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史評類
地理類
雜史類
目錄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傳記類
是国朝旧有四清声置而弗用至刘几用之与郑卫无
异杨 徐注
元祐乐议以破镇说曰镇谓清声不见于经
惟小胥注云钟磬者编次之十六枚而在一簴谓之堵
至唐又有十二清声其声 (第 19b 页)
  晁氏曰唐洞元子注其姓名未详唐志有戴诜注
  西升经疑此或诜书也分三十六章谓竺乾古先
  生非释迦之号云 徐注
西升经二卷
  晁氏曰徐道邈撰句曲人未详何代其本以有古
  先生善入无为作善入泥丸古先生者吾之师也 (第 17b 页)
 (州后属兖州宋省入平阴县金因之元复置肥城县/本朝因之改属济南府晋陵郡名注见隋炀帝大业)
 (十二年毗陵徐兖青司豫冀幽并八州名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兖注见周安王五年青注见汉)
 (桓帝永康元年司注见秦庄襄王元年三川豫注见/周赧 (第 81a 页)
 (扬州诸郡大水运徐豫南兖榖以赈之扬州西曹主/簿沈亮以为酒糜榖而不足疗饥请权禁止从之)
 质实(扬州注见汉献帝兴平二年金陵徐豫二州名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豫注见周赧王) (第 37a 页)
 (魏选六州骁骑二万分为二道掠/淮泗以北徙青徐之民以实北河)质实(青徐二州名/青注见汉桓)
 (帝永康元年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
十二月宋太子詹事范晔谋反伏诛
 (初鲁国孔熙先博学文史兼通数术有纵横才志为 (第 19a 页)
 (注见汉灵帝中平四年亲为州端亲躬也州端州之/佐也按刘丰为商州长史制曰宜践端寮之列又职)
 (源曰大/邦端佐)质实(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南兖注见汉武/帝元朔五年淮南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
 (八年彭城兖注见汉献帝兴平二年豫注见周赧王/三十七年陈青注见汉桓帝永康元年冀注见汉 (第 5b 页)
 (之为主魏遣尉元/薛虎子等讨之)集览(五固/地名)质实(间谍注见陈后主/祯明元年陈谍徐)
 (兖二州名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兖注见汉献帝兴平二年薛虎子代人) (第 74a 页)
 (仪仗为左右厢之周卫伞扇麾幢伞盖也扇便/面也麾旌旗也幢幡也四者皆刺史之仪仗)质实
 (中山郡名注见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扬徐二州名扬/注见秦王政六年寿春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
 (城江州注见晋明帝太宁三年寻阳王茂太原人河/南注见宋主昱元徽元年汉水注见汉献 (第 10b 页)
 (之士彦婴城自守明彻围之陈主锐意以为河南指/麾可定蔡景历谏曰师老将骄不宜过穷远略陈主)
 (怒以为沮众/免官削爵土)质实(徐兖二州名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兖注见汉献帝兴平二)
 (年河南注见宋/主昱元徽元年)
周主杀温公高纬夷其族 (第 38b 页)
 (汉属济阴郡晋属济阳郡北齐于此置永昌郡隋初/罢郡置戴州大业初废州以县属济阴郡唐贞观中)
 (属曹州五代唐属单州宋金元因之至夲朝初改属/济宁府后改属兖州府徐兖二州名 徐注
见秦始皇)
 (二十八年彭城兖注见汉献帝兴/平二年漳南注见秦二世三年)
(庚唐武德三年○是岁并楚夏定 …… (第 33a 页)
 (相传昔有童谣曰窦入牛口势不得久窦建德为唐/兵所破走至此果被擒旧有窦王庙在焉史大奈西)
 (突厥突勒也徐宋二州名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宋注见汉后主延熙十八年)
秋七月唐以苏世长为谏议大夫
 (王世充仆射豆卢行褒苏 (第 46b 页)
 (九年大梁宋亳颖三州名宋注见汉后主延熙十八/年亳注见汉献帝建安十五年谯邑颍注见梁武帝)
 (天监二年徐许二州名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许注见汉后主建兴十年许昌滑军滑州之军注)
 (见隋恭帝皇泰二年忠武军名注见汉后 …… (第 39a 页)
 (货首请置之于是四方辐辏智兴由此赀累钜万浙/西观察使李德裕上言若不钤制至降诞日方停计)
 (两浙福建皆失六十/万丁奏至即日罢之)质实(徐泗二州名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泗注见) (第 49a 页)
 (如人喜怒报施之促狭也祸在十年之后一世之外/则目前之异诚非浅丈夫所经意于是置而不恤至)

 (于国家败壤则/亦无如之何矣)集览(庞勋乱徐上事在/懿宗咸通十年)质实(徐泗二/州名 徐)
 (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泗注见昭宗景福二年/三川渭河洛伊三水注见周安王十五年及汉高后)
 (三年岷山注见 …… (第 31a 页)
 (袭兵势既盛/蛮遂引去)质实(许滑徐汴荆襄潭鄂八州名许注/见汉后主建兴十年许昌滑注见)
 (隋恭帝皇泰二年 徐注
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汴/注见周显王二十九年大梁荆注见汉献帝建安十)
 (二年襄注同上年襄阳潭注见汉献 (第 42a 页)
  曹骘(绍圣中修荻埭堰)

  龚行脩(崇宁元年修它山堰见杨蒙记)

  王勋(左朝奉郎建炎四年正月到任)

   徐注(左宣教郎建炎四年十一月到任绍兴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满)


(第 5a 页)
因以
原为太后养地(齐记注河内沁水有原城后昭王母宣/太后也供养之地汤沐邑也补曰原姚)
(本作应史同 徐注/
颍川父城县应乡)秦王太后必喜是公有秦也(有言得/其意)
交善(周秦/之交)周君必以为公功交恶劝周君入 (第 16a 页)
置之槐谷(扶风有槐史云鬼谷注在阳城补曰按史溪/鬼槐谷并作鬼谷故前则 徐注
在阳城后则)
(刘伯庄云在关内云阳皆不明按姚引后语/注槐里之谷今京兆始平之地作鬼谷大非)终身勿出
( …… (第 35a 页)
(属司𨽻正曰正义云即怀州也在/河南之北西河之东东河之西)拔燕酸枣虚
桃人(燕南燕属东郡酸枣属陈留 徐注
始皇五年取酸/枣燕虚又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顿丘按此则)
(虚魏地也桃人史作桃注燕县有桃城今按任城有桃 (第 46b 页)
陵/陉亭补)
(曰陉见秦策汾陉乃韩地此句有误四字连郇阳/读亦不顺史作陉塞是大事记亦谓即陉山也)郇阳 (徐注
今顺阳属汝南正曰正义云顺阳故城在邓州攘/县西索隐云郇音荀郇阳当汝南颍川之界当是新阳)
(声近字变尔汝 (第 8b 页)
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
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下皆弩名俶真训注/溪子国名夷名又溪)
(子阳匠名 徐/注
少府所造)时力距来 (第 8a 页)
(徐注
作之得时力倍于常其劲/足以距来敌正曰 (第 8a 页)
徐注
距来者)
(谓弩势劲利/足以云云)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举蹠/踏弩)百 …… (第 8a 页)
惠王今按合/从在燕文公二十八年赵肃侯)
(十六年此二十五年又苏秦傅说六国后去赵而从约/解是岁燕易王立 徐注
云自初说燕至此三年宣惠之)
(元年也此时从已解则说从时非宣惠明矣沈括辨以/为鸡口牛从今按秦称牛后盖以 …… (第 10a 页)
(先已所见后仪之故智言欲秦之救已而不欲其劲/韩也 徐注
欲以为仪在之日而云非也正曰先韩者)
(急图其国后秦者不望其救先身者善/已之谋后仪者不堕人之诈徐说见后 (第 36b 页)
(公子无忌亦云然大事记灌大梁之/策战国以来人皆知之秦卒用此策)魏无大梁决白马
之口魏无济阳决宿胥之口 (徐注
纪年曰敖/山塞集胥口)魏无虚顿
(补曰大事记云水经注河水旧在白马县南决通齐/阳黄沟白马本卫之曹邑今 …… (第 38a 页)
(索隐云蓟丘燕所都言燕蓟丘之所植植齐王汶上之/竹 徐注
谓燕之疆界移于齐之汶水非此之谓此言燕)
(蓟丘之所植移植于汶上之竹田索隐云亦然按昉集/古今文以毅书为 (第 45a 页)
   洞玄注西升经四卷
右唐洞玄子注其姓名未详唐志有戴诜注西升经疑

此或诜书也分三十六章谓竺乾古先生非释氏之号

    徐注
西升经二卷
右徐道邈撰句曲人未详何代其本以有古先生善入
无为作善入泥丸古先生者吾之师也化乎竺乾作吾 (第 37a 页)
   执圭
文选注楚爵功臣赐以圭谓之执圭比附庸国策注楚
国之法破军杀将其官为上柱国封上爵执圭者谓既
为上柱国之官又虚受执圭之爵也余按上柱国执圭

皆楚官名封上爵执圭即今尚书加宫保之比文选注
未明国策楚尝与秦搆难战于汉中通侯执圭死者七
十馀人注通侯执圭皆楚官又楚襄王以执圭授庄辛
淮南子云佽非爵为执圭又云子发攻蔡踰之宣王郊
迎列田百顷而封之执圭又云吴起为楚减爵禄之令
而功臣畔矣 徐注
减爵减执圭之类
   通侯
详见执圭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