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夕鉴戒刑者咏为恶之
永痛恶者睹残刖之长废故足惧也然后知先王之轻
刑以御物显诚以惩愚其理远矣尚书令刁协 尚书薛
兼 等议以为圣上悼残荒之遗黎伤犯死之繁众欲行
刖以代死刑使犯死之徒得存性命则率土蒙更生之
泽兆庶必怀恩以 (第 39b 页)
永痛恶者睹残刖之长废故足惧也然后知先王之轻
刑以御物显诚以惩愚其理远矣尚书令刁协 尚书薛
兼 等议以为圣上悼残荒之遗黎伤犯死之繁众欲行
刖以代死刑使犯死之徒得存性命则率土蒙更生之
泽兆庶必怀恩以 (第 39b 页)
刘弘 陶侃(兄子臻/臻弟舆)温峤 郗鉴(子愔愔愔子/超 弟昙)
(鉴昙子恢/ 叔父隆)顾荣 纪瞻 贺循(杨/方) 薛兼 刘隗
(孙波讷隗伯父/讷 子畴)刀协(子彝逵/彝子)戴若思(弟/邈)周顗(子/闵)
(第 7b 页)
(鉴昙子恢/ 叔父隆)顾荣 纪瞻 贺循(杨/方) 薛兼 刘隗
(孙波讷隗伯父/讷 子畴)刀协(子彝逵/彝子)戴若思(弟/邈)周顗(子/闵)
(第 7b 页)
刘弘 陶侃(兄子臻/臻弟舆)温峤 郗鉴(子愔弟愔子超/ 愔 昙 昙)
(子恢隆鉴/叔父)顾荣 纪瞻 贺循(杨/方) 薛兼 刘隗(孙/波)
(隗伯父讷/讷子畴)刁恊(子彝逵/彝子)戴若思(弟/邈)周顗(子/闵)应詹 …… (第 1a 页)
十篇
兼解音乐殆尽其妙厚自奉养立宅于乌衣巷馆宇崇
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慎行爱士老而弥笃尚书闵
鸿太常 薛兼 广川太守河南褚沉给事中宣城章辽历
阳太守沛国武嘏并与瞻素疏咸藉其高远临终托后
于瞻瞻悉营护其家为起居 …… (第 55b 页)
旅之所来往也今议者欲出宣城以镇江渚或欲使诸
县领兵愚谓 令长 威弱而兼才难备发惮役之人而御
之不肃恐未必为用以循所闻江中剧地虽有阖庐一
处地势险奥亡逃所聚特宜以重 …… (第 58b 页)
高梁太守在郡积年著五经钩沉更撰吴
越春秋并杂文笔皆行于世以年老弃郡归导将进之
台阁固辞还乡里终于家 薛兼 (第 64a 页)
令长 丹阳人也祖综仕吴为尚书仆射父莹有
名吴朝吴平 (第 64a 页)
散骑常侍兼 清素有器宇少与同郡纪 …… (第 64a 页)
瞻广陵闵鸿吴郡顾荣会稽贺循齐名号为 五俊 初入
洛司空张华见而奇之曰皆南金也察河南孝廉辟公
府除比阳相莅任有能名历太子洗马散骑常侍怀令
司空东 …… (第 64b 页)
损
风望渐不可长既无大臣检御之节不可对扬休命宜
加贬黜以肃其违顗坐免官太兴初长兼侍中赐爵都
乡侯寻代 薛兼 为丹阳尹与尚书令刁恊并为元帝所
宠欲排抑豪彊诸刻碎之政皆云隗恊所建隗虽在外
万机秘密皆预闻之拜镇北将 (第 68b 页)
(子恢隆鉴/叔父)顾荣 纪瞻 贺循(杨/方) 薛兼 刘隗(孙/波)
(隗伯父讷/讷子畴)刁恊(子彝逵/彝子)戴若思(弟/邈)周顗(子/闵)应詹 …… (第 1a 页)
十篇
兼解音乐殆尽其妙厚自奉养立宅于乌衣巷馆宇崇
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慎行爱士老而弥笃尚书闵
鸿太常 薛兼 广川太守河南褚沉给事中宣城章辽历
阳太守沛国武嘏并与瞻素疏咸藉其高远临终托后
于瞻瞻悉营护其家为起居 …… (第 55b 页)
旅之所来往也今议者欲出宣城以镇江渚或欲使诸
县领兵愚谓 令长 威弱而兼才难备发惮役之人而御
之不肃恐未必为用以循所闻江中剧地虽有阖庐一
处地势险奥亡逃所聚特宜以重 …… (第 58b 页)
高梁太守在郡积年著五经钩沉更撰吴
越春秋并杂文笔皆行于世以年老弃郡归导将进之
台阁固辞还乡里终于家 薛兼 (第 64a 页)
令长 丹阳人也祖综仕吴为尚书仆射父莹有
名吴朝吴平 (第 64a 页)
散骑常侍兼 清素有器宇少与同郡纪 …… (第 64a 页)
瞻广陵闵鸿吴郡顾荣会稽贺循齐名号为 五俊 初入
洛司空张华见而奇之曰皆南金也察河南孝廉辟公
府除比阳相莅任有能名历太子洗马散骑常侍怀令
司空东 …… (第 64b 页)
损
风望渐不可长既无大臣检御之节不可对扬休命宜
加贬黜以肃其违顗坐免官太兴初长兼侍中赐爵都
乡侯寻代 薛兼 为丹阳尹与尚书令刁恊并为元帝所
宠欲排抑豪彊诸刻碎之政皆云隗恊所建隗虽在外
万机秘密皆预闻之拜镇北将 (第 68b 页)
侍中蔑生愿安成太守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吴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晷
为儿童未尝被呵怒顾荣见而称之谓其外祖 薛兼 曰
此儿神用清审志气贞立非常童也及长恭孝清约学
识有理义每独处幽闇之中容止瞻仰未尝倾邪虽侯
家丰厚而 (第 30b 页)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吴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晷
为儿童未尝被呵怒顾荣见而称之谓其外祖 薛兼 曰
此儿神用清审志气贞立非常童也及长恭孝清约学
识有理义每独处幽闇之中容止瞻仰未尝倾邪虽侯
家丰厚而 (第 30b 页)
(郎中/) (员外郎/)
唐虞之时士官以正五刑周礼秋官大司寇掌邦之三
典以佐王刑邦国盖其任也汉成帝时尚书初置二千
石曹主郡国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断狱后汉光武改
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政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
火盗贼辞讼罪法亦谓之贼曹重于诸曹(华谭集尚书/二曹论曰刘)
(道真问 薛令长 在吴何作答曰为吏部尚书问曰吴待/吏部何如馀曹答曰并通高选吏部特一时之俊刘曰)
(晋魏以来俱尔独谓汉氏 (第 40b 页)
唐虞之时士官以正五刑周礼秋官大司寇掌邦之三
典以佐王刑邦国盖其任也汉成帝时尚书初置二千
石曹主郡国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断狱后汉光武改
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政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
火盗贼辞讼罪法亦谓之贼曹重于诸曹(华谭集尚书/二曹论曰刘)
(道真问 薛令长 在吴何作答曰为吏部尚书问曰吴待/吏部何如馀曹答曰并通高选吏部特一时之俊刘曰)
(晋魏以来俱尔独谓汉氏 (第 40b 页)
昙鉴子少赐爵东安县伯 恢(昙子/袭封)循(恢/子)
顾荣吴国吴人以讨葛旟功封嘉兴伯元帝镇江东以
为军司卒帝即位追封为公谥元子毗嗣
纪瞻丹阳秣陵人以讨陈敏功封临湘县侯薨谥穆子
景(早/卒)友(景子/嗣)
贺循会稽山阴人以讨华轶功封乡侯薨谥穆 薛兼 丹阳人元帝即位以佐命功封安阳乡侯
刘隗彭城人元帝即位以佐命功封都乡侯后以王敦
反奔石勒
戴渊广陵人以 (第 27a 页)
顾荣吴国吴人以讨葛旟功封嘉兴伯元帝镇江东以
为军司卒帝即位追封为公谥元子毗嗣
纪瞻丹阳秣陵人以讨陈敏功封临湘县侯薨谥穆子
景(早/卒)友(景子/嗣)
贺循会稽山阴人以讨华轶功封乡侯薨谥穆 薛兼 丹阳人元帝即位以佐命功封安阳乡侯
刘隗彭城人元帝即位以佐命功封都乡侯后以王敦
反奔石勒
戴渊广陵人以 (第 27a 页)
(郎中/) (员外郎/)
唐虞之时士官以正五刑周礼秋官大司寇掌邦之三
典以佐王刑邦国盖其任也汉成帝时尚书初置二千
石曹主郡国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断狱后汉光武改
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政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
火盗贼词讼罪法亦谓之贼曹重于诸曹(华谭集尚书/二曹论曰刘)
(道贞问 薛令长 在吴何作答曰为吏部尚书问曰吴待/吏部何如馀曹答曰并通高选吏部特一时之俊刘曰)
(晋魏以来俱尔独谓汉氏 (第 17a 页)
唐虞之时士官以正五刑周礼秋官大司寇掌邦之三
典以佐王刑邦国盖其任也汉成帝时尚书初置二千
石曹主郡国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断狱后汉光武改
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政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
火盗贼词讼罪法亦谓之贼曹重于诸曹(华谭集尚书/二曹论曰刘)
(道贞问 薛令长 在吴何作答曰为吏部尚书问曰吴待/吏部何如馀曹答曰并通高选吏部特一时之俊刘曰)
(晋魏以来俱尔独谓汉氏 (第 17a 页)
(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荡阴之战死之/赠爵为侯子聄早卒以从孙翰嗣传至旷)大梁元
侯卢钦(少袭父毓爵亭侯武帝即/位更封大梁侯子浮嗣)安阳乡侯 薛兼
(元帝时以/佐命功封)
成阳公卞粹(以中书令封为长沙王义/所杀子壶嗣苏峻反壶力)
(战与子聄同死之赐/谥忠正聄子诞嗣) (第 17a 页)
侯卢钦(少袭父毓爵亭侯武帝即/位更封大梁侯子浮嗣)安阳乡侯 薛兼
(元帝时以/佐命功封)
(战与子聄同死之赐/谥忠正聄子诞嗣) (第 17a 页)
(书旁有款识岁久磨灭东南贵人/见此碑宝而藏之以为真汉𨽻也)唐金刚经碑(在/佛)
(龛山磨崖唐贞观中/率更令欧阳询书)道超和尚精德碑(在古城山/平等寺天)
(宝四载 薛/兼 金撰)开国王碑(在唱车山贞元元/年贵平令王觉纪)天师灵庙
碑(元和十五年知/陵州李正卿撰)贵平县 (第 62a 页)
(龛山磨崖唐贞观中/率更令欧阳询书)道超和尚精德碑(在古城山/平等寺天)
(宝四载 薛/兼 金撰)开国王碑(在唱车山贞元元/年贵平令王觉纪)天师灵庙
碑(元和十五年知/陵州李正卿撰)贵平县 (第 62a 页)
谨案三国志无百官地理之志县令佐之兴废
不可考然大略尽因汉制考魏志郑浑传太祖
召为掾迁下蔡长邵陵令据此则 三国令长 之
称犹沿汉制而未尝改也其由长而令则以县
之有小大故增秩而迭迁耳
晋
晋书职官志县 …… (第 16b 页)
宋书百官志县令千石至六百石长五百石
南齐书百官志县令相郡县为国者为内史相
谨案晋宋以后 令长 国相皆如汉制其所谓内
史者以郡之为国而置其所谓相者以县之为
国而置之也县既封为侯伯子男之 …… (第 18a 页)
因其大小而置焉○陈承梁皆因其制官五千户
以上县令相品第八不满五千户以下县令相品第九
谨案五代之制以县之大小分 令长 之品秩盖
规仿汉法也至同一为令而有千石至六百石
之分同 (第 18b 页)
令长 而有五千户上下之别其差等 (第 18b 页)
较汉代为尤析矣固亦因地制宜之法也
北魏
魏书官氏志皇始元年 令长 以下有未备者随而
置之县置三 (第 19a 页)
令长 用八品者世宗班行职令上县
令相第六品中县令相第七品下县令相第八品
北齐
文献通考北齐制县为 …… (第 19a 页)
帝请革之乃密令搜扬世胄子弟恐其辞䜣总召集
神武门宣旨慰谕而遣自此县令始以士人为之
谨案自古重 令长 之选者莫如汉故郎官出宰
百里天子不轻以授人至晋而有不经宰县不
得入为台郎之制亦以示矜重也 …… (第 19b 页)
然概云世胄未察贤能亦非任官之良法也
后周
通典牧守 令长 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按/苏)
(绰六条之制其略已见/司道卷中兹不具录)
周书卢辩传户七 …… (第 20a 页)
曰长又有四五万户而亦名为长者至后周则
七千户以上 令长 即为七命其二命之令户不
满五百以下是县令所治仅如一乡一亭之比
矣盖周齐战争之馀境土促狭户 …… (第 20b 页)
令密王涣之令洛阳治绩最为著闻而郎官出
宰百里刺史不得轻辱黄绶所以重其选者亦
为甚至此汉室循良所由独盛也 令长 之制历
代不改至南北朝时用人滥杂搢绅之流耻居
其任五代任官凡龌龊无能者始任为县令天
(第 34b 页)
不可考然大略尽因汉制考魏志郑浑传太祖
召为掾迁下蔡长邵陵令据此则 三国令长 之
称犹沿汉制而未尝改也其由长而令则以县
之有小大故增秩而迭迁耳
晋
晋书职官志县 …… (第 16b 页)
宋书百官志县令千石至六百石长五百石
南齐书百官志县令相郡县为国者为内史相
谨案晋宋以后 令长 国相皆如汉制其所谓内
史者以郡之为国而置其所谓相者以县之为
国而置之也县既封为侯伯子男之 …… (第 18a 页)
因其大小而置焉○陈承梁皆因其制官五千户
以上县令相品第八不满五千户以下县令相品第九
谨案五代之制以县之大小分 令长 之品秩盖
规仿汉法也至同一为令而有千石至六百石
之分同 (第 18b 页)
令长 而有五千户上下之别其差等 (第 18b 页)
较汉代为尤析矣固亦因地制宜之法也
北魏
魏书官氏志皇始元年 令长 以下有未备者随而
置之县置三 (第 19a 页)
令长 用八品者世宗班行职令上县
令相第六品中县令相第七品下县令相第八品
北齐
文献通考北齐制县为 …… (第 19a 页)
帝请革之乃密令搜扬世胄子弟恐其辞䜣总召集
神武门宣旨慰谕而遣自此县令始以士人为之
谨案自古重 令长 之选者莫如汉故郎官出宰
百里天子不轻以授人至晋而有不经宰县不
得入为台郎之制亦以示矜重也 …… (第 19b 页)
然概云世胄未察贤能亦非任官之良法也
后周
通典牧守 令长 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按/苏)
(绰六条之制其略已见/司道卷中兹不具录)
周书卢辩传户七 …… (第 20a 页)
曰长又有四五万户而亦名为长者至后周则
七千户以上 令长 即为七命其二命之令户不
满五百以下是县令所治仅如一乡一亭之比
矣盖周齐战争之馀境土促狭户 …… (第 20b 页)
令密王涣之令洛阳治绩最为著闻而郎官出
宰百里刺史不得轻辱黄绶所以重其选者亦
为甚至此汉室循良所由独盛也 令长 之制历
代不改至南北朝时用人滥杂搢绅之流耻居
其任五代任官凡龌龊无能者始任为县令天
(第 3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