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史部
删繁方十卷(谢士/泰撰)吴山居方三卷 单复要验
方三卷(释莫/满撰)释道洪方一卷 疗百病杂丸方三卷 (释/昙)
(鸾/ 撰)扁鹊陷冰丸方一卷 扁鹊肘后方三卷 大略丸
五卷 经心录方八卷(宋侠/撰)褚澄杂药方十二卷 陈
山 (第 15a 页)
方三卷(释莫/满撰)释道洪方一卷 疗百病杂丸方三卷 (释/昙)
(鸾/ 撰)扁鹊陷冰丸方一卷 扁鹊肘后方三卷 大略丸
五卷 经心录方八卷(宋侠/撰)褚澄杂药方十二卷 陈
山 (第 15a 页)
摩地矣自是一切文字触目冰释造华严论一百卷
孝明帝请于式乾殿敷扬奥旨宰辅重臣皆北面而
听后终于清凉
东魏 昙鸾大师 雁门人年十四即出家内外经籍及四论佛
性弥极穷研读大乘经词义深密因为注解成疾周
行医疗行至汾州城东 (第 39a 页)
孝明帝请于式乾殿敷扬奥旨宰辅重臣皆北面而
听后终于清凉
东魏 昙鸾大师 雁门人年十四即出家内外经籍及四论佛
性弥极穷研读大乘经词义深密因为注解成疾周
行医疗行至汾州城东 (第 39a 页)
︹仙释︺︹北魏︺灵辨(悬瓮山沙门熙平初顶戴华严日夜/行道于五顶之閒足破血流曾无少)
(怠一夕松下坐急尔心光凝湛自是一切文字触/目冰释造华严论一百卷孝明帝请于式乾殿敷)
(扬奥旨宰辅重臣皆北/面而听后终于清凉) 昙鸾大师(雁门人年十四/即出家穷研经)
(论因注大乘经成疾周行医疗遂往江南陶隐居/所得仙方十卷归魏依方修法后至潞州逢三藏)
(菩提留支师以观经授之曰修此当得解脱生死/也师即受行调心鍊气魏主重之号为神鸾卒之)
(日异香/满室) ︹隋︺解脱和尚(代州那氏子尝于东台麓见/草衣比邱跏趺石上即前叩)
(首语曰夫解脱者当求诸己而由人乎于 (第 51a 页)
︹仙释︺︹北魏︺灵辨(悬瓮山沙门熙平初顶戴华严日夜/行道于五顶之閒足破血流曾无少)
(怠一夕松下坐急尔心光凝湛自是一切文字触/目冰释造华严论一百卷孝明帝请于式乾殿敷)
(扬奥旨宰辅重臣皆北/面而听后终于清凉)昙鸾大师(雁门人年十四/即出家穷研经)
(论因注大乘经成疾周行医疗遂往江南陶隐居/所得仙方十卷归魏依方修法后至潞州逢三藏)
(菩提留支师以观经授之曰修此当得解脱生死/也师即受行调心鍊气魏主重之号为 神鸾 卒之)
(日异香/满室)︹隋︺解脱和尚(代州那氏子尝于东台麓见/草衣比邱跏趺石上即前叩)
(首语曰夫 (第 51a 页)
(怠一夕松下坐急尔心光凝湛自是一切文字触/目冰释造华严论一百卷孝明帝请于式乾殿敷)
(扬奥旨宰辅重臣皆北/面而听后终于清凉) 昙鸾大师(雁门人年十四/即出家穷研经)
(论因注大乘经成疾周行医疗遂往江南陶隐居/所得仙方十卷归魏依方修法后至潞州逢三藏)
(菩提留支师以观经授之曰修此当得解脱生死/也师即受行调心鍊气魏主重之号为神鸾卒之)
(日异香/满室) ︹隋︺解脱和尚(代州那氏子尝于东台麓见/草衣比邱跏趺石上即前叩)
(首语曰夫解脱者当求诸己而由人乎于 (第 51a 页)
︹仙释︺︹北魏︺灵辨(悬瓮山沙门熙平初顶戴华严日夜/行道于五顶之閒足破血流曾无少)
(怠一夕松下坐急尔心光凝湛自是一切文字触/目冰释造华严论一百卷孝明帝请于式乾殿敷)
(扬奥旨宰辅重臣皆北/面而听后终于清凉)昙鸾大师(雁门人年十四/即出家穷研经)
(论因注大乘经成疾周行医疗遂往江南陶隐居/所得仙方十卷归魏依方修法后至潞州逢三藏)
(菩提留支师以观经授之曰修此当得解脱生死/也师即受行调心鍊气魏主重之号为 神鸾 卒之)
(日异香/满室)︹隋︺解脱和尚(代州那氏子尝于东台麓见/草衣比邱跏趺石上即前叩)
(首语曰夫 (第 51a 页)
撰。
《释道洪方》一卷
《小儿经》一卷
《散方》二卷
《杂散方》八卷
《疗百病杂丸方》三卷 释昙鸾 撰。
《疗百病散》三卷
《杂汤方》十卷成毅撰。
《杂疗方》十三卷
《杂药酒方》十五卷
《赵 ……《扁鹊陷水丸方》一卷
《扁鹊肘后方》三卷
《疗消渴众方》一卷谢南郡撰。
《论气治疗方》一卷 释昙鸾 撰。
《梁武帝所服杂药方》一卷
《大略丸》五卷
《灵寿杂方》二卷
《经心录方》八卷宋侠撰。
《释道洪方》一卷
《小儿经》一卷
《散方》二卷
《杂散方》八卷
《疗百病杂丸方》三卷 释昙鸾 撰。
《疗百病散》三卷
《杂汤方》十卷成毅撰。
《杂疗方》十三卷
《杂药酒方》十五卷
《赵 ……《扁鹊陷水丸方》一卷
《扁鹊肘后方》三卷
《疗消渴众方》一卷谢南郡撰。
《论气治疗方》一卷 释昙鸾 撰。
《梁武帝所服杂药方》一卷
《大略丸》五卷
《灵寿杂方》二卷
《经心录方》八卷宋侠撰。
草图》二卷《上清握中诀》三卷《登真隐诀》三十五卷《真诰》十卷
华阳道士韦处玄注《老子西升经》二卷魏 昙峦 法师《服气要诀》一卷陈处士同洪让书《老子道经》一卷李淳风《正一五真图》一卷
孙思邈《退居志》一卷《
华阳道士韦处玄注《老子西升经》二卷魏 昙峦 法师《服气要诀》一卷陈处士同洪让书《老子道经》一卷李淳风《正一五真图》一卷
孙思邈《退居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