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書類
设位宣徽赞拜皇帝再拜上香讫又再拜臣僚并陪
拜依班次起居如常仪
章宗本纪明昌五年三月庚辰初定日月常祀 宣宗 本纪贞祐元年闰九月戊辰朔拜日于仁政殿自
是每月吉为常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六年十二月甲申祀太阳 二
十 (第 17a 页)
拜依班次起居如常仪
章宗本纪明昌五年三月庚辰初定日月常祀 宣宗 本纪贞祐元年闰九月戊辰朔拜日于仁政殿自
是每月吉为常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六年十二月甲申祀太阳 二
十 (第 17a 页)
祀大事也非故事不敢行
章宗本纪明昌四年始以春秋二仲月上戊日祭社稷
五年正月甲戌祭社稷以宣献皇后忌辰用熙宁祀仪
乐悬而不作 宣宗 本纪贞祐四年二月甲辰命礼部尚书张行信提
控修奉社稷三月己巳以将修社稷遣太子少保张行 (第 20b 页)
章宗本纪明昌四年始以春秋二仲月上戊日祭社稷
五年正月甲戌祭社稷以宣献皇后忌辰用熙宁祀仪
乐悬而不作 宣宗 本纪贞祐四年二月甲辰命礼部尚书张行信提
控修奉社稷三月己巳以将修社稷遣太子少保张行 (第 20b 页)
志正统七年十二月奉昭皇后神主祔庙神主诣列
祖神位前谒庙礼毕太常寺官唱赐座内侍捧衣冠与
仁宗同神位唱请 宣宗皇帝 朝见内侍捧 (第 8b 页)
宣宗 衣冠置
褥位上行四拜礼讫安奉于座上
宪宗本纪成化二年春正月辛酉英宗神主祔太庙
明会典奉祔英宗神主于寝 …… (第 8b 页)
祔太庙
礼志隆庆六年八月穆宗将祔庙敕礼臣议当祧庙室
礼科陆树德言宣宗于穆宗仅五世请仍祔睿宗于世
庙而 宣宗 勿祧疏下礼部部 (第 37b 页)
宣宗 世次尚近祧之未
安因言古者以一世为一庙非以一君为一世故晋之 …… (第 37b 页)
宗
同为一世故也其后徽宗祔以与哲宗同一世高宗祔
以与钦宗同一世皆无所祧及光宗升祔增为九世十
二室今自 宣宗 至穆宗凡六世上合二祖仅八世准以
宋制可以无祧但于寝殿左右各增一室则尊祖敬宗
并行不悖矣帝命如旧敕行遂 (第 38a 页)
祧 宣宗
太常纪神宗九年礼科给事中丁汝谦奏列圣尝君临 (第 38a 页)
祖神位前谒庙礼毕太常寺官唱赐座内侍捧衣冠与
仁宗同神位唱请 宣宗皇帝 朝见内侍捧 (第 8b 页)
宣宗 衣冠置
褥位上行四拜礼讫安奉于座上
宪宗本纪成化二年春正月辛酉英宗神主祔太庙
明会典奉祔英宗神主于寝 …… (第 8b 页)
祔太庙
礼志隆庆六年八月穆宗将祔庙敕礼臣议当祧庙室
礼科陆树德言宣宗于穆宗仅五世请仍祔睿宗于世
庙而 宣宗 勿祧疏下礼部部 (第 37b 页)
宣宗 世次尚近祧之未
安因言古者以一世为一庙非以一君为一世故晋之 …… (第 37b 页)
宗
同为一世故也其后徽宗祔以与哲宗同一世高宗祔
以与钦宗同一世皆无所祧及光宗升祔增为九世十
二室今自 宣宗 至穆宗凡六世上合二祖仅八世准以
宋制可以无祧但于寝殿左右各增一室则尊祖敬宗
并行不悖矣帝命如旧敕行遂 (第 38a 页)
祧 宣宗
太常纪神宗九年礼科给事中丁汝谦奏列圣尝君临 (第 38a 页)
云
纪元表乙卯宁宗庆元元年(六/)辛酉嘉泰元年(四金是/年 泰)
(和元西辽末主珠勒呼为/奈曼奇彻勒所擒西辽亡)乙丑开禧元年(三主二年蒙/古 却特特)
(穆津即皇帝位于鄂诺河是为元太祖/称元年 三年夏乾顺孙安全应天元)戊辰嘉定元年
(十七大是年金章宗崩卫王永济立后废年二年金后/废帝 安元 三年夏安全皇建元 四 夏安全族)
(子遵顼光定元废五年金崇庆元为六年金至宁元右/副元帅呼沙呼 帝立 升王珣 是 (第 37a 页)
宣宗 改元贞祐耶)
(律琉格自立为辽王改元元统东八年张致据锦州反/僣称汉兴皇帝建元兴隆 辽 布希万努反 …… (第 37a 页)
衮冕御
奉天门百官朝服入午门鸿胪寺导执事官行礼请升
御座皇帝由中门出升座鸣鞭百官上表行礼颁诏俱
如仪 宣宗 以后储宫嗣立者并同
纪元表乙巳仁宗洪熙元年(一一在位一年改/元 太子瞻基立) 丙午
宣宗宣德元年( (第 46b 页)
纪元表乙卯宁宗庆元元年(六/)辛酉嘉泰元年(四金是/年 泰)
(和元西辽末主珠勒呼为/奈曼奇彻勒所擒西辽亡)乙丑开禧元年(三主二年蒙/古 却特特)
(穆津即皇帝位于鄂诺河是为元太祖/称元年 三年夏乾顺孙安全应天元)戊辰嘉定元年
(十七大是年金章宗崩卫王永济立后废年二年金后/废帝 安元 三年夏安全皇建元 四 夏安全族)
(子遵顼光定元废五年金崇庆元为六年金至宁元右/副元帅呼沙呼 帝立 升王珣 是 (第 37a 页)
宣宗 改元贞祐耶)
(律琉格自立为辽王改元元统东八年张致据锦州反/僣称汉兴皇帝建元兴隆 辽 布希万努反 …… (第 37a 页)
衮冕御
奉天门百官朝服入午门鸿胪寺导执事官行礼请升
御座皇帝由中门出升座鸣鞭百官上表行礼颁诏俱
如仪 宣宗 以后储宫嗣立者并同
纪元表乙巳仁宗洪熙元年(一一在位一年改/元 太子瞻基立) 丙午
宣宗宣德元年( (第 46b 页)
臣不避以为常
章宗本纪承安四年春二月壬申谕有司自三月一日
为始每旬三品至五品官各一人转对六品亦以次对
台諌勿与有应奏事与转对官相见无面对者上章亦
听三月户部尚书孙铎郎中李仲略国子祭酒赵忱始
转对香阁
泰和五年十一月戊戌大雪免朝参 宣宗 本纪贞祐三年春正月辛巳皇太子疾辍朝四月
权参知政事德升言旧制夏至免朝四日一奏事上曰 (第 8a 页)
章宗本纪承安四年春二月壬申谕有司自三月一日
为始每旬三品至五品官各一人转对六品亦以次对
台諌勿与有应奏事与转对官相见无面对者上章亦
听三月户部尚书孙铎郎中李仲略国子祭酒赵忱始
转对香阁
泰和五年十一月戊戌大雪免朝参 宣宗 本纪贞祐三年春正月辛巳皇太子疾辍朝四月
权参知政事德升言旧制夏至免朝四日一奏事上曰 (第 8a 页)
二年正月庚戌朔以世宗丧不受朝 三年正
月乙巳朔以皇太后丧不受朝 四年正月己巳朔以
皇太后丧不受朝 宣宗 本纪贞祐二年春正月丁卯朔以边事未息诏免
朝贺
兴定四年春正月壬辰朔诏免朝 五年正月丙戌朔 (第 6b 页)
月乙巳朔以皇太后丧不受朝 四年正月己巳朔以
皇太后丧不受朝 宣宗 本纪贞祐二年春正月丁卯朔以边事未息诏免
朝贺
兴定四年春正月壬辰朔诏免朝 五年正月丙戌朔 (第 6b 页)
燕山为南京/大同为西京大定为中京完颜亮迁都燕)
(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而以大定府为北京以汴京路/为南京 宣宗 迁于汴又以河南府为中京至哀宗守绪)
(亡于/蔡州)置十四总管府共为十九路(金以会宁辽阳燕山/大同大定 (第 15b 页)
(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而以大定府为北京以汴京路/为南京 宣宗 迁于汴又以河南府为中京至哀宗守绪)
(亡于/蔡州)置十四总管府共为十九路(金以会宁辽阳燕山/大同大定 (第 15b 页)
见诸王仪注
前期王府官设蕃王及从官次于府门外设王座于正
殿东稍北西向设蕃王座于正殿西稍南东向设蕃王
拜位于殿上稍南东向设王答拜位于殿上稍北西向
设蕃国从官拜位于殿门外北向设内赞二人位于殿
上之东西承传二人位于殿门外之东西设接伴舍人
位于内赞之南东西相向设引从官二人位于从官拜
位之北东西相向设王府官侍立位于殿上之左右东
西相向是日所司陈设仪仗于殿门外之东西接伴舍
人引蕃王及从官至王府门外执事者先入就位王府
官启王服皮弁服出升殿就座接伴舍人引蕃王入至
殿下由西阶 升王 府王兴降座出迎于殿门外既见王
府官引王由中门入接伴舍人引蕃王由西门入各就
拜位内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第 52a 页)
前期王府官设蕃王及从官次于府门外设王座于正
殿东稍北西向设蕃王座于正殿西稍南东向设蕃王
拜位于殿上稍南东向设王答拜位于殿上稍北西向
设蕃国从官拜位于殿门外北向设内赞二人位于殿
上之东西承传二人位于殿门外之东西设接伴舍人
位于内赞之南东西相向设引从官二人位于从官拜
位之北东西相向设王府官侍立位于殿上之左右东
西相向是日所司陈设仪仗于殿门外之东西接伴舍
人引蕃王及从官至王府门外执事者先入就位王府
官启王服皮弁服出升殿就座接伴舍人引蕃王入至
殿下由西阶 升王 府王兴降座出迎于殿门外既见王
府官引王由中门入接伴舍人引蕃王由西门入各就
拜位内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第 52a 页)
己未猎于近郊九月丙戌猎于近郊十月丙辰猎
于近郊十一月甲午猎于近郊
卫绍王本纪大安二年十一月猎于近郊 宣宗 本纪贞祐二年九月戊子禁军官围猎 三年九
月丁卯以秋稼未获禁军官围猎
元光元年十月甲申上猎于近郊诏免百 (第 46b 页)
于近郊十一月甲午猎于近郊
卫绍王本纪大安二年十一月猎于近郊 宣宗 本纪贞祐二年九月戊子禁军官围猎 三年九
月丁卯以秋稼未获禁军官围猎
元光元年十月甲申上猎于近郊诏免百 (第 4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