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子部
河阴县城
旧城圮于河水。明洪武三年,始修城筑池,知县刘茂徙今治,周四里。景泰六年,知县傅礼重修。正德六年、七年,修浚城池。六年,知县李穆增筑,城高二丈六尺,隍深一丈五尺。七年,典史刘惠复修,增高三丈五尺,隍深二丈五尺,四门易以砖,建楼于上,并建角楼。嘉靖三十一年,知县 吴承恩 增修。万历三十三年,城北门知县王润浚濠筑堤,引汜水环城北而东,并建东西二关重门,上各有楼。城内大街,
旧城圮于河水。明洪武三年,始修城筑池,知县刘茂徙今治,周四里。景泰六年,知县傅礼重修。正德六年、七年,修浚城池。六年,知县李穆增筑,城高二丈六尺,隍深一丈五尺。七年,典史刘惠复修,增高三丈五尺,隍深二丈五尺,四门易以砖,建楼于上,并建角楼。嘉靖三十一年,知县 吴承恩 增修。万历三十三年,城北门知县王润浚濠筑堤,引汜水环城北而东,并建东西二关重门,上各有楼。城内大街,
同知任义重修。十九年教谕熊琏,弘治十年,知县宋𤥨,相继增修。嘉靖十年,教谕胡清重修。三十六年,知县 吴承恩,
隆庆六年,知县田应鸣增修。万历元年,知县李登重修。明末寇乱,多就倾圯。皇清知县汪永瑞建明伦堂。知县崔 ……伦堂 在大殿北。
敬一亭 在明伦堂后,嘉靖九年,以教谕宅改。建内有卧碑。
尊经阁 在敬一亭后,明知县 吴承恩 建,今圯。射圃 旧在戟门西,久废。
学门 旧在棂星门东。明教谕熊琏,改建于西。教谕训导宅 在文庙后,
敬一亭 在明伦堂后,嘉靖九年,以教谕宅改。建内有卧碑。
尊经阁 在敬一亭后,明知县 吴承恩 建,今圯。射圃 旧在戟门西,久废。
学门 旧在棂星门东。明教谕熊琏,改建于西。教谕训导宅 在文庙后,
煤洞记 明张仙
修外城议 前人
水利 吴承恩
南阳风俗论 李登
南阳版籍说 前人
南阳置邮 ……以遹观厥成。
《水利》 吴承恩
尝闻中土高阜多宜黍稷,惟新野地形卑下。唐白刁溧诸河经,行其中每遇盛夏淋雨。居民沉灶黍稷畅茂适。惟其时
修外城议 前人
水利 吴承恩
南阳风俗论 李登
南阳版籍说 前人
南阳置邮 ……以遹观厥成。
《水利》 吴承恩
尝闻中土高阜多宜黍稷,惟新野地形卑下。唐白刁溧诸河经,行其中每遇盛夏淋雨。居民沉灶黍稷畅茂适。惟其时
薛冈
张学道 王人鉴
罗俨 张挺
郑之文 余浣
吴承恩 杨于臣
张致中 韩在
万埙 冯元仲
高廷献 田君有
……著有《南园集》、《经解》、《太史郑道圭序》。曰深。其息于神明之表,大其光于耳。目之前人,以为知言。 吴承恩
按《淮安府志》: 承恩 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就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张学道 王人鉴
罗俨 张挺
郑之文 余浣
吴承恩 杨于臣
张致中 韩在
万埙 冯元仲
高廷献 田君有
……著有《南园集》、《经解》、《太史郑道圭序》。曰深。其息于神明之表,大其光于耳。目之前人,以为知言。 吴承恩
按《淮安府志》: 承恩 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就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