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传/云王者不书葬此何以书不及时书过时书重录失时)
(我有往者则书谓使大夫往也恶文公不自往故书葬/以起 大夫会之
然则此改葬桓王非彼之类而得书者)
(欲见诸侯当/有恩礼故也) (第 1b 页)
 集说(杜氏谔曰春秋盟会未有外大夫别会于诸侯/者垂陇之会讥政在于大夫也桓文之霸或盟)
 (王人或致天子是天子受制于诸侯也春秋不与之/故书王人以先诸侯晋襄绍霸致诸侯而 大夫会之)
 (
是诸侯受制于大夫也春秋亦不与之故序诸侯以/先士縠 许氏翰曰明年卫人会晋伐沈则知卫服)
 (于垂陇之 (第 16a 页)
 集说(高氏闶曰荀首逆女而侨如往馈之此之谓非/礼之礼故以大夫会大夫书之 郑氏玉曰谷)
 (齐地他国大夫非过吾境而使 大夫会之
非礼也若/侨如私会则尤专恣之甚故谨而书之 汪氏克宽)
 (曰自文十一年彭生会郤缺宣十五年蔑/会高固 (第 37a 页)
自是大夫会大夫率以为常矣)
梁山崩(梁山杜注在冯翊夏阳县北诗奕奕梁山水经/注河水又南径梁山原是也夏阳今同州韩城)

 (县属陜西/西安府)
 左传(梁山崩晋侯以传召 伯宗
(第 37b 页)
伯宗
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问其所曰绛人也问)
 (绛事焉曰梁山崩将 (第 37b 页)
伯宗
谋之问将若之何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
 (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 (第 37b 页)
焉其如此/而已虽 伯宗
若之何 (第 37b 页)
伯宗
请见之不可遂以告而从)
 (之/)
 公羊(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梁山崩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大也何大尔梁 …… (第 37b 页)
 集说(杜氏预曰记异也有刘氏敞曰谷梁曰不日何/也高者有崩道也 崩道则何以书也寻谷梁)
 (此文似云山有崩道崩不当书今以晋侯问 伯宗
故/独书也是岂春秋意耶 高氏闶曰先王之制名山)
 (大川不以封梁山虽属于韩而非诸侯正受封之地/故春 (第 38b 页)
 集说(杜氏预曰不复殊吴者吴来会于戚不石氏介/曰成九年为蒲之会将以会吴而吴 至故十)
 (五年诸侯之 大夫会之
于钟离前三年悼公盟鸡泽/使荀会逆吴子而又不至故此年使鲁卫先会之于) …… (第 26b 页)
 (功者也蔡楚之与国也能无致楚之讨/乎子耳子国之为政于是乎失谋矣)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

 左传(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 大)
 (夫会之
郑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大夫不书尊晋侯也)
 谷梁(见鲁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会也)
 胡传(大夫称人贬 (第 41b 页)
 (王氏沿曰内朝聘皆言如今楚子在陈不可言如陈/故以会为文春秋不与楚灭陈故上书葬哀公下书)
 (陈灾今书叔弓会楚子于陈皆以存陈也诸许氏翰/曰楚既灭陈威震诸夏是以无所号召而 国之 大)
 (夫会之
以陈氏傅良曰诸夏之大夫旅见于楚于是/始举鲁 见其馀也 家氏铉翁曰继灭陈而书讥)
 (也楚灭人之国 (第 18a 页)
  子耳主之而己不与则其情可知矣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

 (左/传)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
 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戍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晋难重烦诸侯/故使大夫听命)
郑伯献捷于会(献蔡/捷)故亲听命大夫
 不书尊晋侯也
 (谷/传)梁见鲁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会也
   (第 9a 页)
 与之会而主吴则贬而称国圣人之情见矣春秋之
 义明矣(石氏曰成九年为蒲之会将以会吴而吴不/至故十五年诸侯之 大夫会之
于钟离前三)
 (年悼公盟鸡泽使荀会逆吴子而又不至故此年使/鲁卫先会之于善道凡此皆往会之也至秋戚之会 …… (第 27a 页)
 (孙恶出/奔卫)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左传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
(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
(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公羊传此侵也其言获何/侵而言获者适得之也榖梁传人微者也侵浅事也而)
(获公子公子病矣杜氏曰郑侵蔡欲以求媚于晋既无/晋令又无直辞主少兴师动而无谋以生国患故贬之)
(称人王氏笺义曰郑欲从楚故侵蔡以致楚然后告绝/于晋而与楚平春秋恶其叛中国故子国称人以示贬)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
(左传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郑)
(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大夫不书尊晋侯也榖梁传见/鲁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会也王氏曰邢丘故邢国河) (第 39a 页)
 则进而称人诸侯往与之会而主吴则贬而称国圣
 人之情见(音/现)矣春秋之义明矣(石氏曰成九年为蒲/之会将以会吴而吴)
 (不至故十五年诸侯之 大夫会之
于钟离前三年悼/公盟鸡泽使荀会逆吴子而又不至故此年使鲁卫)
 (先 (第 18a 页)
会之
于善道凡此皆往 (第 18a 页)
会之
也至秋戚之会序吴/于列而不复殊者因其来会也凡序吴者来会我也)
 (殊吴者往 (第 18a 页)
会之
也王氏曰悼公合十二国之诸侯为/会而吴且听命则中国之威亦少振矣吴进而称人)
 (者喜其听命也愚按经者会 (第 18a 页)
吴者九惟此书人馀皆/称国至黄池而书子盖以国称者夷狄之常也此书)

 (人者子其慕义之善黄池书子纪其主 会之
伉也陈/氏曰于是盟于戚吴初与诸侯盟也不书盟为晋讳)
 (也吴晋之盟春秋终讳/之故黄池之盟亦不书)
公 …… (第 18b 页)
其言如会何致其意也)
(榖梁传未见诸侯其曰如会何致其志也礼诸侯不生/名此其生名何卒之名也卒之名加之如 会之
上见以) …… (第 24a 页)
 (臼无道不恤公/族虐于国人)若夫郑僖公则异于是矣盟会者礼
 义之所出也背叛者逆贼之所为也僖公欲从诸侯
 会于䧦则是贵礼义得盟 会之
正也诸大夫欲背(音/佩)
 诸夏与荆楚则是背叛而为逆贼之行也此时即不 …… (第 25b 页)
)人邾(宣/)人于邢丘(左传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
(宋向戌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郑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榖梁传见鲁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会也任氏曰邢丘)
(故邢国河内平皋县也张氏曰邢自邢 …… (第 28a 页)
 (鲁君与他国大夫会例/书名何独尊晋侯乎)
公至自晋(王氏曰公留晋半岁不与/会而归书至所以危之)○莒(黎/比)人伐我东
(左传以疆鄫田高氏曰鄫田接于鲁而疆界不明故/兴兵伐鲁以正之鄫遂属于莒矣王氏曰见莒子之)
(强鲁国之弱而/盟主之无威也)○秋九月大雩(左传/旱也)○冬楚(共/)公子贞
帅师伐郑(简左传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子驷子国/子耳欲从楚子孔子蟜子展欲待晋子驷曰)

(民急矣姑从之以纾吾民晋师至吾又从之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牺牲玉帛待于二境以待强者)
(而庇民焉不亦可乎子展曰小所以事大信也小国无/信兵乱日至亡无日矣五 会之
信今将背之虽楚救我)
(将安用之亲我无成鄙我是欲不可从也不如待晋晋/君方明四军无阙八卿和睦必不弃郑楚 …… (第 30a 页)
 (又灭萧围宋于蜀之会奄然以蛮夷之大夫主盟诸/夏而听命者十有一国卒之保郑以为已有厉公败)
 (之于鄢陵三假王命以伐郑而终不服悼公复霸郑/与于五 会之
信而犹叛焉悼公欲直捣方城汉水之)
 (境继齐桓帖荆之绩则楚寝强盛未肯服义而昔者/处父之伐不足以屈其力 …… (第 34a 页)
柤会吴子/寿梦也榖梁传会又会外之也)
(五年传诸侯往与之会而主吴则贬而称国杜氏曰吴/子在柤晋以诸侯往 会之
故曰会吴柤楚地张氏曰后)
(汉彭城国传阳县有柤水愚按今在济宁路济州沛县/成十五年晋率诸侯之大夫会吴于 (第 35a 页)
陈杜/氏曰楚子在陈故四国大夫往不行会礼故不总书襄)
(陵许氏曰楚既灭陈威震诸夏是以无所号召而诸国/之 大夫会之
陈氏曰诸夏之大夫旅见于楚于是始举)
(鲁以见其馀也高氏曰中国诸侯为夷狄所灭中国既/不能救亦宜同心疾之 (第 42a 页)
(杜大命起师/行军之命)○五月甲辰
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
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诸 大夫会之(杜晋难重烦诸侯/故使大夫听命)
郑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杜献蔡/捷也)大夫不书尊晋侯也
(晋悼复文襄之业制朝聘之节俭而有/礼德义可尊 (第 2a 页)
 邾子即位未踰年甫葬其先君即与鲁大夫为会迫

 于鲁而出非获已也三十二年黑肱以滥来奔邾日
 益蹙是以为此盟鲁君不躬往而使 大夫会之
是将
 为叛盟计耳春秋书邾人之丧继以仲孙之盟责鲁
 也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 (第 8b 页)

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
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
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郑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大夫不
书尊晋侯也(侵蔡以媚晋子产子国子不顺不顺众而/皆喜也大命行师之命晋重烦诸 (第 26b 页)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前日戚之会晋侯求诸侯而

 鲁以 大夫会之
晋之耻也今日处父之盟公实求盟
 而晋以大夫盟之公之耻也曾子曰出乎尔者反乎
 尔者也君子其可不谨乎盟而 (第 10a 页)
 (患故贬/之称人)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左氏
 (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郑) (第 20b 页)
命而有正卿童子言
焉将为戮矣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
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 大夫
会之
郑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大夫不书尊晋侯也冬
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子驷子国子耳欲从楚子孔
子蟜子展欲待晋子 (第 49b 页)
不日(襄十九/祝柯)晋不主盟不日(定四/皋鼬) 大夫会之
不日(文二/垂陇)
(成十八/虚朾)苟大夫会大夫称人则又不月(宣十二清丘诸/侯不序不日则)
(大夫称 …… (第 20b 页)
克蒙日食月一受赂不讨贼蒙弑)
(君月皆以/前例见之)
凡大夫与大夫会不月(襄三十澶洲/昭二十七扈) 大夫会之
不月 …… (第 22a 页)
二橐皋)吾君会诸侯及之亦不月(哀十三/黄池)会又会亦
不月(襄十/柤)必会而及盟而后月(成二/蜀) 大夫会之
不月
(宣十五宋襄五善/道昭九陈哀六柤)必会又会而后月(成十五钟离/襄十四向)
凡鲁桓之会皆月唯不遇 (第 22b 页)
 年冬贞将卒遗言必城郢则吴为楚患迫矣
冬季孙宿会晋士丐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

邾人于戚
 林父逐君晋悼不讨而使 大夫会之
且即会于其私
 邑是成乱也故是春列国之会于向者大半不至亦
 可见人心之公而悼为荀偃邪说所误不小矣列序 (第 32a 页)
  (以属鄫为不利使鄫大夫听命于会张氏曰因吴/之来而命戍陈也石氏曰成九年为蒲之会将以)
  (会吴而吴不至故十五年诸侯之 大夫会之
于钟/离前三年悼公盟鸡泽使荀会逆吴子而又不至)
  (故此年使鲁卫先会之于善道此皆往会之也至/秋戚之 …… (第 12a 页)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
  (左传曰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大夫不书) (第 19a 页)
  叔弓会楚子于陈(左传曰叔弓宋华亥郑游吉卫/赵黡会楚子于陈杜氏曰楚子)
  (在陈故四国大夫往不行会礼故不总书襄陵许/氏曰楚既灭陈威震中夏是以无所号召而诸国)
  (之 大夫/会之)
  许迁于夷(左传曰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杜氏曰许畏) (第 22b 页)
翚以三年如齐逆女柔以十一年会宋陈蔡
盟于折夫逆女亲迎之礼也而使大夫逆之盟诸侯所
以结信而卫社稷也而使 大夫会之
则其失礼损威也
甚矣 庄公之大夫曰公子庆父溺公子结公子友臧
孙辰公子牙庆父友牙则桓之三公子也公子牙事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