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寒皮不存而毛安附欲从事始先度祸胎将去本根要
倾巢窟况大河之内常山之阳东极海隅北亘蕃部奥
壤如砥列城似 林亿
万众之甲兵百千群之铁马建牙
树屏仗钺分麾周封者尽是贤侯汉拜者莫非名将彼 (第 33b 页)
著于隋志而己见于汉代隋全元起注已亡第七卷
唐宝应初王砅自谓旧藏之卷凡八十一篇析为二十
四卷而注之皇朝 林亿
等校正孙兆重改误亿以天元
纪大论等七篇所载与素问略不相通疑是阴阳大论
之文砅取以补所亡云

黄帝灵枢 …… (第 11a 页)
所传墨字别之)崇文目二十一卷 御制
(合九百八十三种并目二十二卷颁天下)嘉祐二年八月辛酉诏掌禹锡 林亿
苏颂张洞等再校正既而补注成书奏御又诏天
下郡县图上所产药以颂刻意是书俾专撰述总二十
卷图经二十卷目录 (第 23b 页)
 热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又云伤寒脉浮发热无汗
 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又曰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
 有寒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国朝 林亿校正
谓张仲 …… (第 6b 页)
 中渴表里发热故前后二證或云表里俱热或云表
 热里寒皆可服之一种脉浮无汗其表不解全是麻
 黄与葛根證安可行白虎也 林亿
见所称表里不同
 便谓之差是亦不思之过也
 张用药有迟速之弊故设法以关防法有关防不尽
 者则著方以拯 (第 7a 页)
   内痈
素问曰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王注云满谓脉气/满实肿谓痈肿)
肺之痈喘而两胠满(仲景云肺痈吐脓/如米粥咽燥振寒)肝痈两胠满卧
则惊不得小便 肾痈脚下至小腹满(大奇论 林亿
云/脚下当作胠下)
(景千金云肠痈之为病小腹肿强按则痛便数似淋仲/ 云肠痈小腹痞坚盖小腹痛而痞坚者 (第 6a 页)
升斗以今太府寺见行升斗较之二升九
合一龠弱得太府寺升一升二斗九升五合得太府寺
斗一斗(阮逸胡/瑗云) 林亿
等较本草千金方曰药升方作上
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分盖龠法也(同/上) (第 23a 页)
    正体类要以外无专门之书故补其遗皆有
    图有说有歌诀俾学者既易考求又便诵习
    也自古以来惟宋代最重医学然 林亿
高保
    衡等校刋古书而已不能有所发明其官撰 (第 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医宗金鉴卷一
 订正仲景全书凡例
  一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是一书自 林亿
校刋遂分
  为二殊失先贤之意后赵开美仍合为一书今复
  其旧使后学知伤寒与杂證原非有二也
 一全书 …… (第 1a 页)
  错误颇多虽经历代注家编次诠解然各执己见
  位置无常难以为法兹集伤寒分经仍依方有执
  条辨而次序先后则更为变通金匮门类悉照
  亿
校本而纲领条目则详为分别并不拘泥前人
  惟在启发后学足裨实用
 一经中凡错简遗误文义不属应改补删移 (第 1b 页)
 (药合九百八十三种并目录二/十一卷广颁天下傅而行焉)
 嘉祐补注本草(时珍曰宋仁宗嘉祐二年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郎中 秘阁)
 (校理林亿
等同诸医官重修本草新补八十二种新/定一十七种通计一千八十二条谓之嘉祐补注本)
 (草共二十卷其书虽有 (第 8a 页)
 (时珍曰此草及子皆茺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之称其茎方类麻故谓)
 (之野天麻俗呼为猪麻猪喜食之也夏至后即枯故/亦有夏枯之名近效方谓之土质汗 林亿
云质汗出)
 (西番乃热血合诸药煎成治金疮折伤益母亦可作/煎治折伤故名为土质汗也禹锡曰尔雅萑蓷注云) (第 27a 页)
 (绿痰出为妙若不然/终不除也 圣惠)中暍昏闷(夏月人在途中热死/急移阴处就掬道上)
 (热土拥脐上作窝令人溺满暖气透脐即苏乃服地/浆蒜水等药 林亿
云此法出自张仲景其意殊绝)
 (非常情所能及本草所能关实救急之大术也盖/脐乃命蒂暑暍伤气温脐所以接其 (第 16b 页)
百万分实黍
百五十三万六千大元数曰凡七十有八万黄钟之数
立焉正与比合于是见阮胡龠合升斗皆大而邓保信 林亿
等皆小 傅疑录量起于黄钟之龠十龠为合以
十乘之而为斛后世斛容五斗黍谷出入两斛当一石
凡粮税入籍为石者 (第 2b 页)
  阴阳大论托为其师张公所藏以补其亡逸而其
  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
  于迂疏引援或至于未切至 宋林亿
高若讷等正
  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于冰为有功今于各篇之 …… (第 14a 页)
  经素问九灵及扁鹊仲景元化之说裒次而成实
  医门之龟镜诊切之指的自与近代仿托铃诀者
  不同历岁既深传授不一各秘所藏互有得失至
  宋秘阁 林亿
等始考证谬妄颇加改易意其新撰
  四时经之类皆林氏所增入陈孔顾何大任毛升 (第 18b 页)
 自贵倨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

 行不休者得之大恐目妄见耳妄闻善呼多食善见
 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 林亿公
曰狂为痰火盛实癫为心血不足狂病宜大吐
 下
生生子曰据此言心血不足者乃医治攻尅太过以致
 中气馁弱而 (第 5b 页)
 无已之伤寒引汗吐下后之虚严用和之四气七情
 张子和之停饮吐法朱丹溪之痰火湿热气虚血虚
 死血久病戴氏之阳虚刘宗厚 林亿公
之阴虚戒温
 热香窜之丹剂各剖其衷制方立论诚后学之宝鉴
 一展视之毫发毕睹原其设意盖以人之司命为重 (第 30a 页)
形以
为经其书略备矣开宝中太祖皇帝命卢多逊等考验
得失增药尤多号为开宝本草仁宗皇帝嘉祐初又使
刘禹锡 林亿
苏颂张洞为之补注因唐图经别为绘画
复增药至千有馀种于是收拾遗逸订正讹谬刋在有司
布之天下其为寿养生人 (第 42a 页)
足以破其惑而肘后方鹿鸣山序云古方药品分两灸
穴分寸与今不类为古今人体大小或异血脉亦有差
焉此说非也 宋林亿
等千金方凡例曰无稽之言莫此
为甚者是也又如千金方所载药升之制上径一寸下
径六分深八分此升甚小不知何代 (第 31b 页)
   十六
景祐三年十一月命太子中允集贤校理嵇(阙/)大理寺
丞馆阁校勘胡宿重校地理书

   十七
嘉祐二年命崇文院校尉掌禹锡 秘阁校理林亿
张洞
馆阁校勘苏颂太子中书陈(阙/)校正医书枢密使韩琦
提举
   十八
嘉祐四年仁宗谓辅臣曰宋齐梁 (第 9b 页)
 (入里故脉浮滑俱系阳/明在经症亦须看成注)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琇案喻/嘉言谓)
 (寒字当作/痰字解)白虎汤主之国朝 林亿校正
谓仲景于此 …… (第 40a 页)
 里发热故前后二证或曰表里俱热或云表热里寒
 皆可服之一种脉浮无汗其表不解全是麻黄与葛
 根证安可行白虎也 林亿
见所称表里不同便谓之
 差是亦不思之过也
海藏治秦二母病太阴病三日不解后呕恶心而脉不
 浮医与半硫丸 (第 40b 页)
 书凡两经参订今取凡三十一种

宋仁宗嘉祐二年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
 郎中 秘阁校理林亿
等重修本草所增定共九十九
 种计一千八百条谓之嘉祐本草秉笔者意在兼收
 务从该博以副诏旨而于秘奥实无 (第 16b 页)
  孙用和  纪天锡  刘元宾(通真/子)翟煦
  宋道方  许叔微  王从蕴  吴复圭
  张泂   曹孝忠   林亿   
秦宗古
  丁德用  贾祐   苏颂   朱有章
  刘禹锡  初虞世  道士马志 宠安时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