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子部
刘殷新兴人也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主辞
不赴命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
皆以疾辞同郡 张宣 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徵殷曰当
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尔不凭之岂
能立乎吾今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 (第 9a 页)
不赴命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
皆以疾辞同郡 张宣 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徵殷曰当
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尔不凭之岂
能立乎吾今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 (第 9a 页)
图云韶院 援毫金
波亭(图画见闻志曰保寿寺本高力士宅时李涿性好/奇古尝与寺僧同观寺库中旧物于破瓮内得 张)
(宣 所画石桥图乃明皇赐力士因留寺中后传入禁中/宣敕取之帝好古一见夫悦命张于云韶院 见上画) (第 32a 页)
波亭(图画见闻志曰保寿寺本高力士宅时李涿性好/奇古尝与寺僧同观寺库中旧物于破瓮内得 张)
(宣 所画石桥图乃明皇赐力士因留寺中后传入禁中/宣敕取之帝好古一见夫悦命张于云韶院 见上画) (第 32a 页)
慧纤能涉其大指则亦能以缀说辑
文或以语诸人则亦若稍尝从事焉者奚必诵先
圣书而后为学乎亦取诸此而足矣且 张宣公 以
程子之意类聚孔孟言仁而文公犹恐长学者欲
速好径之心滋入耳出口之弊脱是书之行其无
乃非公所云云者乎 (第 12b 页)
文或以语诸人则亦若稍尝从事焉者奚必诵先
圣书而后为学乎亦取诸此而足矣且 张宣公 以
程子之意类聚孔孟言仁而文公犹恐长学者欲
速好径之心滋入耳出口之弊脱是书之行其无
乃非公所云云者乎 (第 12b 页)
韩晋公
韩晋公滉在中书尝召一吏不时至怒将挞之吏曰某
有所属不得遽至乞宽其罪晋公曰宰相之吏更属何
人吏曰某不幸兼属阴司晋公以为不诚怒曰既属阴
司有何所主吏曰某主三品以上食料晋公曰若然某
明日当以何食吏曰此非细事不可显之请疏于纸过
后为验乃恕之而系其吏明旦遽有诏命既对适遇太
官进食有糕麋一器上以一半赐晋公食之美又赐之
既退而腹胀归私第召医者视之曰食物所拥宜服少
橘皮汤至夜可啖浆水粥明旦疾愈思前夕吏言召之
视其书则皆如其说公因复问人间之食皆有籍也答
曰三品以上日支五品已上而有权位者句支凡六品
至九品者季支其有不食禄者岁支
张宣
杭州临安县令 (第 13b 页)
张宣 宝历中自越府户曹掾调授本官
以家在浙东意求萧山宰出谒已前三日忽梦一女子
年二十馀修刺来谒宣素贞介梦中 (第 13b 页)
韩晋公滉在中书尝召一吏不时至怒将挞之吏曰某
有所属不得遽至乞宽其罪晋公曰宰相之吏更属何
人吏曰某不幸兼属阴司晋公以为不诚怒曰既属阴
司有何所主吏曰某主三品以上食料晋公曰若然某
明日当以何食吏曰此非细事不可显之请疏于纸过
后为验乃恕之而系其吏明旦遽有诏命既对适遇太
官进食有糕麋一器上以一半赐晋公食之美又赐之
既退而腹胀归私第召医者视之曰食物所拥宜服少
橘皮汤至夜可啖浆水粥明旦疾愈思前夕吏言召之
视其书则皆如其说公因复问人间之食皆有籍也答
曰三品以上日支五品已上而有权位者句支凡六品
至九品者季支其有不食禄者岁支
张宣
杭州临安县令 (第 13b 页)
张宣 宝历中自越府户曹掾调授本官
以家在浙东意求萧山宰出谒已前三日忽梦一女子
年二十馀修刺来谒宣素贞介梦中 (第 13b 页)
月一日江表郑文宝序
烈祖辅吴之初未踰强仕元勋硕望足以镇时靖乱然
当时同立功如朱瑾李德诚朱延寿刘信张崇柴载用
周本刘金 张宣 崔太初刘威韦建王绾等皆握强兵分
守方面由是朝廷用意牢笼终以跋扈为虑上虽至仁
长厚犹以为非老成无以弹压 (第 1b 页)
烈祖辅吴之初未踰强仕元勋硕望足以镇时靖乱然
当时同立功如朱瑾李德诚朱延寿刘信张崇柴载用
周本刘金 张宣 崔太初刘威韦建王绾等皆握强兵分
守方面由是朝廷用意牢笼终以跋扈为虑上虽至仁
长厚犹以为非老成无以弹压 (第 1b 页)
林学士换宿州观察使知天雄军特诏位丞郎上其
后自安国军留后拜武信军 节度使张宣 徽尧佐自
礼部侍郎三司使拜淮康军节度群牧制置使宣徽
南院使景灵宫使言者交章论之遂罢宣徽景灵二
(第 33a 页)
后自安国军留后拜武信军 节度使张宣 徽尧佐自
礼部侍郎三司使拜淮康军节度群牧制置使宣徽
南院使景灵宫使言者交章论之遂罢宣徽景灵二
(第 33a 页)
洁江梅之句少游下蔡无丁东玉佩之词
有郡守招士人教子辞曰士而托于诸侯非其义也师
不贤于弟子将焉用之 张宣公 荅教官云识其大者岂诵说云乎哉何以告之
曰仁义而已矣
真文忠为江东转运有民困于买鸠之役来诉公判云
(第 16a 页)
有郡守招士人教子辞曰士而托于诸侯非其义也师
不贤于弟子将焉用之 张宣公 荅教官云识其大者岂诵说云乎哉何以告之
曰仁义而已矣
真文忠为江东转运有民困于买鸠之役来诉公判云
(第 16a 页)
踰,强仕元勋硕望,足以镇时靖乱,然当时同立功,如朱瑾、李德诚、朱延寿、刘信、张崇柴,再同周本、刘金、 张宣
、崔太初、刘威、韦建、王绾等皆握强兵,分守方面,由是朝廷用意牢笼,终以跋扈为虑,上虽至仁,长厚犹以为
张延翰
按《十国春秋·南唐》:张延翰,字德华,宋州睢阳人。故唐末仕为陕州司马,从父慎思权徐州留后,延翰往省之,告以北方将乱,欲避地江淮,以全宗祀,慎思是其言,慨然遣之入吴,为盐城令,有治绩,迁楚州行军司马,烈祖以平章事领江州,表延翰为观察巡官通判军府事,烈祖受禅,入为侍御史判台事, 张宣 为左街使,恃功骄暴,延翰廷劾之,强豪屏迹,进礼部侍郎,自以起疏远遭时,被知得尽己才,感慨自奋,时未设
按《十国春秋·南唐》:张延翰,字德华,宋州睢阳人。故唐末仕为陕州司马,从父慎思权徐州留后,延翰往省之,告以北方将乱,欲避地江淮,以全宗祀,慎思是其言,慨然遣之入吴,为盐城令,有治绩,迁楚州行军司马,烈祖以平章事领江州,表延翰为观察巡官通判军府事,烈祖受禅,入为侍御史判台事, 张宣 为左街使,恃功骄暴,延翰廷劾之,强豪屏迹,进礼部侍郎,自以起疏远遭时,被知得尽己才,感慨自奋,时未设
。然皆有由陈康肃尧咨,始自翰林学士换宿州观察使,知天雄军特诏,位丞郎上,其后,自安国军留后,拜武信军 节度使张宣
徽尧佐自,礼部侍郎三司使,拜淮康军节度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言者,交章论之,遂罢宣徽景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