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易類
四書類
詩類
春秋類
書類
小學類
經解類
孝經類
五經總義類
 (陆氏佃曰黄钟降神之/乐也故曰天神皆降)
 (王氏安石曰此/祀天下神之乐)
 (薛氏衡曰周制大祭有三一曰祭天圜丘二曰祭地 方泽
三曰禘祫宗庙三祭既殊其乐亦异然此是致)
 (神之/乐)
 (陈氏礼书古者祀天之礼众矣而莫盛于冬至莫大 (第 15a 页)
 三诗即互用于异时则昊天有成命虽歌于圜丘岂

 不可用于 方泽

 彭如砺上南北郊分祭议略臣闻礼者体也体不备
 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故先王之交
 于神明 (第 6b 页)
 (祭之说孙氏牵合株连以证已坚僻之说不亦诬耶/至于祭地祭社尤确然不可合者王制言天子祭天)
 (地诸侯祭社稷祭地祭社截然不同胡五峰始为社/与 方泽
无两祭之说朱子以为看来自有 (第 25a 页)
方泽
之祭)
 (书传汇纂曰社于新邑谓此所以祭地者非也若以/此社为祭地则王制所云祭天地社稷地与社岂重) (第 25a 页)
    社与示无二道也所谓因地事地也
 方氏苞曰胡仁仲谓王者父天而母地扫地而祭者
 唯昊天上帝地示则唯有社祭并无所谓 方泽
盖据
 大宗伯禋祀祀昊天上帝及鼓人以灵鼓鼓社祭皆
 不言大示而诸传记亦多以郊社对举故妄为此说 (第 18b 页)
宋史徽宗本纪政和四年夏五月丙戌始祭地于 方泽
以太祖配降德音于天下
礼志政和四年五月夏至亲祭地于方泽以皇弟燕王
俣为亚献越王偲为终献皇帝散斋七日于 (第 22b 页)
 帝天子亦雩祀之其夏正郊感生之帝周以后稷配
 之其于明堂总享五帝以文王武王配之此谓祭天
 配以人帝也地神有二岁有二祭夏至之日祭昆崙
 之神于 方泽
一也夏正之月祭神州地祗于北郊二
 也案地统书括地象云地中央曰昆崙又云其东南
 方五千里曰神州以此言之 …… (第 38b 页)
 为九州则禹贡九州是也其配地之神孝经纬既云
 后稷为天地之主则后稷配天南郊又配地北郊则
 周人以喾配圆丘亦当配 方泽
也郑引来方禋祀乃
 小雅大田之诗论成王年丰报祭招来四方之神禋
 絜祭祀證四方之义也祭山川者周礼兆五帝 (第 39a 页)
 五音或调五声或调五行或调律历或调阴阳或调
 正德所行注谓于人众之中取其习晓者而使之必
 知纬文作乐为是者以周礼大司乐冬至祭天圜丘
 夏至祭地 方泽
皆作乐不云止乐故知月令非也滋 (第 16a 页)
 郑氏曰大事祭祀也春秋传曰启蛰而郊龙见而雩

 始杀而尝闭蛰而烝丘陵谓冬至祭天于圜丘之上
 川泽谓夏至祭地于 方泽
之中达犹皆也亹亹勉勉
 也君子爱物见天雨泽皆勉勉劝乐
 孔氏曰此一节论必因其财物之性而致其义大莫
  …… (第 26b 页)
 有其器而亡其物则不足以明礼有其物而亡其义
 则不足以为礼故曰君子之于礼也因其财物而致
 其义焉俎豆簠簋所以致阴阳之义也圜丘 方泽
(第 27a 页)
 特以盛暑不可服羔裘又不知何所据必要服大裘

 冬裘夏葛古今同然况是季夏祭于明堂衮服则
 泽
岂必服大裘耶又以昊天有成命云郊祀天地也
 遂指以为天地当合祭岂不知祭天时地亦从祀而
 北郊祭地自如也 (第 18b 页)
 祭祀矣纯父以祭地于圆丘愈于不祭不知祭父于

 稠人广众中堂之上则可祭母则不来享要之一是
 父道一是母道一在圆丘一在 方泽
一于冬一于夏
 自是资始与资生之道甚异感生帝之说不可用
 新安朱氏曰禘之意最深长如祖考与自家身心未 (第 6b 页)
 周官言礼天于圜丘礼地于方丘乃与此不同者盖
 祭泰坛乃用辛之郊尔非圜丘冬至之祭也泰折乃
 用甲之社尔非 方泽
夏至之祭也
 马氏曰燔柴于泰坛所谓祭天于地上圜丘瘗埋于 (第 25a 页)
 顺阴阳也阳为外阴为内事之外内别乎四郊
 孔氏曰此至篇末总明卜筮之事郑注冬夏至正月
 及四时者冬至谓祭圜丘夏至谓祭 方泽
正月谓祭 …… (第 23a 页)
 宰云祀五帝帅执事而卜日郑注五帝谓四郊及明
 堂是四郊有卜也大宰又云祀大神祭大示亦如之
 大神则冬至祭圜丘大示则夏至祭 方泽
案公羊榖
 梁传云卜三正则知天子郊用夏正亦卜之也周礼
 祭宗庙亦卜日云不违者唯日与牲尸者案僖三十
  …… (第 23b 页)
 不敢必其期也卜牲而养之不敢必其物也其敬如
 是是乃所以不敢以私亵事之也日月者如冬日至
 圜丘以祀天神夏日至 方泽
以祀地祇四时迎气用
 四丘此皆素有定日不用卜至于它祭祀之当卜日
 者不可犯此素定之日也它祭祀之卜日既 (第 26a 页)
 (也/)不用玉爵尚质也三者执以从王至而授之(○贾/氏曰)

 (谓至此祀圜丘 方泽
祭所而授之王亲/自执玉币奠于神座亲酌以献尸也)
     总论
 王氏详说曰考之大宗伯非惟文之先后与 …… (第 14b 页)
 事岂非以大宰之职为尊
祀大神示(音/祗)亦如之享(许两/反)先王亦如之赞玉几玉爵
 郑康成曰大神示天地也(○贾氏曰谓冬至祭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 方泽
○) (第 15b 页)
 (祭祀谓之旅大宗伯国有故则旅上帝及四望则大/旅以有大故会众神而祭也旅之为言众也陈也会)
 (众神而陈其所遭之故焉前辈疑此祀帝而不反地/何也盖天地当合祭初无圆丘 方泽
之异如诗昊天) (第 29b 页)
 有繶纯无他义直以寒暑之宜耳然则屦人所谓凡

 四时祭祀以宜服之者亦为寒暑之当变故大裘祭
 天先儒疑施于夏至 方泽
(第 22a 页)
方泽
祭地本不与祭天同
 姑未暇论然服屦而辨冬夏之宜则大裘恐亦不施
 于夏祭先王观会通以行典礼岂有当暑而服 (第 22a 页)
 方后世儒者论祭天地之礼于天则有昊天上帝有
 五方帝有感生帝夫土不可以有二王而天可以有
 七帝乎于地则或立 方泽
或立方丘员丘为母齐衰 (第 12a 页)
 亦以见地数二之义(○刘氏曰圣人作易二昼为坤/以象地之形象所以两圭有邸)
 (法坤/之义)○王昭禹曰祀地谓 方泽
之祭大示也旅四望
 则五岳四渎在焉
 陈及之曰宗伯所谓苍璧黄琮典瑞所谓四圭两圭
 也苍璧黄琮言其色四 …… (第 8a 页)
 夏正祈谷孟夏大雩季秋大享若祀天则冬至圆丘

 用四圭之苍璧祭地则夏至 方泽
用两圭之黄琮祭
 天地之处则止于圆丘 (第 8b 页)
方泽
安有天帝之别昆崙神
 州之异哉郑氏以宗伯苍璧所礼为圆丘郊天皇天
 帝典瑞四圭所礼为祭感生之帝其说则曰 …… (第 8b 页)
 元日祈榖于上帝者非郊天也○易氏曰大宗伯之
 六器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大司乐之职冬日至
 则礼天于圆丘夏日至则礼地于 方泽
谓之礼则礼
 之常若夫四圭有邸两圭有邸用之于祀亦用以旅
 然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有故而后称旅乃与 (第 9a 页)
 黄氏曰宗伯序社稷五祀先于五岳司服序四望山
 川先于社稷祭之秩当如宗伯司服自以服为序地
 祭以社稷见不别出则 方泽
不服大裘矣诸儒纷纷 (第 9b 页)
 叶水心曰古人皆指其实不想象而言人鬼不言出

 鬼固依于人古人不以致神祗为难而以天地神明
 得其所安为难
 刘氏曰祀天圜丘祀天帝也祭地 方泽
祭地示也享
 人鬼于宗庙后稷已下先王先公也先儒言三者皆
 禘大祭夫禘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天神地示谓之皆 (第 34a 页)
 曰九拜不专为祭祀以祭祀重故举而言
凡大禋祀肆享祭示则执明水火而号祝
 刘氏曰大禋祀祭天圆丘肆享宗庙大禘祭示祭地
  方泽
三者礼最大故特言
 郑康成曰明水火司烜所共日月之气以给烝享(○/郑)
 (锷曰大祝执之以号祝既为之美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