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可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丞相赵雄总史事见子厚传)
(叹曰无愧/古之良史) 无 易彦章 
独付子固(又曰宋汪藻字彦/章奏自元符以来)
(并无日历此国之重事愿留圣心上纳之宰执请择所/付上曰无以 (第 48a 页)
兵皆散归斯得其宜也 汉书天文志元凤)
(五年二月发三辅/郡国少年诣北军) 北军五营 西园八校(通考 山斋/易氏
曰光)
(武并七校为五营故省虎贲入射声省胡骑入长水又/省中垒校尉而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自是五营属北) …… (第 25a 页)
 本兵客兵(续通考明边兵有三等在本镇为本兵调/自他镇为客兵边民应募及原点民壮为)
(土/兵) 勾补(丘文庄曰我国家承平日久兵备不能无弛/军伍不能无缺旧例遇有缺伍卫所差旗军)
(于其原籍径行勾补其流弊乃至于勾至者反少于所/遣之人得不偿失于是用言者计每岁分遣御史清勾)
(然亦徒有其名无益/于事见登坛必究)
  军旅四
增序 山斋易氏
汉南北军始末序曰汉之兵制莫详于
京师南北军之屯虽东西两京沿革不常然皆居重驭
轻而内外自足以相制兵制之 (第 29a 页)
 古迹所在物产所宜该载详备(郡县以今名为正旧所名者随声韵编次附之卷末) 崇文总
目方舆记一百三十卷(徐锴) 自翠华南狩舆地之登于
职方者东薄明粤南斥琼崖西尽岷嶓北极淮汉仅当
舜十二州之三汉十三部之四晋十九州之七 祖宗

务广德不务广地初开并门匪疚匪棘北弃幽都西捐
朔方四夷左衽罔不咸赖

三代地理志

崇文目六卷 新集地理志九卷

禹贡疆理广记 易祓
编六卷(为之说)

春秋二十国年表

中兴书目左氏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绍兴中环中撰
由周鲁而下二十国又 (第 47a 页)
  矣
汉志天下既定踵秦而制材官于郡国京师有南北军
之屯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外有楼船皆岁时讲肄
修武备云至元帝时以贡禹议始罢角抵而未正治兵
振旅之事也
  易祓
曰汉之兵制莫详于京师南北军之屯虽东西 (第 10a 页)
  士非天子不得用受者固非赐之者尤非也

汉京师有南北军南军卫尉主之
  易祓
曰郎卫兵卫均为宿卫之职而郎中令卫尉所
 掌皆宫门内外之事武帝更秦郎中令为光禄勋前
 表光禄勋掌宫门户 (第 8a 页)
  之盛者壮根本安国家以为千万世不拔之基者
  尚有考于斯
汉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巡京师武帝更名执金吾
  易祓
曰南军以卫宫城而乃调之于郡国北军以护 …… (第 3a 页)
  焉安能保其无外顾之心乎我朝宿卫之兵用世
  将以统士卒其虑深而远矣
汉百官表左右京辅都尉尉丞兵卒皆属中尉
  易祓
曰北军番上与南军等南军卫士调之郡国而 …… (第 4a 页)
  以统之焉盖有得于周人连帅州牧之遗意
秦始皇既并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材官

汉兴踵秦置材官于郡国
  易祓
曰汉不特置材官而已汉官仪曰高祖命天下
 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
 船常以秋后讲肄课 (第 11b 页)
 之后不得一算之复(复除/也)天下明知祸烈及己也陈
 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
 秦以威劫而得之之弊也
  易祓
曰始皇既并天下北筑长城南戍五岭又有骊
 山阿房之役兵不足用乃至发谪先发弛刑之类次
 发贾人之类次发治 (第 3a 页)
 唐阅(字进道山阴人举进士两浙岁饥诏以阅为浙东监察使时州县赈济饯民因上奏民家不保)

(小儿遗弃衢路国法三岁以下许异姓收育孝宗可之于是全活甚众)

 唐如晦(字幼光零陵人博学无所不通山斋先生 易公祓
为题其书堂善斋)
 唐韶(字子和兰溪人嘉熙进士尝辟沿江制置司督办公事时元兵在境刺史史岩之使往襄阳劳) (第 62b 页)
 (汲冢周书丨丨属职因其百吏燕都游览志积水潭在都城西北/隅或名净业湖每年三伏日锦衣卫率御马监丨丨浴马湖干如)
 (濯云/锦)优校(升庵词品 易祓
潭州人以丨丨为/前廊久不归妻作一剪梅词寄之)
 补注三校(隋书百官志屯骑步兵翊军/丨丨尉各一人谓之丨 (第 6b 页)
 也
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以犬尝稻

 注稻始熟也
周礼天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
 订义稌稻也泽中所生与土畜相宜
地官稻人掌稼下地
  易祓
曰稻宜于荆扬厥土涂泥乃沮洳下湿之地此
 稻人所以掌稼下地
尔雅稌稻
 注今沛国呼稌疏别二名也案说文云 (第 4b 页)
钗翻过齿痕轻临行执手殷勤送衬取萧
郎两髻青听祝付好看成千金不抵此时情明年宴罢
琼林晚酒面微红相映明 易祓
(第 2b 页)
彦章
谭州人以优校为前廊久不归其妻作一 …… (第 2b 页)
剪梅词寄云染泪修书寄 彦章
贪做前廊忘却回廊功
名成遂不还乡石做心肠铁做心肠红日三竿懒画妆
虚度韶光瘦损容光何日得成双羞对鸳鸯懒 (第 3a 页)
 千金不抵此时情明年宴罢琼林晚酒面微明相映

 明潭州 易彦章
韨以优等为前廊久不归其妻作一
 剪梅寄之云染泪修书寄 (第 43a 页)
彦章
贪却前廊忘却回廊
 功名成遂不还乡石做心肠铁做心肠红日三竿懒
 画妆虚度韶光瘦损容光不知何日得成双羞 (第 43a 页)
  陆务观以史师垣荐赐第孝宗一日内宴史与曾觌皆
预焉酒酣一内人以帕子从曾乞词时德寿宫有内人
与掌果子者交涉方付有司治之觌因谢不敢曰独不
闻德寿宫有公事乎遂已他日史偶为务观道之务观
以告张焘子宫张时在政府翼日奏陛下新嗣服岂宜
与臣下燕狎如此上愧问曰卿得之谁曰臣得之陆游

游得之史浩上由是恶游未几去国

  苏师旦麻

  苏师旦将建节学士颜棫莫子纯皆莫肯当制 易祓

章为枢密院检详文字师旦为都承旨祓与之昵欣然
愿任责遂以国子司业兼两制竟为师旦草麻极其䛕
佞至用前 (第 11b 页)
人旧对所为有文事有武备无智名无勇功
者盖以孔子比之子房不足道也既宣布物论哗然亟
擢祓左司諌诸生为之语曰阳城毁裴延龄之麻由諌

官而下迁于 司业易祓
草苏司旦之制由司业而上擢
于諌官既而韩诛苏得罪祓遂远贬

  雷变免相

  乾道丁亥十一月二日冬至 (第 12a 页)
金陵吴公及吴德夫项平甫徐子渊曾幼度商翚仲王
晦叔 易彦章
之徒皆当世俊士不可悉数或爱其人或
爱其诗或爱其文或爱其字或折节交之若东州之士
则楼公大防叶公正则则尤 (第 2a 页)
  李莱老周𨼆       惠希孟   元
乖 张咏复之 北    梅 张槃叔安
霜 侯畐道子      苍 潘昂霄   元
雪 章康季思      铁 杨维桢廉夫 元
山斋 易祓
彦辉        卫谦有山  元
  实喇卜敬臣     方 刘梦桂
中 杨镇子仁         (第 16a 页)
 建安袁氏(名枢字机仲/)
   长乐林氏(名栗字黄中/)
   平安项氏(名安世字平甫/)
    山斋易氏(名祓字彦章/)
   归愚罗氏(名泌字长源/) (第 10a 页)
 取天地之变以起用也

此说似乎近理但极于五极于十乃是五与十与四十
九之下五十不同详见辨袁机仲条以布算变而为一
之说未知古人亦如今之布算否
  山斋易氏
曰大衍八卦之衍数也八卦经画二十四
 重之则为四十有八又每卦各八变其爻亦四十有
 八是四十有八者八卦之 (第 23b 页)
垕弟塾复召试巨珰恐其策攻已故难其
题仅得二通赐束帛遣之开禧间召试永康何致会同
试者丁艰致降内批独试为 中书易祓
谏议邓友龙所
缴论再以吴猎侍郎荐正言郑景绍奏勒归本乡自复 (第 10a 页)
, 黄度《周礼说》五卷, 徐焕《周官辨略》十八卷, 陈傅良《周礼说》一卷, 徐行《周礼微言》十卷,  易祓《
周礼总义》三十六卷,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二十三卷 又《大学章句》一卷, 《或问》二卷, 《中庸章句
《易衍义》二十二卷〈许复〉,《周易义略》九卷〈张简〉,《周易新义》二卷〈沈季长〉,《周易总义》二十卷 〈易祓〉
,《易象义》五卷〈周满〉,《易学义林》十卷〈颜鲸〉,《系辞义疏》二卷〈刘瓛〉,《系辞义》二卷〈萧子政 ……轩易说》四卷,《读易记》十六卷〈方寔孙〉,《九师遗说》十六卷,《易心》三卷〈王恺〉,《易学举隅》四卷 〈易祓〉
,《学易纪》九卷〈李简〉,《了斋易说》一卷〈陈瓘〉,《法象通赞》七卷〈郑滁孙〉,《中天述考》一卷〈郑 ……十卷〈唐贾公彦〉,《周礼新经义》二十二卷〈王安石〉,《周礼说》十三卷〈陈傅良〉,《周礼总义》三十六卷 〈易祓〉
,《周礼讲义》四十九卷〈林之奇〉,《周礼集传》二十四卷〈毛应龙〉,《周礼详解》四十卷〈王昭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