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書類
春秋類
    乎此而始祖太祖之号确有所归无可疑矣

    厥后明孝宗时宪宗升祔时九庙已备定议
    祧迁当时礼臣 周洪谟
倪岳等乃谓国家自
    德祖以上莫推世次遂以德祖视周后稷盖
    沿王安石僖祖之谬说失职甚矣有一 (第 28b 页)
    蕙田案吴澄之祀罢于嘉靖九年
英宗前纪正统九年三月辛亥朔新建太学成释奠于
先师孔子
景帝本纪景泰二年二月辛未释奠于先师孔子
明会典景泰六年奏准以两庑祭品俭薄增豕四枣栗
各五十斤黍稷各一斗形盐五十斤南京国子监一体
增设
成化二年封董仲舒为广川伯胡安国建宁伯蔡沈崇

安伯真德秀浦城伯
王圻续通考成化四年彭时奏谓汉晋之时道统无传
所幸有专门之师讲诵圣经以诏学者斯文赖以不坠
此马融范宁诸人虽学行未纯亦不得而废
明史礼志成化十二年从 祭酒周洪谟
言增乐舞为八
佾笾豆各十二
  (第 24a 页)
祭酒周洪谟
于成化十二年七月奏请加孔子封号
 先儒罗从彦尝曰唐既封先圣为王袭其旧号可也 …… (第 24a 页)
 今北监所有塑像皆因元旧不忍撤毁耳以此观之
 冕旒盖因塑像之旧而笾豆佾舞之数则祖宗斟酌
 已有定式俱当仍旧惟佾舞居下则行太常寺考正
 之九月 周洪谟
又言孔子封号冕服笾豆佾舞等事
 礼部称洪武年间太学止用神主塑像非圣朝之制
 臣以为孔子之道不外礼乐今 …… (第 25a 页)
胡瑗为礼官 周洪谟
所却而止至是以璁力主众不敢
违毁像盖用濂说先贤去留略如九功言其进欧阳修
则以濮议故也明年国子监建启圣 (第 41a 页)
广东北卷
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陜西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
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也成化二十二年万安当
周洪谟
为礼部尚书皆四川人乃因布政使潘稹之 (第 36a 页)
 唯苏轼同郑康成为无病以其非异派也先儒曾□
 程珌易韨夏僎程大昌黄度陈普王充耘皆主苏说
 近世蔡传单行而郑晓 周洪谟
马中锡邵宝张吉章
 潢郝敬袁黄亦以苏说为是此心此理之同终不容 (第 22b 页)
亘千里所至流逋藏聚为梗刘千斤因之作乱至李胡
子复乱流民虑百万都御史项忠下令有司逐之道死
者不可胜计 祭酒周洪谟
悯之乃著流民说略曰东晋
时庐松滋之民流至荆州乃侨置松滋县于荆江之南
陜西雍州之民流聚襄阳乃侨置南雍州 …… (第 56a 页)
安生理则流民皆齐民矣何以逐为李贤深然其说至
成化十一年流民复集如前贤乃援 洪谟
说上之上命
右副都御史原杰往莅其事杰乃偏历诸郡县深山穷
谷宣上德意延问流民父老皆欣然愿附籍为良民于 (第 56b 页)


周洪谟先生
著朱子家礼祠堂图说曰古者庙皆南向而各有室神主在室则皆东向先王之祭宗庙有堂事焉有室事焉设始祖南向之位于 (第 5a 页)
周洪谟
马中锡邵宝张吉章潢郝敬袁黄亦以


苏说为是此心此理之同终不容泯也传曰三卿


为主可谓众矣有诸君子 (第 33a 页)
四库全书
 读春秋略记卷一    明 朱朝瑛 撰
  隐公
元年春王正月
 正月为建子之月不必复辨即 周文安
辨之甚详至
 十月陨霜则亦自谓无以解也所疑者程子云孔子
 以夏时冠周正胡氏从之诚若是则孔子之作春秋 (第 1a 页)
郑康成谓周人改时与月程伊川胡安国谓周人改月而不改时蔡沈 周洪谟
谓周不改时亦不改月吴仲迂陈定宇张敷言史伯璿吴渊颖汪克宽辈则又胶于旧见而无所折衷岂知春秋专用周正哉今考 (第 11b 页)
 子考春夏秋冬之或差则识之以修改乎何其测候
 之后时也至下文平秩东作又云以历之节气早晚
 均次其先后之宜以授有司何其颁布之不豫也近
 世 周尧弼(名洪谟/蜀人)
非之似矣然尧弼以为使四子者
 考验已颁之历为编次将来之历则亦稽之未审也
 传曰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 (第 3a 页)
 之后时也至下文平秩东作又云以历之节气早晚
 均次其先后之宜以授有司何其颁布之不豫也近
 世周尧弼(名 洪谟/
蜀人)非之似矣然 (第 3a 页)
尧弼
以为使四子者
 考验已颁之历为编次将来之历则亦稽之未审也
 传曰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馀 …… (第 3a 页)
 帝之属刘邵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六宗

 者太极冲和之气为六宗之气也张迪以为六代帝
 王杜佑以为昊天上帝与五帝为六近代 周尧弼

 驳诸家而以时也日也月也星辰也社稷也宗庙也
 为六宗噫何其杂扰而不一也孰是孰非不能起虞
 史于地 (第 6b 页)
 而顺之王肃亦曰羑道也孔颖达曰羑声近猷故训
 为道苏子瞻曰羑羑里也文王出羑里之囚天命自
 是始顺蔡仲默曰羑若或谓即下文厥若也羑厥或
 字有讹谬 周尧弼
曰按韵书羑善也若顺也诞受羑
 若者蒙上文而言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大 …… (第 47a 页)
 侯独不可丧服乎太保使太史奉册授王于次诸侯
 入哭于路寝而见王于次王惟丧服受教戒谏哭踊
 答拜此一说也 周尧弼
辨之以受顾命主大位乃非
 常大礼非区区冠仪可比故君薨世子生者大祝犹
 得裨冕奠币以告于神生子而告且不 (第 48b 页)
 情所可解也

春王正月辩
春秋书王正月左氏云春王周正月公羊氏云曷为先
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榖梁氏云虽无事必举正
月谨始也不言王义后传桓公八年正月己卯烝云烝
冬事也春兴之志不时也不言子月胡氏云以夏时冠
月垂法后世以周正纪事示无其位不敢自专也然则
左公羊主周正榖梁主夏时胡氏从周正而云夏时冠
周月谓周人改时改月者孔安国郑康成之说也其后

朱晦庵吴仲迁陈定宇张敷言史伯璿吴渊颖汪克宽
刘勿斋赵子常刘伯温王济之王伯安杨用修因之其
义与左公羊符不改时但改月者程伊川之说也刘质
夫因之其言与胡氏合不改时亦不改月者蔡九峰之
说也黄东𤼵 周洪谟
郎瑛卢璘叶秉敬因之其旨与榖
梁小异而实相助然则孰为定论哉俞子曰左氏公羊
孔郑之说正有难之者曰子从周正 (第 34b 页)
 (番有可跋海去赤岭百里方圆七十里东南流入西/洱河合流而东号曰漾濞水又东南出会川为卢水)
 (焉卢水即黑水也长宁 周文安
云三危山在云南丽/江府其源委既详足以补禹贡之注夫以漾濞为黑) (第 34a 页)
 诋蔡传之非皆元代诸儒不独前所引吴仲迂及东
 山赵氏而已故尝为之说曰主不改说举春秋而以
 为夏时夏月并更鲁史之周岁为夏岁者 周洪谟

 主皆改说虽诗六月栖栖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二月
 初吉而亦以为周月非夏月者万充宗也(张以宁春/王正月 …… (第 54a 页)
 之体今云然者殆传写错尔

 又按王恭简樵述 周洪谟
之言曰正朔者十二朔之
 首史官纪年之所始也正月者十二月之首历官纪
 年之所始也正朔有改月数有改有不改 …… (第 64b 页)
 考春夏秋冬之或差则识之以修改乎何其测候之
 后时也至下文平秩东作又云以历之节气早晚均
 次其先后之宜以授有司何其颁布之不豫也近
 文安洪谟
非之似矣然 (第 69a 页)
文安
以为使四子者考验已
 颁之历为编次将来之历则亦稽之未审也传曰履
 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馀 …… (第 69a 页)
 重山压邑西北而邑居民多在山复案山地起粮经
 月不雨则地不毛地不毛而粮不除怀庆六邑地窄
 而粮重未有如河内之甚者也至前此有郡守纪诫
 者 文安
人入觐陈言亦及粮之重但云想国初以一 (第 1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