺史博陵崔秉(燕因/肩翻)九月丙
辰魏以幽州刺史 常景
兼尚书为行台与幽州都督元
谭讨之景爽之孙也(魏之儒风/振于常爽)自卢龙塞至军都关皆
置兵守险谭屯居庸 (第 34b 页)
  高祖武皇帝七
普通七年春正月辛丑朔大赦 壬子魏以汝南王悦
领太尉 魏安州石离冗城斛盐三戍兵反应杜洛周
众合二万洛周自松岍赴之(水经注大榆河出御夷镇/北塞中南流径密云戊西)

(又南流径孔山西又历密云戍东右合孟广𡶭水𡶭水/西径孔山南上有洞冗开明故谓之孔山大榆河又东)
(南流白杨泉水注之水北𤼵白杨溪望离石大榆河又/东南流出峡径安州旧渔阳郡之滑盐县南世谓之斛)
(盐城西北去御夷镇二百里岍轻烟翻或曰岍𡶭/字之误也读作陉唐志营州西北百里曰松陉岭)行台 常景
使别将崔仲哲屯军都关以邀之(将即/亮翻)仲哲战没
元谭军夜溃(元谭军于居庸/关见上卷上年)魏以别将李 …… (第 1b 页)
路翻败也)因振衣而起太后默然 魏朔州城民鲜于
阿胡等据城反(阿从安/入声) 杜洛周南出钞掠蓟城魏 常景
遣统军梁仲礼击破之丁未都督李琚与洛周战 …… (第 3a 页)
于蓟城之北败没 常景
帅众拒之洛周引还上谷(钞楚/交翻)
(蓟音计帅/读曰率) 长孙稚行至邺诏解大都督以河间王琛
代之稚上 …… (第 3b 页)
蓟南(时杜洛周葛荣等作乱其军中/将领无不加以王爵曹纥真以)
(都督加王号/故曰都督王)秋七月丙午行台 常景
遣都督于荣等击
之于栗园(栗园当在范阳固安县/界固安之栗天下称之)大破之斩曹纥真及
将卒三千馀级洛周 …… (第 6a 页)
道为之诉理乃得释游道繇之玄孙也(宋繇事/西梁李)
(氏李灭事沮渠氏沮/渠灭入魏为于伪翻) 甲申魏行台 常景
破杜洛周斩
其武川王贺拔文兴等捕虏四百人 就德兴陷魏平
州杀刺史王买奴(魏平州治肥如即/唐平州卢龙县 …… (第 8b 页)
刺史寿阳久罹兵革民多离
散亶轻刑薄赋务农省役顷之民户充复 杜洛周围
范阳戊戌民执魏幽州刺史王延年行台 常景
送洛周
开门纳之 (第 10a 页)
(常景
击杜洛周数战数胜而终于为/虏者民乐于从乱而疾视其上也) 魏齐
州平原民刘树等反(宋武帝侨置平原郡于梁 (第 10a 页)
 谟        王 春
  慕容绍宗       王 则
  元 颢        元法僧
   常 景(以上徐州刺史/)
  孔伯恭        李 宪
  邸 珍        尔朱仲远(以上徐州/都督) (第 36b 页)
逃散陛下恩隆天地
乞兵送还本国诛剪叛逆收集亡散臣当统帅遗民奉
事陛下言不能尽别有启陈仍以启授中书舍人 常景
以闻景爽之孙也十一月己亥魏立阿那瑰为朔方公
蠕蠕王赐以衣服轺车禄恤仪卫一如亲王时魏方强
盛于洛水桥南 (第 119a 页)
七年春正月魏安州石离冗城斛盐三戍兵反应杜洛
周众合二万洛周自松岍赴之行台 常景
使别将崔仲
哲屯军都关以邀之仲哲战没元潭军夜溃魏以别将
李琚代谭为都督仲哲秉之子也 五原降户鲜于修 …… (第 46b 页)
礼等帅北镇流民反于定州之左城改元鲁兴 夏四
月杜洛周南出钞掠蓟城 魏常景
遣统军梁仲礼击破
之 丁未都督李琚与洛周战于蓟城之北败没 (第 47a 页)
常景
帅众拒之洛周引还上谷 六月杜洛周遣都督王曹
纥真等将兵掠蓟南 秋七月丙午行台 (第 47a 页)
常景
遣都督
于荣等击之于栗园大破之斩曹纥真及将卒三千馀 …… (第 47a 页)
业自立 九月葛荣既得杜洛周之众北趣瀛州自称
天子国号齐改元广安 甲申魏行台 常景
破杜洛周
斩其武川王贺拔文兴等捕虏四百人 天水民吕伯
度本莫折念生之党也后更据显亲以拒念生已而不
胜 …… (第 47b 页)
陵浸慢拔陵遣其臣费律
至高平诱琛斩之丑奴尽并其众 冬十一月杜洛周
围范阳戊戌民执魏幽州刺史王延年行台 常景
送洛
周开门纳之
大通元年春正月魏分定相二州四郡置殷州以北道
行台博陵崔楷为刺史楷表称州今新立尺刃斗 (第 48a 页)
 (州谓之乞/活事具前)
秋八月魏柔元镇(胡三省注镇在汉且如县西北塞外墙外/且如故城在今大同府天镇县北边)
民杜洛周反于上谷
 洛周反于上谷改元真王攻没郡县高欢蔡俊尉景
 段荣彭乐(安定/人)皆从之魏以 常景(字永昌/爽之孙)
为行台与
 都督元谭(赵郡王/干之子)讨之 (第 20a 页)
 (州谓之乞/活事具前)
秋八月魏柔元镇(胡三省注镇在汉且如县西北塞外墙外/且如故城在今大同府天镇县北边)
民杜洛周反于上谷
 洛周反于上谷改元真王攻没郡县高欢蔡俊尉景
 段荣彭乐(安定/人)皆从之魏以常景(字 永昌/
爽之孙)为行台与
 都督元谭(赵郡王/干之子)讨之 …… (第 20a 页)
 五十二获男女七万五千复以寿阳为豫州改合肥
 为南豫州以亶为二州刺史寿阳久罹兵革民多流
 散亶轻刑薄赋务农省役顷之民户复充
魏幽州民执行台 常景
叛降杜洛周
 先是杜洛周帅众掠蓟南趣范阳(魏郡隋废故城在/今顺天府涿州)
 行台 (第 24b 页)
常景
屡击破之至是幽州民执景叛降于洛周
 (魏盗贼日滋征讨不息国用耗竭预徵六年租调犹/不足乃罢百官酒肉税入 (第 24b 页)
 武昌王平原(文帝时刺/史镇长安)    梁昕(安定人/文帝时)

 任城王澄(宣武/帝初)陪斤子(宗室灵太/后临朝时)(济阴王郁弟/宣武帝时)
  常景(河内人宣武/帝延昌初)
      郭祚(太原人宣武/时都督兼刺)
 (史/)     高猛(渤海蓨人/宣武时) 卢昶(涿州 (第 4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