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传表率诸部肃清全吴化洽行春丨/丨坐啸陆云诗丨丨俗俭化静世波)俯澄(晋中兴书 陈寿
为司徒/仰理万机丨丨邦教)
烟澄(水经注香桂成/林气清丨丨)心澄(中论无交游之事无请托之端丨丨体/静 (第 24b 页)
缘消丨丨范成大杯渡道场/诗庭柏有丨丨石泉韵天乐方岳诗不离文字话丨丨传灯肯与)
(留山/房)曲意(晋书 陈寿
传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丨丨附之寿/独不为之屈子华子愿致戎邑以为刍秣之共吾子其) (第 5a 页)
予寔顽闇无能演述顾惟丨丨之功故)
(聊光启之耳华阳国志黄客好丨丨著家训梁州巴纪姓族左传/抄凡数十篇又 陈寿
博学洽闻凡所丨丨二百馀篇中说丨丨多)
(而经制浅其道不足称也庾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材用无多/丨丨王勃 (第 27b 页)
号为秽史德又云北齐魏收/修国史得杨休之助因曰无以谢 当为卿作佳传)
头白可期 汗青无日 班生受金  陈寿
求米 中
枢馀力 东观全材(并合/璧注) 煦如春日 凛若秋霜(并/思)
(涉鬼/神注) 钩深学海 囊 …… (第 49a 页)
明赵盾之愆是知直笔于朝其来久矣而汉魏以还
密为记注徒闻后世无益当时纵能直笔人莫之知故
班固致受金之名 陈寿
有求米之诮著汉魏者非一氏
造晋史者至数家后代纷纭莫知准的伏惟陛下开诽
谤之路纳忠谠之言诸史官记事请皆 (第 56b 页)
似隋唐间人(山谷集/)
薄冷益部二帖米以为欧阳率更书实然但米误以益
部字为益郎盖下接耆旧传字此帖盖借 陈寿
所著益
部耆旧传也(法帖刊误/)
咏史诗郁郁涧厎松数句乃集大令书(同上/) (第 42b 页)
  且别握手相忘遂犯送客不过虎溪之戒乃相顾
  各掀髯而去今睹李唐此图千载遗风具存人生
  不与路为雠二三子何哂之有绍兴(阙/)午季春
  寿

  偶然行过溪桥正自不直一笑三人必有我师不
  笑不足为道人生一笑良难莫问是同是别青山 (第 5a 页)
武时为太常少卿修国史得阳/休之助因谢休之曰无以谢德当为卿丨丨丨)受金
求米(北史柳蚪传班固致丨丨之名 陈寿
有丨丨之论/著汉魏者非一氏造晋史者致数家后代纷纭莫)
(知准/的)赍笔砚(旧唐书文宗纪敇左右省起居丨 (第 24b 页)
 陈振(字时起鄞人生而静慧成童为郡庠诸生辄有声成化辛丑举进士宰吴县县故剧邑镇以廉)

(平门罔私谒政清讼理升监察御史所至皆著风采转云南副使迁苑马寺卿寻上章乞骸骨)


(归有命徙官遂以山东右布政使致仕初逆瑾窃柄诸以事至京者多执贽其门而振) 艰 


(赴部顾独不见瑾瑾心衔之比至云南值边寇煽乱设策冒矢石执讯获丑南徼遂清瑾索其)


(瘢不得名且益显平生卑言危行好胜者辄逊不争明于界分恒以礼法自防即丝毫无少贷)


(假于官于家截如也历仕凡三十年免而归田室庐萧然疏粝仅给足不踰户阈口不及时事)


(亲故罕得见其面已而子孙死丧且尽病卧一榻终不干于人竟亦无省恤之者遂饿而死)

  陈寿(字本仁新淦人成化进士仕至南京刑部尚书历官四十年大半在散地食禄任事不久而廉)

(第 52a 页)
 受祀(国语惟有嘉功以命/姓丨丨迄于天下)周祀(史记周本纪诸侯乃共立/宜臼是为平王以奉丨丨)赵祀(史/记)
 (韩世家屠岸贾欲诛赵朔韩厥告赵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丨丨死不恨矣)遥祀(晋书 陈寿
传赞咸/被简册共传丨丨)
 祀(旧唐书忠义传序由麑信让之徒/君人者常宜丨丨况自有其臣乎)亲祀(金史 (第 59a 页)
 补藻警俊(陈书陆琛传琛字洁玉宣毅临川王长/史丘公之子少丨丨事后母以孝闻)标隽(后贤志王/崇字幼远)
 (与李宓 陈寿
同入/京洛为二州丨丨)少俊(钱起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丨丨蔡邕许长鸣唐举知)诗俊(侯寘词/适意酒) (第 15a 页)
汝颍奇士江汉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故乡人学者
编而记之若周称陈留耆旧周斐汝南先贤 陈寿
益部
耆旧虞预会稽典录此之谓郡书者也高门华胄奕世
载德才子承家思显父母由是纪其先烈贻厥后来若
扬雄家 (第 2b 页)
  民无穷乏以其羡馀造船以备攒运夫官至典史
  微矣殚心殷阜有殷阜之效如自典史以上何官
  不可仿此以自效乎 陈寿
之之巡抚延绥也开边
  耕耘架梁采木不期月省费二十七万叶盛之巡
  抚宣府也修复官牛官田之法垦田积粮 (第 58b 页)
  有期功服者鲜衣盛饰无异平时世俗安之恬不
  为怪閒有守礼者恐矫俗犹不敢行也昔晋人放
  旷礼法之外为儒者所诟乃其时 陈寿
居丧病使
  婢丸药坐废不仕谢安石期功不废丝竹人犹非
  之视今日当何如哉余谓士大夫在官有公制固
  (第 65a 页)
石渠校书天禄之遗意尔然
西京但有阁而未以为官曹之称至后汉始谓之台阁
古诗为焦仲卿作云汝是大家子仕宦于 台阁陈寿

国志评曰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
六卿之任也裴松之三国志注引魏略曰薛夏为秘书
丞尝以公 (第 18b 页)
 策士之雄耳内袭燕昭之锐外因齐湣之湛中入苏
 代之间即他帅行师临淄反掌何艰于毅而武侯匹
 哉大抵孔明为当时言不容大尽否则 陈寿
之词与
 将略非长同一诬谬非事实也
莘野躬耕南阳抱膝处仝也成汤三聘豫州三顾出仝
 也伐桀吊民出师复汉 (第 3b 页)
 故详记之
述曰文士立言莫钜于史其传者若星云丽天春花扬
采不传者时见于轶书若睹凤片羽足验五德或见虎
一毛不知其斑非独以文之工拙才之优劣故也盖亦

有幸不幸焉三国书传者唯 陈寿
所撰是矣然九州春
秋十卷记汉末事耳王沉书四十四卷典略八十九卷
张录三十卷韦书五十五卷孙春秋二十卷江表 (第 23a 页)
倪文正公鸿宝亦以明官制为
图予少时偶病卧旬日无所用心戏作三国志图以季
汉为主而魏吴分两路递迁中颇参用 陈寿
书颇谓驯 (第 23b 页)
  石永寿卿        总制 靖 北
觉 徐琰文卿        囧丞 阶侄
蠢 邢量用理        处士 成 苏
蠹  陈寿本仁        
刑书 德 江
砺 周如砥季平       祭酒 历 东
天台耿定向子衡在伦  楚侗 右都 历
芝 陈 (第 18a 页)
有阁而未以为官曹之称至后汉始谓之台阁古诗为
焦仲卿作云汝是大家子仕宦于 台阁陈寿
三国志评
曰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
任也裴松之三国志注引魏略曰薛夏为秘书丞尝以
(第 18b 页)
十卷,〈章怀太子李贤注〉赵抃《新校前汉书》一百卷,余靖《汉书刊误》三十卷,刘昭《补注后汉志》三十卷, 陈寿《
三国志》六十五卷,〈裴松之注〉房元龄《晋书》一百三十卷,杨齐宣《晋书音义》三卷,沈约《宋书》一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