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废因仿开元四部录为崇文总目庆历
初成书凡二万六百六十九卷然或相重亦有可取而
误弃不录者嘉祐四年右正言 秘阁校理吴及
言内臣
监馆阁久不更书多亡失补写不精请选馆职分吏编 …… (第 37b 页)
丁丑)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
蔡抗陈襄集贤校理苏颂馆阁校勘陈绎分史馆昭文
馆集贤院秘阁而编定之初 右正言吴及
言祖宗更
五代之弊设文馆以待四方之士而公相率由此进故
号令风采不减汉唐近年用内臣监馆阁书库借出书
(第 45b 页)
  所宥况医所能生者不死者尔数之尽者医岂能
  延哉刘瞻之言痛切而懿宗不悟非独不仁盖不
  智也
宋至和中 太常博士吴及
言古人除肉刑重绝人之世
也今则宦官之家竞求他子𠞰绝人理希求爵命童幼
何罪陷于刀锯因而夭死者多矣夫有 (第 26b 页)
然则法果行乎
宋仁宗未有继嗣 太常博士吴及
上言古之明王重绝
人之世今宦官之家竞求他子剿绝人理以希爵命童
幼何罪陷于刀锯有因而夭死者夫有疾而夭治 (第 58b 页)
金陵 吴公及
吴德夫项平甫徐子渊曾幼度商翚仲王
晦叔易彦章之徒皆当世俊士不可悉数或爱其人或
爱其诗或爱其文或爱其字 (第 2a 页)
(圣意于宗室之中选材贤可喜者录以为皇/子其出入左右问安视膳亦足以慰悦群情)擢宗室以
备储位(三年春 太常博士吴及
上疏陛下以海宇之广/宗庙之重而根本未立四方无所系心上下之)
(忧无大于此宜发圣/断擢宗室以备储位)(第 8a 页)
之子亦复安矣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
(母教因召赵普于榻前/为誓约纸尾云臣普书)以备储位(仁宗嘉祐三年奉 太/常博士吴及
上疏陛)
(下以海宇之广宗庙之重而根本未立四方无所系/心上下之忧无大于此宜发圣断擢宗室丨丨丨丨)(第 11b 页)
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蔡抗、陈襄,集贤校理苏颂、馆阁校勘陈绎,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而编定之。初, 右正言吴及
言祖宗更五代之弊,设文馆以待四方之士,而公相率由此进,故号命风采不减汉唐。近年用内臣监馆阁书库,借出
谢公爱其乐书,使次子来谒焉。稼轩辛公深服其长短句,如二卿孙公从之,胡氏应期。江陵杨公、南州张公、金陵 吴公及
吴德夫项、平甫徐子渊、曾幼度、商翚仲王晦、叔易彦章之徒皆当世俊士,不可悉数,或爱其人,或爱其诗,或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