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地理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农事崇化/源而丨丨业也颂曰皇哉惟圣躬提天柄丨我丨事肇修稼政)
勤农(苏轼雨诗老大/丨丨天所直)𨽻农 (林勋
政本书农贫兵骄宜仿古井田之/制一夫占田五十亩其有羡田之家无)
(得事田其无田与游惰末作者皆/驱之使为 (第 7b 页)
(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丨丨丨课其诵读)政本书(宋史 林勋
为广州教授献丨/丨丨十三篇朱子甚爱之)蜡丸
(辽史太宗纪南唐遣使奉丨丨丨言晋密事又高/荷蜡梅诗只恐 (第 59b 页)
传质字景文王阮每云听景/文丨丨如读郦道元水经名山支川贯)
(穿周匝无有间断/咳唾皆成珠玑)考古(宋史 林勋
传建炎三年献本政书十三篇/陈亮曰勋为此书丨丨验今思虑周密可)
(谓勤矣李中诗丨丨/书千卷忘忧酒一樽) (第 46a 页)
言行录节孝/徐先生积为)
(楚州教授患乡饮之礼世久不见率郡守举行其仪闾/巷乡老皆使与饮 山堂肆考云 宋林勋
为广州教授)
(建炎中献政本书十/三篇朱熹甚爱其书) 位签判上 膺校书除(宋史云/崇宁四)
(年令教 (第 30a 页)
成哀之间)亲王出蕃者
给地一顷作园若城内无可开拓者于近城便给如无
官田取百姓地充其地给好地替 增玉海 林勋
曰周
制步百为亩百亩仅得唐之四十馀亩耳唐之口分人
八十亩几倍于古盖贞观之盛户不及三百万永徽惟
增十五 (第 25a 页)
  井田一
增黄帝以八家为井井开四道分八宅而凿井其中
诗彻田为粮注彻通也一井之田九百亩八家皆私百
亩同养公田 书殊厥井疆礼方一百里者为田九
百亩注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公羊传曰什一天下之
中正贫富兼并虽皋陶不能使彊不凌弱故圣人制以
口分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食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
公田十二亩所谓什一庐舍二亩半凡田一顷十二亩

半 汉书食货志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
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 魏志曰司马朗以为宜复井
田往者民各有累世之业难中夺之今承大师之后宜
及此时复之 函史宋广州 教授林勋
上本政书请仿
古井田之制使民一夫占田五十亩一井十六夫为什
一之税东阳陈亮以为考古验今世为井地之学者莫 …… (第 22b 页)
 军赋所由
租庸著令(刘蕡策古者因井田/而制军赋 下详一) 标竿画井 折算授
(注俱/详一)  林勋
本政(注详/一) 椿年经界(函史绍兴中左/司员外郎李椿)
(年上言经界不正其害有十考亭朱/子见之因言 (第 23b 页)
 会要武德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始定均田赋税凡天
下丁男给田一顷十分之二为世业馀以为口分身死
则承户者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通典天宝
中应受田一千四百三十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顷十三
(按十四年户八百九十万馀每户一顷六十馀亩)建中初(会要元年正月五日)分遣黜
陟使按比垦田数都得百十馀万顷 刘恕曰后魏均
田制度似今世佃官田及绝户田出租税非如三代井
田也魏齐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
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閒田不复给授故

田制为空文唐志云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似指
以为井田之比失之远矣  林勋
曰周制步百为亩百
亩仅得唐之四十馀亩耳唐之口分人八十亩几倍于
古盖贞观之盛户不及三百万永徽惟增十五万 (第 39b 页)
 后汉礼仪志季冬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
地以送大寒立春之日百官衣青衣立青幡施土牛耕
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束晰劝农赋青幡禁游惰

建炎本政书


建炎三年八月辛酉广州 教授林勋
献本政书十三篇
(疆理至地图今本十五篇十卷)勋以为农贫兵骄宜仿古井田之制使
民一夫占田五十亩其有羡田 (第 23a 页)
 真宗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

  林勋
上政本书曰宜假古井田之制使民一夫占田
 五十亩其有羡田之家毋得市田其无田与游惰随
 未作者皆驱之使𨽻 …… (第 42b 页)
 安而居则富而可教与之危而守则人皆自固孟轲
 所谓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人以来未有能济
 者也
   宋林勋
占田法 (第 73a 页)
  林勋
政本书十三篇略言国家兵农之政大率因唐
 五代之故农贫失职兵骄不可使而饥窜四逸为盗
 贼也乱本立矣宜仿 …… (第 73b 页)
 今思虑周密世为井地之学者莫能加也

 按自限田名田之议先汉不即行而贫富益远独唐
 李翱 宋林勋
仿三代井田遗意考古验今分劈讲画
 作赋政本二书甚具而宋儒张载有买田一方画为
 数井之思且讲求法制以为 (第 75a 页)
 川道路小则人户里巷之总凡经界大政因以反略
 即终不能合于籍册所以不久随废盖不知古人立
 图与籍实是两事 林勋
本政书作图之法以田为母
 以管业人户为子盖不照籍册所登地方以为凭㨿 (第 30b 页)
 亩百亩当今四十一亩(贺/孙)
问司马法车乘士徒之数与周礼不同如何曰古制不
 明皆不可考此只见于郑氏注七书中司马法又不
 是此 林勋
夲政书错说以为文王治岐之政曰或以
 周礼乃常数司马法乃调发时数是否曰不通处如
 何硬要通不须恁思量枉 (第 25b 页)
 井田若不能行则且如今之俗必欲举限田之法此
 之谓戏论且役法犹行不得往年贵贱通差县吏呈
 单子首曰第一都保正蒋芾因此不便竟罢况于田
 如何限得 林勋
本政书一生留意此事后在广中作
 守画作数井然广中无人烟可以如此(淳○义刚录/别出○第九)
 (卷/) …… (第 41b 页)
 霹雳后三五年去便放缓了今立限田时直是三二

 十年事到那时去又不知如何而今若要行井田则
 索性火急做若不行且依而今样那限田只是个戏
 论不可行 林勋
作本政书一生留意此事后守广郡
 亦画得数井然广中无人烟可以如此(义刚/)
横渠若制井田毕竟繁使伊川为 (第 42b 页)
 世业其纤悉毕尽古人直是恁地用心今人若见均
 田图时他只把作乡司职事看了定是不把作书读
 今如何得有陆宣公样秀才又曰 林勋
本政书每乡 (第 5b 页)
曰何事相苦初元凶时偃父尚之为元凶司空义师至
新林门生皆逃尚之父子与婢妾共洗黄閤故畅讥之
林勋
閤张敬儿拜开府仪同王敬则戏之呼为褚彦
回敬儿曰我马上所得终不能作华林阁勋也敬则甚
恨焉(南/史)
(第 41b 页)
 者宜仿宋主此意通行南北俾民兼种诸谷有司
  考课书其劝相之数其地昔无而今有有成效者
  加以官赏 林勋
上政本书曰宜假古井田之制使民一夫占田五
十亩其有羡田之家毋得市田其无田与游惰末作者
皆驱之使𨽻农以 (第 19b 页)
  臣按自古中国布缕之征惟丝枲二者而已今世

  则又加以木绵焉唐人调法民丁岁输绢绫絁及
  绵输布及麻是时未有木绵也 宋林勋
作政本书
  匹妇之贡亦惟绢与绵非蚕乡则贡布麻元史种
  植之制丁岁种桑枣杂果亦不及木绵则是元以
  (第 12b 页)
 林震(冲之从子崇宁初进士仕至秘书少监以不附二蔡有声弟霆政和进士博学深象数聚书数)

(千卷皆自校雠绍兴中为敕令所删定官力诋秦桧和议之非即挂冠去)

  林勋(贺州人政和间举进士为广州教授建炎中献本政书十三篇书奏以勋为桂林节度掌书记)

(朱熹甚爱其书东阳陈亮尝曰勋考古验今思虑周密世之为井田之学者孰有加于此乎)
 林大中(字和叔永康人绍兴末进士宁宗时由台諌历官佥书枢密院事卒赠资政殿学士谥正)

(惠大中守正 (第 16a 页)
 (竹临清池丨丨/语古何其乐也)讥今(魏书高允传后之/丨丨犹今之讥古)垂今(魏书江式传文字者/六艺之宗王教之始)
 (前人所以丨丨/今人所以识古)验今(宋史 林勋
传建炎三年献本政书十三篇陈/亮曰勋为此书考古丨丨思虑周密可谓勤)
 (矣/)示今(关尹子古之善揲蓍灼 (第 15a 页)
  事而暴吏乘时千骑五马宾客厨傅重扰属邑前
  代亦曾以为不便民而罢之者民之难与虑始事
  之所以鲜终岂不以是哉
广州 教授林勋
上本政书十三篇言国朝兵农之政率
因唐末之故今农贫而多失职兵骄而不可用是以饥
民窜卒类为盗贼宜仿古井田 …… (第 13b 页)
  方做得而杜氏通典乃云虽有此制开元之季天
  宝以来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踰于汉成哀之间
  则势固有无如何者也 宋林勋
所上政本书考验
  周密诸儒称之诚得其人为农田之吏俾其益覃 (第 15b 页)
其族类之众寡无使贵者有馀而贫者不足要之仰足
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旁可以及兄弟朋友而不为
兼并则善矣 林勋
本政书五尺为步而二百为亩亩二百为顷顷九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