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之乐以形容之今王之车马既多且闲苟得众贤载/之其光华和乐殆非形容所及也有其时有其具召)
(公所以欲成 王勉 乎此也○辅氏广曰车马众多而/闲习则足以为招来待遇贤者之具矣其所以望于)
(王盖有不待言而可知者诗所 (第 55a 页)
(公所以欲成 王勉 乎此也○辅氏广曰车马众多而/闲习则足以为招来待遇贤者之具矣其所以望于)
(王盖有不待言而可知者诗所 (第 55a 页)
(○黄氏佐曰王犹凡平日所以施于中外者皆是诗/人恐王全以为兵威之功故曰由于王道之大而不)
(独以兵威盖欲 王勉 于王道而不狃于武/功故曰以为戒亦犹前篇矢其文德之意)
总论(许氏谦曰一章命皇父主兵二章命休父为副 (第 88b 页)
(独以兵威盖欲 王勉 于王道而不狃于武/功故曰以为戒亦犹前篇矢其文德之意)
总论(许氏谦曰一章命皇父主兵二章命休父为副 (第 88b 页)
说只是愈新之意 志道据德依仁是生熟之分切
磋琢磨是精粗之分盘铭一节是疏密之分(己未八月)
作新民节 王观涛曰卫本殷故地其民染纣污俗故
武 王勉 康叔如此非谓民先自新而我又振之也乃
振作个自新之民出来耳 自新之民蒙引主武王
之化说大全主良心之 (第 25b 页)
磋琢磨是精粗之分盘铭一节是疏密之分(己未八月)
作新民节 王观涛曰卫本殷故地其民染纣污俗故
武 王勉 康叔如此非谓民先自新而我又振之也乃
振作个自新之民出来耳 自新之民蒙引主武王
之化说大全主良心之 (第 25b 页)
贼害也残伤也害仁者凶暴淫虐灭绝天理故谓之
贼害义者颠倒错乱伤败彝伦故谓之残(语录伤败彝伦只是
小小伤败常理如不以礼食不亲迎之类若是那紾兄之臂踰东家墙底便是绝灭天理丹书怠胜敬者
灭即贼仁者谓之贼之意欲胜义者凶即贼义者谓之残之意贼义是就一事上说贼仁是就心上说其
实贼义便是贼那仁底分而言之则如此又曰赋仁便是将三纲五常天叙之与天秩之礼一齐坏了义
随事制宜贼义只是于此一事不是更有他事在○饶氏曰贼是贼杀譬如一根株木贼义则伤他枝叶
贼仁是伤他根本如焚炙忠良刳剔孕妇是贼仁贼义则又轻得些○熊氏曰贼仁便是杀人罪过贼义
则似手足上有伤) 一夫言众叛亲离不复以为君也书曰独
夫纣盖四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独夫所
以深警齐王垂戒后世也○ 王勉 曰斯言也惟在下
者有汤武之仁而在上者有桀纣之暴则可不然是
未免为篡弑之罪也(勉建安人○通曰集注末引王 (第 23a 页)
贼害义者颠倒错乱伤败彝伦故谓之残(语录伤败彝伦只是
小小伤败常理如不以礼食不亲迎之类若是那紾兄之臂踰东家墙底便是绝灭天理丹书怠胜敬者
灭即贼仁者谓之贼之意欲胜义者凶即贼义者谓之残之意贼义是就一事上说贼仁是就心上说其
实贼义便是贼那仁底分而言之则如此又曰赋仁便是将三纲五常天叙之与天秩之礼一齐坏了义
随事制宜贼义只是于此一事不是更有他事在○饶氏曰贼是贼杀譬如一根株木贼义则伤他枝叶
贼仁是伤他根本如焚炙忠良刳剔孕妇是贼仁贼义则又轻得些○熊氏曰贼仁便是杀人罪过贼义
则似手足上有伤)
夫纣盖四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独夫所
以深警齐王垂戒后世也○ 王勉 曰斯言也惟在下
者有汤武之仁而在上者有桀纣之暴则可不然是
未免为篡弑之罪也(勉建安人○通曰集注末引王 (第 23a 页)
人之所以轻易其言者以其未遭失言之责故耳盖
常人之情无所惩于前则无所警于后非以为君子
之学必俟有责而后不敢易其言也然此岂亦有为
(去声)而言之与(平声)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去声)
王勉 曰学问有馀人资于己不得已而应之可也若
好为人师则自足而不复有进矣此人之大患也
(通曰通上章两人字为泛 (第 34a 页)
常人之情无所惩于前则无所警于后非以为君子
之学必俟有责而后不敢易其言也然此岂亦有为
(去声)而言之与(平声)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去声)
王勉 曰学问有馀人资于己不得已而应之可也若
好为人师则自足而不复有进矣此人之大患也
(通曰通上章两人字为泛 (第 34a 页)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行去声)
必犹期也大人言行不先期于信果但义之所在则
必从之卒亦未尝不信果也○尹氏曰主于义则信
果在其中矣主于信果则未必合义 王勉 曰若不合
于义而不信不果则妄人尔(通曰信果自是为士者当然之事惟至于大人
则言行惟义之从虽不先期于信果 (第 10b 页)
必犹期也大人言行不先期于信果但义之所在则
必从之卒亦未尝不信果也○尹氏曰主于义则信
果在其中矣主于信果则未必合义 王勉 曰若不合
于义而不信不果则妄人尔(通曰信果自是为士者当然之事惟至于大人
则言行惟义之从虽不先期于信果 (第 10b 页)
贼害也残伤也害仁者凶暴淫虐灭绝天理故谓之
贼害义者颠倒错乱伤败彝伦故谓之残一夫言众
叛亲离不复(扶又反)以为君也书曰独夫纣(见泰誓中)盖四
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独夫所以深警齐
王垂戒后世也 王勉(建安人) 曰斯言也惟在下者有 (第 20a 页)
贼害义者颠倒错乱伤败彝伦故谓之残一夫言众
叛亲离不复(扶又反)以为君也书曰独夫纣(见泰誓中)盖四
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独夫所以深警齐
王垂戒后世也 王勉(建安人) 曰斯言也惟在下者有 (第 20a 页)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行去声)
必犹期也大人言行不先期于信果但义之所在则
必从之卒亦未尝不信果也 尹氏曰主于义则信
果在其中矣主于信果则未必合义 王勉 曰若不合
于义而不信不果则妄人尔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第 7b 页)
必犹期也大人言行不先期于信果但义之所在则
必从之卒亦未尝不信果也 尹氏曰主于义则信
果在其中矣主于信果则未必合义 王勉 曰若不合
于义而不信不果则妄人尔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第 7b 页)
下之贤者而不厌其多矣(吕东莱曰今王之车马既/多既闲苟得贤以载之其)
(光华和乐殆非形容所及也有其时/有其具召公所以欲成 王勉 乎此也)遂歌盖继王之
声而遂歌之犹书所谓赓载歌也(胡庭芳曰言车多/焉闲亦应前来游)
(之意言矢诗 (第 41b 页)
(光华和乐殆非形容所及也有其时/有其具召公所以欲成 王勉 乎此也)遂歌盖继王之
声而遂歌之犹书所谓赓载歌也(胡庭芳曰言车多/焉闲亦应前来游)
(之意言矢诗 (第 41b 页)
义皆根于心未有贼仁而不贼义者所以下文只以残贼之人总言其恶耳孟子此言虽意在警齐王然
亦见英气太露处)○ 王勉(建安人) 曰斯言也惟在下者有汤武
之仁而在上者有桀纣之暴则可不然是未免于篡
弑之罪也(云峰胡氏曰无孟子之说无以 (第 29b 页)
亦见英气太露处)○ 王勉(建安人) 曰斯言也惟在下者有汤武
之仁而在上者有桀纣之暴则可不然是未免于篡
弑之罪也(云峰胡氏曰无孟子之说无以 (第 29b 页)
人之所以轻易其言者以其未遭失言之责故耳盖
常人之情无所惩于前则无所警于后非以为君子
之学必俟有责而后不敢易其言也然此岂亦有为
(去声)而言之与(音余○庆源辅氏曰谨言语自是君子之庸行何待于有责而后然)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去声)
王勉 曰学问有馀人资于己不得已而应之可也若
好为人师则自足而不复(扶又反)有进矣此人之大患
也(新安陈氏曰 (第 43a 页)
常人之情无所惩于前则无所警于后非以为君子
之学必俟有责而后不敢易其言也然此岂亦有为
(去声)而言之与(音余○庆源辅氏曰谨言语自是君子之庸行何待于有责而后然)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去声)
王勉 曰学问有馀人资于己不得已而应之可也若
好为人师则自足而不复(扶又反)有进矣此人之大患
也(新安陈氏曰 (第 43a 页)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行去声)
必犹期也大人言行不先期于信果但义之所在则
必从之卒亦未尝不信果也○尹氏曰主于义则信
果在其中矣主于信果则未必合义 王勉 曰若不合
于义而不信不果则妄人尔(龟山杨氏曰夫子谓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
人哉故孟子言此以发明孔子之意 (第 12b 页)
必犹期也大人言行不先期于信果但义之所在则
必从之卒亦未尝不信果也○尹氏曰主于义则信
果在其中矣主于信果则未必合义 王勉 曰若不合
于义而不信不果则妄人尔(龟山杨氏曰夫子谓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
人哉故孟子言此以发明孔子之意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