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右嘉量
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
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权之制以义起之以物钧之
其馀小大之差以轻重为宜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
(孟康曰谓锤之形如环也/如淳曰体为肉孔为好)周旋无端终而复始无穷已
而五 权谨 矣(汉/志)
右谨权衡 (第 21a 页)
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
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权之制以义起之以物钧之
其馀小大之差以轻重为宜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
(孟康曰谓锤之形如环也/如淳曰体为肉孔为好)周旋无端终而复始无穷已
而五 权谨 矣(汉/志)
右谨权衡 (第 21a 页)
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以之谨权衡则
以黄钟一龠千二百黍之重为十二铢两之得二十
四铢而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
五 权谨 矣舜典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此之谓
也○陈氏乐书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天有六甲地 (第 86b 页)
以黄钟一龠千二百黍之重为十二铢两之得二十
四铢而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
五 权谨 矣舜典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此之谓
也○陈氏乐书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天有六甲地 (第 86b 页)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权之制以义立之以物钧
始于诛两于两明于斤均于钧终于石五 权谨 矣权
与物均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
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是谓五则百工繇焉以
定法 (第 11a 页)
始于诛两于两明于斤均于钧终于石五 权谨 矣权
与物均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
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是谓五则百工繇焉以
定法 (第 11a 页)
(者取合并二龠之义若谓十龠为合则一斛该万/龠而量过于大矣据朱子文集亦作合龠为合)十
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以之平衡而权轻重(班/氏)
(固曰衡权起于黄钟/之龠而五 权谨 矣)则黄钟之龠所容千二百黍其
重十二铢两龠则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 (第 23a 页)
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以之平衡而权轻重(班/氏)
(固曰衡权起于黄钟/之龠而五 权谨 矣)则黄钟之龠所容千二百黍其
重十二铢两龠则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 (第 23a 页)
衡者平也权者重也衡所以任权而钧物平轻重也其
道如底以见准之正绳之直左旋见规右折见矩其在
天也佐助璇玑斟酌建指以齐七政故曰玉衡权者铢
两斤钧石也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古者黍累锤锱镮
钩锊镒之目历代差变其详未闻前志曰权本起于黄
钟之重一籥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
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 权谨 矣
其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其馀大小之差以轻重为宜 (第 14a 页)
道如底以见准之正绳之直左旋见规右折见矩其在
天也佐助璇玑斟酌建指以齐七政故曰玉衡权者铢
两斤钧石也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古者黍累锤锱镮
钩锊镒之目历代差变其详未闻前志曰权本起于黄
钟之重一籥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
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 权谨 矣
其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其馀大小之差以轻重为宜 (第 14a 页)
月之象也石者大也权之大者也一石四钧四时之象也百二十斤十二月之象也千九百二十两阴阳之数也铢两斤钧石而五 权谨
矣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准正则衡平而权钧矣是为五则又小尔雅云二十四铢曰两两有 (第 3b 页)
权称(去声)锤(直垂反)也量(去声)斗斛也(古注引汉律历志云权者铢两斤钧石也
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
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 权谨 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
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 (第 5a 页)
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
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 权谨 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
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