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窃而不忍为鼠宁丨斯丨以安吾处梅尧/臣诗前岁丨丨京城西有如勾践巢会稽)闭廪(宋史食货志咸淳/二年 御史赵顺孙)
(
言市井之间见楮而不见米推原其由实富家/大姓所至丨丨所以籴价愈高而楮价阴减)公廪(宋史戚纶传/纶知青州 (第 55a 页)
 (令现田者就耕如𫝑家占吝追日前所少租利诏速拘其田措置/蠲其丨丨之租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又有好讼之党多怨之人妄)
 (言某处可作陂渠或指人旧业/以为官陂丨丨之讼必倍今日)主佃(宋史食货志 监察御史赵顺/孙
言官有正籍乡都有副籍)
 (为乡都者不过按成牍而更业主之姓名因其鳞次栉比而求焉/由一而至百由百而至千 (第 30a 页)
泛馀/姚小江易舟而浮运河达于丨丨)祗越(宋史乐志丨丨/眇冥鸿基永昌)秦越(宋史/食货)
(志景定二年 赵顺孙
言今日急务莫过于平籴愿陛下课官/吏使之任牛羊刍牧之责劝富民使之无丨丨肥瘠之视)阑越
(宋史孙永传忻代 (第 37b 页)
窦相公启虽转郡符未离)
(丨丨郑元祐芝云堂诗斑龙误/骑有丨丨云旂夜下星君宫)正籍(宋史食货志咸淳元年 赵顺/孙
言嘉定以来之经界时至)
(近也官有丨丨/乡都有副籍)副籍(见/上)丁籍(宋史姚仲孙传知滁州岁旱饥有诏 (第 56a 页)
    (下人田一人之分正/从正倍从倍不得隔)  (者并听/归业)
    (丨他/丨)      推排(宋史食货志咸淳元年 监察御史赵顺孙
言今)
  盗湖(宋史食货志绍兴五/年江东帅臣李光言)  (之所谓丨丨非昔之所/谓自实也丨丨者委之) (第 52a 页)
 章也

  罟擭陷阱 赵格庵
谓此形容祸机之所伏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
失之矣
 回孔子弟子颜渊名拳拳奉持之 (第 15b 页)
到往往是使官属去彼相视其山川具其图说
以归然后作此一书尔故今禹贡所载南方山川多与
今地面上所有不同 赵顺孙
孟子纂疏曰滕国在汉沛郡公邱县东南薛国
即汉鲁国薛县与滕相密迩
密国在今宁州阮国在今泾州共阮地今有共池 (第 3a 页)
  王士元     元   (阙/)
牧 姚燧端甫希声  元
悦 张灏      元 省 陆沅
陌 王江亭       鲁 黄师曾子鲁

草 胡安国康侯 武夷
果 史蒙卿景正静修  格  赵顺孙和仲
矩 同恕宽甫   元 (案此处原载沁布阿萨尔名盖/因原文全普庵萨里致误今删)
泰 王时会季嘉     (第 52b 页)
挟也淳祐七年殿试上讶士人入迟左右言尚书郑岂
潜建议搜怀挟上曰非所以待士诏勿搜后半入者幸
而免
吾州 赵和仲顺孙
童科免举淳祐九年再以春秋魁荐考 …… (第 6a 页)
盖恐年少望轻人未信服也士大夫之制行亦
然括苍山水明秀人物如之淳祐己酉郡守史贰卿宅之
梦处州出三魁明年 赵顺孙
春秋魁南省张元孙赋魁
别头陈景行以书都魁监补
近时诗学盛兴然难得全美聊随所见摘录一二赵东
山邮亭诗风 (第 70a 页)
, 魏了翁《仪礼要义》五十卷, 又《礼记要义》三十三卷, 《周礼折衷》二卷, 《周礼要义》三十卷,  赵顺孙《
中庸纂疏》三卷, 袁甫《中庸详说》二卷, 陈尧道《中庸说》十三卷, 又《大学说》十一卷, 真德秀《大
论语讲义》十卷〈晁以道〉,《论语正义》〈阙〉十卷〈宋邢炳〉,《论语展掌疏》十卷,《论语集注纂疏》十卷 〈赵顺孙〉
,《论语蔡觉轩集疏》二十卷。
右疏义

《论语难郑》一卷,《论语标指》一卷〈司马氏〉,《论语难问》一 ……《孟子石鼓答问》三卷,《孟子纪蒙》十四卷〈陈寿老〉,《孟子要义》十四卷〈魏了翁〉,《孟子纂疏》十四卷 〈赵顺孙〉
,《孟子蔡觉轩集疏》十八卷,《孟子杂记》四卷〈陈士元〉,《孟子音义》三卷〈张镒〉,《孟子音义》二卷〈
父也。

《春秋通训五礼例宗》共二十六卷,
陈氏曰:直秘阁吴兴张大亨嘉父撰,其自序言少闻春秋于赵郡, 和仲先生
某初盖尝作例,宗论立例之大要矣。先生曰: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领会,多求之绳约,中乃近法家者,流子细
》二十卷,又《五礼例宗》十卷
见《宋志》
陈氏曰:直秘阁吴兴张大亨嘉父撰,自序言少闻《春秋》于赵郡、 和仲先生,
尝作例宗论立例之大要矣,十馀年复有通训之作去例,以求经略微文而视大礼,东坡一字,和仲所谓赵郡,和仲其

魏了翁《仪礼要义》五十卷。
又《礼记要义》三十三卷。
《周礼折衷》二卷。
《周礼要义》三十卷。 赵顺孙《
中庸纂疏》三卷。
袁甫《中庸详说》二卷。
陈尧道《中庸说》十三卷。
又《大学说》十一卷。
真德秀《大
十卷〈注〉晁以道
《论语正义》〈阙〉十卷〈注〉宋邢炳
《论语展掌疏》十卷
《论语集注纂疏》十卷〈注〉 赵顺孙
论语蔡觉轩集疏》二十卷
右《疏义》

《论语难郑》一卷
《论语标指》一卷〈注〉司马氏《论语难问》一卷
传》一卷
倪思《中庸集义》一卷
石𡼖《中庸集解》二卷项安世《中庸说》一卷
晁公武《中庸大传》一卷 赵顺孙《
中庸纂疏》三卷
袁甫《中庸详说》二卷
陈尧道《中庸说》十三卷
谢兴甫《中庸讲义》三卷〈合大学〉
《宋
陈旸
孟子石鼓答问三答
孟子纪蒙十四卷〈注〉陈寿老
孟子要义十四卷〈注〉魏了翁
孟子纂疏十四卷〈注〉 赵顺孙
孟子蔡觉轩集疏十八卷
孟子杂记四卷〈注〉陈士元
孟子音义三卷〈注〉张镒
孟子音义二卷〈注〉孙奭
孟子
跋〉
  朱熹论语精义〈自书序后〉
  朱熹论孟或问录要〈孙承泽序〉
  朱熹语孟要义〈自序〉
   赵顺孙
四书纂疏〈自序 洪天锡序 经解序〉
  真德秀四书集编〈德秀子志道序 刘才之序〉
  元胡炳文四书通 ……夫读者疑于详略之不同也,属熹书于前序之左,且更定其故号精义者,曰要义云,淳熙庚子冬十一月己丑朔旦。 赵顺孙
四书纂疏二十六卷
顺孙
自序,子朱子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严,浑然犹经也, 顺孙
旧读数百过,茫若望洋,因遍取子朱子诸书,及诸高第讲解,有可发明注意者,悉汇于
下,以便观省,间亦以鄙见一二附焉,因名曰:纂疏顾子。朱子之奥 顺孙,
何足以知之架,屋下之屋,强陪于颖达公彦,后祇不韪尔,遇大方之家,则斯疏也,当在所削后学 赵顺孙
书。
按洪天锡序《或问》,尹和靖读易传之法和静,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李延平闻之曰:此语固好,然学 ……精密,而《或问》遂不复修文公自谓集注,乃集义之精髓,一字秤轻等重不可增减。读论孟者,取足是书焉可也。 格庵赵公
复取文公口授及门人高弟,退而私淑与集注相发者,纂而疏之间,以所闻附于其后,使读之者如侍考亭师友之侧, ……久之自有一部大学,在吾胸中正经亦不用矣此文公吃紧教人处也,仆于集注纂疏,亦云清源洪天锡序。
按经解序 格庵赵氏
四书,纂疏二十六卷,前有清源洪天锡序,而陵阳牟子才又分序之,其书一以朱子为归不杂,异论于《大学》、《
成著

四书训解 卷
张文选著

四书指要二十卷
郑朴翁著

四书约说 卷
赵新著

四书纂疏 卷 赵顺孙


四书详说 卷
王廉著

四书问答 卷
崇德辅广著

四书考證 卷
崇德卫富益著

四书衍义 卷 ……集衍义等书,亦有可采者,因勉其汇集成书,凡五阅月而帙就,又五阅月而刊毕,至是西山所编之四书为大全。 赵顺孙
四书纂疏二十六卷 顺孙
自序略曰:朱子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严,浑然犹经也。 顺孙
旧读数百,遍茫若望洋,因编取子朱子书。及诸高弟有可发明者,悉汇于下,以便观者。亦间以鄙见一二,附焉名曰纂疏。
胡炳文四书通曰: 顺孙,
字格庵,括苍人,有四书纂疏。

胡仲云四书管窥 卷
王圻曰:仲云,高安人,宝祐中进士。

祝洙四书附
与子存道妻阎氏,存德妻赵氏,妇姑三寡共守节终身。嘉靖三十年御史旌表。
和仲芳妻赵氏
按《平定州志》: 赵氏,和仲
芳妻,年二十夫亡。伯氏逼令更嫁,氏引刀欲自杀,乃止。直指闻之,令有司给以束帛。守节五十年而卒。
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