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類書類
儒家類
君臣之轨范盖莫备于斯
焉 又曰南北未一许文正公衡先得朱子之书伏读
而深信之持其说以事世祖儒者之道不废 许公实 启
之 吾学编曰薛瑄粹学饬躬进无所求退无所累实
君子之儒 名山藏曰胡居仁学以主忠信为本求放
心为要以 (第 13b 页)
焉 又曰南北未一许文正公衡先得朱子之书伏读
而深信之持其说以事世祖儒者之道不废 许公实 启
之 吾学编曰薛瑄粹学饬躬进无所求退无所累实
君子之儒 名山藏曰胡居仁学以主忠信为本求放
心为要以 (第 13b 页)
夫抗万钧之势而道不危擅四方之名而行无毁
邵庵虞氏曰南北未一许文正公先得朱子之书伏读
而深信之持其说以事世祖而儒者之道不废 许公
实
启之是以世祖以来不爱名爵以起天下之处士
虽所学所造各有以自见其质诸圣贤而不悖俟乎
百世而不惑者论 (第 22b 页)
邵庵虞氏曰南北未一许文正公先得朱子之书伏读
而深信之持其说以事世祖而儒者之道不废 许公
实
虽所学所造各有以自见其质诸圣贤而不悖俟乎
百世而不惑者论 (第 22b 页)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七十卷目录
易经部汇考十二
明钱士升易揆 〈许誉卿 序〉
吴桂森象像述〈自述〉
梅士昌周易麟解〈自序〉
王祚昌周易敝书〈自序〉
王艮易赘 …… 沈士奇序〉
耿氏述古易〈钱一本序〉
经籍典第七十卷
易经部汇考十二
明钱士升《易揆》
十二卷按 许誉卿 序:四经皆有定论,易不可以定论。非不可定,至定者存于画,遂能包天下不定之论,而无所不有,无所不通。商
第七十卷目录
易经部汇考十二
明钱士升易揆 〈许誉卿 序〉
吴桂森象像述〈自述〉
梅士昌周易麟解〈自序〉
王祚昌周易敝书〈自序〉
王艮易赘 …… 沈士奇序〉
耿氏述古易〈钱一本序〉
经籍典第七十卷
易经部汇考十二
明钱士升《易揆》
十二卷按 许誉卿 序:四经皆有定论,易不可以定论。非不可定,至定者存于画,遂能包天下不定之论,而无所不有,无所不通。商
胡尔宏妻张氏
按《嘉兴府志》:张氏,嘉善胡尔宏妻,适胡四载,尔宏远客不归。氏昼夜悲号,誓无异志,抚子光祖,历二十馀年卒。 许誉卿 铭其墓,郡邑旌其门。
高霁妻常氏
按《嘉兴府志》:常氏,高霁妻,嘉兴人,年二十一归霁,仅九月霁死。遗 ……程武魁妻张氏
按《嘉善县志》:张氏程武魁妻,年二十五武魁殁。遗孤光祖甫五龄,氏哀恸几死,念舅姑春秋高膝下无人力,止其悲。未几舅姑殁,殡殓如礼,年七十八终,都谏 许誉卿 志其墓。
胡士毅妻张氏
按《嘉善县志》:张氏胡士毅妻,年二十适士毅甫。四载毅出远贾五年不归,氏以女红
按《嘉兴府志》:张氏,嘉善胡尔宏妻,适胡四载,尔宏远客不归。氏昼夜悲号,誓无异志,抚子光祖,历二十馀年卒。 许誉卿 铭其墓,郡邑旌其门。
高霁妻常氏
按《嘉兴府志》:常氏,高霁妻,嘉兴人,年二十一归霁,仅九月霁死。遗 ……程武魁妻张氏
按《嘉善县志》:张氏程武魁妻,年二十五武魁殁。遗孤光祖甫五龄,氏哀恸几死,念舅姑春秋高膝下无人力,止其悲。未几舅姑殁,殡殓如礼,年七十八终,都谏 许誉卿 志其墓。
胡士毅妻张氏
按《嘉善县志》:张氏胡士毅妻,年二十适士毅甫。四载毅出远贾五年不归,氏以女红
震孟乃两疏辞疾,不许。帝增置阁臣,特擢震孟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政。两疏固辞,不许。都给事中 许誉卿
者,故劾忠贤有声,震孟欲用为南京太常卿。体仁忌 誉卿
抗直,讽吏部尚书谢升劾其营求美官,语侵震孟,落职閒住。震孟刚方贞介,有古大臣风,扼于权奸,不竟其用。
许国
许初 许绅
许子良 许闻造
许克绍 许鼎臣
许誉卿 许士柔
许显纯 许自球〈子来音 来章〉
许光岳 许当辰
许界 ……,乃卒。为宗衡所搆,监视中官佐之,遂以六年七月削职抚晋,仅十月先后上八十馀疏,具得窾要居家七年卒。 许誉卿
按《明外史 许誉卿 传》: 誉卿, 字公实,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金华推官。天启三年,徵拜吏科给事中。杨涟劾魏忠贤, 誉卿 亦抗疏极论。忠贤怒甚。会逐赵南星、高攀龙, 誉卿 论救,遂镌秩归。崇祯元年,起兵科给事中,都给事中薛国观以尝附忠贤,恐京察被黜,力讦 誉卿, 为东林主盟,结党乱政。 誉卿 上疏自白,即自引去。七年起故官,历工科都给事中。流贼陷,凤阳毁,皇陵 誉卿 痛愤,直发本兵张凤翼固位失事,及内阁温体仁、王应熊玩寇速祸之罪,帝不问, 誉卿 在天启时,谢升方为文选郎。及是,升长吏部,而 誉卿 犹滞垣中。以资深当擢京卿,升希体仁意,出之南京。大学士文震孟愠语侵升,升亦愠。适福建布政使申绍芳欲得登莱巡抚, 誉卿 曾言之于升。升遂疏 誉卿, 及嘱绍芳事。体仁从中主之, 誉卿 遂削籍,国变,后薙发为僧,久之卒。
许士柔
按《明外史·许士柔传》:士柔,字仲嘉,常熟人。举天启二年
许初 许绅
许子良 许闻造
许克绍 许鼎臣
许誉卿 许士柔
许显纯 许自球〈子来音 来章〉
许光岳 许当辰
许界 ……,乃卒。为宗衡所搆,监视中官佐之,遂以六年七月削职抚晋,仅十月先后上八十馀疏,具得窾要居家七年卒。 许誉卿
按《明外史 许誉卿 传》: 誉卿, 字公实,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金华推官。天启三年,徵拜吏科给事中。杨涟劾魏忠贤, 誉卿 亦抗疏极论。忠贤怒甚。会逐赵南星、高攀龙, 誉卿 论救,遂镌秩归。崇祯元年,起兵科给事中,都给事中薛国观以尝附忠贤,恐京察被黜,力讦 誉卿, 为东林主盟,结党乱政。 誉卿 上疏自白,即自引去。七年起故官,历工科都给事中。流贼陷,凤阳毁,皇陵 誉卿 痛愤,直发本兵张凤翼固位失事,及内阁温体仁、王应熊玩寇速祸之罪,帝不问, 誉卿 在天启时,谢升方为文选郎。及是,升长吏部,而 誉卿 犹滞垣中。以资深当擢京卿,升希体仁意,出之南京。大学士文震孟愠语侵升,升亦愠。适福建布政使申绍芳欲得登莱巡抚, 誉卿 曾言之于升。升遂疏 誉卿, 及嘱绍芳事。体仁从中主之, 誉卿 遂削籍,国变,后薙发为僧,久之卒。
许士柔
按《明外史·许士柔传》:士柔,字仲嘉,常熟人。举天启二年
十馀日,体仁窥其疏,所拟不当,辄令改,不从,则径抹去。震孟大愠,以诸疏掷体仁前,体仁亦不顾。都给事中 许誉卿
者,故劾忠贤有声,震孟及吾驺欲用为南京太常卿。体仁忌 誉卿
伉直,讽吏部尚书谢升,劾其与福建布政使申绍芳营求美官。语侵震孟体仁拟殊干法纪当贬谪,度帝欲重拟必发改,已而果然。遂拟斥 誉卿
为民,绍芳提问。震孟争不得,有愤,言及 誉卿
疏辨,侵体仁,体仁因述拟旨始末,且言升疏改拟,时士升以升劾,故重而述,吾驺震孟意,谓当行勘,或令回奏 ……如震孟言,是朝廷赏罚不足为劝惩。以股肱心膂,臣为此悖理灭法语,臣不知其何心。数日以来,聚谋授草,欲为 誉卿,
攻臣者,实繁有徒。臣身可杀,心不可移也。帝果怒,责吾驺、震孟徇私挠乱。二人疏辨,不听。遂罢吾驺落,震
赵东曦
吴执御 章正宸
姜埰 方士亮
熊开元 许誉卿
黄绍杰 李世祺
詹尔选 傅朝佑
庄鳌献 李汝璨
官常典第四 ……左给事中。连擢太常卿、左佥都御史,随征东阁大学士。乞假归。汀州破,弃家为僧,隐苏州之灵岩。久之卒。 许誉卿
按《明外史本传》: 誉卿, 字公实,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金华推官。天启三年,徵拜吏科给事中。疏言锦衣世职,不当滥畀保姆奄尹。织造中官李实诬劾苏州同知杨姜侵抚按职。中旨谓姜贿 誉卿 出疏,将重谴辅臣力救,停俸半年。寻力谏立枷非法,不听。杨涟劾魏忠贤, 誉卿 亦抗疏极论略言忠贤大逆不道:跋扈无礼,皇上试取涟疏一审阅之。视汉之朋结赵娆,唐之势倾中外,宋之典兵矫 ……操未罢,聚虎狼于萧墙之内,逞金革于禁闼之中,不为早除,必贻后患。疏奏,忠贤益怒。会逐赵南星、高攀龙, 誉卿 偕同列论救,遂镌秩归。崇祯元年,起兵科给事中,时屡诏起废,而当事者,悉忠贤遗党,多方沮抑。 誉卿 力争,已极论魏广微罪,乞榜示朝堂,褫其逆魄。从之。杨镐、王化贞未伏辜,东江大将毛文龙,拥兵登莱索饷, 誉卿 并劾奏。南京给事中陈尧言劾尚书王永光,附逆珰,不当正铨席。帝切责尧言,敕言官入告,不得据风闻。 誉卿 抗疏力争。已,复陈五事,规切廷臣,甚至都给事中薛国观,以尝附忠贤,恐京察被黜,力讦 誉卿, 及同官沈惟炳为东林主盟,结党乱政。 誉卿 上疏自白,即自引去。七年起故官,历工科都给事中。明年正月,流贼陷颍州,逼凤阳, 誉卿 虑其犯皇陵,乞急调五千人防御。疏入而凤阳已陷,皇陵毁焉。 誉卿 痛愤,直发本兵张凤翼固位失事,及内阁温体仁、王应熊玩寇速祸之罪。言:贼在秦、晋时,早设总督,遏其渡河 ……,抚臣以不必移镇为词,则辅臣欲讳玩寇速祸,其可得哉。祈急正诸误国罪少,慰祖宗在天之灵。帝以苛求责之。 誉卿 复上疏极论,帝仍不问。当是时言官吴履中等交章劾体仁、应熊,帝慰留二人, 誉卿 上言:今辅臣朝人暮出日取、刑名、钱谷琐事,批答而理乱,安危绝无一言,且交相赞美恬不为怪,甲被论乙,拟 ……艰。不知时事至此,忠荩安在,而奉公济艰者又何事也。皇上方下罪,己之诏辅臣,反得侈口称颂乎,帝仍不问。 誉卿 又上言曰:皇上临驭有年,法无假贷,自庶僚以至大僚,谴责时闻,乃独于误国辅臣不一致问。臣三疏入告无一语 ……狱矣。辅臣未尝席槁待罪,谓可超然事外乎。昔年刘鸿训、钱龙锡有罪,相继遣戍,岂今日顿废国法。帝终不听。 誉卿 在天启时,谢升方为文选郎。及是,升长吏部,而 誉卿 犹滞垣中。以资深当擢京卿,升希体仁意,出之南京。大学士文震孟愠语侵升,升亦愠。适山东布政使劳永嘉贿营登莱巡抚,主给事中宋之普家,升等列之举首,为给事中张第元所发。帝以诘升,言路因欲攻升及都御史唐世济。 誉卿 以世济恃体仁,恶尤甚,当先去之。会给事中姚思孝将劾世济两人因置升不劾。而御史张缵曾又独劾升,升疑出 誉卿 及震孟意,之普又搆之升。先是,福建布政使申绍芳,亦欲得登莱巡抚, 誉卿 曾言之于升。升遂疏攻 誉卿, 谓其营求北缺,不欲南迁,为把持朝政地,并及嘱绍芳事。体仁从中主之, 誉卿 遂削籍,绍芳逮问遣戍。十五年,御史刘逵荐刘斯埰、姚思孝、李汝璨、李清、杨润、宋学显、詹尔选,乔可聘、李右谠、成勇等首 誉卿, 给事中杨枝起荐成勇、詹尔选、姚思孝、瞿式耜、吴宗周、乔可聘、袁恺、郑之元、宋学显、熊开元、何楷、吴麟徵等亦首 誉卿, 将起应天府丞,帝复令覈议,竟不果用。福王立,起光禄卿,力辞不赴。国变,后薙发为僧,久之卒。
黄绍杰
吴执御 章正宸
姜埰 方士亮
熊开元 许誉卿
黄绍杰 李世祺
詹尔选 傅朝佑
庄鳌献 李汝璨
官常典第四 ……左给事中。连擢太常卿、左佥都御史,随征东阁大学士。乞假归。汀州破,弃家为僧,隐苏州之灵岩。久之卒。 许誉卿
按《明外史本传》: 誉卿, 字公实,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金华推官。天启三年,徵拜吏科给事中。疏言锦衣世职,不当滥畀保姆奄尹。织造中官李实诬劾苏州同知杨姜侵抚按职。中旨谓姜贿 誉卿 出疏,将重谴辅臣力救,停俸半年。寻力谏立枷非法,不听。杨涟劾魏忠贤, 誉卿 亦抗疏极论略言忠贤大逆不道:跋扈无礼,皇上试取涟疏一审阅之。视汉之朋结赵娆,唐之势倾中外,宋之典兵矫 ……操未罢,聚虎狼于萧墙之内,逞金革于禁闼之中,不为早除,必贻后患。疏奏,忠贤益怒。会逐赵南星、高攀龙, 誉卿 偕同列论救,遂镌秩归。崇祯元年,起兵科给事中,时屡诏起废,而当事者,悉忠贤遗党,多方沮抑。 誉卿 力争,已极论魏广微罪,乞榜示朝堂,褫其逆魄。从之。杨镐、王化贞未伏辜,东江大将毛文龙,拥兵登莱索饷, 誉卿 并劾奏。南京给事中陈尧言劾尚书王永光,附逆珰,不当正铨席。帝切责尧言,敕言官入告,不得据风闻。 誉卿 抗疏力争。已,复陈五事,规切廷臣,甚至都给事中薛国观,以尝附忠贤,恐京察被黜,力讦 誉卿, 及同官沈惟炳为东林主盟,结党乱政。 誉卿 上疏自白,即自引去。七年起故官,历工科都给事中。明年正月,流贼陷颍州,逼凤阳, 誉卿 虑其犯皇陵,乞急调五千人防御。疏入而凤阳已陷,皇陵毁焉。 誉卿 痛愤,直发本兵张凤翼固位失事,及内阁温体仁、王应熊玩寇速祸之罪。言:贼在秦、晋时,早设总督,遏其渡河 ……,抚臣以不必移镇为词,则辅臣欲讳玩寇速祸,其可得哉。祈急正诸误国罪少,慰祖宗在天之灵。帝以苛求责之。 誉卿 复上疏极论,帝仍不问。当是时言官吴履中等交章劾体仁、应熊,帝慰留二人, 誉卿 上言:今辅臣朝人暮出日取、刑名、钱谷琐事,批答而理乱,安危绝无一言,且交相赞美恬不为怪,甲被论乙,拟 ……艰。不知时事至此,忠荩安在,而奉公济艰者又何事也。皇上方下罪,己之诏辅臣,反得侈口称颂乎,帝仍不问。 誉卿 又上言曰:皇上临驭有年,法无假贷,自庶僚以至大僚,谴责时闻,乃独于误国辅臣不一致问。臣三疏入告无一语 ……狱矣。辅臣未尝席槁待罪,谓可超然事外乎。昔年刘鸿训、钱龙锡有罪,相继遣戍,岂今日顿废国法。帝终不听。 誉卿 在天启时,谢升方为文选郎。及是,升长吏部,而 誉卿 犹滞垣中。以资深当擢京卿,升希体仁意,出之南京。大学士文震孟愠语侵升,升亦愠。适山东布政使劳永嘉贿营登莱巡抚,主给事中宋之普家,升等列之举首,为给事中张第元所发。帝以诘升,言路因欲攻升及都御史唐世济。 誉卿 以世济恃体仁,恶尤甚,当先去之。会给事中姚思孝将劾世济两人因置升不劾。而御史张缵曾又独劾升,升疑出 誉卿 及震孟意,之普又搆之升。先是,福建布政使申绍芳,亦欲得登莱巡抚, 誉卿 曾言之于升。升遂疏攻 誉卿, 谓其营求北缺,不欲南迁,为把持朝政地,并及嘱绍芳事。体仁从中主之, 誉卿 遂削籍,绍芳逮问遣戍。十五年,御史刘逵荐刘斯埰、姚思孝、李汝璨、李清、杨润、宋学显、詹尔选,乔可聘、李右谠、成勇等首 誉卿, 给事中杨枝起荐成勇、詹尔选、姚思孝、瞿式耜、吴宗周、乔可聘、袁恺、郑之元、宋学显、熊开元、何楷、吴麟徵等亦首 誉卿, 将起应天府丞,帝复令覈议,竟不果用。福王立,起光禄卿,力辞不赴。国变,后薙发为僧,久之卒。
黄绍杰
时举之谴,承宗实劾之,后皆为求宥。复称杨镐、熊廷弼、王化贞之劳,请免死遣戍,朝端哗然。给事中顾其仁、 许誉卿,
御史袁化中交章论驳,帝皆不纳。会承宗叙五防效劳诸臣,且引疾乞罢,乃遣中官刘应坤等赍帑金十万及他物赉将
,体乾等争翼之。帝懵然不辨也。遂温谕留忠贤,而于次日下涟疏,严旨切责。涟既绌,魏大中及给事中陈良训、 许誉卿
等,御史刘璞、杨玉珂帅众等太常卿胡世赏祭酒蔡毅中等,抚宁侯朱国弼,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侍郎岳元声等七 ……院者既推上又矫旨责。吏部侍郎陈于廷及杨涟、左光斗、党比削籍又谪御史袁化中房可壮文选郎中张光前。已又谪 给事中许誉卿
陶崇道陈良训逐韩爌及兵部侍郎李邦华。一时正人去国,纷纷若振槁。乃矫中旨召用例转科道。以朱童蒙、郭允厚
贤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闾,使长幼顺叙,无相踰越。显忠直之赏, 明公实
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又可修保举故不以实之令,使有司别受其负。在朝之臣,时受教与曹并选者,各
无毁也。
邵庵虞氏曰:南北未一许文正公,先得朱子之书,伏读而深信之,持其说以事世祖,而儒者之道不废, 许公实 启之,是以世祖以来,不爱名爵以起天下之处士,虽所学所造各有以自见,其质诸圣贤而不悖,俟乎百世而不惑者
邵庵虞氏曰:南北未一许文正公,先得朱子之书,伏读而深信之,持其说以事世祖,而儒者之道不废, 许公实 启之,是以世祖以来,不爱名爵以起天下之处士,虽所学所造各有以自见,其质诸圣贤而不悖,俟乎百世而不惑者
也;筑堤者,民之大利也。而利害相反,诚有如阖境,士民痛哭屡控之。所云者今幸当事,上台目击颠连,而太守 许公实
心胞与躬亲挽筑于堤址,则宽而大以便。后来之加增于堤工,则恤。而察以杜一时之冒,滥萧憺之拟身塞。赵贤之
大夫公泣视之。夫人曰。生死聚散。如夜旦然。何以戚戚为哉。于是年五十有六矣。二子皆举进士。中其科。而端 明公实
以第二人赐第。其后侍从两朝。出入二十馀年。忠言直节。老而益壮。退居于乡。天子闵劳以事。尝遣使奉玺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