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樂類
類書類
在之类皆礼之变而未尝不在经礼篇中坐如尸立如
齐毋放饭毋流歠之类虽在曲礼之中而不得谓之变
礼其说误也 王氏应麟
曰三礼义宗云仪礼十七篇吉礼三凶礼四
宾礼三嘉礼七军礼皆亡礼器注曲礼谓今礼也即指
仪礼而仪礼疏云亦名曲 (第 21a 页)
 远庙也周官掌宗庙而职曰守祧周公不称祖祢为
 远祧也当须逆数成然后庙得别出不可于成王之
 代以文武逆云为迁主所藏矣
  王氏应麟
曰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疏有
 德之王则列为祖宗虽七庙亲尽而其庙不毁汉氏 (第 41b 页)
 (物又必合黍稷古人以神之道微不可搏执故求万/物之理以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故)
 (用百物之英华庶几丽而留之此萧之气达于墙屋/则墙内乃爇萧之地故曰萧墙之内 王应麟
云古所)
 (谓香者如此韦彤五礼精义谓祭祀用香今古之礼/并无其文梁天监初何佟之议郁鬯萧光所以达神) (第 35b 页)
    材未达沈迹下僚科多才科王霸科高蹈邱
    园科乐道安贫科讽谏主文科经学优深科
    军谋越众科而 王伯厚
困学纪闻云唐制举
    之名多有八十有六则登科记所载尚有未
    尽者矣
唐书选举志高宗永徽二年 (第 50b 页)
 蕙田案南渡设宏词科事在绍兴三年嗣后
    得人最盛如周必大倪思吕祖谦洪适洪遵
    洪迈真德秀 王应麟
辈尤其著者每榜或三 (第 34a 页)
 (十七里六十八步一尺八寸二分周天之数也一度/凡千四百六里二十四步六寸四分十万七千五百)
 (六十五分分之/万九千四十九)
  (王氏应麟
困学纪闻三五历纪天去地九万里春秋/元命包阳极于九周天八十一万里孝经援神契周)
 (天七衡六閒相去万九 (第 5b 页)
 (鸣可蚕之候也阴气至/而鵙鸣可绩之候也)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穫十月陨萚(传不荣而实/曰秀葽葽草)
(也蜩螗也穫禾可穫也陨坠萚落也而笺夏小正/四月王萯秀葽其是乎四者皆物成 将寒之候)一之

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传于貉谓往取狐狸也裘/笺于貉往搏貉以自为)
(也狐狸以共尊者言/此者时寒宜助女功)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
献豜于公(传豕一岁曰豵三岁曰豜大兽公之小兽私/之 笺其同者君臣及民因习兵俱出田也)
(豕生三/曰豵)
  (王氏应麟
曰四月秀葽诸儒不详其名惟说文引刘/向说以为苦葽曹氏以尔雅本草證之知其为远志)
 (钱氏天锡曰因天时之 (第 31a 页)
 不厉国不除兵水泽不腹坚言乃不从

  王氏应麟
曰周书时训雨水之日獭祭鱼惊蛰之日
 桃始华易通卦验先雨水后惊蛰此汉太初后术也
 又案三统术谷雨三月节 (第 53b 页)
    贡周礼及史记河渠书班史地理志而下列代史
    志以及桑氏钦水经杜氏佑通典元和郡国志寰
    宇记郑氏穛通志马氏端临通考 王氏应麟
通释
    下至各省府州县志书并游览记载之语不可胜
    数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近代为专家之学者有 (第 1b 页)
 (改曰通望今黎大所东南通望故城是也旄/牛故城在所南牧誓有髳人盖国于此也)李膺益
 州记云羊膊岭水分二派一南流为大江一西南流
 为大渡河 王应麟
地理通释云大渡河一名羊山江
 源出铁豹岭岭即岷山羊膊岭之异名也大渡河即 (第 30a 页)
 也则江所从来远矣

  王氏应麟
通鉴地理通释大渡河一名羊山江源出
 铁豹岭岭即羊膊之异名也
 金氏履祥书注岷山数百峰大酉山为最大雪山 (第 28b 页)
周有青并幽而无徐梁营是周制也此有徐)
(幽营而无青梁/并疑是殷制也)
汉书地理志殷因于夏无所变改
  王氏应麟
曰尔雅九州孙炎云此盖殷制孔氏云孙
 炎以尔雅之文与禹贡不同于周礼又异故疑为殷 (第 2a 页)
 南山是也今在长安咸宁蓝田盩厔四县

 秦誓秦誓篇史系于封殽尸为𤼵丧哭之后书序则
 谓败殽还归而作 王伯厚
亦莫能折衷但云二书各
 不同金仁山竟从史余以左氏传考之誓当作于僖
 三十三年夏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之 …… (第 15b 页)
 城盖春秋时楚第一重地也宜以沈诸梁镇抚焉

 互乡云互乡所在者颇多独 王伯厚
引王无咎云亳
 州鹿邑县外有互乡城邑人相传谓童子见孔子即
 其处前代因立互乡县其城犹存余谓州县建置事 …… (第 20b 页)
 关朝廷名虽或革迹犹可寻因检新旧唐书杜氏通
 典隋地理志鹿邑名县始隋开皇十八年此后未见
 有析置互乡事虽 伯厚
语恐未足凭
 荆蛮吴集注仲雍与泰伯同窜荆蛮又云仲雍居吴
 不达者遂以吴与荆蛮为二地实则一地寰宇记今 …… (第 20b 页)
 论语与书诗遂各有所属余举汉地理志蒙阴县注
 曰禹贡蒙山在西南有祠颛臾国在蒙山下證其为
 一山也
 首阳史记正义首阳山凡五所 王伯厚
考曾子书以 …… (第 27a 页)
 文王囿七十里从来说者皆以文王七十里之囿为
 疑曰那得有如许地大余亦疑者久之近考得其说
 盖三辅黄图云灵囿在长安县西四十二里 王伯厚
 
以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注于下余谓在今鄠县东三
 十里正汉地理志所谓文王作酆(注今长安西北界/灵台乡酆水上 …… (第 30b 页)
 灵邱胡三省注齐灵邱又以汉清河郡之灵县当之

 抑出臆度母宁阙疑
 盖孟子盖大夫王驩与兄戴盖禄之盖同音集注于
 前云齐下邑后云陈氏食采邑当是二邑 宋王伯厚
 
谓汉泰山郡盖县故城在沂州沂水县西北仅一处
 无二地颇不可解后读左氏春秋传赵衰为原大夫
 于时先轸亦称 (第 38b 页)
    蕙田案以上总论南北军
汉书百官表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
文献通考武帝增置八校更名中尉为执金吾左右京
辅都尉尉丞兵卒皆属中尉(属北/军)
后汉书百官志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典谒署郎更
直执戟宿卫门户五官中郎将五官中郎五官侍郎五

官郎中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户出充车
骑左右仆射主虎贲郎习射左右陛长主直虎贲朝会
在殿中虎贲中郎侍郎郎中节从皆羽林中郎将羽林
郎皆掌宿卫侍从常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
凡六郡良家子弟补
  王氏应麟
汉制考周礼司门注司门若今城门校尉
 主王城十二门疏云都司总监十二门官故举汉法
 况之 …… (第 5b 页)
    蕙田案此征发符玺之制
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
迭为之一月一更为卒更也贫者欲得雇更钱次直者
出钱雇之月二千是为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
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
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
因便往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以给戍者

是谓过更也
  王氏应麟
汉制考周礼胥徒注此民给徭役者今卫
 士矣疏今卫士亦给徭役故举汉法况之贡禹传云
 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 (第 16b 页)
    蕙田案以上田猎几席
司服凡甸冠弁服(注甸田猎也冠弁委貌其服缁布衣/亦积素以为裳诸侯以为视朝之服)
(犹疏士冠礼及郊特牲皆曰委貌周道郑注士冠云委/ 安也言所以安正容貌故云委貌若以色言则曰玄)
(冠也云其服缁布衣亦积素以为裳者士冠礼云主人/玄冠朝服缁带素韠注云衣不言色者衣与冠同裳又)
(与韠同色是其朝服缁布衣亦如皮弁积素以为裳也/言凡甸冠弁服据习兵之时若正四时则当戎服是以)
(月令季秋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司徒搢扑北面/以誓之天子乃厉饰执弓挟矢以猎注云厉饰谓戎服)

(尚威武也以此观之习五戎司/徒誓之不戎服著冠弁可知)
  (王氏应麟
曰兵事韦弁服视朝则皮弁服甸则冠弁/服左传卫献公不释皮冠则皮弁韦弁同但色异耳)
 (是正田用韦弁也援神 (第 21b 页)
 知当何如曰骇俗犹小事但恐考之未必是耳若果

 考得是用之亦无害 又问居丧冠服答曰今考政
 和五礼丧服却用古制准此而行则亦无特然改制
 之嫌
  (王氏应麟
曰夏侯胜善说礼服谓礼之丧服也萧望/之以礼服授皇太子则汉世不以丧服为讳也唐之)
 (奸臣以凶事非臣子所 (第 47b 页)
  可乱此之谓也
  案必如曾子所问才可当格物致知四字非如此
  精察则力行处总是粗疏不见圣人权度精切处
   王氏应麟
云曾子之学博而约者也若今人所谓 (第 1b 页)
 箕曲易制车重难驾而马反则易驯皆自易以至于
 难自粗而至于精习之有渐而不可骤进学之以类
 而不可泛求是之谓有志矣  王氏应麟
曰列子云 (第 36a 页)
 赏诸侯其功大者其乐备五弦谓无文武二弦唯宫
 商等之五弦也案世本云神农作琴今云舜作者正
 用此琴特歌南风始自舜耳或五弦始舜也  王氏
 应麟
曰五音十二律古也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是琴之全体具五音也琴之有少宫少商则不复有 (第 1b 页)
 思虑不违亲如将弗见之时也结诸心形诸色而术
 省之如将复入之时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术当为述声之误也
 辨正 王氏应麟
曰祭义曰术省之贾山至言术追厥
 功术与述同
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
 正义郑氏康成曰周尚左也 孔氏 (第 5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