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么么微/螽斯)吞舟鲸(韩愈海水诗海有丨丨丨/邓有垂天鹏按邓谓邓林)斗两鲸(陈造诗人生到/处皆儿戏笑看)
 (争标丨/丨丨)金背鲸(范成大诗谁能坐守白/头浪我欲往骑丨丨丨)太乙鲸(陈孚呈 李野斋学/士
诗安得刚风九)
 (万里从公横/骑丨丨丨)井露鲸(王逢诗甓社湖移/蟹缫丝丨丨丨)吸川鲸(张雨碧筒饮诗 (第 56a 页)
面丨/娄公丨身无董氏弦)香唾(萨都拉杨妃病齿图诗一点春/寒入瓠犀雪色鲛绡湿丨丨)冰唾(陈/孚)
(呈 李野斋学士
诗天子呼来/红潮涌丨丨溅几玻瓈声)白唾(刘诜小松诗林深带/宿润湑湑垂丨丨)慢唾(陈第/感古)
(诗先 (第 54b 页)
 牙咬定柳皮却以热艾成颗置柳皮之头炙之不过

 三壮柳皮一熟其疼即止其艾头烟亦自鼻中薰入
 也
又方(出海/上方) 靳 李谦
云尝牙疼月馀一试愈屡效于人
 用蜡少许炙洋摊于纸上却用热艾摊于蜡纸上用
 箸捲之成个去箸置此艾筒于牙 (第 18b 页)
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 元史曰仁宗即
位召世祖朝谙知政务素有声望老臣平章程鹏飞董
士选太子少傅 李谦
左丞郝天挺廉访使程钜夫等诣 (第 5a 页)
 又曰雷膺年甫弱冠以文学称中统
中用翰林承旨王鹗王磐荐为翰林修撰兼国史院编
修官 李之绍至元中以马绍 李谦
荐充史职授翰林
国史院编修官直学士姚燧欲试其才凡翰林应酬之
文积十馀事并以付之之绍援笔立成并以槁进燧 (第 43a 页)
学士拜少傅帝面谕)
(燧燧辞曰臣先伯父枢尝除/是官尚不敢拜臣何敢受邪) 固辞徵拜(又仁宗为皇/太子徵 李谦)

(
为少傅固辞及即位召十六人谦/居其首乃力疾见帝于行在焉) 原张良立奇策(汉/书)
(张良为少傅高帝欲废 (第 21b 页)
 省官之不急(又陆贽五要云/省官之不急) 委中书条件停减(又/云)

(陆贽议内外官有冗员及百司/不急之资委中书条件停减) 省职省员省人(群书/考索)
(云元祐之减罢诸司建炎之罢并官属此省其职也祥/符之枢密直学士以六员为式治平之少卿监以七十)
(员为额此省其员也开宝之罢流外/庆历之减任子此省其入仕之人也)
  省官三
增诏 元李谦
清冗职诏曰自疆土极照临之远而省台
有内外之分日益月增官冗人滥尝敕有司而澄汰意
能旧制之遵承比闻近侍之 (第 7a 页)
馀俸辄买书遗之) 独取数
(宋子贞耶律楚材神道碑曰灵武下/诸将争掠子女玉帛公独取书数部) 惟遗数匮 (李/谦)

(
中书左丞张公神道碑曰公讳文谦身后家无馀赀/曰吾家素尚清白有书数匮传之子孙万金不博也)
奎章阁藏书(虞 (第 43a 页)
入翰林一时诏诰多出其手流辈服其典雅 元史
传曰王磐世祖即位首拔为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
皆所裁定 又曰 李谦
与徐世隆孟祺阎复齐名而谦 (第 14b 页)
诗)
(丨丨味瑶轴/祇应神鬼知)
冰脚(苏辙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诗见溪冷下)
冰唾(陈孚呈 李野斋学士
诗天子呼/来红潮涌丨丨溅几玻璃声) (第 85a 页)
  右杨少师神仙起居法八行南宫书史东观馀论宣
和书谱皆不载余验有绍兴小玺及内殿秘书诸印
盖思陵故物后有米友仁审定跋尾及译文四行按

绍兴内府书画并令曹勋龙大渊等鉴定其上等真
迹降付米友仁跋而曹龙诸人目力苦短往往剪去
前人题识此帖缝印十馀皆不全是曾经剪折者其
源委授受莫可得而考也标绫上有曲脚封并阅生
葫芦印是尝入贾氏盖似道枋国御府珍秘多归私
家最后有商左山参政留中斋丞相跋留称野斋者
元翰林学士承旨 李谦受益
(第 7b 页)
野斋居士
博学好古
虞文靖诗所谓五朝文物至于今者又有广东宣慰 (第 7b 页)
生葫芦印是尝入贾
氏盖似道枋国御府珍秘多归私家最后有商左山参
政留中斋丞相跋留称野斋者元翰林学士承旨 李谦

受益
(第 52b 页)
野斋居士
博雅好古虞文靖诗所谓五朝文物
至于今者又有广东宣慰使郭昂彦高亦号野斋而其
出差后李在世祖时为应奉文字 (第 53a 页)
匆外唱曲永嘉中 李谦
素善琵琶元嘉初往广州夜集
坐倦悉寝唯谦独挥弹未辍便闻窗外有唱佳声每至
契会无不击节谦怪语曰何不进耶对 (第 70a 页)
  绫上有曲脚封并悦生胡芦印是尝入贾氏盖似
  道柄国御府珍袐多归私家最后有商左山参政
  留中山丞相跋留称野斋者元翰林学士承旨
  谦受益
(第 89a 页)
野斋居士
博雅好古虞文靖诗所谓五
  朝文物至于今者又有广东宣慰使郭昂彦南亦 (第 89a 页)
  朝了此一大事
元志曰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
之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

于天而已汉刘歆作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
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宋其更元改法者凡数十家岂
故相为乖异哉盖天有不齐之运而历为一定之法所
以既久而不能不差既差则不可不改也元至元十三
年平宋诏许衡王恂郭守敬改治新历乃与南北日官
参考累代历法复测候日月星辰消息运行之变参别
同异酌取中数以为历本十七年历成赐名曰授时历
寻诏 李谦
为历议发明新历顺天求合之微考證前代 (第 22a 页)
 曹圭(徐州人泰定中州人江志作乱圭子弼在贼党中圭谋诛志并弼杀之金主诏云圭赤心为国)

(大义灭亲特进三官于正班用之)

 曹伯启(砀山人弱冠从东平 李谦
游笃于学问累官集贤学士侍御史泰定初致仕伯启性庄肃)

(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甚多六子十孙皆显仕) (第 71b 页)
 李梓发(上犹人元至元中托尔楚元师次犹梓发等不肯降托尔楚元帅围城七旬弗克退师己)

(卯贾参政复至不降邑士黄桂发才英逆知屠城忘命入城拟救父母中道获于贾参政以实)


(告之参政曰汝可将省榜入城招降不惟汝父母可安合城俱安桂发等入城为李所杀卒至)


(屠城梓发率民巷战势穷力屈回家以酒肉酌别老幼令健卒自杀由幼而老四十七口梓发)


(与子举火自焚而死事详文山先生督府忠义传)

  李谦(字和卿朴从孙父珙行义修洁经典该通赐号养素处士谦咸淳间举进士为安福县尉获盗)

(第 40a 页)
  以见经之所谓顺者在此不在彼也

元李昶以春秋中第释褐徵事郎孟州温县丞国兵下
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
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居数岁忠济怠于政
事贪佞抵隙而进昶言于忠济曰比年内外相尚饮宴
无度库藏空虚百姓匮乏若犹循习故常恐或生变惟
阁下接纳正士黜远小人去浮华敦朴素损骑从省宴
游虽不能救已然之失尚可以弭未然之祸时朝廷裁
抑诸侯法制寖密忠济纵侈自若昶以亲老求解不许

俄以父忧去官杜门教授一时名士若 李谦
马绍辈皆
出其门
  (臣/)按昶后见世祖论治国用兵之要因被宠遇有
  所访问知无不言世祖尝燕处望见 (第 28b 页)
生胡芦印是尝入贾氏盖似道柄国御府珍秘多
归私家最后有商左山参政留中斋丞相跋留称野斋
者元翰林学士承旨 李谦受益
(第 28a 页)
野斋居士
博雅好古
虞文靖诗所谓五朝文物至于今者又有广东宣慰使
郭昂彦南亦号野斋而其出差后李在世祖时为应奉
(第 28a 页)
  李谦三

唐李谦德宗第七子大历十四年封资王
宋李谦兴国人咸淳进士为浙东提举值岁饥赈济活
 人甚多官至左司郎中 元李谦
东阿人成宗时为集贤大学士文章醇厚有古
 风学者宗之称为野斋先生
  赵蕃二
唐赵蕃会昌三年为安抚黠戛 (第 4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