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叔夏钦明等评处然后以闻
唐书礼乐志开元十年以国子司业韦绦为礼仪使掌
五礼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岩上疏请删去礼记旧文而
益以今事诏集贤院议学士张说奏曰礼记不刋之书
去圣久远不可改易而贞观显庆礼仪注前后不同宜

加折衷以为唐礼于是令徐坚李锐施敬本撰述历年
未就 萧嵩
代锐为学士奏起居舍人王仲丘撰定为百
五十卷是为大唐开元礼由是唐世五礼之文大备而
后代用之虽时小有损益 …… (第 33b 页)
 (已下丧十七曰六品已下/丧十八曰王公已下丧)
唐会要开元二十六年渤海求写唐礼许之贞元二年
六月敕通开元礼者举一人同一经例九年正月敕问

大义百条试策三道大中五年十一月太常礼院奏私
庙并准开元礼及曲台为定制
 唐书艺文志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张说请修贞观永
 徽五礼命贾登张烜施敬本李锐王仲丘陆善经洪
 孝昌撰辑 萧嵩
总之(人名与礼志/详略不同)萧蒿开元礼仪镜
 一百卷(书目止第一至第五/卷又有仪镜略十卷)开元礼京兆 (第 36a 页)
 皇帝还大次用太和 六成既阕三荐云终神心具

 醉圣敬愈崇受釐皇邸回跸帷宫穰穰之福永永无
 穷
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元二十年九月乙巳 中书令萧嵩
等奏上开元新礼
礼仪志开元二十年 (第 5a 页)
萧嵩
为中书令改撰新礼祀天一
岁有四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高祖神尧皇帝配中
官加为一百五十九座外官减为一百四 …… (第 5a 页)
(下/)
    蕙田案唐书礼乐志称 萧嵩
等撰定开元礼
    虽未能合古而天神之位别矣至二十年 (第 6a 页)

    嵩
等定礼而祖宗之配定矣岂不信哉自汉
    以后千馀年间为注家所惑郊丘天帝配位
    乖舛互异至不可 (第 6a 页)
 兵荒水旱寤寐轸怀爰命台臣缉兴坠典伏惟九宫
 所称之神即太乙摄提轩辕招摇天符青龙咸池太
 阴天乙者也谨案黄帝九宫经及 萧嵩
五行大义一
 宫其神太乙其星天蓬其卦坎其行水其方白二宫 (第 53b 页)
    高祖太宗并配则天垂拱元年郊丘诸祠以
    高祖太宗高宗并配开元十一年以高祖配
    而罢三祖并配至二十年 萧嵩
等定礼而祖 …… (第 26a 页)
 序应绂载辞皇灵具举
唐书玄宗本纪开元十一年二月壬子如汾阴祀后土
文献通考开元十一年上将还西京便幸并州兵部尚
书张说进言曰陛下今因行幸路由河东有汉武后土
之祀此礼久阙历代莫能行之愿陛下绍斯坠典以为

三农祈榖此诚万姓之福至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祠
后土于汾阴脽上太史奏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祥风绕
坛日扬其光(初有司奏修坛掘地获古铜鼎二其大者/容四升小者容一升色皆青又获古砖长)
(九寸有篆书千秋万岁字及长乐未央字又有赤兔见/于坛侧旧祠堂为妇人素像则天时移河西梁山神素)
(像就祠中配焉至十一年有司迁梁山神像于祠外之/别室焉兼以中书令张嘉贞为坛场使将作少监张景)
(为坛场副使张/说为礼仪使)
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元二十年九月乙巳 中书令萧嵩
等奏上开元新礼十一月庚申祀后土于脽上大赦天 …… (第 28a 页)

唐书玄宗本纪开元二十年十一月庚申如汾阴祠后

文献通考开元二十年车驾欲幸太原 中书令萧嵩

言云十一年亲祠后土为苍生祈榖自是神明昭祐累
年丰登有祈必报礼之大者且汉武亲祠脽上前后数
四伏请准 …… (第 28b 页)
 方丘既膳嘉享载谧齐敬
 毕诚陶匏贵质秀簠丰荐芳俎盈实永永福流其升
 如日
旧唐书礼仪志开元二十年 萧嵩
为中书令改撰新礼
祀地一岁有二
开元礼祭地仪夏至日祭皇地祗于方丘坛上以高祖
神尧皇帝配座(每座笾豆各 (第 31a 页)
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元二十二年春正月癸卯朔制岳
渎海镇用牲牢馀并以酒脯充奠二月壬寅秦州地震
命尚书左丞相 萧嵩
往祭山川
册府元龟开元二十二年六月诏曰春来多雨岁事有
妨朕自诚祈灵祇降福以时开霁迄用登成永惟休徵 (第 25a 页)
制度如巡狩仪
册府元龟开元二十三年九月丁卯文武百官尚书左
丞相 萧嵩
等累表请封嵩华二岳表曰臣闻封峦之运
王者告成当休明而阙典乃臣子之深过伏惟神武皇
帝陛下受命继天应期光 (第 20a 页)
 无春秋孝献回复此都
文献通考唐明皇开元十五年𠡠享宗庙差左右丞相

尚书嗣王郡王摄三公行事若人数不足通取诸司三
品已上长官自馀祭享差诸司长官及五品以下清官
唐书礼乐志 萧嵩
奏起居舍人王仲丘撰定大唐开元
礼天子亲祠者孟春孟夏孟秋孟冬腊享于太庙
开元礼皇帝时享于太庙仪(凡一岁 (第 15a 页)
刺史自相通融明为次第每年一蕃
令一人入朝给左右不得过二人仍各分领诸州贡物
于都府点检一时录奏
开元中 萧嵩
奏每月朔望皇帝受朝于宣政殿先列仗 (第 8b 页)
    蕙田案此府兵简阅
唐会要卫士初置以成丁而入六十出役其家不免王
徭遂渐逃散年月渐久宿卫之数不给开元六年五月

二十七日置折冲府每年一简点十一年十一月二十
日兵部尚书张说置长从宿卫兵十万于南衙十三年
二月二十一日号彍骑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改为左
右羽林骑
文献通考自高宗武后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
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
卫不能给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十一年取京
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

万号长从宿卫岁一番命 尚书左丞萧嵩
与州共选之
明年更号曰彍骑然自是诸府事益多不补折冲将又
积岁不得迁士人皆耻为之十三年始以彍骑分隶十 (第 27a 页)
 也所以父在为母服周者避二尊也左散骑常侍元
 行冲奏议今若舍尊厌之重亏严父之义事不师古
 有伤名教百僚议竟不决后 中书令萧嵩
与学士改
 脩五礼又议请依元敕父在为母齐衰三年为令遂
 成典 今服制令子为母齐衰三年(父卒为母与/父 (第 17a 页)
 (今论于此而颇刋定其疏云而贞观十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同爨尚有缌麻之恩 叔嫂无服宜集学者)
 (详议侍中魏徵等议请小功五月报制可至二十年 中书令萧嵩
奏依贞观礼为定 今服制令为兄弟)
 (妻为夫之兄/弟小功五月)
 (敖氏继公曰为夫之祖父母世叔父母 (第 20b 页)
 张说以为礼记不刊之书去圣久远不可改易而贞
 观显庆礼前后不同宜加折衷诏徐坚李锐施敬本
 撰述未就而锐卒 萧嵩
代锐为学士奏王仲邱撰定
 一百五十卷是为开元礼由是唐之五礼之文始备
 而后世用之虽时小有损益不能过也 (第 78a 页)
 一国恤仪注隋以前皆有之而书轶不传唯后汉书
  颇载其说至许敬宗辈脩显庆礼惑于孔志约萧
  楚材之言削去国恤不载而 萧嵩
辈修开元礼因
  之故唐之国恤无可考犹幸杜氏通典载大唐元
  陵仪注其间始末颇备于今可考节目之详者唯 (第 9b 页)
生庶母服三年之文唯义纂者是唐世 萧嵩
王仲丘等
撰集非创修之书未可据以决事且所引两条皆近世
诸儒之说不出于六经臣已别状奏驳今薛绅为映之
孙 …… (第 28a 页)
然元行冲谓人曰圣人制厌降之礼岂
不知母恩之深但尊祖贵祢故也人情易摇浅俗者众
一紊其文度其可正乎二十年 中书令萧嵩
与学士改
修五礼又议请依元敕父在为母齐衰三年为定遂为 (第 40a 页)
  齐衰五月(仪礼所无/唐世始增)
开元礼为曾祖父母
旧唐书礼仪志太宗贞观十四年因脩礼官奏事之次
言及丧服帝曰丧礼有亲重而服轻者皆许奏闻于是
侍中魏徵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奏曾祖父母旧服齐

衰三月今请增为齐衰五月诏从之
开元礼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曾祖父母
玄宗开元二十年九月 中书令萧嵩
与学士王仲丘等
条定五礼书成名开元礼增入此条
 (吕楠曰夫五月者小功之服也何以不归之小功曰/将为尊者 (第 37a 页)
冲议
曰嫂叔不服避嫌疑也若引同㸑之缌以忘推远之迹
既乖前圣亦谓难从至七年八月下敕诸服纪一依丧
服文及 萧嵩
等修开元礼仍定为小功五月
    乾学案韩愈三岁而孤兄会继卒嫂郑鞠之
    郑丧愈为服期以报集中祭 (第 12a 页)
    乾学案通典所载国恤仪乃代宗之丧礼故
    此条及前章祔庙俱主代宗而言独怪许敬
    宗辈既去国恤不载 萧嵩
编开元礼亦然而
    通典乃详悉如此则此礼何人所定邪或者
    谓杜公黄裳有二陵集礼疑此即其所定 (第 57b 页)
 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又叶壁益切音必陶潜经钱溪诗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从木 
(白声俗作柏非)(玉篇古梅字说文酸果也从口含一注详七画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莫后切谋上声唐韵诏)

(前人之言也玉篇不知名者曰某韵会臣讳君曰某论语某在斯左传宣十年某氏之守臣某)又泛言事物亦曰某礼少仪 
(问品味子食于某乎问道艺子习于某乎子善于某乎又正韵莫补切音姥义同)甘本作目当为俗作某非 柑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沽三切音甘果名南方草木状橘属滋味甘美特异者也唐书 萧嵩
传荆州进黄柑韩彦直橘录柑别)
 种有八而乳柑推第一(又通甘司马相如上林赋黄甘橙楱)又集韵韵会𡘋同钳 (第 24b 页)
 二君家无二尊以一理之也所以父在为母服周者
 避二尊也左散骑常侍元冲行奏议今若舍尊严之
 重亏严父之义事不师古有伤名教百僚议竟不决
 后 中书令萧嵩
与学士改修五礼又议请依元敕父
 在为母齐衰三年为令遂为成典 今服制令子为
 母齐衰三年(父卒为母与 (第 9a 页)
 妻为君之庶子条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同
 㸑尚有缌麻之恩而嫂叔无服宜集学者详议侍中
 魏徵等议请小功五月报制可至二十年 中书令萧

 嵩
奏依正观为定 今服制令为兄弟妻为夫之兄
 弟小功五月
 敖氏曰为夫之祖父母世叔父母大功皆从夫之期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