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子部
言赋(宋玉丨丨丨序/楚襄王与唐勒)
(景差宋王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梁/简文帝荅湘东王书 唐景 荐丨丨之丨安汰述连环之辨)高唐赋
(宋玉丨丨丨注云梦中丨丨之台此丨盖假设其事李白诗宋玉/事襄王能为丨 (第 54a 页)
(景差宋王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梁/简文帝荅湘东王书 唐景 荐丨丨之丨安汰述连环之辨)高唐赋
(宋玉丨丨丨注云梦中丨丨之台此丨盖假设其事李白诗宋玉/事襄王能为丨 (第 54a 页)
(友而善焉一说丨丨即安公弟子也梁简文帝序湘宫寺智茜/笔札之功不殊丨丨之报安石清辨之妙何止道林之折子猷)安
汰(梁简文帝荅湘东王书 唐景 荐/大言之赋丨丨述连环之辨)
汰(徒盖切涛丨说文曰淅/㶕也韵会水激过也)
韵藻击汰(楚辞乘舲船余上 (第 44b 页)
汰(梁简文帝荅湘东王书 唐景 荐/大言之赋丨丨述连环之辨)
汰(徒盖切涛丨说文曰淅/㶕也韵会水激过也)
韵藻击汰(楚辞乘舲船余上 (第 44b 页)
梁简文帝荅
湘东王书曰暮春美景风云韶丽兰叶堪把沂川可浴
弟邵南寡讼时辍甘棠之阴冀州为法暂止褰襜之务 唐景 荐大言之赋安汰述连环之辩尽游玩之美致足
乐乎吾春初卧疾极成委弊虽西山白鹿惧不能愈子
预赤丸尚忧未振高 (第 41b 页)
湘东王书曰暮春美景风云韶丽兰叶堪把沂川可浴
弟邵南寡讼时辍甘棠之阴冀州为法暂止褰襜之务 唐景 荐大言之赋安汰述连环之辩尽游玩之美致足
乐乎吾春初卧疾极成委弊虽西山白鹿惧不能愈子
预赤丸尚忧未振高 (第 41b 页)
气七部十六卷〈按以上皆阙页照《焦竑志》补〉。
《岭南急要方》三卷。
《南中四时摄生论》一卷,〈注〉 唐景 岫撰。
《南行方》三卷,〈注〉唐继皋撰。
《治岭南众疾经效方》一卷。
《广南摄生方》一卷。
《庆历善
《岭南急要方》三卷。
《南中四时摄生论》一卷,〈注〉 唐景 岫撰。
《南行方》三卷,〈注〉唐继皋撰。
《治岭南众疾经效方》一卷。
《广南摄生方》一卷。
《庆历善
《答湘东王书》同前
暮春美景风云韶,丽兰叶堪把沂川。可浴弟召南寡讼时缀甘棠之阴,冀州为政暂止褰襜之务, 唐景 荐大言之赋,安汰述连环之辩,尽游玩之美致足乐耶。吾春初卧疾极成委弊,虽西山白鹿惧不能瘉子,预赤丸尚忧
暮春美景风云韶,丽兰叶堪把沂川。可浴弟召南寡讼时缀甘棠之阴,冀州为政暂止褰襜之务, 唐景 荐大言之赋,安汰述连环之辩,尽游玩之美致足乐耶。吾春初卧疾极成委弊,虽西山白鹿惧不能瘉子,预赤丸尚忧
张茂直
按《宋史·张茂直传》:茂直,字林宗,兖州瑕丘人。父延升,以经术教授乡里。茂直励志于学。开宝二年,登进士第,解褐海州推官,进司农寺丞。 通判静安 军。扈蒙荐其才,改秘书丞。参知政事李至称其端实,命入益王元杰府为记室参军。端拱元年,改度支员外郎,三
按《宋史·张茂直传》:茂直,字林宗,兖州瑕丘人。父延升,以经术教授乡里。茂直励志于学。开宝二年,登进士第,解褐海州推官,进司农寺丞。 通判静安 军。扈蒙荐其才,改秘书丞。参知政事李至称其端实,命入益王元杰府为记室参军。端拱元年,改度支员外郎,三
唐不佞 唐之武
唐之奇 唐遗孝
唐旦 唐晃〈晋州长史〉
唐景 唐升〈司功参军〉
唐慎微 唐进思
唐绍 唐节
唐伏郎 唐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旦字晓明,太子中舍。
唐晃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晃字正明,晋州长史。 唐景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景字广明,河南府士曹参军。
唐升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升字高明,邢州司功
唐之奇 唐遗孝
唐旦 唐晃〈晋州长史〉
唐景 唐升〈司功参军〉
唐慎微 唐进思
唐绍 唐节
唐伏郎 唐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旦字晓明,太子中舍。
唐晃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晃字正明,晋州长史。 唐景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景字广明,河南府士曹参军。
唐升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升字高明,邢州司功
张茂直
按《宋史本传》:茂直,字林宗,兖州瑕丘人。励志于学。开宝中,州将器其为人,首荐之,且给钱五万,以助其装。二年,登进士第,解褐海州推官,进司农寺丞、通判泰州。为转运使韦务升诬奏,徙监梓州富国监。代还,自陈得雪。复 通判静安 军。军不领县,城闉之外,即深州之下博,茂直奏割下博隶焉。进秩著作佐郎。扈蒙荐其才,改秘书丞。会福州民
按《宋史本传》:茂直,字林宗,兖州瑕丘人。励志于学。开宝中,州将器其为人,首荐之,且给钱五万,以助其装。二年,登进士第,解褐海州推官,进司农寺丞、通判泰州。为转运使韦务升诬奏,徙监梓州富国监。代还,自陈得雪。复 通判静安 军。军不领县,城闉之外,即深州之下博,茂直奏割下博隶焉。进秩著作佐郎。扈蒙荐其才,改秘书丞。会福州民
府
孝子墓 在圣灯山,汉益州刺史广平侯罗孝子也。
夔州府
处士墓 在达州北二十五里,姓氏未详,有碑。 唐景 隆二年,刻字画如欧阳询书,剥落不可辨。
潼川州
陈子昂墓 在射洪独坐山下中江。卢藏用曰:道丧千载而得
孝子墓 在圣灯山,汉益州刺史广平侯罗孝子也。
夔州府
处士墓 在达州北二十五里,姓氏未详,有碑。 唐景 隆二年,刻字画如欧阳询书,剥落不可辨。
潼川州
陈子昂墓 在射洪独坐山下中江。卢藏用曰:道丧千载而得
杨村,明永乐年建。
林川寺 在杜村,明景泰年修。
兴福寺 在东阳村,明成化年重修。
兴国寺 在解村, 唐景 隆年建,内有小石塔。兴国寺 在两河,程明正统年修。
龙泉寺 在许村,明正统年修。
沙寅寺 在冯村,宋
林川寺 在杜村,明景泰年修。
兴福寺 在东阳村,明成化年重修。
兴国寺 在解村, 唐景 隆年建,内有小石塔。兴国寺 在两河,程明正统年修。
龙泉寺 在许村,明正统年修。
沙寅寺 在冯村,宋
济阳县
周邿国地,春秋鲁襄公取邿即此,汉阳丘临邑二县地,东汉东朝阳临邑二县地,晋南北朝刘宋元魏俱因之,后齐改朝阳名,高唐隋复改名,章丘临邑如故。 唐景 隆元年,析高苑地,置济阳。元和十五年,复省入,非此地。金天会七年,始割章丘之标竿镇临邑封圻之半,复置
周邿国地,春秋鲁襄公取邿即此,汉阳丘临邑二县地,东汉东朝阳临邑二县地,晋南北朝刘宋元魏俱因之,后齐改朝阳名,高唐隋复改名,章丘临邑如故。 唐景 隆元年,析高苑地,置济阳。元和十五年,复省入,非此地。金天会七年,始割章丘之标竿镇临邑封圻之半,复置
周显德中建。
福会寺 在县治西,元元统初建。
常兴寺 在县治西北,元至正年建。
灵泉寺 在县治西,南 唐景 隆年建。
孝亲寺 在城西,宋祥符初建。
宝莲寺 在县南,明万历间建。为南北丛林冠。定国寺 在韩陵山,
福会寺 在县治西,元元统初建。
常兴寺 在县治西北,元至正年建。
灵泉寺 在县治西,南 唐景 隆年建。
孝亲寺 在城西,宋祥符初建。
宝莲寺 在县南,明万历间建。为南北丛林冠。定国寺 在韩陵山,
《通志》州县《志》合载本府〈长安咸宁二县附郭〉
子午关 在府城南一百里,终南子午谷中,汉平帝元始五年,王莽通子午道,因以置关。灞桥 在府城东二十五里,隋开皇二年造, 唐景 隆二年仍旧,所谓南北两桥,元至元三年修以石,汉时送行者,多至此,折柳赠别,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
子午关 在府城南一百里,终南子午谷中,汉平帝元始五年,王莽通子午道,因以置关。灞桥 在府城东二十五里,隋开皇二年造, 唐景 隆二年仍旧,所谓南北两桥,元至元三年修以石,汉时送行者,多至此,折柳赠别,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
兜率庵 在黄溪保枫源,唐显庆二年建。永福庵 在黄溪巧洋保。
洋背庵 在大南保。
五雷峰庵 在永城保, 唐景 隆二年建。
同缘庵 在永城保,宋嘉祐四年建。
白云峰庵 在永城保,元至正二年建。
妙峰庵 在安吉保,
洋背庵 在大南保。
五雷峰庵 在永城保, 唐景 隆二年建。
同缘庵 在永城保,宋嘉祐四年建。
白云峰庵 在永城保,元至正二年建。
妙峰庵 在安吉保,
观馀论。
刘灵正堕泪碑,
已上皆宋齐梁陈帖
。魏裴思顺教戒经, 北齐王思诚八分茅山碑,后周大宗伯 唐景 碑欧阳询书,
萧子云章草出师颂,在福建福州府学,
天柱山铭,
已上皆魏齐周帖。
薛道衡书朱厂碑,
刘灵正堕泪碑,
已上皆宋齐梁陈帖
。魏裴思顺教戒经, 北齐王思诚八分茅山碑,后周大宗伯 唐景 碑欧阳询书,
萧子云章草出师颂,在福建福州府学,
天柱山铭,
已上皆魏齐周帖。
薛道衡书朱厂碑,
上。
杨绍复
按《旧唐书·杨于陵传》:于陵子绍复,进士擢第,宏辞登科,位终中书舍人。
按《金石录》: 唐荇溪 新亭记,会昌二年,李濆撰,杨绍复正书。
杨敬之
按《唐书本传》:杨敬之,字茂孝。擢进士第,平判入等。
杨绍复
按《旧唐书·杨于陵传》:于陵子绍复,进士擢第,宏辞登科,位终中书舍人。
按《金石录》: 唐荇溪 新亭记,会昌二年,李濆撰,杨绍复正书。
杨敬之
按《唐书本传》:杨敬之,字茂孝。擢进士第,平判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