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
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 孙实 为昭王曾参之父名
晰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
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 (第 21a 页)
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 孙实 为昭王曾参之父名
晰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
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 (第 21a 页)
(戕戴吴天似启之何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所启其在今嗣君乎甚德而度德不)
(失民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
(立过十二月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宋之盟故/也 郑印段廷劳于棐林如聘 (第 44b 页)
(失民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
(立过十二月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宋之盟故/也 郑印段廷劳于棐林如聘 (第 44b 页)
(次立札札逃/去乃立王僚)
襄公传三十一年冬十一月吴子使屈狐庸聘于晋通
路也(通吴/晋路)赵文子问焉曰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新注/杜云)
(延州来季子邑是以三字/为一邑矣详见疆理书)巢陨诸樊阍戕戴吴(馀/祭)天似
启之何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
所启其在今嗣君乎(夷昧/嗣君)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
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昭公经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 (第 8a 页)
襄公传三十一年冬十一月吴子使屈狐庸聘于晋通
路也(通吴/晋路)赵文子问焉曰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新注/杜云)
(延州来季子邑是以三字/为一邑矣详见疆理书)巢陨诸樊阍戕戴吴(馀/祭)天似
启之何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
所启其在今嗣君乎(夷昧/嗣君)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
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昭公经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 (第 8a 页)
若天所启其在今嗣君乎(嗣君谓/夷昧)甚德而度德不失
民度不失事(审事/情)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
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
不立 十二月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文子北/宫佗襄) (第 20a 页)
民度不失事(审事/情)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
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
不立 十二月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文子北/宫佗襄) (第 20a 页)
(理始于大王而终于文王耳○刘氏瑾曰下章之首/即言虞芮质成之事则此章之末固通文王而言矣)
(盖其始也昆夷不服而大王不坠其闻及其终也文/王德盛而昆夷自服一章之閒神祖圣 孙实 相首尾)
(集传既曰大王始至又曰至于其后又曰已为文王/之时则其历年亦久矣若以皇矣三章及天作之颂) (第 32b 页)
(盖其始也昆夷不服而大王不坠其闻及其终也文/王德盛而昆夷自服一章之閒神祖圣 孙实 相首尾)
(集传既曰大王始至又曰至于其后又曰已为文王/之时则其历年亦久矣若以皇矣三章及天作之颂) (第 32b 页)
(此先言作庙之尽善以见僖公崇重周公之意也次/述姜嫄生后稷之由以推本周公相武王功业之所)
(自始/也)
○后稷之 孙实 维大(音/泰)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
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叶上/与反)无贰无虞上 (第 20a 页)
(自始/也)
○后稷之 孙实 维大(音/泰)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
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叶上/与反)无贰无虞上 (第 20a 页)
(吴天似启之何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所启其在今嗣君乎甚德而度德不失民)
(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十二月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宋之盟故也过/郑印段迋劳于棐林如聘礼 (第 48a 页)
(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十二月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宋之盟故也过/郑印段迋劳于棐林如聘礼 (第 48a 页)
此言武王之事缵(作管反)继也大王王季之父也书云
大王肇基王迹(书武成篇王若曰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基王迹
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诗云至于大王实始剪商(诗閟宫篇
后稷之 孙实 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绪业也
戎衣甲胄之属壹戎衣武成文言壹著(陟 (第 22a 页)
大王肇基王迹(书武成篇王若曰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基王迹
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诗云至于大王实始剪商(诗閟宫篇
后稷之 孙实 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绪业也
戎衣甲胄之属壹戎衣武成文言壹著(陟 (第 22a 页)
(为文王之诗焉愚按下章之首即言虞芮质成之事/则此章之末固通文王而言矣盖其始也昆夷不服)
(而大王不坠其闻及其终也文王德盛而昆夷自服/一章之间神祖圣 孙实 相首尾集传既曰大王始至)
(又曰至于其后又曰已为文王之时则其历年亦久/矣若以皇矣三章及天作之颂证之 (第 30b 页)
(而大王不坠其闻及其终也文王德盛而昆夷自服/一章之间神祖圣 孙实 相首尾集传既曰大王始至)
(又曰至于其后又曰已为文王之时则其历年亦久/矣若以皇矣三章及天作之颂证之 (第 30b 页)
(稷之稼穑其事虽不同其实相终始也非禹平水土/虽稷教民种何自而施其功非稷教民种踓禹治水)
(民何自而食惟前后相承故云缵也愚按首/章推本僖公所奉閟宫之祖上出于后稷也)
后稷之 孙实 维大(音/泰)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
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叶上/与反)无贰无虞上
帝临 (第 14b 页)
(民何自而食惟前后相承故云缵也愚按首/章推本僖公所奉閟宫之祖上出于后稷也)
后稷之 孙实 维大(音/泰)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
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叶上/与反)无贰无虞上
帝临 (第 14b 页)
(虽平何以为民用哉民下国指邰言下土则以天下/言稷止封于邰而教 稼穑则遍乎天下也身亲稼)
(穑而获封有邰之地教民稼穑而/能继大禹之功此章专言后稷)
○后稷之 孙实 维大(音/泰)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
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叶上/与反)无贰无虞上 (第 12a 页)
(穑而获封有邰之地教民稼穑而/能继大禹之功此章专言后稷)
○后稷之 孙实 维大(音/泰)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
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叶上/与反)无贰无虞上 (第 12a 页)
(同其实相终始也非禹平水土虽稷教民种何自而/施其功非稷教民种虽禹治水民何自食惟前后相)
(承故云缵也○安成刘氏曰首章推本/僖公所奉閟宫之祖上出于后稷也)
○后稷之 孙实 维大(音/泰)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
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叶上/与反)无贰无虞上
帝临 (第 14a 页)
(承故云缵也○安成刘氏曰首章推本/僖公所奉閟宫之祖上出于后稷也)
○后稷之 孙实 维大(音/泰)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
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叶上/与反)无贰无虞上
帝临 (第 14a 页)
邰也以稷为缵禹之绪业盖谓禹平水土之后稷以
教稼穑继之皆民所赖以生也语曰禹稷躬稼谓相
因以成也
后稷之 孙实 维大(泰下/同)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子/践)商至于
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戒/)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 (第 14b 页)
教稼穑继之皆民所赖以生也语曰禹稷躬稼谓相
因以成也
后稷之 孙实 维大(泰下/同)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子/践)商至于
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戒/)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 (第 14b 页)
(麇信云/艾穫也)而百姓饥君子非之 按外传鲁饥臧文仲
言于公曰国病矣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
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请如齐公使往则
臧 孙实 以公命行谓讳之以为臧孙之私行者非也
其书之意则公榖之所言者是矣左氏云礼也则不
知春秋非以为得礼而 (第 68b 页)
言于公曰国病矣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
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请如齐公使往则
臧 孙实 以公命行谓讳之以为臧孙之私行者非也
其书之意则公榖之所言者是矣左氏云礼也则不
知春秋非以为得礼而 (第 68b 页)
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所启
其在今嗣君乎(谓夷/昧)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事
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十二月北
宫文子(佗/)相卫襄公(献公/子)以如楚过郑文子入聘出
言 (第 166a 页)
其在今嗣君乎(谓夷/昧)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事
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
孙实 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十二月北
宫文子(佗/)相卫襄公(献公/子)以如楚过郑文子入聘出
言 (第 16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