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宋初春秋二丁仲冬上丁命官行释奠如旧典 太
祖建隆三年诏庙门令立戟十六枝 祥符五年诏改
元圣文宣王谥为至圣文宣王避圣祖名也 仁宗景
祐元年诏释奠用登歌 至和二年诏封孔子后为衍
圣公 神宗熙宁八年判监常秩等言文宣王冕用九
旒颜子以下各依郡国县公侯伯正一品至正四品冠
服制度庶合礼令从之 元丰六年 吏部尚书曾孝宽
言孟轲有庙在邹未加爵命诏封邹国公 七年礼部
言乞以邹国公同颜子配食宣圣荀况扬雄韩愈并从
祀于左丘明等 (第 10b 页)
祖建隆三年诏庙门令立戟十六枝 祥符五年诏改
元圣文宣王谥为至圣文宣王避圣祖名也 仁宗景
祐元年诏释奠用登歌 至和二年诏封孔子后为衍
圣公 神宗熙宁八年判监常秩等言文宣王冕用九
旒颜子以下各依郡国县公侯伯正一品至正四品冠
服制度庶合礼令从之 元丰六年 吏部尚书曾孝宽
言孟轲有庙在邹未加爵命诏封邹国公 七年礼部
言乞以邹国公同颜子配食宣圣荀况扬雄韩愈并从
祀于左丘明等 (第 10b 页)
宗每以事访晏殊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荅 辄并槁封上帝重其慎密) 朝
笏记事 漆简荅问(人物志唐义问从 曾孝宽 使河东/还奏事记利害纲目于笏帝取而)
(熟视之历举以问应析如流皆明史纪事太祖徵秦从/龙居之西华门外事 (第 35b 页)
笏记事 漆简荅问(人物志唐义问从 曾孝宽 使河东/还奏事记利害纲目于笏帝取而)
(熟视之历举以问应析如流皆明史纪事太祖徵秦从/龙居之西华门外事 (第 35b 页)
下兴唐书刘蕡传若夫追踪丨丨绍复祖/宗宜鉴前古之 亡明当代之成败 宋史兵志熙宁)
(七年又命吕惠卿 曾孝宽 比校丨丨结队法为又晁迥/传尝夜召对帝令内侍持烛送归院方盛暑 蠲宿直)
(令丨丨日一至院迥辞以非故事 (第 61a 页)
(七年又命吕惠卿 曾孝宽 比校丨丨结队法为又晁迥/传尝夜召对帝令内侍持烛送归院方盛暑 蠲宿直)
(令丨丨日一至院迥辞以非故事 (第 61a 页)
塘山泽
沟洫桑柘著籍岁终转运考较赏罚之上嘉纳
开宝形势版簿
四年正月诏诸州置形势版簿熙宁四年四月 曾孝宽
奏罢之(七月九日)寻以产税钱均定免役钱并罢五等户簿
(五年六月一日)今州县版簿皆保甲簿也自以保甲催科 (第 48b 页)
沟洫桑柘著籍岁终转运考较赏罚之上嘉纳
开宝形势版簿
四年正月诏诸州置形势版簿熙宁四年四月 曾孝宽
奏罢之(七月九日)寻以产税钱均定免役钱并罢五等户簿
(五年六月一日)今州县版簿皆保甲簿也自以保甲催科 (第 48b 页)
年始)
三班使臣试兵书自熙宁三年十二月戊辰雷珣始(试六)
(韬孙吴三家义十道及弓马)五年八月十七日都 承旨曾孝宽 详定
武臣试格元丰元年十二月癸亥立武臣试艺业法
元丰二年六月十五日命知制诰张璪光禄丞陆佃于 (第 29a 页)
三班使臣试兵书自熙宁三年十二月戊辰雷珣始(试六)
(韬孙吴三家义十道及弓马)五年八月十七日都 承旨曾孝宽 详定
武臣试格元丰元年十二月癸亥立武臣试艺业法
元丰二年六月十五日命知制诰张璪光禄丞陆佃于 (第 29a 页)
望深绩效著者乃擢任陜西河东河北三路及成都路
自三路及成都召为三司副使
熙宁察访使
熙宁七年四月命 枢密都承旨曾孝宽 充河北东路兼
青郓齐濮州察访使 廉车本唐十道采访之官初
无文武之别也咸平钱若水以执政旧臣(五年六月) (第 20b 页)
自三路及成都召为三司副使
熙宁察访使
熙宁七年四月命 枢密都承旨曾孝宽 充河北东路兼
青郓齐濮州察访使 廉车本唐十道采访之官初
无文武之别也咸平钱若水以执政旧臣(五年六月) (第 20b 页)
能否而劝沮之
不数月兵气一新
熙宁宫城荆家陂大阅
九年初以八月丁巳大阅于宫城荆家陂以枢密副承
旨 曾孝宽 董视 元丰四年四月六日御延和殿阅试
保甲六年正月乙巳二十九日御崇政殿阅殿侍七十人(燕游所肄习)
各步 (第 20a 页)
不数月兵气一新
熙宁宫城荆家陂大阅
九年初以八月丁巳大阅于宫城荆家陂以枢密副承
旨 曾孝宽 董视 元丰四年四月六日御延和殿阅试
保甲六年正月乙巳二十九日御崇政殿阅殿侍七十人(燕游所肄习)
各步 (第 20a 页)
(次诸军而/驿马为下) 户马(宋史兵志丨丨者庆历中尝诏河北民/户以物力养马以备官买熙宁二年河)
(北察访使 曾孝宽 以/为言始参考行之) 括买(宋史兵志军兴籍民马/而市之以给军曰丨丨) 招
市(宋史兵志熙宁中罢 (第 74a 页)
(北察访使 曾孝宽 以/为言始参考行之) 括买(宋史兵志军兴籍民马/而市之以给军曰丨丨) 招
市(宋史兵志熙宁中罢 (第 74a 页)
厩牧之所勘牧地之数广收市之利分支免之等
宽追陪之限如此则名称其实有益而无损矣
神宗熙宁中王安石因 曾孝宽 言庆历中尝诏河北民
户以物力养马备非时官买乞参考申行之而户马法
始此
文彦博言汉唐之盛苑监实繁祖宗以 (第 21a 页)
宽追陪之限如此则名称其实有益而无损矣
神宗熙宁中王安石因 曾孝宽 言庆历中尝诏河北民
户以物力养马备非时官买乞参考申行之而户马法
始此
文彦博言汉唐之盛苑监实繁祖宗以 (第 21a 页)
下大抵宋朝皆以翰林兼领不以翰林兼领者唯程
戡王素乃特拜也自明道讫元丰无前执政为之者
近来以待学士之久次者元丰中以前执政为之自
曾孝宽 始以见任执政为之自王安礼始(会要/) 政
和中尝改为延康殿(职略/) 建炎二年都省言延宁
殿学士 (第 14a 页)
戡王素乃特拜也自明道讫元丰无前执政为之者
近来以待学士之久次者元丰中以前执政为之自
曾孝宽 始以见任执政为之自王安礼始(会要/) 政
和中尝改为延康殿(职略/) 建炎二年都省言延宁
殿学士 (第 14a 页)
未几而复议(已上逐改/事并见前)盖所重在此则所轻在
彼此君臣上下所以必于是拳拳欤熙宁大臣为谋不
审听 曾孝宽 之说而坏祖宗之制(熙宁事/见前)赋牧地与农
民散国马于编户坊监厩库棚庌井泉七八十年经画
一日废罢民受 (第 24b 页)
彼此君臣上下所以必于是拳拳欤熙宁大臣为谋不
审听 曾孝宽 之说而坏祖宗之制(熙宁事/见前)赋牧地与农
民散国马于编户坊监厩库棚庌井泉七八十年经画
一日废罢民受 (第 24b 页)
上善李靖结队法召贾逵问之逵以为非诏中书密
院同议之安石曰今但结三人为队又结五人为伍相
抟执以观其孰胜则其可用与否立见矣上乃令郭固
与殿司各为一法试其可者七年二月上批已降旨令
吕惠卿 曾孝宽 比校三人五人队法可速具比校事实
以闻后惠卿等奏至而上旨卒用五人相结为法(长编/)
三月知制诰王益柔言 (第 10a 页)
院同议之安石曰今但结三人为队又结五人为伍相
抟执以观其孰胜则其可用与否立见矣上乃令郭固
与殿司各为一法试其可者七年二月上批已降旨令
吕惠卿 曾孝宽 比校三人五人队法可速具比校事实
以闻后惠卿等奏至而上旨卒用五人相结为法(长编/)
三月知制诰王益柔言 (第 10a 页)
僧化成
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时元参政绛
为翰林学士判郡牧常问三命僧化成曰吕参政早晚
为公化成曰吕给事中为参政譬草屋上置鸱吻耳元
曰然则其不安乎成曰其黜免可立而待也是时春方
半元曰事应在何时有消息成曰在今年五月十七日
元怃然不测潜记之既而吕权日盛台谏噤口无敢指
议之者会五月十七日元退朝因语府界提学蔡确曰
化成言吕参政祸在今日真漫浪之语也二公相视而
笑遂同还郡牧促召化成而谓之成曰言必无失姑夕
候之二公愈叹其术之非既而化成告去蔡亦上马是
时 曾待制孝宽 同判牧薄晚来厅方即坐元因访今日
有何事曾曰但闻御史蔡承僖入劄子不知言何等事
也语未已内探报今日蔡察院 (第 5a 页)
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时元参政绛
为翰林学士判郡牧常问三命僧化成曰吕参政早晚
为公化成曰吕给事中为参政譬草屋上置鸱吻耳元
曰然则其不安乎成曰其黜免可立而待也是时春方
半元曰事应在何时有消息成曰在今年五月十七日
元怃然不测潜记之既而吕权日盛台谏噤口无敢指
议之者会五月十七日元退朝因语府界提学蔡确曰
化成言吕参政祸在今日真漫浪之语也二公相视而
笑遂同还郡牧促召化成而谓之成曰言必无失姑夕
候之二公愈叹其术之非既而化成告去蔡亦上马是
时 曾待制孝宽 同判牧薄晚来厅方即坐元因访今日
有何事曾曰但闻御史蔡承僖入劄子不知言何等事
也语未已内探报今日蔡察院 (第 5a 页)
祖宗朝宰辅
祖宗朝宰辅名为礼绝百僚虽枢密副使亦在太师一
品之上然至其罢免归班则与庶位等李崇矩自枢密
使罢为镇国军节度使旋改左卫大将军遂为广南西
道都巡捡使未几遣使赍诏徙海南四州都巡捡使皆非降黜在南累年入判金吾街仗司而卒犹赠太尉赵
安仁尝参知政事而判登闻鼓院张镕尝知枢密院而
监诸司库务 曾孝宽 以签书枢密服阕而判司农事张
宏李惟清皆自见任枢密副使徙御史中丞其他以前
执政而为三司使中丞者数人官制 (第 13a 页)
祖宗朝宰辅名为礼绝百僚虽枢密副使亦在太师一
品之上然至其罢免归班则与庶位等李崇矩自枢密
使罢为镇国军节度使旋改左卫大将军遂为广南西
道都巡捡使未几遣使赍诏徙海南四州都巡捡使皆
安仁尝参知政事而判登闻鼓院张镕尝知枢密院而
监诸司库务 曾孝宽 以签书枢密服阕而判司农事张
宏李惟清皆自见任枢密副使徙御史中丞其他以前
执政而为三司使中丞者数人官制 (第 13a 页)
坎离阴阳
坎位正北当幽阴肃杀之地其象于易为水为月董仲
舒所谓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然而谓之
阳离位正南当文明赫赫之地于易为日为火仲舒所
谓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然而谓之阴岂非
以阴生于午阳生于子故邪司马正云天是阳而南是
阳位故木亦是阳所以木正为南正也火是地正亦称
北正者火数二二地数地阴主北方故火正亦称北正
究其极挚颇似难晓圣人无所云古先名儒以至于今
亦未有论之者
前执政为尚书
祖宗朝曾为执政其后入朝为他官者甚多自元丰改
官制后但为 尚书曾孝宽 自签书枢密去位复拜吏部
尚书韩忠彦自知枢密院出藩以吏书召李清臣蒲宗
孟王存皆尝为左丞而清臣存复拜吏书 (第 5a 页)
坎位正北当幽阴肃杀之地其象于易为水为月董仲
舒所谓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然而谓之
阳离位正南当文明赫赫之地于易为日为火仲舒所
谓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然而谓之阴岂非
以
阳位故木亦是阳所以木正为南正也火是地正亦称
北正者火数二二地数地阴主北方故火正亦称北正
究其极挚颇似难晓圣人无所云古先名儒以至于今
亦未有论之者
前执政为尚书
祖宗朝曾为执政其后入朝为他官者甚多自元丰改
官制后但为 尚书曾孝宽 自签书枢密去位复拜吏部
尚书韩忠彦自知枢密院出藩以吏书召李清臣蒲宗
孟王存皆尝为左丞而清臣存复拜吏书 (第 5a 页)
多亦是不知当时
后魏之意宋朝马政自太宗讲求精微当时委郡牧司
自春放至秋归马之出入莫不有法到后来熙丰间 曾
孝宽
领县牧奉行王荆公意于是罢郡牧吏不过欲区
区小利自出卖自此京师之马更不出牧终岁在槽枥
之间自此马始衰戎 (第 7a 页)
后魏之意宋朝马政自太宗讲求精微当时委郡牧司
自春放至秋归马之出入莫不有法到后来熙丰间 曾
孝宽
区小利自出卖自此京师之马更不出牧终岁在槽枥
之间自此马始衰戎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