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子部
将军攻破苻坚监荆州军事西中郎将
荆州刺史击斩并州贼黄淮以前后功进左将军
桓石康为振威将军荆州刺史以讨 庾仄 功封武陵王
桓冲为鹰扬将军镇蛮护军西阳太守从桓温征伐有
功迁督荆州之南阳襄阳新野义阳顺阳雍州之京兆 (第 18b 页)
荆州刺史击斩并州贼黄淮以前后功进左将军
桓石康为振威将军荆州刺史以讨 庾仄 功封武陵王
桓冲为鹰扬将军镇蛮护军西阳太守从桓温征伐有
功迁督荆州之南阳襄阳新野义阳顺阳雍州之京兆 (第 18b 页)
一西汉年表 一蜀先主
二刘恒
一孝惠帝美人女 一文帝名
二刘盆子
一东汉初立为帝 一桓元篡位时与 庾仄 力能扛
鼎(晋阳/秋)
二刘昆
一字元公后汉人 一名琨字越石晋人(按刘琨与/刘昆不同) (第 25a 页)
二刘恒
一孝惠帝美人女 一文帝名
二刘盆子
一东汉初立为帝 一桓元篡位时与 庾仄 力能扛
鼎(晋阳/秋)
二刘昆
一字元公后汉人 一名琨字越石晋人(按刘琨与/刘昆不同) (第 25a 页)
桓石康
按《晋书·桓彝传》:彝子豁,豁子石康,偏为桓元所亲爱,元为荆州,以为振威将军。累迁荆州刺史。讨 庾仄 功,封武陵王。
桓嗣
按《晋书·桓彝传》:彝子冲,冲子嗣字恭祖。冲既代豁西镇,诏以嗣督荆豫军事,转西
按《晋书·桓彝传》:彝子豁,豁子石康,偏为桓元所亲爱,元为荆州,以为振威将军。累迁荆州刺史。讨 庾仄 功,封武陵王。
桓嗣
按《晋书·桓彝传》:彝子冲,冲子嗣字恭祖。冲既代豁西镇,诏以嗣督荆豫军事,转西
得还。洪生韶,梁州刺史,散骑常侍。韶生弘之。少倜傥有大志,为本州主簿,举秀才,不行。桓元将篡,新野人 庾仄
起兵于南阳,袭雍州刺史冯该,该走。弘之时在江陵,与仄兄子彬谋杀荆州刺史桓石康,以荆州刺史应仄。彬从弟
将军。丁巳,冀州刺史孙无终为桓元所害。夏四月癸巳朔,日有蚀之。秋八月,元又自号相国、楚王。九月,南阳 太守庾仄
起义兵,为元所败。冬十一月壬午,元迁帝于永安宫。癸未,移太庙神主于琅邪国。十二月壬辰,元篡位,以帝为
桓元,诛之。
按《晋书·安帝本纪》:元兴二年二月,桓元自称大将军。八月,又自称相国、楚王。九月,南阳 太守庾仄 起义兵,为元所败。十一月,迁帝于永安宫。十二月壬辰,桓元篡位,以帝为平固王。辛亥,帝蒙尘于寻阳。三年 ……,殷仲文为左卫,皇甫敷为右卫,凡众官合六十馀人,为楚官属。元解平西、豫州,以平西文武配相国府。新野人 庾仄 闻元受九锡,乃起义兵,袭冯该于襄阳,走之。仄有众七千,于城南设坛,祭祖宗七庙。南蛮参军庾彬、安西参军
按《晋书·安帝本纪》:元兴二年二月,桓元自称大将军。八月,又自称相国、楚王。九月,南阳 太守庾仄 起义兵,为元所败。十一月,迁帝于永安宫。十二月壬辰,桓元篡位,以帝为平固王。辛亥,帝蒙尘于寻阳。三年 ……,殷仲文为左卫,皇甫敷为右卫,凡众官合六十馀人,为楚官属。元解平西、豫州,以平西文武配相国府。新野人 庾仄 闻元受九锡,乃起义兵,袭冯该于襄阳,走之。仄有众七千,于城南设坛,祭祖宗七庙。南蛮参军庾彬、安西参军
,殷叔文为左卫,皇甫敷为右卫,凡众官合六十馀人,为楚官属。元解平西、豫州,以平西文武配相国府。新野人 庾仄
闻元受九锡,乃起义兵,袭冯该于襄阳,走之。仄有众七千,于城南设坛,祭祖宗七庙。南蛮参军庾彬、安西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