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杨雄幽/州牧箴牧臣丨丨敢告侍傍)托幽(管子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丨丨而威可载也 陈昌)
(言
赋得玉水记方流诗明/媚如怀玉奇姿自丨丨)见幽(荀子既能治近又务治/远既能见明又务丨丨)显幽(荀子/衡 (第 61a 页)
(短篇联/组绣)在序(曾巩祭张唐公文维帝时咨维士时附尚其 昌言
式/久丨丨管讷先师樗隐先生诗大镛知丨丨巨笔信)
(如/椽)两序(何梦桂和郦签事见寄诗诗书无用戏侏儒丨 (第 45a 页)
 (尚冬/衣)吐雹(夷坚志刘法师在兴隆府西山见多蜥蝪如手臂大一/日入井中饮水即丨为丨语𩔖伊川说昔闻王参议云)

(尝登五台山见蜥蝪含水丨之为丨苏轼/诗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丨丨何时足)
增霜雹(左传雷出不震无菑丨丨王羲之与谢安书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丨丨碑板之所闻昆崙之伯仲也庾信豆卢)
(永恩神道碑以保定元年将兵破巴州恒獌獠丨丨不惊水草无/乏天幸将军斯之谓矣杨万里筠庵诗盖以一把茅聊以护丨丨)
灾雹(见上庾信和张侍中述怀诗/杨浮有怪云细凌闻丨丨)夏雹(后汉书五行志注易纬曰/丨丨者治道烦苛繇役急)
(促教令数变无有常法救之举贤良爵有功务宽大无诛罚酉阳/杂俎木再花丨有丨李再花秋大霜 陈昌言
先王正时令赋正得)
(其序则面离而御乾时/失其经则丨丨而冬震)大雹(淮南子孟春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雨/霜 (第 16a 页)
      程文璧妻江氏
  鲍良蜚妻佘氏       汪养义妻金氏
  陈元炳妻程氏        陈昌言
妻许氏
  吴光寅妻程氏〈媳附〉   朱道妻黄氏
  金继昌妻江氏       查宗善妻汪氏
  佘 ……程氏
按《休宁县志》:程氏,珠里陈元炳妻。炳亡,氏孝事翁姑,守节四十年。邑令旌之。族人奉祀贞节祠。 陈昌言
妻许氏
按《休宁县志》:许氏, 陈昌言
妻。年二十六而寡,守节至七十二岁卒。
吴光寅妻程氏〈媳附〉
按《休宁县志》:程氏,洽水人,适商山吴光
国祯
  张应徵      刘名扬
  董耿光      赵之翰
  陈保山      刘大济
   陈昌言      
高第〈子齐冈〉
  閰思聪      陈君宠
  何大衢      曾发祥
  王守清      冯 ……子先行谊,尝曰:为善须量力。又曰:大德不可踰。流贼陷颍,至西七里河,自投于水。所著有《玉露续谈》。 陈昌言
按《安庆府志》: 昌言,
字扆铭,邑庠生。书翰擅名。乙亥,为流贼所执,见其儒服,诱之曰:吾营有星相各术,杂入城市窥探。尔以文墨从,金帛子女,唯尔所欲。 昌言
骂曰:吾笔肯为贼辱乎。遂死。
高第〈子齐冈〉
按《河南府志》:第,居官清正,持身忠孝。崇祯八年,流寇
谭弘襟        刘汉宗
  石麟祯〈弟维岳〉   柳皇序
  朱盛銶        陈撰
   陈昌言        
陈怀瑾〈弟怀珽〉
  方逢时        彭楚书
  王万仁〈子纯〉    冯天禄
  周玺    ……剧,刲股救之。母卒,庐墓五年。忽学道有得,栖止常轮山中,朝夕登高望母墓则呜咽哀鸣。乡人为筑望亲台。 陈昌言
按《武昌府志》: 陈昌言,
通山人,邑庠生。父与祖相继早丧,奉祖母吴氏母焦氏竭力尽孝。家贫甚,与妻子并日减餐而二母甘旨不缺。
晋王羲之《与谢安书》: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唐刘长卿《冰赋》:苟藏之不周用之不遍则灾霜害雹如有待而为变 陈昌言先生《
正时令赋》:正得其序则面离而御乾时失其经则夏雹而冬震
宋苏轼诗: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哀。〈又
得,以其金刀佐少府,水衡如故矣。国家万万年之功,谟画并出一时,岂不盛哉。是役也,董正考成则兖州府同知 陈君昌言
建画,经费则东平州知州徐君铭庀,材鸠工则东平判官蔡忠沂州吏目何一鹏、曲阜丞邵宾、滕县丞包扬、泗水典史 ……君天植皆与闻其事而观厥成者,调度工费则兖州府知府卢侯学礼,专董工程则兖州府管河运司同知罗侯大奎陈侯, 昌言
同知唐侯祯,而诸邑之长与有徵,发及董公之佐史,皆以差受赏列名,碑阴兹不具纪。
《单县迁城记》廖道南
侧。皇清佥事段上彩墓 在县东一里。
训导白所蕴墓 在水磨头村。
刑部尚书白引谦墓 在水磨头村。
御史 陈昌言
墓 在郭峪村。
佥事杨时化墓 在下佛村。
陜西巡抚张
不备。然后可以安坐而飨粒食之利。粒食既足。万邦自然各底其治。盖礼义生于富足。盗贼起于贫穷故也。舜使禹 陈昌言
禹让不敢当能贤之责。故以孜孜自任。至皋陶问以孜孜之事。禹乃反覆陈其躬行之实。而其所言。皆根极至理。虽曰陈其所行实天下之至言也。故皋陶所以有俞而师汝 昌言
之说。黄彝卿尚书精义无垢先生曰。舜使禹亦 昌言。
禹见舜。好善不已之心。叹曰。美哉此好善之心。然皋陶 昌言
至此极矣。予复何言哉。予思日孜孜。行其平生所学所得者。在尧艰之言尔。余读至此乃知圣贤之心。如此其一也 ……何也。曰。禹非矜功也自言其成功之艰难。所以使君臣之际。常以忧动为念。则艰难之功可保也。皋陶曰俞。师汝 昌言。
禹以为予何言矣。而皋陶复曰。师汝 昌言。
盖他人以言为言。而禹以躬行为言。故其言为可法。皋陶以失谟名于世。宜若无羡于禹之言也。而犹问之于先。师之于后。皋陶曷尝矜已忌人如后世之士。名欲已归。遂至于抑人以扬已哉胡士行详解帝曰来禹。汝亦 昌言
承前篇皋已 昌言
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不忘此禹深见天下之理无穷。其用心在纯亦不已之地。孔子所谓不知老之将至 ……正其持敬不息之工夫。所谓日孜孜者。非自誇其功也。迁。化货也。洪范。一曰食。二曰货。 皋陶曰俞。师法汝 昌言。
 禹虽退处于何言。不以谟自鸣然所言如此。昌孰加焉陈大猷集传帝曰来禹。至予思日孜孜。 新安王氏曰。孜孜。勤勉不已也。吕氏曰。皋陶陈谟既毕。帝见禹在侧故呼禹来使其亦 陈昌言 
愚曰我之所思者。惟曰孜孜而已。盖以力行。望舜也。吕氏曰。为曰都以下。正与鲁点答孔子同。但鲁点气象犹露 ……鳖以进之。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而向者孜孜之事。终不敢忘。皋陶谓是言也有所可法。故曰师汝 昌言。
仁山金履祥表注帝曰来禹。汝亦 昌言
章。 孜孜之实。其初救民之权宜。其中民食之兼举。其末民食之皆足。又曰。浚畎浍井田之制昉乎此。王天与纂传帝曰来禹。土师汝 昌言。
 苏氏曰。予何言者。犹皋陶之未有知也。思日孜孜者。犹皋陶之思日赞赞也。皆相因之辞是以知曰之曰当为日也 ……不能自通。于是立井田沟洫异制之说。又不能通。则以为此商制。此夏制。皆不足据也吴澄纂言帝曰来禹。至师汝 昌言。
 孜孜勤勉不已之意。禹皋陶相与问答于帝前。皋陶既谟。帝呼禹使之亦陈其言。禹拜而叹美。谓皋陶之谟至矣。 ……因禹之言而明其功。舜能从容在上而兼受之。此所以无为而治也。 林氏曰。见扯斋全解。懋迁有无化居。去师汝 昌言。
 苏氏曰。禹所谓孜孜者。其言至约而近也。故皋陶吁而问之。禹乃极言孜孜之效。其所建立成就。巍巍如此。故皋陶曰俞。师汝 昌言。
夫以一言而济天下。利万世。可不师乎。林氏曰。见扯斋全解董鼎辑录纂注帝曰来禹。至师汝 昌言。
 纂注。 王氏曰。大水决而有所归。小水浚而有所入。治水之次第也。不决川。则虽浚畎浍。不能除水患也。  ……陈栎纂头苏氏曰见王天与纂传陈氏大猷吕氏曰见集传陈氏曰见柯山详解陈栎纂疏愚谓舜禹好善之心皆。无穷。当时 昌言
满前。舜犹渴闻不倦。方使禹亦如皋之 昌言。
此舜。好善无穷之心也。禹闻此言。叹美此心。谓皋言已至。我复何言。让善于人也。思日孜孜。力行不倦。勉为 ……。因前日之已孜孜者。而日益孜孜。以保治于悠久。非自称其功而已。他人以言为言。禹述躬行以为言。宜皋以其 昌言
为可师。亦知其警戒之深意矣。 苏氏曰。见王天与纂传唐孔氏曰。见正义王氏。吕氏。蔡元度。董氏曰。并见董 ……也。如之何而又可思也。起意而思。乃支乃离。不识不知。虽思非思。夫是之谓孜孜。 皋陶曰吁。如何。至师汝 昌言。
 皋陶闻予何言之对。意谓禹亦当陈谟。故吁之。然未究孜孜之旨。故复发如何之问也。愚观禹答皋陶之问。自言 ……何其盛哉。李省忠音注皋陶陈谟既毕。帝故呼禹使亦陈昌言。禹见舜好善之心不已。拜而叹曰。美哉此心。然皋陶 昌言
至此极矣。我复何言哉。我之所思者惟日孜孜自勉而已盖以力行望舜也。下民昏瞀垫溺。予为便民之具水乘舟陆乘 ……粒食。万邦遂尔作乂。此岂空言所能辨耶。要非孜孜不可。此予之所以欲无言也。皋陶自以其所见之不逮故云师汝 昌言。
传者谓禹述其治水本末。而警戒之意实存其间。盖欲君臣勉力以保治。切恐经文原无此意。艰食者。用人力播种而 ……孜孜保治于无穷乎。此大禹进言之深意也。不然。使禹自言其功。而非有警戒之意存乎其间。皋陶又何以谓之师汝 昌言
也哉。与耕云此题在化居截。以随山川。浚畎浍为除害。奏鲜食懋迁化居。为兴利。此有以见圣人施功之序也。曰
其君。方有意师其昌言。不得不端本澄源而责效于其君之心也。说者乃曰。其弼直者。其弼臣直也。禹方相舜。其 陈昌言。
岂敢自媒。以谓欲保厥位。须我乃济乎。窃意不矜不伐者不肯为也。此语在稷契辈言之犹可。若禹自赞。则谨乃在 ……大臣。邻者。小臣。盖言必得小大之臣。咸怀忠良。然后天人皆予。以致时雍之治。予一人岂能自致哉。此舜因禹 昌言
而发也。絜斋𡊮燮书钞禹曰安汝止。至禹曰俞。止者。人顿放此身之所也。大学曰。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治水之时。本末先后之序。以致其日孜孜之意。而皋陶犹以为未也。于是然其思日孜孜之言。而皋陶谓之曰。汝之 昌言
可师法。所当为帝陈谟。禹既不获逊矣。于是又陈谟以戒于舜。曰都。帝慎乃在位。此虽勉徇皋陶之意而陈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