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三月戊辰义兴阳羡令获白乌太守以献甲午甘露降
初宁陵
四月辛丑武昌县章山水侧自开出神鼎江州刺史南
谯王 义宣 以献 …… (第 8a 页)
刺史彭城王义
康以献
七月壬申山阳师齐获白兔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
以献
八月白雀见西阳江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献白雀集 …… (第 9a 页)
五月甲申甘露降丹阳秣陵卫将军临川王义庆园扬
州刺史始兴王浚以闻
六月白燕产丹徒县南徐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甘
露降广陵孟玉季家树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闻
七月吴郡盐官于玄获白雀太守刘祯以献
八月庚午会稽 …… (第 10b 页)
十二字雍州刺
史萧思话以闻
是年甘露降益州府内梨李树刺史庾俊之以闻木连
理生晋陵无锡南徐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 …… (第 13a 页)
田刺史始兴王浚以闻嘉禾生太尉府田太尉江陵
王义恭以闻
十一月辛巳甘露降南郡江陵方城里荆州刺史南谯
王 义宣 以闻
十二月丁酉甘露降长宁陵陵令包诞以闻
是年木连理生武昌江州刺史庐陵王绍以闻白鹊见
新野邓县雍州刺 …… (第 14b 页)
汝南荆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
二十四年二月壬午临川王第梨树连理临川王烨以
闻戊戌河济俱清龙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杜坦以闻
己亥庚 …… (第 16b 页)
十一月丁丑白虎见蜀郡二赤虎道前益州刺史陆徽
以闻庚辰甘露降南郡荆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乙
未甘露降丹阳秣陵嵓山
是月嘉禾生巴东荆州刺史南谯王 (第 19a 页)
义宣 以闻
二十六年三月壬午甘露降景阳山华林园园丞梅道
念以闻戊寅白雉见东安沛郡各一徐兖二州刺史武
陵王获 …… (第 19a 页)
白獐见马头豫州刺史南平王铄以献
六月甲寅嘉禾生藉田藉田令褚熙伯以献
七月嘉禾生巴东胊䏰荆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 …… (第 19b 页)
二十七年正月己丑白獐见济阴徐州刺史武陵王骏
以闻
三月壬辰白兔见竟陵荆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献又
白兔见济阴徐州刺史武陵王骏以闻
四月癸丑华林园白獐生一白子园丞梅道念以闻
乙卯丙辰丁巳甘露频 (第 20a 页)
初宁陵
四月辛丑武昌县章山水侧自开出神鼎江州刺史南
谯王 义宣 以献 …… (第 8a 页)
刺史彭城王义
康以献
七月壬申山阳师齐获白兔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
以献
八月白雀见西阳江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献白雀集 …… (第 9a 页)
五月甲申甘露降丹阳秣陵卫将军临川王义庆园扬
州刺史始兴王浚以闻
六月白燕产丹徒县南徐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甘
露降广陵孟玉季家树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闻
七月吴郡盐官于玄获白雀太守刘祯以献
八月庚午会稽 …… (第 10b 页)
十二字雍州刺
史萧思话以闻
是年甘露降益州府内梨李树刺史庾俊之以闻木连
理生晋陵无锡南徐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 …… (第 13a 页)
田刺史始兴王浚以闻嘉禾生太尉府田太尉江陵
王义恭以闻
十一月辛巳甘露降南郡江陵方城里荆州刺史南谯
王 义宣 以闻
十二月丁酉甘露降长宁陵陵令包诞以闻
是年木连理生武昌江州刺史庐陵王绍以闻白鹊见
新野邓县雍州刺 …… (第 14b 页)
汝南荆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
二十四年二月壬午临川王第梨树连理临川王烨以
闻戊戌河济俱清龙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杜坦以闻
己亥庚 …… (第 16b 页)
十一月丁丑白虎见蜀郡二赤虎道前益州刺史陆徽
以闻庚辰甘露降南郡荆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乙
未甘露降丹阳秣陵嵓山
是月嘉禾生巴东荆州刺史南谯王 (第 19a 页)
义宣 以闻
二十六年三月壬午甘露降景阳山华林园园丞梅道
念以闻戊寅白雉见东安沛郡各一徐兖二州刺史武
陵王获 …… (第 19a 页)
白獐见马头豫州刺史南平王铄以献
六月甲寅嘉禾生藉田藉田令褚熙伯以献
七月嘉禾生巴东胊䏰荆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闻 …… (第 19b 页)
二十七年正月己丑白獐见济阴徐州刺史武陵王骏
以闻
三月壬辰白兔见竟陵荆州刺史南谯王 义宣 以献又
白兔见济阴徐州刺史武陵王骏以闻
四月癸丑华林园白獐生一白子园丞梅道念以闻
乙卯丙辰丁巳甘露频 (第 20a 页)
郁数劝以敬慎之道道生不纳郁为之涕
泣帝深器重之(年十七/而薨)
宋南谯王义宣子恢字景度既嫡长少而辩惠 义宣 甚
爱重之年十一拜南谯王世子
南齐临川王映少而警悟美言笑喜容止
江夏王锋十岁便能属文
宜都王铿年十岁 (第 8b 页)
泣帝深器重之(年十七/而薨)
宋南谯王义宣子恢字景度既嫡长少而辩惠 义宣 甚
爱重之年十一拜南谯王世子
南齐临川王映少而警悟美言笑喜容止
江夏王锋十岁便能属文
宜都王铿年十岁 (第 8b 页)
节置佐后玄谟复
以为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
事抚军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持节如故臧质 义
宣
并反元谟南据梁山夹江为垒垣护之薛安都渡据
历阳元景出屯采石元谟闻贼盗盛遣司马管法济求
益兵帝使元景进 (第 12a 页)
以为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
事抚军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持节如故臧质 义
宣
历阳元景出屯采石元谟闻贼盗盛遣司马管法济求
益兵帝使元景进 (第 12a 页)
以此言之其至必也帝即位以为尚书右仆射
臧质为雍州刺史元凶劭弑立质家遣门生师顗报质
质疏顗所言驰告司空 义宣 又遣州祭酒从事田颖起
衔命报孝武率众五千驰下讨逆自阳口进江陵 (第 17a 页)
义宣
质诸子在都邑闻举义并逃亡劭欲相慰悦乃下书曰
臧敦等无因自骇急便窜逸迷昧过甚良可怪叹质国 …… (第 17a 页)
笃亮方当显位赞翼京辇而子弟波迸伤
其乃怀可遣宣譬令还咸复本位劭寻录得敦使大将
军义恭行杖三十厚给赐之 义宣 得报质即日举兵驰
信报孝武板进质号征北将军质径赴浔阳与孝武同
下
萧思话为徐兖二州刺史元凶搆逆思话即 …… (第 17b 页)
继发凭威策懦势同振朽开泰有期悲欣交
集孝武至新亭坦亦进克京口
坦护之为宁远将军冀州刺史孝建元年南都王 义宣
反兖州刺史徐遗宝护之妻弟也远相连结与护之书
劝使同逆护之驰使以闻遗宝时戍湖陆护之留子恭
祖守历城自率 (第 18b 页)
臧质为雍州刺史元凶劭弑立质家遣门生师顗报质
质疏顗所言驰告司空 义宣 又遣州祭酒从事田颖起
衔命报孝武率众五千驰下讨逆自阳口进江陵 (第 17a 页)
义宣
质诸子在都邑闻举义并逃亡劭欲相慰悦乃下书曰
臧敦等无因自骇急便窜逸迷昧过甚良可怪叹质国 …… (第 17a 页)
笃亮方当显位赞翼京辇而子弟波迸伤
其乃怀可遣宣譬令还咸复本位劭寻录得敦使大将
军义恭行杖三十厚给赐之 义宣 得报质即日举兵驰
信报孝武板进质号征北将军质径赴浔阳与孝武同
下
萧思话为徐兖二州刺史元凶搆逆思话即 …… (第 17b 页)
继发凭威策懦势同振朽开泰有期悲欣交
集孝武至新亭坦亦进克京口
坦护之为宁远将军冀州刺史孝建元年南都王 义宣
反兖州刺史徐遗宝护之妻弟也远相连结与护之书
劝使同逆护之驰使以闻遗宝时戍湖陆护之留子恭
祖守历城自率 (第 18b 页)
义迈将应之事泄为玄所害
宋张畅为南谯王长史 义宣 既有异图蔡趍等以畅民
望劝 (第 11b 页)
义宣 留之及解南蛮校尉以授畅加冠军领丞相
长史遣门生苟僧保下都因颜竣陈 (第 11b 页)
义宣 衅状僧宝有
私货停巴陵不时下 (第 11b 页)
义宣 起兵津径断绝僧宝遂不
得去 (第 11b 页)
义宣 将为逆遣嬖人翟灵宝谓畅朝廷简练舟甲
意在西讨今欲发兵自卫畅曰必无此理请以死保之
灵宝知畅不回劝 (第 11b 页)
义宣 杀以徇众即遣召畅止于东齐 …… (第 11b 页)
弥日不与相见赖司马竺超民保持故获全免既而进
号抚军别立军部以收民望畅虽署文抚檄饮酒尝醉
不省文书随 义宣 东下梁山战败 (第 12a 页)
义宣 奔走畅于乱兵
自归为军人所掠衣服都尽值右将军王玄谟乘舆出
营畅已得败衣遂排玄谟上舆玄谟意甚不悦诸将欲 (第 12a 页)
宋张畅为南谯王长史 义宣 既有异图蔡趍等以畅民
望劝 (第 11b 页)
义宣 留之及解南蛮校尉以授畅加冠军领丞相
长史遣门生苟僧保下都因颜竣陈 (第 11b 页)
义宣 衅状僧宝有
私货停巴陵不时下 (第 11b 页)
义宣 起兵津径断绝僧宝遂不
得去 (第 11b 页)
义宣 将为逆遣嬖人翟灵宝谓畅朝廷简练舟甲
意在西讨今欲发兵自卫畅曰必无此理请以死保之
灵宝知畅不回劝 (第 11b 页)
义宣 杀以徇众即遣召畅止于东齐 …… (第 11b 页)
弥日不与相见赖司马竺超民保持故获全免既而进
号抚军别立军部以收民望畅虽署文抚檄饮酒尝醉
不省文书随 义宣 东下梁山战败 (第 12a 页)
义宣 奔走畅于乱兵
自归为军人所掠衣服都尽值右将军王玄谟乘舆出
营畅已得败衣遂排玄谟上舆玄谟意甚不悦诸将欲 (第 12a 页)
在都请以为质
世祖乃止
张融迁竟陵王子良司徒右长史竟陵张欣时为诸暨
令坐罪当死先是欣时父兴世讨南谯王 义宣 官军欲
杀融父畅兴世以袍覆畅而坐之以此免兴世卒融着
高履负土成坟至是融启竟陵王子良乞代欣时死子 (第 19a 页)
世祖乃止
张融迁竟陵王子良司徒右长史竟陵张欣时为诸暨
令坐罪当死先是欣时父兴世讨南谯王 义宣 官军欲
杀融父畅兴世以袍覆畅而坐之以此免兴世卒融着
高履负土成坟至是融启竟陵王子良乞代欣时死子 (第 19a 页)
之使轻装启行经营旧壤令泗上归业稷
下还风君欲谁让耶聊送诸心敬申贫赠
张融为南阳王友融父畅先为丞相长史 义宣 事难畅
为王玄谟所录将杀之玄谟子瞻为南阳王前军长史
融启求去官不许融家贫愿禄初与从叔征北将军永
书曰 (第 15b 页)
下还风君欲谁让耶聊送诸心敬申贫赠
张融为南阳王友融父畅先为丞相长史 义宣 事难畅
为王玄谟所录将杀之玄谟子瞻为南阳王前军长史
融启求去官不许融家贫愿禄初与从叔征北将军永
书曰 (第 15b 页)
尧历日月玉仪是稽舜在玑衡七政攸齐课密周髀
用越土圭 自舜以玑衡齐七政汉洛下闳始复创制
迄于隋唐代有制作其最精密者张衡之灵宪淳风之
黄道令瓒之木游一行之铜浑 占候虽有器齐平必
以德 以璿为玑故运而不已者有以观其变以玉为
衡故躔次有度者有以定其位 盖轩谓天转如磨盘
日月星辰俱北回求合左旋之 义宣 夜称天无形质莫
如浑天为可据天周于气气周于水水周于地地内而
天外天大而地小 天包地地依天天体周围皆三 (第 57b 页)
用越土圭 自舜以玑衡齐七政汉洛下闳始复创制
迄于隋唐代有制作其最精密者张衡之灵宪淳风之
黄道令瓒之木游一行之铜浑 占候虽有器齐平必
以德 以璿为玑故运而不已者有以观其变以玉为
衡故躔次有度者有以定其位 盖轩谓天转如磨盘
日月星辰俱北回求合左旋之 义宣 夜称天无形质莫
如浑天为可据天周于气气周于水水周于地地内而
天外天大而地小 天包地地依天天体周围皆三 (第 5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