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五經總義類
神是变而不可知底
(程端蒙 录乾彖辞程传)
问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曰鬼神者有屈伸
往来之迹如寒来暑往日往月来春生夏长秋收 (第 6b 页)
(程端蒙 录乾彖辞程传)
问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曰鬼神者有屈伸
往来之迹如寒来暑往日往月来春生夏长秋收 (第 6b 页)
(万人杰录乾文言第二节)
问闲邪莫是为防闲抵拒那外物使不得侵近否曰固
是凡言邪皆自外至者也然只视听言动无非礼便
是闲
(程端蒙 录乾文言第二节本义)
利见大人君德也两处说这个君德却是要发明大人 …… (第 2b 页)
(董铢录乾文言第二节)
忠信所以进德忠信说实理信如吾斯之未能信忠信
进德就心上说居业就事上说
(程端蒙 录乾文言第二节) …… (第 15b 页)
(沈僩录乾文言第二节)
彦忠云先生云修辞便是逊以出之如子贡问卫君之
事亦见得逊处
(程端蒙 录乾文言第二节)
符问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曰忠
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方说 …… (第 19b 页)
同
(不知何氏录乾文言第二节)
可与存义也存字似不甚贴义字然亦且作存字看所
以伊川云守之在后
(程端蒙 录乾文言第二节)
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择言便
是修省言辞笃志便是立诚知至至之便是知 (第 23b 页)
问闲邪莫是为防闲抵拒那外物使不得侵近否曰固
是凡言邪皆自外至者也然只视听言动无非礼便
是闲
(程端蒙 录乾文言第二节本义)
利见大人君德也两处说这个君德却是要发明大人 …… (第 2b 页)
(董铢录乾文言第二节)
忠信所以进德忠信说实理信如吾斯之未能信忠信
进德就心上说居业就事上说
(程端蒙 录乾文言第二节) …… (第 15b 页)
(沈僩录乾文言第二节)
彦忠云先生云修辞便是逊以出之如子贡问卫君之
事亦见得逊处
(程端蒙 录乾文言第二节)
符问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曰忠
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方说 …… (第 19b 页)
同
(不知何氏录乾文言第二节)
可与存义也存字似不甚贴义字然亦且作存字看所
以伊川云守之在后
(程端蒙 录乾文言第二节)
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择言便
是修省言辞笃志便是立诚知至至之便是知 (第 23b 页)
是艮止也
(程端蒙 录蒙象传)
或自家是蒙得他人发或他人是蒙得自家发
(甘节录蒙初六爻辞)
卦辞有平易底有难晓底利用刑 (第 9a 页)
(程端蒙 录蒙象传)
或自家是蒙得他人发或他人是蒙得自家发
(甘节录蒙初六爻辞)
卦辞有平易底有难晓底利用刑 (第 9a 页)
一般不振底话如云包承小人又语某人云莫折了
人屋子其意谓屋弊不可大段整理他只得且撑拄
过其说巽止之义盖亦如此意尔岂不大害哉
(程端蒙 录蛊彖传)
问巽而止蛊莫是遇事巽顺以求其理之所止而后为
治蛊之道曰非也大抵资质柔巽之人遇事便不能 (第 14a 页)
人屋子其意谓屋弊不可大段整理他只得且撑拄
过其说巽止之义盖亦如此意尔岂不大害哉
(程端蒙 录蛊彖传)
问巽而止蛊莫是遇事巽顺以求其理之所止而后为
治蛊之道曰非也大抵资质柔巽之人遇事便不能 (第 14a 页)
(林学履录第六章)
乾坤二卦观之亦可见乾画奇便见得其静也专其动
也直坤画耦便见得其静也翕其动也辟
(黄干录第六章)
(程端蒙 录同)
乾静专动直而大生坤静翕动辟而广生这说阴阳体
性如此卦画也髣髴似恁地
(㬊渊录第六章) …… (第 3a 页)
通乎昼夜而知通犹兼也兼阴阳昼夜之道而知知
昼而不知夜知夜而不知昼则知皆未尽也合知礼
而成性则道义出矣知礼行处也
(程端蒙 录第七章) …… (第 10a 页)
犹曰诚斯立焉横渠伊川说成性似都就人为处说
恐不如此横渠有习以成性底意思伊川则言成其
性存其所存
(程端蒙 录第七章)
横渠谓成其性存其存伊川易传中亦是存其存却是
遗书中说作生生之谓易意思好 (第 14a 页)
乾坤二卦观之亦可见乾画奇便见得其静也专其动
也直坤画耦便见得其静也翕其动也辟
(黄干录第六章)
(程端蒙 录同)
乾静专动直而大生坤静翕动辟而广生这说阴阳体
性如此卦画也髣髴似恁地
(㬊渊录第六章) …… (第 3a 页)
通乎昼夜而知通犹兼也兼阴阳昼夜之道而知知
昼而不知夜知夜而不知昼则知皆未尽也合知礼
而成性则道义出矣知礼行处也
(程端蒙 录第七章) …… (第 10a 页)
犹曰诚斯立焉横渠伊川说成性似都就人为处说
恐不如此横渠有习以成性底意思伊川则言成其
性存其所存
(程端蒙 录第七章)
横渠谓成其性存其存伊川易传中亦是存其存却是
遗书中说作生生之谓易意思好 (第 14a 页)
(黄干录第九章)
数三百六十六三百六十天地之正数也此更不可易
自馀进退不过六故阳进不过六分人之善亦只进
得许多恶亦只退得许多大体毕竟不可易
(程端蒙 录第九章)
五四为奇各是一个四也九八为耦各是两个四也
(㬊渊录第九章)
阴少于阳气理数皆如此用全用 (第 11b 页)
数三百六十六三百六十天地之正数也此更不可易
自馀进退不过六故阳进不过六分人之善亦只进
得许多恶亦只退得许多大体毕竟不可易
(程端蒙 录第九章)
五四为奇各是一个四也九八为耦各是两个四也
(㬊渊录第九章)
阴少于阳气理数皆如此用全用 (第 11b 页)
每卦变八卦为六十四卦
(程端蒙 录第十一章)
易有太极便是下面两仪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
总为六十四自六十四总为八卦自八卦总为四象 (第 23a 页)
(程端蒙 录第十一章)
易有太极便是下面两仪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
总为六十四自六十四总为八卦自八卦总为四象 (第 23a 页)
若不专一则各自相离矣化醇是已化后化生指气
化而言草木是也
(沈僩录第五章)
天地絪缊言气化也男女搆精言形化也
(程端蒙 录第五章)
横渠云艮三索而得男乾道之所成兑三索而得女坤
道之所成所以损有男女搆精之义亦有此理 (第 19a 页)
化而言草木是也
(沈僩录第五章)
天地絪缊言气化也男女搆精言形化也
(程端蒙 录第五章)
横渠云艮三索而得男乾道之所成兑三索而得女坤
道之所成所以损有男女搆精之义亦有此理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