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东坡此卷考其印章乃绍兴御府所藏不知何故流
落人间捧玩再三不胜敬叹但其所写李白行路难
阙其中间八句道子胥屈原陆机李斯事者此老不

应有所遗忘意其删去必当有说老翁井诗在老苏
送蜀僧去尘之前必非他人之作然不见于嘉祐集
亦不省其何说也彼欲井中老翁改颜易服不使人
知而后篇遽有嫌瘦废弹之叹何邪然其言怨而不
怒独百世以俟后贤而不惑则其用意亦远矣哉庆
元丁巳十月丁丑新安朱熹观玉山汪季路所藏而识
其后如此云 (朱子文
集)

  东坡书平山堂词 (第 3a 页)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中嘉祐二年进士第调太平
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出通判越州徙明亳沧三州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遂留判三班院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为文章斟酌于
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宋史本传/)
南丰遗墨简严静重如其为文 (朱子文
集/) …… (第 15a 页)
   张载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举进士为祁州司法参军熙宁初
知太常礼院世称为横渠先生谥曰明封郿伯(宋史本/)
(传/)
横渠先生帖屏山刘氏得之熹因借本摹刻以传学者 (朱子文
集/)
   文同 (第 19b 页)
   李弥逊
李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弱冠登大观三年第政和
四年迁校书郎高宗时试户部侍郎以徽猷阁直学士
知漳州与赵鼎王庶曾开同沮和议(宋史本传/)
李公侍郎字画端劲 (朱子文
集/)
   陈之茂 (第 44a 页)
   宋苏轼书李杜诸公诗
东坡此卷考其印章乃绍兴御府所藏不知何故流落
人间捧玩再三不胜敬叹但其所写李白行路难阙其
中间八句道子胥屈原陆机李斯事者此老不应有所
遗忘意其删去必当有说老翁井诗在老苏送蜀僧去
尘之前必非他人之作然不见于嘉祐集亦不省其何

说也彼欲井中老翁改颜易服不使人知而后篇遽有
嫌瘦废弹之叹何邪然其言怨而不怒独百世以俟后
贤而不惑则其用意亦远矣哉庆元丁巳十月丁丑新安
朱熹观玉山汪季路所藏而识其后如此云 (朱子文
集/)
   宋苏轼书平山堂词
东坡登平山堂怀醉翁作此词张嘉甫谓予曰时红妆
成轮名士堵立看其落笔置词 …… (第 27b 页)
   宋苏轼成都讲堂画像帖
东坡笔力雄健不能居人后故其临帖物色牝牡不复
可以形似校量而其英风逸韵高视古人未知其孰为
先后也成都讲堂画像一帖盖屡见之故是右军得意
之笔岂公亦适有会于心欤庆元己未三月八日朱熹
仲晦父观永福张氏所藏墨迹叹赏不足因记其左方 (朱子文
集/)
   宋苏轼与苏丞相颂五帖
山谷云东坡简札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观此卷真所
谓笔圆而韵胜也前一帖 …… (第 42b 页)
   宋苏轼与德叟帖
苏公翰墨为世宝藏故流俗多伪作者余家有其与德

叟先辈书两纸词意超然笔势飞动观者尚或疑之余
亦不能辨也今观作肃所藏源流有自而二公赏识又
如此其亦可以无疑矣五月朔日朱熹书 (朱子文
集/)
   宋苏轼与佛印元师二帖
圜极老僧彦岑年八十坐亡于湖州道场山留手书并
以坡字寄予为诀时淳熙 …… (第 43a 页)
   宋黄庭坚书践阼篇
绍熙甲寅闰十月十日饯范文叔于张功父南湖之上

功父出此为赠云旧得其真迹藏之近以主上践阼已
训释并上御府矣因省数日前入侍讲筵上语尝及此
也熹谨记 (朱子文
集/)
大戴礼践阼篇学者罕读东坡妙语闻所未闻山谷翰
墨世共宝之可谓三绝大和彭惟孝字孝求好古嗜学
谋刻 …… (第 56a 页)
   宋黄庭坚草书千文
绍圣史祸诸公置对之词今皆不见于文集独尝于苏
魏公家得陆左丞书十数条皆诋元祐语也其间记黄
太史欲书王荆公勿令上知之帖而已力沮止之黄公
争辨甚苦至曰审如公意则此为佞史矣是时陆为官

长以是其事竟不得书而黄公犹不免于后咎然而后
此又数十年乃复赖彼之言而事之本末因得尽传于
世是亦有天意矣惜乎秉史笔者不能表而出之以信
来世而顾独称其词笔以为盛美因观此卷李端叔跋
语为之感慨太息辄记其后若其书法则世之有鉴赏
者自能言之故不复及云庆元己未十一月既望云谷
老人朱熹记 (朱子文
集/)
   宋黄庭坚宜州帖 (第 83a 页)
山谷宜州书最为老笔自不当以工拙论但追想一时
忠贤流落为可叹耳云谷老人因览窃识庆元己未三
月八日 (朱子文
集/)
   宋黄庭坚大字
能鼓琴者识琴能击剑者识剑故必能书然后知古人
笔法叔元出示豫章公墨迹一卷余 (第 83b 页)
   宋米芾帖
米老书如天马脱衔追风逐电虽不可范以驰驱之节
要自不妨痛快朱君所藏此卷尤为奔轶而所写刘无
言诗亦多奇语信可宝也淳熙乙巳三月晦日朱熹仲
晦父观于建阳西山景福僧舍 (朱子文
集/) …… (第 28a 页)
   宋尹焞手书欧阳文忠公三志
河南尹君来自临川出示其大父和静先生遗象及手
书欧阳文忠公所作三志仰瞻伏读不胜敬叹既模其
象以藏于家尹君又俾记于志文之后熹惟尹氏世德
之盛既得欧阳公之文以发挥之而和静手书惟谨是
亦足以传世矣孤愚晚学何敢僭易辄赞一辞顾其请
不已乃别书幅纸以附卷尾云绍熙壬子十月二十五

日新安朱熹记 (朱子文
集/)
   宋尹焞帖
东坡谓先生书似李西台西台书盖屡见之而先生书
顾不多见山阴僧舍有先生所书诗数十 …… (第 45a 页)
   宋张孝祥帖
安国天资敏妙文章政事皆过人远甚其作字多得古
人用笔意使其老寿更加学力当益奇伟建阳张大夫
珍藏此纸间以视予展玩恍然如接谭笑书其后而归
之庆元己未三月八日 (朱子文
集/)
   宋张孝祥真迹
张于湖有英姿奇气著之湖湘间未为不遇洞庭所赋 …… (第 49b 页)
   宋朱惇儒书乐毅报燕王书
余尝恨右军不写此书而写夏侯之论今观玉山汪季
路所藏伊水老人手笔老人得无亦有余之恨乎季路
将刻之石以贻永久余知有志之士当复有废书而泣
者矣淳熙壬寅十二月庚申新安朱熹书 (朱子文
集/)
   宋朱惇儒小楷道德经 (第 54b 页)
岩壑老人小楷道德经二篇精妙醇古近世楷法如陈
碧虚之相鹤黄长睿之黄庭皆所不及唯湍石喻公之
典引诸书为可方驾耳季路得之远以相示恨目已昏
盲不得尽见其妙处把玩不足因记其后而归之季路
能攻石传刻以与好事者共之即大幸盖此书难得善
本读此数章似少讹谬又为可传也庆元丁巳十月庚
辰云台子私记 (朱子文
集/)
   宋喻樗遗墨 (第 55a 页)
   宋苏轼画枯木竹石
苏公此纸出于一时滑稽诙笑之馀初不经意而其傲
风霆阅古今之气犹足以想见其人也以道东西南北
未尝宁居而能挟此以俱宝玩无斁此其意已不凡矣

且不以视王公贵人而独以誇于畸人逐客则又不可
晓者云谷老人因览为识时庆元己未仲秋既望 (朱子/文
集)
   宋苏轼自画背面图
画举扇障面并作元祐罪人写影示迈八字杨廷秀有
(吴礼/部集)
   宋 (第 55a 页)
  载之三河舟用卒十人海舟加五或倍之则漕
  卒亦比旧省矣此非独可以足国用自此京城
  百货骈集而公私俱足矣考 宋朱子文
集其奏
  劄言广东海路至浙东为近宜于福建广东
  沿海去处招邀米客元史载顺帝末年山东
  河南之路 (第 13a 页)
  臣按古者大夫祀五祀士立二祀庶人立一祀或
  立霤灶或立户夫灶者人家饮食所需而中霤之
  祭即土神也本朝禁淫祀惟许祭灶然土地之神
   朱子文
集中有祭土地文则人家亦可通祀若夫 (第 8a 页)
 朱祓(仙游人治平中进士绍圣初章惇当国首倡异议人争附之祓独陈正心诚意知人安民之说)

(除都官员外郎以邹浩贬赆金特厚追一官勒停后除给事中编入元祐党籍)

  朱牧(字子文闽县人宋季第进士调隆兴府士曹丙子之变死于官乡人咸谓牧生有文名死于节)

(私谥曰文贞先生)
 朱庭杰(字世英永福人崇宁中登进士建炎中为北流令金人犯阙官属皆遁庭杰坚守不动城)

(隅有水度敌 (第 20b 页)
 朱祓(仙游人治平中进士绍圣初章惇当国首倡异议人争附之祓独陈正心诚意知人安民之说)

(除都官员外郎以邹浩贬赆金特厚追一官勒停后除给事中编入元祐党籍)

 朱牧(字 子文
闽县人宋季第进士调隆兴府士曹丙子之变死于官乡人咸谓牧生有文名死于节)

(私谥曰文贞先生)

 朱庭 (第 20b 页)
却一两字点掇念过便教人省悟
窃观朱子诗传只转一两字点掇念过盖得明道谈
诗意也
孔子教人不语以未至者 朱子文
集有未为定说者如尽心知性一段与孟子尽
心知性集注不同当以集注为定说 (第 7b 页)
春秋孔孟氏之籍本末相须
人言相发皆不可一日而废焉者也盖天理民彝自然
之物则(按原本物则误作初则/今从 朱子文
集改正)其大伦大法所在固有
不依文字而立者然古之圣人欲明是道于天下而垂 (第 2a 页)
          作经义必尽依科
          制条举所主所用所兼用之说
           而推明之又必择友举行蓝田 (朱子文
集有增损/吕氏乡约)吕氏乡约之目使德业相劝过
           失相规则学者平日皆知敦尚
    (第 18b 页)
登岸径掩贼
军夏公顺陈正公孙环徐度诸将悉降大军长驱至小
西江与雄军夹水而阵频日战胜前进围城骆朱阙黄 朱牧
皆先降乙巳年敇小将军其居璠何谕罢兵光启
丙午岁再征而取越越中平陇西公权知观察处置武 (第 12a 页)
旨韩愈氏尝推明其说而著之原道
而愈之说未尽焉二程夫子实表章之论其次序正其
讹舛然犹未章分而句析也盖至 朱子文公
而后大备
文公其集道之大全而后学之蓍龟欤其论中庸也皆
所以该体用其论大学也皆所以辨等级通之三书皆 (第 33a 页)
 不为台阁何也甫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譬缯中之好

 莫过锦锦不可以为帽榖中之美莫过稻稻不可以
 为齑 朱子文
答刘韬仲督赋云正是索千金于乞丐之夫亦
 无下手脚处不恤则得罪于民不办则得罪于上官
宋王益知韶州属县翁 (第 38b 页)
朱梦炎
  朱龙文      朱焕文
  朱熠       朱貔孙
  朱泰       朱浚
   朱牧
  元
  朱国宝      朱斌
  朱德润      朱震亨
  朱夏       朱显
  朱 ……主。元兵入建宁,浚与公主入福州,誓与知府王刚中死守。迨刚中以城降,浚与公主遂俱饮药死,赠朝散大夫。 朱牧
按《福州府志》:牧,字子文,闽县人。举进士,为安溪主簿。调隆兴府法曹,宋亡,死之,乡人私谥曰: 文贞。

朱国宝
按《元史·朱国宝传》:国宝,其先徐州人,后徙宝坻。父存器,历官至修内司使。宪宗将攻宋,
洛阳,宁朔将军刘遵考、建武将军沈林子出石门,宁朔将军朱超石、胡蕃向半城,咸受统于仲德。仲德率龙骧将军 朱牧
、宁远将军竺灵秀、严纲等开钜野入河,乃总众军,进据潼关。长安平,以仲德为太尉咨议参军。武帝欲迁都洛阳
,河舟用卒十人,海舟加五或倍之,则其卒亦比旧省矣。此非独可以足国用,自此京城百货骈集而公私俱足矣。考 宋朱子文
集,其奏劄言广东海路至浙东为近,宜于福建广东沿海去处招邀米客。元史载顺帝末年,山东河南之路不通,国用
河舟,用卒十人海舟加五或倍之,则漕卒亦比旧省矣,此又非徒可以足国用,自此京城百货骈集而公私俱足矣,考 宋《朱子文
集》,其奏劄言:广东海路至浙东为近,宜于福建广东沿海去处招邀米客,《元史》载:顺帝末年山东河南之路不
河舟用卒十人,海舟加五或倍之,则漕卒亦比旧省矣。此又非徒可以足国用,自此京城百货骈集而公私俱足矣。考 宋朱子文
集,其奏劄言广东海路至浙东为近,宜于福建广东沿海去处招邀米客。元史载顺帝末年山东河南之路不通,国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