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大本已失扬子虽少过然亦不识性更说甚道○文集曰韩子谓荀扬大醇小疵非是就他
论性处说只是泛说其与田骈慎到 申不害
韩非之徒观之则荀扬为大醇耳韩子只是说那一边然以
这边观之则凑不着故觉得为非若是会说底说那一边亦自凑着 (第 31a 页)
  孟子引曾西与或人问答如此曾西曾子之孙蹴不
安猊先子曾子也艴怒色也曾之言则也烈犹光也
桓公独任管仲四十馀年是专且久也管仲不知王

道而行霸术故言功烈之卑也(真氏曰晏子于齐固无功烈之足言若管
仲者孔子盖尝以如其仁称之孟子学孔子者也何其言之异邪孔子之称称其攘夷狄而尊中夏也孟
子所讥讥其舍王道而用霸术也所指固不同矣然孔子虽称其功而器小之讥不知礼之议固未尝略
况世变日下使孟子而不复议其舍王用霸之罪则人将靡然趋于霸矣波流滔滔孰从而返之邪以此
防民商鞅
申不害
之流犹以诈力彊国而甘处于霸之下者)杨氏曰孔子言子路
之才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使其见于施为如
是而已 (第 2b 页)
  闲卫也放驱而远(去声)之也作起也事所行政大体也
孟子虽不得志于时然杨墨之害自是灭息而君臣
父子之道赖以不坠是亦一治也程子曰杨墨之害
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盖杨氏为(去声)我疑于

义墨氏兼爱疑于仁申韩则浅陋易(去声)(史记申韩传 申不害
故郑之贱臣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
归本于黄老与李斯俱 (第 20b 页)
列御寇虚诞之说 申不害
韩非刑名之说鬼谷孙吴权谋之说秦汉间迂怪之士神仙黄白之说凡一切惑世诬民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者皆是也岂必 (第 5a 页)
不可恃若春秋时管子作内政子产铸刑书则
其所谓政刑者先非矣不待与德礼较而后知其不足
恃也又况春秋而后如 申不害
商鞅韩非之所谓政刑
使夫子见之当如何慨叹哉自汉而后显弃申商之名
而阴用其术者多矣人但见其一时天下慑服 (第 3a 页)
足以为大害且厉王苛虐亦不足以逢其恶也孟子所
指斥亦李悝商鞅 申不害
之流非佞幸也
曾莫我敢葵 葵之为揆于义无取揆音求垒切与葵
字音义县隔按葵草名向日倾而荫其趺故左传曰葵 (第 43a 页)
是不难其本
在正人心而已孟轲氏出与诸子辨独觕举杨墨一二
家以例其馀同时如列御寇庄周者未尝问也同时如 申不害
商鞅者未尝问也同时如邹衍公孙龙者未尝
问也孟氏岂纵敌为吾道累哉盖人心一正则诐淫邪
遁之辞歼荡无遗固不 (第 5b 页)
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适善恶之马也欤○朱子曰韩子谓荀扬大醇小疵非是由田骈慎到 申不害
韩非之徒观之则荀扬为大醇耳○程子说荀扬等语是就分金秤上说下来)○又曰孔子
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 (第 18a 页)
(去声)(史记 申不害
故郑之贱臣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韩非者韩之诸
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善著书 (第 3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