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藝術類
類書類
   署治弟彪佳再稽颡第十六幅第十七幅后署
   初五日临安舟中道周顿首第十八幅第十九
   幅前署通家弟 范景文
顿首拜第二十幅第二
   十二幅后署弟璐载顿首第二十二幅后署弟
   廷振顿首
   明人尺牍一册( (第 44b 页)
  蒋德璟(庶吉/士)    黄景昉(庶吉/士)

  吴甡(知县/)     魏藻德(修撰/)
  李建泰(庶吉/士)    方岳贡(主事/)
   范景文(推官/)
    邱瑜(庶吉/士)
  文渊典故
  洪武元年改中书省左右相国为左右丞相左右
  丞各一人参知 (第 12b 页)
  之则将见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
  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查照旧
  规及见行事例具奏从公考选
  文选司员外 范景文
救科臣周朝瑞疏伏读圣谕
  内阁朕昨览文书见有吏科给事中周朝瑞条议 (第 19a 页)
  帖方面有缺持此帖斟酌用之将尽复增之既用
  而人不知奔竞之风顿息初行内阁不悦既服其
  公
   范公景文
典选时上疏今天下仕路举国如狂嗜
  进如骛毋亦衡鉴之地先自不清而欲其恬漠寡 (第 53a 页)
  毫徇私市德之心则愿二祖列宗在天之灵显殛
  之此又臣所自信并求信于皇上者也统祈鉴察
  施行疏入召阁部大臣出疏示之 范公景文
极力
  挽回六人俱获出狱国维景昌更荷起用
  明刑
  刑尚书马文升疏窃惟为治莫先于德教辅治莫 (第 69a 页)
 吴中行 赵用贤 艾穆 沈思孝
三人清寂(神宗谓左右曰此时廷臣受外觐官/书帕开宴打闹惟此三人清寂可念)
 杨时乔(侍/郎)李廷机(侍/郎)詹沂(副/都)
甲申节义二十五人
  范景文(文忠大/学士)
倪元璐(文贞/户尚)李邦华(忠肃都/察院)孟兆祥
 (忠端/刑侍)施邦耀(恭悯左/副都)凌义渠(忠介 (第 81b 页)
臧裴基妻吴氏
按《长兴县志》:吴氏,邑文学臧裴基妻。生甫六日,寄养于外亲胡媪,胡与其生母许字臧,时女父赴公车未之知也。有同年计偕京邸,复缔姻,遂改字臧,诉之大司马 范公景文。
未几,范谢事,臧不得伸。女慨然曰:一女无二字也,臧虽贫,我宁为臧氏鬼。欲自尽不得,因手书呈母,致臧妮
陈基虞
按《同安县志》:基虞字志华,号宾门。万历己丑进士,性孝友,戆直寡谐。初除萧山令,以忤津要左迁,后移南雄司李,晋南刑曹郎,有大贵欲轧一异己者,基虞坚持不可。历守三郡,人多去思。刺彰德,时畿辅猝警,中丞 范景文
、戴星入援,基虞措置军需,咄嗟立办。擢粤东兵宪,以不媚权贵得调,拂衣归。
陈幼学
按《明外史·陈幼学
起通政司,旋以户部尚书督仓寻,改南户部尚书。时军兴数起,庚癸频呼,春悉力调剂南北,赖以安,后与大司马 范景文
合疏申救刘同升、赵士春等,忤旨乞归。
钱龙锡
按《明外史·钱龙锡传》:龙锡,字稚文,松江华亭人。万历
府,授升国子监助教,晋户部主事,升严州知府,卒。
汪大年
按《临清州志》:大年字未央,贡生与陈继儒, 范景文
交善齐名。尝昼寝夜读,十年不出户。督漕吴邦臣知州金堡数造其庐,不纳。曰:汪生怪人。薰灼暮夜屏仪从角巾
刘之凤
按《明外史·刘之凤传》:之凤,字雍鸣,中牟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南京御史。天启三年,言内操宜罢。忤魏忠贤。六年,夺其职。崇祯二年,起故官。屡迁刑部尚书。会 范景文
劾南京给事中荆可栋贪墨,下部讯,之凤予轻比。帝疑其受贿,下之吏,卒于狱。
刘可训
按《明外史·朱燮元
丘瑜
按《明外史·方岳贡传》:丘瑜,宜城人。天启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崇祯中,屡迁少詹事。历礼部左右侍郎。十七年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与 范景文
同入阁。都城陷,被执死。子之陶,年少有器略。李自成陷宜城,瑜父民忠骂贼死。之陶被获,爱其才,用为兵政
       范永銮
  范初       范鏓
  范运吉      范汶
  范俊        范景文
  范文光      范淑泰
  范志完      范希皋
  范伯翼〈子光启 光昭〉
 范姓部纪事 ……中言人欲宜防,力以靡曼曲糵为戒。时帝遘微疾,大臣方问安,而俊疏适入。帝怒,杖斥为民。里居数十年卒。 范景文
按《明外史 范景文
传》:景文,字梦章,吴桥人。父永年,南宁知府。景文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推官。用治行高等,擢吏部稽勋主事,乞假去。天启五年,起文选郎中,魏忠贤魏广微中外用事, 景文
其同乡也,不一诣其门。未弥月,谢病去。崇祯初,召为太常少卿。二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京师戒严, ……州,以父丧去官。七年,起南京右都御史。未几,就拜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杨嗣昌夺情辅政,群臣力争俱被谪, 景文
乃倡同列论救。帝怒,削籍为民。廷臣累荐,十五年,召为工部尚书。十七年,命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及京城陷, 景文
赴井死。福王时谥文忠。
范文光
按《明外史·樊一蘅传》:范文光,内江人。天启初,举于乡。崇祯中,历官
翟凤翀
按《益都县志》:凤翀,字尔腾,益都人。弱冠登贤书,万历甲辰成进士,授吴桥令。究心民隐,清如止水。岁侵,多方赈济,全活甚众。又勤于课士,拔忠节名臣 范景文
于诸生之中,调繁任,丘卓异,选授御史,慷慨入告,不避权贵。未几,为群珰所忌,遂调外。光宗御极,起补留
猖,道途梗塞,转输不通者三月矣。倘不早灭害。胡可言乞特遣兵部侍郎一人,整兵往剿否,则起故尚书郑三俊、 范景文
任之,帝以为借端市恩降旨切责。是岁,四方大旱,玮以军食可虞,奏请:禁江西、湖广遏籴,而令应天、常、镇
魏呈润
按《明外史本传》:呈润,字中严,龙溪人。崇祯元年进士。由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三年冬,疏陈兵屯之策:请敕顺天、保定两巡抚简所部壮士,大邑五百人,小邑二三百人,分营训练。而天津翟凤翀、通州 范景文
、昌平侯恂并建节钺,宜令练兵之外兼营屯田。无何。陈闽海剿抚机宜六事。并议行。明年夏,久旱求言。疏言:
。贼移而北,一鹤又断横江,贼遂不敢渡。嗣昌卒,朝命丁启睿代一鹤不知,连疏请设督师,劾左良玉骄横,复荐 范景文
、吴甡惠世扬堪代嗣昌,及启睿破献忠于麻城,左金王、老回回等窜潜山、怀宁山中。启睿、一鹤及凤阳总督朱大
动,绕殿行,且读且叹,将行其言。会帝召廷臣对,庶子项煜疏言当南迁。帝曰:国君死社稷,正也,朕志决矣。 范景文
与邦华拟申前请,给事中光时亨大声曰:往江南,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二人乃不敢言,而帝心亦不怡甚。遂罢
明二十一
  王章〈子之栻〉  陈良谟
  申佳引      成德〈父文桂〉
  许直        范景文
  金铉〈弟錝〉   吴襄
  朱纯臣      顾肇迹
  邓文明      薛濂
  郭培民   ……十老父为解,直曰:不死,辱及所生。乃作书寄父,赋绝命诗六章,闿户自经死。福王时,赠太仆卿,谥忠节。 范景文
按《明外史本传》:景文,字梦章,吴桥人。父永年,南宁知府。 景文
幼负器识,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推官。以名节自励,苞苴无敢及其门。岁大饥,尽心赈救,阖郡赖之。用 ……,署选事。泰昌时,群贤登进,景文力为多,寻乞假去。天启五年二月,起文选郎中,魏忠贤暨魏广微中外用事, 景文
其同乡也,不一诣其门,亦不附东林,孤立行意而已。忠贤恶御史李应升、黄尊素、周宗建、蒋允仪、张慎言欲以年例出之外 景文
持不行。视事未弥月,谢病去。崇祯初,言者交荐召为太常少卿。二年七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练兵缮器 ……河南军无所犯。寻移驻都门,再移昌平,远近恃以无恐。帝知其足任。明年三月,擢兵部添注左侍郎,练兵通州。 景文
在河南,知民苦徭役,力为釐革。虑代者更己法,上疏极论其害,请令有司实行一条鞭法,徭役俱归之官,而令民稍助其费,供应以市直平买,不立官价名。帝令永著为例。时通镇初设,兵皆召募, 景文
综理有法,军特精。居二年,以父丧去官。七年冬,起南京右都御史。未几,就拜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屡遣兵戍 ……辄发,节制精明。尝与南京户部尚书钱春以军食相讦奏,坐镌秩视事。已,叙援剿功,复故秩。熊文灿抚张献忠, 景文
言献忠当散众归耕,或静俟徵调,乃益市马,造舟,简军士,整器械,此其谋叵测。帝不纳。献忠卒叛去。十一年冬,京师戒严,立遣兵入卫。杨嗣昌夺情辅政,群臣力争俱被谪, 景文
乃倡同列合词论救。帝不悦,诘首谋者, 景文
引罪,且以众论佥同为言。帝益怒,削籍为民。廷臣累荐,十五年秋,召拜刑部尚书,未上,改工部。入对,帝迎劳曰:不见卿久,何癯也。时中外多故, 景文
拮据劳瘁日入不获休。十七年二月,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帝谓 景文
曰:朕知卿久,今急而用卿,恨晚。卿尚勉之。 景文
请释系狱,张国维、郭景昌等帝立从其言。李自成兵渐逼。有请帝南幸者,命集议阁中。 景文
曰:固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及都城陷,急趋至宫门,遇宫人曰:驾出矣。复趋朝房,贼已塞道。从者请易服还邸, 景文
曰:驾出安归。就道旁庙中草遗疏,复大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馀恨。遂至演象所拜辞阙墓,赴双 ……猷 吴遵周 王先通 张光灿 方履泰李国禄 李凤翔 高时明 褚宪章 张国元

按《明外史·金铉传》:自 范景文
至铉二十人,皆自引决。其他率委蛇见贼。贼以大僚多误国,概囚絷之。庶官则或用或否,用者下吏政府铨除,不 ……刑者十三。福王时,以六等罪治诸从逆者。而褒恤忠臣,甚至文武臣殉难,并予赠荫祭葬,且建旌忠祠于都城。祀 景文
以下二十人,及大同巡抚卫景瑗、宣府巡抚朱之冯、布衣汤文琼、诸生许琰四人。曰正祀文臣,祀新乐侯刘文炳、
冶思而已。歌童舞女已非本色,而闾巷鄙人以戏子傀儡杂之,溷聒眺听诚。所谓花上晒裈松下喝,道者也。宋时, 范景文
诗云: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尽逐春风看歌舞,几人著眼到青山。可以针砭游湖之病矣。
西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