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經解類
易類
四書類
(赵氏曰左氏云异姓则否啖子难之诚为当矣若实/异姓不合媵则成十年直云齐人来媵足知非礼何)
(假先书 卫晋 乎所以先书二国者明九女已足而/又来媵所以为失礼非谓讥异姓来媵其义甚明)
蕙田案杜注夫人媵娣同 (第 57b 页)
(假先书 卫晋 乎所以先书二国者明九女已足而/又来媵所以为失礼非谓讥异姓来媵其义甚明)
蕙田案杜注夫人媵娣同 (第 57b 页)
(孔氏颖达曰襄元年邾子来朝卫子叔晋知武子来/聘左传云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邾是小)
(国故称朝 卫晋 是大国故称聘若俱是敌国亦得来/聘朝故司仪云诸侯相为宾是也若己初即位亦朝)
(聘大国故文公元年公孙敖 …… (第 2a 页)
来朝也故不载
僖公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杜注诸侯五年再相朝/礼也例在文十五年)
三十有三年冬十月公如齐 左氏传公如齐朝且拜
有狄师也
文公三年冬公如晋
十有三年冬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朝且寻盟
宣公四年秋公如齐
五年春公如齐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十年春公如齐
夏四月公如齐 左氏传公如齐奔丧
(赵氏汸曰齐惠非盟主比值晋伯中衰 宣公 篡立以/济西田赂齐为平州之会以定其位故终身谨于事)
(齐不朝聘于晋黑壤之会晋人止公以赂免不得与/盟 …… (第 39a 页)
(晚年不悦齐顷乃背齐/好晋反覆皆以私也)
成公三年夏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拜汶阳之田
四年夏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文
子曰晋侯必不免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
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可不敬乎
十年秋七月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注亲吊/非礼)晋人止
公使送葬
十有八年春公如晋 左氏传朝嗣君也
襄公三年春公如晋 左氏传始朝也(注公即/位而朝)
四年冬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听政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朝且听朝聘
之数
(汪氏克宽曰襄公嗣位甫及八年而三朝于晋自 宣/公 媚齐之外春秋事伯之礼未有若是其勤也晋悼) (第 39b 页)
(国故称朝 卫晋 是大国故称聘若俱是敌国亦得来/聘朝故司仪云诸侯相为宾是也若己初即位亦朝)
(聘大国故文公元年公孙敖 …… (第 2a 页)
来朝也故不载
僖公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杜注诸侯五年再相朝/礼也例在文十五年)
三十有三年冬十月公如齐 左氏传公如齐朝且拜
有狄师也
文公三年冬公如晋
十有三年冬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朝且寻盟
宣公四年秋公如齐
五年春公如齐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十年春公如齐
夏四月公如齐 左氏传公如齐奔丧
(赵氏汸曰齐惠非盟主比值晋伯中衰 宣公 篡立以/济西田赂齐为平州之会以定其位故终身谨于事)
(齐不朝聘于晋黑壤之会晋人止公以赂免不得与/盟 …… (第 39a 页)
(晚年不悦齐顷乃背齐/好晋反覆皆以私也)
成公三年夏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拜汶阳之田
四年夏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文
子曰晋侯必不免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
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可不敬乎
十年秋七月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注亲吊/非礼)晋人止
公使送葬
十有八年春公如晋 左氏传朝嗣君也
襄公三年春公如晋 左氏传始朝也(注公即/位而朝)
四年冬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听政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朝且听朝聘
之数
(汪氏克宽曰襄公嗣位甫及八年而三朝于晋自 宣/公 媚齐之外春秋事伯之礼未有若是其勤也晋悼) (第 39b 页)
子之傅作小弁以刺之然君子不责宜臼以出奔之
罪而谓小弁有孝子之道申生之事盖与宜臼无以
异也而申生失之特不知止于先王之礼义而已若
卫宣公 之二子争相为死虽有杀身以成仁之志而
其死之亦非义也然国人以其相为于祸难之中亦
自作诗以思之而申生 (第 42b 页)
罪而谓小弁有孝子之道申生之事盖与宜臼无以
异也而申生失之特不知止于先王之礼义而已若
卫宣公 之二子争相为死虽有杀身以成仁之志而
其死之亦非义也然国人以其相为于祸难之中亦
自作诗以思之而申生 (第 42b 页)
太公唐叔之后当时未尝见其受命而以牧伯之事
考之经传齐僖公自以为东州之小伯(齐东州之/侯出国语)而
黎之臣子亦以方伯连帅之职责 卫宣公 蒲之役二
国又自相推许而春秋亦记曰胥命(桓三/年)然则诸侯
莫适所主而望大国之安靖周室既不以为意 (第 30a 页)
考之经传齐僖公自以为东州之小伯(齐东州之/侯出国语)而
黎之臣子亦以方伯连帅之职责 卫宣公 蒲之役二
国又自相推许而春秋亦记曰胥命(桓三/年)然则诸侯
莫适所主而望大国之安靖周室既不以为意 (第 30a 页)
也然后知先王不以明言者正名定分防微之意深
矣鲁成公时晋荀庚位下卿卫孙良夫位上卿皆来
盟臧宣叔言卫在晋不得为次国而后 卫晋 卫皆侯
爵而以强弱为大小非也其时士大夫虽能言周礼
而移于习俗巧为附会左氏反以为礼何哉
其有中士下 (第 31a 页)
矣鲁成公时晋荀庚位下卿卫孙良夫位上卿皆来
盟臧宣叔言卫在晋不得为次国而后 卫晋 卫皆侯
爵而以强弱为大小非也其时士大夫虽能言周礼
而移于习俗巧为附会左氏反以为礼何哉
其有中士下 (第 31a 页)
(汪克宽曰杜预范宁皆云王崩赴未至故各得行朝/聘之礼今考邾子来朝之时谓赴未至于诸侯犹之)
(可也踰月之后安有赴告未及者然历秋暨冬 卫晋/ 不废聘好纵彼未闻赴而来鲁亦岂可晏然受之乎)
(案礼诸侯相见揖让入门不得终礼者六天子崩太/庙火日食后 (第 23a 页)
(可也踰月之后安有赴告未及者然历秋暨冬 卫晋/ 不废聘好纵彼未闻赴而来鲁亦岂可晏然受之乎)
(案礼诸侯相见揖让入门不得终礼者六天子崩太/庙火日食后 (第 23a 页)
(子仪礼士丧服曰哀子某是国君与士之所自称者/如此而已然则春秋之例踰年称公何耶盖臣民之)
(心不可一日无君故踰年称公以孝子之心三年不/忍当故三年称子 卫宣公 未葬而嗣子称侯非礼也)
(晋有小子侯僭礼也大夫士之子先国君而名同/之者犹称字盖君虽不夺其名而臣不可 (第 7b 页)
(心不可一日无君故踰年称公以孝子之心三年不/忍当故三年称子 卫宣公 未葬而嗣子称侯非礼也)
(晋有小子侯僭礼也大夫士之子先国君而名同/之者犹称字盖君虽不夺其名而臣不可 (第 7b 页)
烝作也注物兴作之貌(又尔雅释天冬祭于烝注进品物也书洛诰烝祭岁)又礼月令大饮烝疏烝升也升此牲体于俎
(之上周语禘郊之事则有全烝王公立饫则有房烝亲戚宴飨则有殽烝)又仪礼特牲馈食礼枣烝栗择注果实之物多皮
核优尊者可烝裹之也(又扬子方言烝淫也左传桓十六年 卫宣公 烝于夷姜注上淫曰烝)又韵会通作蒸 又五音集
韵支庱切蒸上声气上达貌(又广韵集韵𡘋诸应切音證广韵 (第 16a 页)
(之上周语禘郊之事则有全烝王公立饫则有房烝亲戚宴飨则有殽烝)又仪礼特牲馈食礼枣烝栗择注果实之物多皮
核优尊者可烝裹之也(又扬子方言烝淫也左传桓十六年 卫宣公 烝于夷姜注上淫曰烝)又韵会通作蒸 又五音集
韵支庱切蒸上声气上达貌(又广韵集韵𡘋诸应切音證广韵 (第 16a 页)
也(正字通尔雅几与□分然经传皆从几加岂作□赘)十七增(类篇力涉切音猎鼓声)十八
䝄(玉篇广韵所江切集韵疏江切𡘋音双详前䜶字注)增(类篇狼狄切音历详前字注)十九
增(字汇补音未详刘子杂俎食馂)二十艳(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以赡切盐去声𡘋文好)
(而长也从丰丰大也盍声徐曰容色丰满也扬子方言美也宋 卫晋 郑之间曰艳一曰秦晋之间美色为艳注言光艳也诗小)
雅艳妻煽方处左传桓元年美而艳(又正韵光彩貌晋书卫恒 (第 12b 页)
䝄(玉篇广韵所江切集韵疏江切𡘋音双详前䜶字注)增(类篇狼狄切音历详前字注)十九
增(字汇补音未详刘子杂俎食馂)二十艳(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以赡切盐去声𡘋文好)
(而长也从丰丰大也盍声徐曰容色丰满也扬子方言美也宋 卫晋 郑之间曰艳一曰秦晋之间美色为艳注言光艳也诗小)
雅艳妻煽方处左传桓元年美而艳(又正韵光彩貌晋书卫恒 (第 12b 页)
著而男女有别(合合之宗子之家序昭穆也异姓/谓来嫁者也主于母与父之名耳)
(际会婚礼交接之会也著明也母妇之名不明则/人伦乱也乱者若 卫宣公 楚平王为子取而自纳)
(焉/)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属乎子道
者妻皆妇道也(言母妇无昭 (第 26b 页)
(际会婚礼交接之会也著明也母妇之名不明则/人伦乱也乱者若 卫宣公 楚平王为子取而自纳)
(焉/)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属乎子道
者妻皆妇道也(言母妇无昭 (第 26b 页)
交近攻之计结卫以折晋之左臂使晋不得东向争
郑也故晋文当日汲汲焉首事曹卫岂惟报怨之私
亦事势有不得不尔晋欲救宋则不得不先伐 卫晋
欲服郑则不得不先服卫卫服而郑鲁诸国从风而
靡矣盖卫踞大河南北当齐晋郑楚之孔道晋不欲
东则已晋欲东 (第 39b 页)
郑也故晋文当日汲汲焉首事曹卫岂惟报怨之私
亦事势有不得不尔晋欲救宋则不得不先伐 卫晋
靡矣盖卫踞大河南北当齐晋郑楚之孔道晋不欲
东则已晋欲东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