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分
昴四宫二十四度四十八分 北四度一十分
毕五宫四度○三分 南二度三十七分
参五宫十八度○一分 南二十三 度三十八分
觜五宫十九度二十二分 南十三度二十六分
井六宫初度五十五分 南初度五十三分
鬼七宫一度二 (第 12b 页)
昴四宫二十四度四十八分 北四度一十分
毕五宫四度○三分 南二度三十七分
参五宫十八度○一分 南二十三 度三十八分
觜五宫十九度二十二分 南十三度二十六分
井六宫初度五十五分 南初度五十三分
鬼七宫一度二 (第 12b 页)
(刭/处)渠(刘子以王出次于渠杜注周地即阳渠/也周公所凿在河南巩县西通洛阳)堤上(遂/军)
(圉泽次于堤上杜注周地汉书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寰宇记金堤在洛阳县西 南二十三 里时汉兴未四)
(十年河道始决金堤系三代/时物明矣所云堤上疑即此) 周山川轘辕(襄二十/一年使) (第 52b 页)
(圉泽次于堤上杜注周地汉书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寰宇记金堤在洛阳县西 南二十三 里时汉兴未四)
(十年河道始决金堤系三代/时物明矣所云堤上疑即此) 周山川轘辕(襄二十/一年使) (第 52b 页)
高之北而张守节云箕山一名许由山在洛州阳城
县南十三里括地志遂云阳城县在箕山北十三里
守节又云阳城县在嵩山 南二十三 里括地志遂云
嵩山一名外方山在洛州阳城县西北二十三里足
互相證明断断其非一山也集注误由赵氏只观郦 (第 56a 页)
县南十三里括地志遂云阳城县在箕山北十三里
守节又云阳城县在嵩山 南二十三 里括地志遂云
嵩山一名外方山在洛州阳城县西北二十三里足
互相證明断断其非一山也集注误由赵氏只观郦 (第 56a 页)
而纳河是犹据经而不从志也自唐人指卢龙县 南二十三
里之山为碣石则碣石与河不相值而
瓒道元之说弃若土梗矣
黄文叔云禹河自碣石入海此不言已见也盖以 …… (第 120a 页)
石在卢龙县 南二十三 里离海七八十里而河欲
至此入海则必自今天津北行历宝坻界转东自
丰润径滦州废石城县南又东过卢龙 …… (第 121a 页)
沟
洫志亦云同为迎河入于勃海迎河即逆河说者
谓莽多忌讳改逆曰迎也寰宇记云迎河在清池
县西 南二十三 里从南皮来清池即浮阳余初不
解逆河何以在此地求之数月始得其故水经淇
水注云清河自东光县西又东 (第 122a 页)
瓒道元之说弃若土梗矣
黄文叔云禹河自碣石入海此不言已见也盖以 …… (第 120a 页)
石在卢龙县 南二十三 里离海七八十里而河欲
至此入海则必自今天津北行历宝坻界转东自
丰润径滦州废石城县南又东过卢龙 …… (第 121a 页)
沟
洫志亦云同为迎河入于勃海迎河即逆河说者
谓莽多忌讳改逆曰迎也寰宇记云迎河在清池
县西 南二十三 里从南皮来清池即浮阳余初不
解逆河何以在此地求之数月始得其故水经淇
水注云清河自东光县西又东 (第 122a 页)
在彼北林北林何有于焕斯文河鲂登俎遗答清川)韩退之子产颂(在周之兴)
(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语者使监) 南卓 答故人嘲(黔南南郡守南郡在云间)
(闻向南亭醉南风变俗谈)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小妓金陵) (第 22b 页)
(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语者使监) 南卓 答故人嘲(黔南南郡守南郡在云间)
(闻向南亭醉南风变俗谈)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小妓金陵) (第 22b 页)
(得/名)
堤上(见上寰臣谨按汉书汉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 宇记金堤在洛阳县西 南二十三 里从)
(阳武县东北五十八里入洛阳西南界又入滑州/灵昌县界时汉兴未四十年河道始决金堤系三)
(第 26a 页)
堤上(见上寰臣谨按汉书汉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 宇记金堤在洛阳县西 南二十三 里从)
(阳武县东北五十八里入洛阳西南界又入滑州/灵昌县界时汉兴未四十年河道始决金堤系三)
(第 26a 页)
拿之物宜在郊野者一旦
翔舞于庙堂是物违其性亦为妖为怪而不得为顺矣
瓠巴鼓瑟游鱼出听师旷奏清角玄鹤来集 南卓 击羯
鼓群羊踯躅言出稗官不根而亡实即令有之一技之
士固能之而何待舜夔且使淫夫酣歌于室而鸨鸽不
翔凶人 (第 28b 页)
翔舞于庙堂是物违其性亦为妖为怪而不得为顺矣
瓠巴鼓瑟游鱼出听师旷奏清角玄鹤来集 南卓 击羯
鼓群羊踯躅言出稗官不根而亡实即令有之一技之
士固能之而何待舜夔且使淫夫酣歌于室而鸨鸽不
翔凶人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