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樂類
首拆脩至五月五日毕功六日移神主入室诏依
开成五年礼仪使奏谨案天子七庙祖功宗德不在其
中国朝制度九庙九室伏以太祖景皇帝受封于唐高
祖太宗创业受命有功之主百代不迁今文宗元圣昭
献皇帝升祔有时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是亲尽之祖礼
合祧迁每至禘祫合食如常从之
唐书武宗本纪会昌五年十月作昭武庙于虎牢关
唐会要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 李德裕 奏孟州汜
水县武牢关太宗擒王窦之地关城东峰有高祖太 (第 43b 页)
开成五年礼仪使奏谨案天子七庙祖功宗德不在其
中国朝制度九庙九室伏以太祖景皇帝受封于唐高
祖太宗创业受命有功之主百代不迁今文宗元圣昭
献皇帝升祔有时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是亲尽之祖礼
合祧迁每至禘祫合食如常从之
唐书武宗本纪会昌五年十月作昭武庙于虎牢关
唐会要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 李德裕 奏孟州汜
水县武牢关太宗擒王窦之地关城东峰有高祖太 (第 43b 页)
(田侯服父训不违用康靖我国家盖宠铭之所以休/宁田氏之祖考得立庙祭三代曾祖都水使者府君)
(祭初室祖安东司马赠襄州刺史/府君祭二室兵部府君祭东室)
唐书韦彤传会昌五年诏京城不许群臣作私庙 宰相
李德裕 等引彤所议古制庙必中门之外吉凶皆告以
亲而尊之不自专也今俾立庙京外不能得其意于礼
宫之南九坊三坊曰围 (第 17a 页)
(祭初室祖安东司马赠襄州刺史/府君祭二室兵部府君祭东室)
唐书韦彤传会昌五年诏京城不许群臣作私庙 宰相
李德裕 等引彤所议古制庙必中门之外吉凶皆告以
亲而尊之不自专也今俾立庙京外不能得其意于礼
宫之南九坊三坊曰围 (第 17a 页)
之也
先是进士试时赋及时务策五道明经策三道建中二
年中书舍人赵赞权知贡举乃以箴论表赞代诗赋而
皆试策三道太和八年礼部复罢进士议论而试诗赋
文宗从内出题以试进士谓侍臣曰吾患文格浮薄昨
自出题所试差胜乃诏礼部岁取登第者三十人苟无
其人不必充其数是时文宗好学嗜古郑覃以经术位
宰相深嫉进士浮薄屡请罢之文宗曰敦厚浮薄色色
有之进士科取人二百年矣不可遽废因得不罢武宗
即位 宰相李德裕 尤恶进士初举人既及第缀行通名
诣主司第谢其制序立西阶下北上东向主人席东阶
下西向诸生拜主司答拜乃叙齿 (第 56b 页)
谢恩遂升阶与公卿
观者皆坐酒数行乃赴期集又有曲江会题名席至是 德裕 奏国家设科取士而附党背公自为门生自今一 …… (第 56b 页)
有制服三年比于心丧者则谢恩私门汉时
已然矣唐世士子始以有司为座主而自称
门生中叶以降遂成门户之习至是 李文饶
当国始议进士及第后祗许一度参谒有司
不得于私宅聚集参谒盖座主门生之禁实 (第 57a 页)
先是进士试时赋及时务策五道明经策三道建中二
年中书舍人赵赞权知贡举乃以箴论表赞代诗赋而
皆试策三道太和八年礼部复罢进士议论而试诗赋
文宗从内出题以试进士谓侍臣曰吾患文格浮薄昨
自出题所试差胜乃诏礼部岁取登第者三十人苟无
其人不必充其数是时文宗好学嗜古郑覃以经术位
宰相深嫉进士浮薄屡请罢之文宗曰敦厚浮薄色色
有之进士科取人二百年矣不可遽废因得不罢武宗
即位 宰相李德裕 尤恶进士初举人既及第缀行通名
诣主司第谢其制序立西阶下北上东向主人席东阶
下西向诸生拜主司答拜乃叙齿 (第 56b 页)
谢恩遂升阶与公卿
观者皆坐酒数行乃赴期集又有曲江会题名席至是 德裕 奏国家设科取士而附党背公自为门生自今一 …… (第 56b 页)
有制服三年比于心丧者则谢恩私门汉时
已然矣唐世士子始以有司为座主而自称
门生中叶以降遂成门户之习至是 李文饶
当国始议进士及第后祗许一度参谒有司
不得于私宅聚集参谒盖座主门生之禁实 (第 57a 页)
太祖观地图画大渡河为境历百五十年无恙今若
于河外建城邑开边隙非中国之福也议遂寝以是
知大渡河南当为禹贡外薄之地唐韦皋拒吐蕃 李
德裕 拒南诏皆扼此水为险要和夷在大渡河南马
湖江北为宋祖玉斧画而弃之者无疑矣(马湖江即/古若水汉)
( (第 31b 页)
于河外建城邑开边隙非中国之福也议遂寝以是
知大渡河南当为禹贡外薄之地唐韦皋拒吐蕃 李
德裕 拒南诏皆扼此水为险要和夷在大渡河南马
湖江北为宋祖玉斧画而弃之者无疑矣(马湖江即/古若水汉)
( (第 31b 页)
饰乃复过之事非伦次难为定制参详义理不可常行
请停前敕各依常典疏奏不纳
唐会要穆宗长庆三年十二月浙西 观察使李德裕 奏
应百姓厚葬及于道途盛陈祭奠兼设音乐等闾里编
氓罕知教义生无孝养可纪殁以厚葬相矜器仗僭差 (第 31b 页)
请停前敕各依常典疏奏不纳
唐会要穆宗长庆三年十二月浙西 观察使李德裕 奏
应百姓厚葬及于道途盛陈祭奠兼设音乐等闾里编
氓罕知教义生无孝养可纪殁以厚葬相矜器仗僭差 (第 31b 页)
不足以有为而已若唐之文宗是也故曰屯其膏
言泽不下流也以其欲有为而力不足故戒之曰
小贞吉大贞凶小贞若武宗用 李德裕 之谋先取
泽潞河北诸镇置而不问是也故唐之威令几于
复振大贞若鲁昭公高贵乡公是也(易/说)○易 (第 40a 页)
言泽不下流也以其欲有为而力不足故戒之曰
小贞吉大贞凶小贞若武宗用 李德裕 之谋先取
泽潞河北诸镇置而不问是也故唐之威令几于
复振大贞若鲁昭公高贵乡公是也(易/说)○易 (第 40a 页)
横渠先生曰金柅二物也处姤之时不牵于近则所
往皆凶孚信也豕方羸时力未能动然至诚在于蹢
躅得申则申矣如 李德裕 处置阉宦徒知其帖息威
伏而忽于志不忘逞照察少不至则失其几也(易/说)
蓝田吕氏曰初六以一柔而遇 (第 11a 页)
往皆凶孚信也豕方羸时力未能动然至诚在于蹢
躅得申则申矣如 李德裕 处置阉宦徒知其帖息威
伏而忽于志不忘逞照察少不至则失其几也(易/说)
蓝田吕氏曰初六以一柔而遇 (第 11a 页)
新安朱氏曰此释噬嗑上九爻义(本/义)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
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伊川先生曰汉王允 唐李德裕 不知此戒所以致祸
败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明君子之见几(易/说) (第 38b 页)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
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伊川先生曰汉王允 唐李德裕 不知此戒所以致祸
败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明君子之见几(易/说) (第 38b 页)
盖(正字通同盖)(玉篇同䀀字汇补又作非)(集韵与□棬𡘋通)盝(广韵集韵)
(韵会正韵𡘋卢谷切音禄尔雅释诂竭也扬子方言涸也玉篇沥也广韵去水也周礼冬官考工记㡛氏湅帛清其灰而盝之)
又集韵通作漉礼月令毋漉陂池注漉竭也(又集韵或作□诗小雅酾酒有衍注以篚□酒□滤也)又椟匣小者曰盝
(唐书 李德裕 传敬宗诏浙西贡脂盝妆具宋史舆服志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纳于小盝集韵与簏通)又州名元史安南国传
镇南王趋 (第 62a 页)
(韵会正韵𡘋卢谷切音禄尔雅释诂竭也扬子方言涸也玉篇沥也广韵去水也周礼冬官考工记㡛氏湅帛清其灰而盝之)
又集韵通作漉礼月令毋漉陂池注漉竭也(又集韵或作□诗小雅酾酒有衍注以篚□酒□滤也)又椟匣小者曰盝
(唐书 李德裕 传敬宗诏浙西贡脂盝妆具宋史舆服志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纳于小盝集韵与簏通)又州名元史安南国传
镇南王趋 (第 62a 页)
(又正韵才野切音灺幔也又伺也)□ 唐韵许永切音泂类篇草名(又正韵诩往切音恍前汉外戚传寝淫敞□寂)
(兮无音师古注与恍同注见心部五画) 集韵女加切音拿藷草名(又女居切音挐义同)按藷本作藷蒘
(见蒘字注)䒨(唐韵徐姊切集韵序姊切并音兕玉篇蒿也)又矧视切音矢说文菜也 苵(唐韵韵会并徒结切)
(音迭尔雅释草稊苵疏稊一名荎亦作苵)又集韵作 苶(唐韵奴结切正韵乃结切并音涅韵会疲貌一曰忘也庄)
(子齐物论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唐书白敏中传是时居易足病发 宰相李德裕 言其衰苶不任事)(直音同苶)
苷(集韵韵会并沽三切音甘说文甘草也本草一名灵通一名国老此草最为众药之主 (第 20a 页)
(兮无音师古注与恍同注见心部五画) 集韵女加切音拿藷草名(又女居切音挐义同)按藷本作藷蒘
(见蒘字注)䒨(唐韵徐姊切集韵序姊切并音兕玉篇蒿也)又矧视切音矢说文菜也 苵(唐韵韵会并徒结切)
(音迭尔雅释草稊苵疏稊一名荎亦作苵)又集韵作 苶(唐韵奴结切正韵乃结切并音涅韵会疲貌一曰忘也庄)
(子齐物论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唐书白敏中传是时居易足病发 宰相李德裕 言其衰苶不任事)(直音同苶)
苷(集韵韵会并沽三切音甘说文甘草也本草一名灵通一名国老此草最为众药之主 (第 20a 页)
有鸣声释文铃音零尔雅释天)
旌旂有铃曰旂(又唐制学士院深严悬铃索备警长庆中河北用兵常夜作声以鸣缓急 李德裕 诗银花悬院榜风撼引神)
铃 又博雅铃铃声也前汉天文志丙戌地大动铃铃然(又书名抱朴子对俗卷按玉铃经中 (第 12a 页)
旌旂有铃曰旂(又唐制学士院深严悬铃索备警长庆中河北用兵常夜作声以鸣缓急 李德裕 诗银花悬院榜风撼引神)
铃 又博雅铃铃声也前汉天文志丙戌地大动铃铃然(又书名抱朴子对俗卷按玉铃经中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