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贯石疋两各收头子钱五文乞专充补助直达纲
  之费增收钱始于此自增收之请起宣和六年闰
  三月发运判官 卢宗原
欲于淮浙江湖广福九路
  应出纳钱物每一月交收头子钱一文充籴本靖 (第 13a 页)
  化镇江口至泗州淮河口五年毕工

  大观二年八月诏常润岁旱河浅留滞运船监司
  督责浚治
  政和四年二月工部言前太平州 判官卢宗原

  开修自江州至真州古来河道堙塞者凡七处以
  成运河入浙西一百五十里可避一千六百里大
  江风 (第 22b 页)
涛之患又可就土兴筑自古江水浸没膏腴
  田自三百顷至万顷者凡九所计四万二千馀顷
  其三百顷以下者又过之乞依 宗原
任太平州判 …… (第 22b 页)
  利害检计工料(互见水利/)

  六年九月从 卢宗原
请开池州车轴河口宋史河
  渠志 (第 26a 页)
卢宗原
复言池州大江乃上流纲运所经其
  东岸皆暗石多至二十馀处西岸则沙洲广二百
  馀里谚云拆船湾言舟至此 …… (第 26a 页)
  车轴河口沙地四百馀里若开通入社湖舟经平
  水径池口可避二百里风涛拆船之险请措置开
  修从之
  七年九月丙子又诏 宗原
措置开浚江东古河自 (第 26a 页)
  则有汴口仓今所患者向来籴本岁五百万缗支

  移殆尽宣和五年乃降度牒及香盐钞各一百万
  贯令吕淙 卢宗原
均籴斛斗专备转般(宋史/)
  靖康元年令东南六路上供额斛除淮南两浙依
  旧直达外江湖四路并措置转 (第 7b 页)
 泽        苏补衮
  王举直        江 沨
  郭师中        张仲圭
   卢宗原        
唐作求
  上官恢(以上知歙州/)
  李 干        贾黄中 (第 23b 页)
  毛粟宣和初为徽州司士参军尝摄州事适睦寇

  陷城执粟欲降之不屈骂贼而死举家遇害(南畿/志)
   卢宗原
宣和三年知徽州睦寇既平奉诏修筑城
  垣即大砖隐起为文以戒后人无忘寇难综理有
  道民赖以安(南畿 (第 24b 页)
  至手条宽恤三十馀事民以宁息进显谟阁直学

  士
  汪叔詹字致道歙人崇宁五年进士为太学博士
  以直言忤王黼斥归久之权知芜湖县发运 卢宗
  原
议涸丹阳湖为田叔詹抗言争之不得置印厅
  事走京师上书言湖不可涸状帝悟从之擢提举
  潼川常平时东川 (第 7a 页)
 (据捉事使臣韩膺状王黼二十四日至雍邱县永丰/乡为盗所杀取到首级申比它书最详庚寅二十四)
 (日今/从之)江淮 发运副使卢宗原
以行宫之命遏漕舟与 …… (第 16b 页)
 (仲之败继有殴击中官太学生伏阙事再贬循州安/置师成知其不免遂自杀蔡绦国史后补师成得罪)
 (缢杀之但以其自缢闻赠太师按史师成之贬在/乎出师之前亦无再贬循州及赠官事今不取)
 原
秉子(秉德清人龙/图阁直学士)大和遂安人山临川人也王留 (第 17a 页)
利使军情不安故黜之 除名勒停人 卢宗原
(第 14a 页)
承议
郎宗原
宣和末以徽猷阁待制为江淮发运副使坐与
朱勔交通送肇庆府编管至是始复 (第 14a 页)
(宗原
已见建炎/元年正月辛卯)
壬子手诏内外侍从各举所知三人限五日以闻举得
其人当受上赏毋以先得罪于朝廷及 (第 14a 页)
年十一月毕工(宋史河渠志/)
宋徽宗政和四年二月工部言前太平州 判官卢宗原
请开修自江州至真州古来河道湮塞者凡七处以成
运河入浙西一百五十里可避一千六百里大江风涛
之患又可就土 (第 19b 页)
筑自古江水浸没膏腴田自三百顷
至万顷者凡九所计四万二千馀顷其三百顷以下者
又过之乞依 宗原
任太平州判官日巳兴政和圩田例
召人户自备财力兴修诏沈鏻等相度措置(宋史河渠/) …… (第 19b 页)
岁久湮废宜令发运使浚治(宋史河渠志/)
宋徽宗政和十年四月己未尚书省言 卢宗原
浚江虑
成骚扰诏权罢其役赵霖别与差遣(宋史河渠志/)
任谅为江淮发运使蔡京破东南转般漕运法为直达
(第 20b 页)
 十二月庚寅诏沿汴州县创添拦河锁栅岁额公私

不以为便其遵元丰旧制(宋史河渠志/)
宋徽宗宣和六年九月 卢宗原
复言池州大江乃上流
纲运所经其东岸皆暗石多至二十馀处西岸则沙洲
广二百馀里谚云折船湾言舟至此必毁折也 (第 6b 页)
今东岸
有车轴河口沙地四百馀里若开通入社湖使舟经平
水径池口可避二百里风涛折船之险请措置开修从
(宋史河渠志/)
宋徽宗宣和七年九月丙子又诏 宗原
措置开浚江东 (第 6b 页)
速援兵庶几殄灭以宽圣主北顾之忧诏梁州 卢宗原
体究未行而闻斡里雅布犯燕山药师出兵河朔与之驰
逐其将张令徽不战先走步军随逐大败药师执安抚
使蔡靖转运 (第 13a 页)
 (在此今日之事相公岂可负赵皇恩耶愿勉旃药师/亦领略然无益也是月壬寅詹度犹奏郭药师瞻视)
 (不常趣向怀异蜂目鸟喙怙宠恃功兼常胜军暴掠/燕子女攘夺民舍药师纵之不复弹压诏梁沂 卢宗)
 (原
体究而药师已叛矣药师既叛报至京师上左/右不欲人闻知乃共匿其报但曰药师被围矣)
 金人南犯朔武之境朔州 (第 78b 页)
 欲并循古法尽去诸堰各置小斗门常州镇江府望
 亭镇仍旧置闸八月诏户曹赵霖相度役兴而两浙
 地方扰甚七年四月尚书省言 卢宗原
浚江虑成骚
 扰诏权罢其役赵霖别与差遣重和元年六月诏两
 浙霖雨积水多侵民田平江尤甚繇未浚港浦故也 (第 6b 页)
  治所
始汉建安中置新都郡立府于始新今严州淳安县治
是也其后荐割以𨽻婺睦于是隋歙州始治黟(郦道元/水经注)
(云吴立始新都尉于歙之华乡令贺齐守之后移出新/亭按华乡即始新县华一作叶而贺齐乃新都都尉言)
(始新都尉者误也/但新亭不知所在)大业中迁治休宁万岁山义宁中迁
歙县乌聊山唐及国朝因之宣和三年睦寇方腊既平
部使者迁其城于溪北三里民不以为便事闻会除
宗原
为守有诏同徐闳中相 (第 9b 页)
宗原
以为新城地形不 …… (第 9b 页)
基修筑
足为险固以此民情愿还得旨以旧城为州以新城为
歙县且令以渐修筑而新城亦卒不为县今民间犹号
新州 宗原
城旧州毕明年八月与士民复归于旧州
  城社
城壁之设因山溪以为险山起于东北至南而止故因 (第 10b 页)
  汪少卿
汪少卿叔詹字至道歙县人少敏于为文先是治平后
四十年县无决科者至崇宁中叔詹与同县二人登第

未几从弟希旦继之叔詹言论慷慨尝权芜湖县发运
使 卢宗原
请堤丹阳湖为田方大兴役叔詹以为不可
(第 26a 页)
宗原
诋以格诏叔詹至京师上封引唐李白诗湖与
元气连风波浩难止为验徽宗阅之即日罢役擢提举
潼川路常平究盐井利 (第 26a 页)
能)
(皆备前朝又有苏补衮王举直/江沨三人不得其详附见于此)
张仲圭(右武大夫宣和/三年五月到官) 卢宗原(朝奉郎直龙图阁宣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到任五年九月二十五日除淮南江浙荆湖制)
(置发遣判官自/此以下有壁记)
唐作求(朝奉郎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任靖康元年六月七日以病去官) (第 33b 页)
有归水河一名澳河)靖安河(旧/在)
(七都即沙河江涛之险惟乐官山李家港与黄天荡为最宋/宣和六年发运使 卢宗原
请开此河舟人遂免覆溺之患)新河
(相接有二一下新河由黄沙潭入 (第 21a 页)
卢宗原/
开一上新河自董家渡入郡守吴洪开)葫芦套河(在潮闸西其/水潮至则盈) (第 21a 页)
 怀子河故道于瓜州河筑坝一以复龙舟堰于海陵河口筑坝一以复
 茱萸待贤堰使真州诸塘之水不为他河股引而分措置使陈亨伯行
 其议由是滞挽皆通六年发运使 卢宗原
建议于州西五十里开靖安 (第 4b 页)
(太平府繁昌县界元和志大江水在秋浦县北七/里宋史河渠志宣和六年前太平 判官卢宗原
言)
(池州大江乃上流纲运所经其东岸皆暗石多至/二十馀处西岸则沙洲广二百馀里谚云折船湾)
(言舟至此 …… (第 13b 页)
沈)
(德序妻汤氏苏钟永妻徐氏陈以淞妻苏氏陈丹/书妻沈氏桂文吉妻章氏李正铃妻桂氏陈梦驹)
(妻李氏倪 宗原
妻任氏陈圣治妻张氏胡成妻杨/氏李应翔妻张氏苏贞妻毕氏沈德星妻张氏张)
(贞妻杨氏桂天璧妻孙氏毕星发妻 (第 46b 页)
,皆溃于江,下塘田庐,莫能自保,运河中绝,有害漕运。」诏亟修筑之。

  四年二月,工部言:「前太平 州判官卢宗
原请开修自江州至真州古来河道湮塞者凡七处,以成运河,入浙西一百五十里,可避一千六百里大江风涛之患;又可就土兴筑自古江水浸没膏腴田,自三百顷至万顷者凡九所,计四万二千馀顷,其三百顷以下者又过之。乞 依宗
原任太平州判官日已兴政和圩田例,召人户自备财力兴修。」诏沈鏻等相度措置。

  六年闰正月,知杭州李 ……门;常州、镇江府、望亭镇,仍旧置闸。」八月,诏户曹赵霖相度役兴,而两浙扰甚。七年四月己未,尚书省言: 「卢宗
原浚江,虑成搔扰。」诏权罢其役,赵霖别与差遣。

  重和元年二月,前发运副使柳庭俊言:「真扬楚泗、 ……堤岸损缺,不能贮水,乞候农隙次第补葺。」诏本路漕臣并本州县官详度利害,检计工料以闻。

  六年九月 ,卢宗
原复言:「池州大江,乃上流纲运所经,其东岸皆暗石,多至二十馀处;西岸则沙洲,广二百馀里。谚云'拆船湾 ……开通入杜湖,使舟经平水,径池口,可避二百里风涛拆船之险,请措置开修。」从之。

  七年九月丙子,又 诏宗
原措置开浚江东古河,白芜湖由宣溪、溧水至镇江,渡扬子,趋淮、汴,免六百里江行之险,并从之。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