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衡山名霍犹泰山一名岱也(又岳岳长角貌前汉朱云传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又姓正字通岳敏见广西志 又通作
(岳书尧典帝曰咨四岳传四岳官名一人而总四岳诸侯之事也)又州名本巴州隋曰岳州以天岳山名山在洞庭湖 又
(叶虞欲切音玉曹植责躬诗愿蒙矢石建旗东岳庶立毫釐微功自赎)集韵或作诗崧高维岳注又作□ 嶾(广韵)
(于谨切集韵倚谨切𡘋音隐嶾嶙山峻貌详嶙字注)集韵或 从隐 亦作 (正字通同峨见六书故俗省作嶬非)
增𡽦(广韵落萧切音聊崖虚集韵山谷深广貌)□(广韵女交切集韵 (第 35a 页)
(岳书尧典帝曰咨四岳传四岳官名一人而总四岳诸侯之事也)又州名本巴州隋曰岳州以天岳山名山在洞庭湖 又
(叶虞欲切音玉曹植责躬诗愿蒙矢石建旗东岳庶立毫釐微功自赎)集韵或作诗崧高维岳注又作□ 嶾(广韵)
(于谨切集韵倚谨切𡘋音隐嶾嶙山峻貌详嶙字注)集韵或 从隐 亦作 (正字通同峨见六书故俗省作嶬非)
增𡽦(广韵落萧切音聊崖虚集韵山谷深广貌)□(广韵女交切集韵 (第 35a 页)
𡘋户黤切音槛义同(又集韵胡忏切音㽉大匮也)檼(唐韵于靳切音㒚说文棼也广韵屋脊也增韵即今复屋栋复)
屋之栋不可见故 从隐 省(又正韵衣刃切音印义同)集韵韵会正韵𡘋同檃 檽(集韵韵会乃豆切音耨构檽木)
皮可染紫后汉潜夫论 (第 114b 页)
屋之栋不可见故 从隐 省(又正韵衣刃切音印义同)集韵韵会正韵𡘋同檃 檽(集韵韵会乃豆切音耨构檽木)
皮可染紫后汉潜夫论 (第 114b 页)
亲之心故有一进谏之道不但容色必当婉顺或微
词以讽或乘閒而导委曲转移不令人知务使父母
乐从而后已是谓之几諌惟其几谏刻刻 从隐 微之
处体贴亲心不待形于声色但窥其志意未肯听从
便有跼蹐不自安之意更加敬谨依旧几諌冀亲悔
悟而 (第 15a 页)
词以讽或乘閒而导委曲转移不令人知务使父母
乐从而后已是谓之几諌惟其几谏刻刻 从隐 微之
处体贴亲心不待形于声色但窥其志意未肯听从
便有跼蹐不自安之意更加敬谨依旧几諌冀亲悔
悟而 (第 15a 页)
良忍切门国也文一重音一)(颈忍切木名文一)檃(于谨切说文栝)
(也从木隐省声文一)檼檃(倚谨切栋也或 从隐 又并于靳切棼也文二重音一)楗(纪偃切马行不利也)
(考工记终日驰骋左不楗杜子春读又巨偃切歫门木又巨展 (第 3a 页)
(也从木隐省声文一)檼檃(倚谨切栋也或 从隐 又并于靳切棼也文二重音一)楗(纪偃切马行不利也)
(考工记终日驰骋左不楗杜子春读又巨偃切歫门木又巨展 (第 3a 页)
沄(于分切说文转流也又胡)
(昆切又户衮切文一重音二)濦㶏溵(于斤切说文水出颍川阳城少室山东入颍或 从隐 从殷濦㶏)
(又倚谨切又并于靳切文三重音二)源(愚袁切水泉本也文一)沅(愚袁切说文水出牂柯故且兰东北 (第 9b 页)
(昆切又户衮切文一重音二)濦㶏溵(于斤切说文水出颍川阳城少室山东入颍或 从隐 从殷濦㶏)
(又倚谨切又并于靳切文三重音二)源(愚袁切水泉本也文一)沅(愚袁切说文水出牂柯故且兰东北 (第 9b 页)
开辟则可以之赞易则乖往圣之旨矣明乎此义而后可读系辞而后可读易也
尧夫之父名古字天叟曾于庐山邂逅胡文恭 从隐 者
老浮屠游隐者曰胡子世福甚厚当秉国政邵子仕虽不耦学业必传因同授易书不知即是图南之学否天叟传之子胡氏 (第 54b 页)
尧夫之父名古字天叟曾于庐山邂逅胡文恭 从隐 者
老浮屠游隐者曰胡子世福甚厚当秉国政邵子仕虽不耦学业必传因同授易书不知即是图南之学否天叟传之子胡氏 (第 54b 页)
上帝一曰中也大也众也亦商别号因以)
(为姓文八)慇(说文痛也)濦㶏溵(说文水出颍川阳城少室山东入颍或 从隐 从殷)蒑(菜名)磤
(砏磤声也)㥯(忧也)○斤釿(举欣切说文斫木也或从金一曰斤权轻重之数一曰明也文十 (第 53b 页)
(为姓文八)慇(说文痛也)濦㶏溵(说文水出颍川阳城少室山东入颍或 从隐 从殷)蒑(菜名)磤
(砏磤声也)㥯(忧也)○斤釿(举欣切说文斫木也或从金一曰斤权轻重之数一曰明也文十 (第 53b 页)
化而来应因事备而终篇则亦范宁之言也是以杨士
勋證郑众贾逵之徒谓春秋约以周礼修母致子故独
得麟 从隐 至哀文武之道协喜瑞来臻呜呼其言亦妖
矣立经之始尚不能正其本况其末乎故吾独取左氏
传序孔子自卫反鲁作春 (第 32b 页)
勋證郑众贾逵之徒谓春秋约以周礼修母致子故独
得麟 从隐 至哀文武之道协喜瑞来臻呜呼其言亦妖
矣立经之始尚不能正其本况其末乎故吾独取左氏
传序孔子自卫反鲁作春 (第 32b 页)
杜历闰在明年二月今移置此说见上
庄三十年(丁/巳)
正小 乙亥
二大 甲辰
三小 甲戌
四大 癸卯 (傅丙辰/十四日)
五小 癸酉
六大 壬寅
七小 壬申
八大 辛丑 (经癸亥二十三日亥大衍历/八月大辛未朔癸 在九月)
九大 辛未 (经庚午/朔日食)
十小 庚子
十一小 庚午
十二大 己亥
经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大衍授时二历皆云十月
庚午朔日食非九月也设 从隐 元年退一月算之则
九月庚午朔日食与经合且上合于隐三年之二月
己巳桓三年之七月壬辰下合于僖五年之九 …… (第 15a 页)
尚有壬午朔一月未尽而传称明年僖五年日南至
为正月辛亥朔非壬午朔则知僖四年之前必失一
闰而今不知应补于何年也若 从隐 元年退一月以
推之则此年之十二月得壬午明年正月得辛亥矣 (第 23a 页)
庄三十年(丁/巳)
正小 乙亥
二大 甲辰
三小 甲戌
四大 癸卯 (傅丙辰/十四日)
五小 癸酉
六大 壬寅
七小 壬申
八大 辛丑 (经癸亥二十三日亥大衍历/八月大辛未朔癸 在九月)
九大 辛未 (经庚午/朔日食)
十小 庚子
十一小 庚午
十二大 己亥
经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大衍授时二历皆云十月
庚午朔日食非九月也设 从隐 元年退一月算之则
九月庚午朔日食与经合且上合于隐三年之二月
己巳桓三年之七月壬辰下合于僖五年之九 …… (第 15a 页)
尚有壬午朔一月未尽而传称明年僖五年日南至
为正月辛亥朔非壬午朔则知僖四年之前必失一
闰而今不知应补于何年也若 从隐 元年退一月以
推之则此年之十二月得壬午明年正月得辛亥矣 (第 23a 页)
厚曰上蔡谢子为晁以道传易堂记后序言安乐邵先/生皇极经世之学师承颇异安乐之父昔于庐山邂逅)
(文恭胡公 从隐 者老浮图游隐者曰胡子世福甚厚当/秉国政邵子仕虽不偶学业必传因同授易书上蔡之)
(文今不傅仅载于张稘书 (第 6b 页)
(文恭胡公 从隐 者老浮图游隐者曰胡子世福甚厚当/秉国政邵子仕虽不偶学业必传因同授易书上蔡之)
(文今不傅仅载于张稘书 (第 6b 页)
事同而书法异书法同而事异正是圣人特笔处大抵
先于夫子未修春秋前观之然后沿流而下纲举目随
无不吻合若只 从隐公 以后求之宜乎多所不通也
春秋本是记载之书记事而提其纲要以著得失明大
义也学者只当考据事实以求圣人笔削 (第 2b 页)
先于夫子未修春秋前观之然后沿流而下纲举目随
无不吻合若只 从隐公 以后求之宜乎多所不通也
春秋本是记载之书记事而提其纲要以著得失明大
义也学者只当考据事实以求圣人笔削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