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正史類
柔而顺之毅
骄纵滋甚每览史籍至蔺相如降屈于廉颇辄绝叹以
为不可能也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又谓其将 郗僧施 曰昔昭烈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今吾与足下
虽才非古贤而事同斯言众咸恶其陵傲不逊及败于
桑落知物情去已弥复 (第 55b 页)
骄纵滋甚每览史籍至蔺相如降屈于廉颇辄绝叹以
为不可能也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又谓其将 郗僧施 曰昔昭烈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今吾与足下
虽才非古贤而事同斯言众咸恶其陵傲不逊及败于
桑落知物情去已弥复 (第 55b 页)
素不学而毅颇涉文雅故朝士有清望者多归之(朝直/遥翻)
与尚书仆射谢混丹阳尹 郗僧施 深相凭结 (第 9b 页)
僧施 超之
从子也(郗丑之翻郗超党于桓温 (第 9b 页)
僧施 党于刘/毅超仅免而 (第 9b 页)
僧施 及祸矣从才用翻)毅既据
上流阴有图裕之志求兼督交广二州裕许之毅又奏
以 (第 9b 页)
郗僧施 为南蛮校尉后军司马毛修之为南郡太守
裕亦许之以刘穆之代 (第 9b 页)
僧施 为丹阳尹毅表求至京口
辞墓裕往会之于倪塘宁远将军胡藩言于裕曰公谓
刘卫军终能为公下乎(毅为卫将/军故 …… (第 9b 页)
癸酉葬僖皇后于休平陵 刘毅至江陵多变易守
宰辄割豫州文武江州兵力万馀人以自随会毅疾笃 郗僧施 等恐毅死其党危乃劝毅请从弟兖州刺史藩
以自副(从才用/翻下同)太尉裕伪许之藩自广陵入朝(朝直/遥翻) …… (第 12a 页)
绝亢而死(亢/与)
(吭同居/郎翻) 秦立昭仪齐氏为后 沮渠蒙逊迁于姑臧
十一月己卯太尉裕至江陵杀 郗僧施 初毛修之虽
为刘毅僚佐素自结于裕故裕特宥之赐王镇恶爵汉
寿子裕问毅府咨议参军申永曰今日何施而可永曰 (第 16a 页)
与尚书仆射谢混丹阳尹 郗僧施 深相凭结 (第 9b 页)
僧施 超之
从子也(郗丑之翻郗超党于桓温 (第 9b 页)
僧施 党于刘/毅超仅免而 (第 9b 页)
僧施 及祸矣从才用翻)毅既据
上流阴有图裕之志求兼督交广二州裕许之毅又奏
以 (第 9b 页)
郗僧施 为南蛮校尉后军司马毛修之为南郡太守
裕亦许之以刘穆之代 (第 9b 页)
僧施 为丹阳尹毅表求至京口
辞墓裕往会之于倪塘宁远将军胡藩言于裕曰公谓
刘卫军终能为公下乎(毅为卫将/军故 …… (第 9b 页)
癸酉葬僖皇后于休平陵 刘毅至江陵多变易守
宰辄割豫州文武江州兵力万馀人以自随会毅疾笃 郗僧施 等恐毅死其党危乃劝毅请从弟兖州刺史藩
以自副(从才用/翻下同)太尉裕伪许之藩自广陵入朝(朝直/遥翻) …… (第 12a 页)
绝亢而死(亢/与)
(吭同居/郎翻) 秦立昭仪齐氏为后 沮渠蒙逊迁于姑臧
十一月己卯太尉裕至江陵杀 郗僧施 初毛修之虽
为刘毅僚佐素自结于裕故裕特宥之赐王镇恶爵汉
寿子裕问毅府咨议参军申永曰今日何施而可永曰 (第 16a 页)
颇涉文雅故朝士有清望者多归之与仆射谢混丹
阳尹 郗僧施(超从/孙) 深相凭结既据上流阴有图裕之
志求兼督交广以 (第 3b 页)
僧施 为南蛮校尉毛修之为南郡
太守裕皆许之(毅复表求至京口辞墓裕往会之将/军胡藩言于裕曰公谓刘卫军终能) …… (第 3b 页)
河南王迁都枹罕
皇后王氏崩
九月葬僖皇后
冬十月刘裕帅师袭荆州杀都督刘毅
毅至江陵多变易守宰辄割江豫文武兵力万馀人
以自随会疾笃 郗僧施 劝毅请从弟兖州刺史藩以
自副刘裕伪许之藩自广陵入朝裕以诏书罪状毅
以藩及谢混共谋不轨赐藩混死遂帅 …… (第 4b 页)
五六里毅乃觉之行令闭诸城门未及下关镇恶已
驰入与城内兵斗兵散毅帅左右突出夜投佛寺寺
僧拒之乃缢而死裕至江陵杀 郗僧施 毛修之素自
结于裕特宥之(初谢混与毅款昵混从兄澹常以为/忧渐与之疏且谓弟璞曰益寿此性)
(终当破 (第 5a 页)
阳尹 郗僧施(超从/孙) 深相凭结既据上流阴有图裕之
志求兼督交广以 (第 3b 页)
僧施 为南蛮校尉毛修之为南郡
太守裕皆许之(毅复表求至京口辞墓裕往会之将/军胡藩言于裕曰公谓刘卫军终能) …… (第 3b 页)
河南王迁都枹罕
皇后王氏崩
九月葬僖皇后
冬十月刘裕帅师袭荆州杀都督刘毅
毅至江陵多变易守宰辄割江豫文武兵力万馀人
以自随会疾笃 郗僧施 劝毅请从弟兖州刺史藩以
自副刘裕伪许之藩自广陵入朝裕以诏书罪状毅
以藩及谢混共谋不轨赐藩混死遂帅 …… (第 4b 页)
五六里毅乃觉之行令闭诸城门未及下关镇恶已
驰入与城内兵斗兵散毅帅左右突出夜投佛寺寺
僧拒之乃缢而死裕至江陵杀 郗僧施 毛修之素自
结于裕特宥之(初谢混与毅款昵混从兄澹常以为/忧渐与之疏且谓弟璞曰益寿此性)
(终当破 (第 5a 页)
溪口有埭埭侧有神祠曰青溪姑今县东有渠北接
覆舟山以近后湖里俗相传此青溪也其水迤逦西
出至今上水闸相近皆名青溪 溪旧有七桥 晋郗
僧施 尝泛舟青溪每溪一曲作诗一首谢益寿闻之
曰青溪中曲复何穷尽盖谓此也 陶季直京都记
云京师鼎族在青溪 (第 22a 页)
覆舟山以近后湖里俗相传此青溪也其水迤逦西
出至今上水闸相近皆名青溪 溪旧有七桥 晋郗
僧施 尝泛舟青溪每溪一曲作诗一首谢益寿闻之
曰青溪中曲复何穷尽盖谓此也 陶季直京都记
云京师鼎族在青溪 (第 22a 页)
功业足以相抗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也毅既有雄
才大志厚自矜许朝士素望者多归之与尚书仆射
谢混丹阳尹 郗僧施 并深相结(当时两种议论已成/毅为亚相爱才好士)
(当世莫不辐凑扬州主簿张劭不往或问之邵曰王/公命世 …… (第 23b 页)
(以誇缙绅白面之士辐凑而归毅不肯为公下也郑/鲜之谓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
(帝独不屈意于/毅以此可见)及镇江陵豫州旧府多割以自随请
僧施 为南蛮校尉裕知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密图
之毅至西称疾笃表求从弟兖州刺史藩以为副贰 …… (第 23b 页)
伪许焉九月藩入朝裕命收藩及谢混并于狱赐死
自表讨毅(按宋书谢方明传刘穆之权重当时朝野/辐凑不与穆之相识者惟谢混谢方明郤)
(僧施 蔡廓而已穆之甚以为恨方明廓后往造之大/悦盖此四人者以故家风素自许故不屑于穆之而)
(混 (第 24a 页)
僧施 之不免于死则/亦以终不屈莭故也)裕与刘穆之谋讨毅而王智
在焉他日穆之白曰伐国重事也公云何乃使王智 (第 24a 页)
才大志厚自矜许朝士素望者多归之与尚书仆射
谢混丹阳尹 郗僧施 并深相结(当时两种议论已成/毅为亚相爱才好士)
(当世莫不辐凑扬州主簿张劭不往或问之邵曰王/公命世 …… (第 23b 页)
(以誇缙绅白面之士辐凑而归毅不肯为公下也郑/鲜之谓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
(帝独不屈意于/毅以此可见)及镇江陵豫州旧府多割以自随请
僧施 为南蛮校尉裕知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密图
之毅至西称疾笃表求从弟兖州刺史藩以为副贰 …… (第 23b 页)
伪许焉九月藩入朝裕命收藩及谢混并于狱赐死
自表讨毅(按宋书谢方明传刘穆之权重当时朝野/辐凑不与穆之相识者惟谢混谢方明郤)
(僧施 蔡廓而已穆之甚以为恨方明廓后往造之大/悦盖此四人者以故家风素自许故不屑于穆之而)
(混 (第 24a 页)
僧施 之不免于死则/亦以终不屈莭故也)裕与刘穆之谋讨毅而王智
在焉他日穆之白曰伐国重事也公云何乃使王智 (第 24a 页)
玚宅西即陈尚书令江总宅与玚对夹清溪)
(俱在路北陶季直京都记云典午时京师鼎族多在清溪/左及潮沟北俗说 郗僧施 泛舟清溪每一曲作诗一首)
(谢益寿闻之曰清溪/中曲复何穷尽也)
五年春正月立子和为皇太子大赦改禾兴县 (第 16a 页)
(俱在路北陶季直京都记云典午时京师鼎族多在清溪/左及潮沟北俗说 郗僧施 泛舟清溪每一曲作诗一首)
(谢益寿闻之曰清溪/中曲复何穷尽也)
五年春正月立子和为皇太子大赦改禾兴县 (第 16a 页)
青溪
建康实录吴赤乌四年冬凿东渠名为青溪寰宇记云
青溪在县东六里阔五丈深八尺以泄真武湖水舆地
志云青溪𤼵源钟山入于淮连绵十馀里溪口有埭埭
侧有神祠曰青溪姑今县东有渠北接覆舟山以近后
湖里俗相传此青溪也其水迤逦西出至今上水闸相
近皆名青溪陶季直京都记云京师鼎族多在青溪埭
尚书孙玚尚书令江总宅当时并列溪北又南史齐永
明元年望气者言新林娄湖有王者气帝乃筑青溪旧
宫作新娄湖苑以厌之又实录云 郗僧施 泛舟溪中每
经一曲作诗一首隋炀帝平陈斩张丽华孔贵妃二人
于此栅下杨修有诗云倾城倾国两妃嫔此地闻名不 (第 63a 页)
建康实录吴赤乌四年冬凿东渠名为青溪寰宇记云
青溪在县东六里阔五丈深八尺以泄真武湖水舆地
志云青溪𤼵源钟山入于淮连绵十馀里溪口有埭埭
侧有神祠曰青溪姑今县东有渠北接覆舟山以近后
湖里俗相传此青溪也其水迤逦西出至今上水闸相
近皆名青溪陶季直京都记云京师鼎族多在青溪埭
尚书孙玚尚书令江总宅当时并列溪北又南史齐永
明元年望气者言新林娄湖有王者气帝乃筑青溪旧
宫作新娄湖苑以厌之又实录云 郗僧施 泛舟溪中每
经一曲作诗一首隋炀帝平陈斩张丽华孔贵妃二人
于此栅下杨修有诗云倾城倾国两妃嫔此地闻名不 (第 63a 页)
也)
王憬(俱求/切)八年刚愎(符逼切戾也春秋/左传刚愎好胜)埒(力辍/切)怏怏(于两切志/不满也) 郗
僧施(郗丑之/切姓也) 搢绅(即刃切搢笏/而垂绅也)昙达(徒南/切)与国(如字诸侯相许/与者名曰与国)翟勍
(翟音狄姓也/勍 (第 8b 页)
王憬(俱求/切)八年刚愎(符逼切戾也春秋/左传刚愎好胜)埒(力辍/切)怏怏(于两切志/不满也) 郗
僧施(郗丑之/切姓也) 搢绅(即刃切搢笏/而垂绅也)昙达(徒南/切)与国(如字诸侯相许/与者名曰与国)翟勍
(翟音狄姓也/勍 (第 8b 页)
病,乃阻内城。镇恶焚诸门攻之,其徒乃溃。毅自北门出走,缢于道侧,斩尸于市,诛其子侄。裕至江陵,诛南蛮 校尉郗僧施
、卫军咨议谢邵等。裕本寒微,不参士伍,及擅时政,便肆意杀戮,以威惧下。初以刁逵缚之之怨,诛其兄弟;又以王愉、谢混、 郗僧施
之徒并皆时望,遂悉害之。分荆州为湘州,裕自总督。裕还于东府,召诸葛长民屏人闲语,密令壮士丁旿等出自幔
足以相抗。虽权事推公,而心不服也。毅既有雄才大志,厚自矜许,朝士素望者多归之。与尚书仆射谢混、丹阳尹 郗僧施
并深相结。及西镇江陵,豫州旧府,多割以自随,请 僧施
为南蛮校尉。既知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密图之。毅至西,称疾笃,表求从弟兖州刺史藩以为副贰,伪许焉。九 ……乃以庶孽与德文嫡婚,致兹非偶,实由威逼。故卫将军刘毅、右将军刘藩、前将军诸葛长民、尚书仆射谢混、南蛮 校尉郗僧施,
或盛勋德胤,令望在身,皆社稷辅弼,协赞所寄,无罪无辜,一旦夷灭。猜忍之性,终古所希。
臣自惟门户衰破 ……又无表疏。文思经正不反,此是天地之不容。吾受命西讨,止其父子而已。彼土侨旧,为所驱逼,一无所问。往年 郗僧施 、谢邵、任集之等,交构积岁,专为刘毅谋主,所以至此。卿等诸人,一时逼迫,本无纤衅。吾处怀期物,自有由
臣自惟门户衰破 ……又无表疏。文思经正不反,此是天地之不容。吾受命西讨,止其父子而已。彼土侨旧,为所驱逼,一无所问。往年 郗僧施 、谢邵、任集之等,交构积岁,专为刘毅谋主,所以至此。卿等诸人,一时逼迫,本无纤衅。吾处怀期物,自有由
有雅韵。从兄混有重名,唯岁节朝宗而已。丹阳尹刘穆之权重当时,朝野辐辏,不与穆之相识者,唯有混、方明、 郗僧施
、蔡廓四人而已,穆之甚以为恨。方明、廓后往造之,大悦,白高祖曰:「谢方明可谓名家驹。直置便自是台鼎人
制成新史,始自义熙肇号,终于升明三年。桓玄、谯纵、卢循、马、鲁之徒,身为晋贼,非关后代。吴隐、谢混、 郗僧施,
义止前朝,不宜滥入宋典。刘毅、何无忌、魏咏之、檀恁之、孟昶、诸葛长民,志在兴复,情非造宋,今并刊除,
也。而了无愧心,久绝表疏,此是天地所不容。吾受命西征,止其父子而已。彼土侨旧,为之驱逼,一无所问。往 年郗僧
施、谢劭、任集之等交构积岁,专为刘毅规谋,所以至此。今卿诸人一时逼迫,本无纤衅。吾虚怀期物,自有由来
毅骄纵滋甚,每览史籍,至蔺相如降屈于廉颇,辄绝叹以为不可能也。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又谓 郗僧施
曰:「昔刘备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今吾与足下虽才非古贤,而事同斯言。」众咸恶其陵傲不逊。及败于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