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四書類
書類
融王弼剔雄皆在所当黜今之儒臣礼部侍郎兼翰
林学士薛瑄在所当入命礼部会议于是尚书周经
等佥言剔雄已黜于洪武时而薛瑄尝与元儒 刘因
并欲从祀以大学士杨廷和谓其无所著述而止自
馀皆有羽翼圣经之功宜仍旧从祀 (第 33a 页)
林学士薛瑄在所当入命礼部会议于是尚书周经
等佥言剔雄已黜于洪武时而薛瑄尝与元儒 刘因
并欲从祀以大学士杨廷和谓其无所著述而止自
馀皆有羽翼圣经之功宜仍旧从祀 (第 33a 页)
道也明此义则知汉宣帝待单(音/婵)于位在诸侯王上
萧傅之议非矣(注见隐/二年)唐高祖称臣于突厥倚以为
助 刘文靖 之策失矣(事要历突厥值隋末丧乱中国/人多归之高祖初起太原及窦)
(建德刘武周李轨虽称尊号皆称臣事之 (第 20b 页)
萧傅之议非矣(注见隐/二年)唐高祖称臣于突厥倚以为
助 刘文靖 之策失矣(事要历突厥值隋末丧乱中国/人多归之高祖初起太原及窦)
(建德刘武周李轨虽称尊号皆称臣事之 (第 20b 页)
如此则训后世人君治国经邦之道也明此义则知
汉宣帝待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萧傅之议非矣唐高
祖称臣于突厥倚以为助 刘文靖 之策失矣何况于
以父事之如石晋者将欲保国而免其侵暴得乎或
曰苟不为此至于亡国则如之何曰存亡者天也 (第 26a 页)
汉宣帝待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萧傅之议非矣唐高
祖称臣于突厥倚以为助 刘文靖 之策失矣何况于
以父事之如石晋者将欲保国而免其侵暴得乎或
曰苟不为此至于亡国则如之何曰存亡者天也 (第 26a 页)
世治/中国御四裔之道也明此义则知汉宣帝待单于位在)
(诸侯王上萧傅之议非矣唐高祖称臣于突厥倚以为/助 刘文靖 之策失矣况于以父事之如石晋者将欲保)
(国而免其侵暴可乎或曰苟不为此至于亡国则如之/何曰存亡者天也得 (第 26a 页)
(诸侯王上萧傅之议非矣唐高祖称臣于突厥倚以为/助 刘文靖 之策失矣况于以父事之如石晋者将欲保)
(国而免其侵暴可乎或曰苟不为此至于亡国则如之/何曰存亡者天也得 (第 26a 页)
外无复他理也不必寘疑于其间也或曰世)
(传龙图序谓出于图南若河图由图南而傅当以龙图/解河图可也而容城 刘梦吉 力辨其伪焉何哉濂曰龙)
(图序非图南不能作也是图南之学也而非大易河出/图之本旨也八卦之设不必论孤阴与 (第 6b 页)
(传龙图序谓出于图南若河图由图南而傅当以龙图/解河图可也而容城 刘梦吉 力辨其伪焉何哉濂曰龙)
(图序非图南不能作也是图南之学也而非大易河出/图之本旨也八卦之设不必论孤阴与 (第 6b 页)
(尽废先儒之说自画一图为白圈黑圈与五相间/而为十以白为天奇以黑为地偶取三奇为乾三)
(偶为坤其馀卦取之/亦然见 刘因 河图辨)或言蜀隐者之秘授(赵撝谦/六书本)
(义云天地自然之图世传蔡元定得于蜀之隐者/秘而不传毛 (第 30b 页)
(偶为坤其馀卦取之/亦然见 刘因 河图辨)或言蜀隐者之秘授(赵撝谦/六书本)
(义云天地自然之图世传蔡元定得于蜀之隐者/秘而不传毛 (第 30b 页)
以邵子为主予尝以乾凿度及张平子传所载太一
下行九宫法考之即所谓戴九履一者则是图相传
已久安知非河图也绍定四年书
静修刘氏(因/) 河图洛书辨曰邵子但言方圆之象而
不指九十之数若以象观之则九又圆于十矣且其 …… (第 8b 页)
邵子之于图书言方圆而不言九十蔡季通以圆
星为十为图方土为九为书而朱子从之谓河图
无四隅比洛书便圆魏华父则以为九圆而十方
刘梦吉 亦云九圆于十盖皆以九为图说者以为
物有八隅必作圆形九宫是也物止四面必成方 …… (第 9a 页)
私淑朱子亦以戴九履一者为河图他如朱元升
葛同叟李简胡一中皆生于朱子之后而不从启
蒙宋末元初朱学盛行始有从启蒙者而郝经 刘
因 雷思齐犹以为非迨明之中叶士子舍程传而
专宗本义天下于是惟知有卷首之图书而不复
问其所从来矣 (第 23a 页)
下行九宫法考之即所谓戴九履一者则是图相传
已久安知非河图也绍定四年书
静修刘氏(因/) 河图洛书辨曰邵子但言方圆之象而
不指九十之数若以象观之则九又圆于十矣且其 …… (第 8b 页)
邵子之于图书言方圆而不言九十蔡季通以圆
星为十为图方土为九为书而朱子从之谓河图
无四隅比洛书便圆魏华父则以为九圆而十方
刘梦吉 亦云九圆于十盖皆以九为图说者以为
物有八隅必作圆形九宫是也物止四面必成方 …… (第 9a 页)
私淑朱子亦以戴九履一者为河图他如朱元升
葛同叟李简胡一中皆生于朱子之后而不从启
蒙宋末元初朱学盛行始有从启蒙者而郝经 刘
因 雷思齐犹以为非迨明之中叶士子舍程传而
专宗本义天下于是惟知有卷首之图书而不复
问其所从来矣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