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州一府惟吴县山不曾均为一则至今有官山
私山之名官山每亩科五升私山亩科一升五勺
今高淳县之西有永丰乡者 宋时之
湖田所谓永丰圩
者也文献通考永丰圩自政和五年围湖成田初令百 (第 20b 页)

歉平价以粜庶于民无伤于国有补从之而真宗时知
袁州何蒙请以金折本州二税上曰若是将尽废耕农
矣不许是 宋时之
弊亦与唐同而折银之见于史者自
南渡后始也
解缙太平十策言及今丰岁宜于天下要害之处每岁
积粮若干民乐近 (第 28a 页)
科以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二节孟子道在/迩而求诸远一节合为一题问二书所言平天下大指)
(同异此即 宋时之
法)第二场论一道第三场策一道中式者后十
日复以五事试之曰骑射书算律骑观其驰驱便捷射
观其中之多寡书通 (第 15b 页)
 计敏夫纪事又本之尤赵而元好问鼓吹一律又不

 审得之何书者也然则三绝一律庸知非钟吕 宋时
 之
作诸公因其自称唐人故从而汇之于唐耶庸知
 非当时因二公显迹而好奇者托附其名好事者遂
 目为其作耶(观 (第 14b 页)
也及泻而乳食不化者脾
虚不能制肾故难治
 此即近世痘疮之症其病与癍疹同列并无起胀成
 浆收靥等说大抵 宋时之
疮形治法不过如此近日
 愈变愈重与癍疹绝不相类治亦迥别因知天下之
 病随时随地变化无穷所以内经有五运 (第 31b 页)
    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录者今检永乐
    大典所载尚得七十馀方又十二月产图一
    篇与振孙所记并合盖即 宋时之
原本又别 (第 1a 页)
县山不曾均为一则,至今有官山私山之名。官山每亩科五升,私山亩科一升五勺。
今高淳县之西,有永丰乡者, 宋时之
湖田,所谓永丰圩者也。《文献通考》:永丰圩,自政和五年围湖成,田初令百姓请佃,后以赐蔡京,又以赐韩世 ……庶于民,无伤于国。有补从之,而真宗时,知袁州何蒙请以金折本州二税,上曰:若是将尽废耕农矣。不许。是宋 时之
弊,亦与唐同,而折银之见于史者,自南渡后始也。
解缙《太平十策》言:及今丰岁宜于天下要害之处,每岁积
,于民无伤,于国有补。从之。而真宗时,知袁州何蒙请以金折本州二税,上曰:寺若是将尽废耕农矣。不许,是 宋时之
弊,亦与唐同,而折银之见于史者,自南渡后始也。
《今世所传》:五铢钱,皆云汉物,非也。南北朝皆铸五铢
国初之什三四。在宋之人,惟恐其多之至于穴,而储蓄不足以供。而吾今日则惟恐其少,而至于弱警急无以为用。 宋时之
所以多者,以其兵无定制,可以日增而召募刺配之纷。如吾之所以少者,以其兵有定数,不可以加而逃亡,死绝之 ……肢体困憋,病虽未至于革,而其势则骎骎将至矣。此正居安思危之日,思患豫防之时也。因事之势,察民之情。随 时之
宜,以绵我国家灵长之祚端,有待于今日也。先儒有言水未至也,而虚为之防水虽不至,亦无所害。若谓水不足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