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殷之阳甲汉之成帝
出为别庙时祭不亏大祫之辰合食太祖奉睿宗神主
升祔太庙上继高宗则昭穆永贞献祼长序制从 之初
令
以仪坤庙为中宗庙寻又改造中宗庙于太庙之西
蕙田案兄弟不相为后者谓兄弟昭穆等伦
同堂异 (第 17a 页)
出为别庙时祭不亏大祫之辰合食太祖奉睿宗神主
升祔太庙上继高宗则昭穆永贞献祼长序制从 之初
令
蕙田案兄弟不相为后者谓兄弟昭穆等伦
同堂异 (第 17a 页)
所谓相见乎离致役乎坤也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然则圣人之法之也何以亦如乾道之统乎天道哉
乾道之始而终终而始圣人极深研几而 大明之初
之潜二之见三之惕四之跃五之飞上之亢无非因
时而成之至理在天在易总不外此圣人亦时乘六
龙而已矣乾道 …… (第 7a 页)
初之姤为巽木拔摇树木而连根取之也四之跃易
世也五之飞成名也二之见入世也上之亢见以为
是也三之惕厉忧而不乐也皆非所论于潜龙勿用
之初 也盖乾六爻皆龙六龙各有其德初之为龙其
德则太极动而生阳之始如圣人处于人所不见之 …… (第 12b 页)
故但可于爻象之位与爻象之时同列而共文之
耳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潜者藏之伏藏者潜之深初为潜龙其德隐而位下
固宜乎俱勿用矣冉即其时观 之初 虽阳也为太极
动而所生之阳此时但有气而无形无形之气有不
潜伏而深藏者乎是于时亦宜乎其勿用也
见龙 …… (第 19b 页)
不败德唯其厚物可以载厚德载物其究也自强不
息
初六履霜坚冰至(之复/)
易尊阳而抑阴何也阳贵而阴贱阳善而阴恶也始
不防之终将乱焉坤 之初 则太极生两仪之第一阴
也一阴无谓其甚微六阴由此而旋盛即之复而观
之复十一月之卦也是时冰霜满地霜自 …… (第 32a 页)
犹无疾朋来犹无咎而坚冰之至则断断可逆计矣
安贞之君子可不早为之戒哉履之象变震为足也
象曰初六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乾 之初 九阳在下坤 (第 32b 页)
之初 六阴始凝一阳一阴确是
两仪相峙然阳藏而阴凝岂可以始而忽之乎坤德
固以顺为贞有不当顺者此类是也若以 (第 32b 页)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然则圣人之法之也何以亦如乾道之统乎天道哉
乾道之始而终终而始圣人极深研几而 大明之初
之潜二之见三之惕四之跃五之飞上之亢无非因
时而成之至理在天在易总不外此圣人亦时乘六
龙而已矣乾道 …… (第 7a 页)
初之姤为巽木拔摇树木而连根取之也四之跃易
世也五之飞成名也二之见入世也上之亢见以为
是也三之惕厉忧而不乐也皆非所论于潜龙勿用
之初 也盖乾六爻皆龙六龙各有其德初之为龙其
德则太极动而生阳之始如圣人处于人所不见之 …… (第 12b 页)
故但可于爻象之位与爻象之时同列而共文之
耳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潜者藏之伏藏者潜之深初为潜龙其德隐而位下
固宜乎俱勿用矣冉即其时观 之初 虽阳也为太极
动而所生之阳此时但有气而无形无形之气有不
潜伏而深藏者乎是于时亦宜乎其勿用也
见龙 …… (第 19b 页)
不败德唯其厚物可以载厚德载物其究也自强不
息
初六履霜坚冰至(之复/)
易尊阳而抑阴何也阳贵而阴贱阳善而阴恶也始
不防之终将乱焉坤 之初 则太极生两仪之第一阴
也一阴无谓其甚微六阴由此而旋盛即之复而观
之复十一月之卦也是时冰霜满地霜自 …… (第 32a 页)
犹无疾朋来犹无咎而坚冰之至则断断可逆计矣
安贞之君子可不早为之戒哉履之象变震为足也
象曰初六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乾 之初 九阳在下坤 (第 32b 页)
之初 六阴始凝一阳一阴确是
两仪相峙然阳藏而阴凝岂可以始而忽之乎坤德
固以顺为贞有不当顺者此类是也若以 (第 3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