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某宫者也南有周召颂有周鲁商本其所从得而还/以系其国土也二雅独无所系以其纯当周世无用)
(标别均之为雅音类既同又自别为大小则声度必/有丰杀廉肉亦如十二律然既有大吕又有小吕也)
(陆深 云大雅小雅犹今言大乐小乐云尝见古器物/铭识有筦曰小雅筦有钟曰颂钟乃知诗之篇名各)
(以声音为类而所 (第 20b 页)
(标别均之为雅音类既同又自别为大小则声度必/有丰杀廉肉亦如十二律然既有大吕又有小吕也)
(陆深 云大雅小雅犹今言大乐小乐云尝见古器物/铭识有筦曰小雅筦有钟曰颂钟乃知诗之篇名各)
(以声音为类而所 (第 20b 页)
宋痤目君以杀若微者杀之姓名不登则亦宜如卫
孟絷称盗矣经一无所书则急寿之死何为者而二
子乘舟亦何所指也向见 陆詹事子渊 谓穆伯潜莫
能定其疑盖与明德实同窃意宣姜从夫之谥必如
郑武姜卫庄姜嫡妻之类而所夺乎急者当别一齐 (第 38b 页)
孟絷称盗矣经一无所书则急寿之死何为者而二
子乘舟亦何所指也向见 陆詹事子渊 谓穆伯潜莫
能定其疑盖与明德实同窃意宣姜从夫之谥必如
郑武姜卫庄姜嫡妻之类而所夺乎急者当别一齐 (第 38b 页)
(光寅簋对扬天子不显休牧敦敢对扬王不显休秦昭和钟铭不显朕皇祖受天命诅楚文不显大神巫)
咸皆以丕字作不是其證也 (陆深 曰诗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毛氏曰不显显也不时时也朱子集传因)
(之不字当是丕字清庙之不显不承即书之丕显 (第 10a 页)
咸皆以丕字作不是其證也 (陆深 曰诗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毛氏曰不显显也不时时也朱子集传因)
(之不字当是丕字清庙之不显不承即书之丕显 (第 10a 页)
乐曲之在某宫者也均之为雅音/类既同又自别为大小则声度必有丰杀廉肉亦如十)
(二律然既有大吕又有小吕也 陆深 云尝见古器物铭/识有筦曰小雅筦有钟曰颂钟乃知诗之篇名各以声)
(音为类而所被之器亦有不同也此数说彷佛 (第 19a 页)
(二律然既有大吕又有小吕也 陆深 云尝见古器物铭/识有筦曰小雅筦有钟曰颂钟乃知诗之篇名各以声)
(音为类而所被之器亦有不同也此数说彷佛 (第 19a 页)
分散又名为八分言之无理其谁信之哉
任玠序范度五体书云八分则酌乎篆隶之间吾衍
字源七辨云八分比隶字则微似篆 陆深 书辑云分
取篆隶之间谓之八分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云省者 …… (第 99a 页)
后出皆有挑法与秦隶同名其实则异又谓之八分
张绅法书通释云吾衍谓隶有秦隶汉隶灼是至论
今当以晋人真书谓之晋隶则自然易晓矣又 陆深
书辑云程邈所上务趋便捷谓之隶书王次仲分取 …… (第 110b 页)
无□循而至于支攴同书殳并作秦泰奉春之首
无异己巳𢎘巴之体莫别好古君子论至乎此岂直
三叹而已哉
陆深 书辑云古隶隶之古文也八分隶之籀也楷法
隶之篆也隶以规为方草则圆其规而六书之道散
矣
赵宧光绪论 (第 119b 页)
任玠序范度五体书云八分则酌乎篆隶之间吾衍
字源七辨云八分比隶字则微似篆 陆深 书辑云分
取篆隶之间谓之八分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云省者 …… (第 99a 页)
后出皆有挑法与秦隶同名其实则异又谓之八分
张绅法书通释云吾衍谓隶有秦隶汉隶灼是至论
今当以晋人真书谓之晋隶则自然易晓矣又 陆深
书辑云程邈所上务趋便捷谓之隶书王次仲分取 …… (第 110b 页)
无□循而至于支攴同书殳并作秦泰奉春之首
无异己巳𢎘巴之体莫别好古君子论至乎此岂直
三叹而已哉
陆深 书辑云古隶隶之古文也八分隶之籀也楷法
隶之篆也隶以规为方草则圆其规而六书之道散
矣
赵宧光绪论 (第 119b 页)
山尤多其树童童然若幢盖直上柯叶不相妨蜀人号
交让木庄子腾猿得杉楠山海经摇碧山朝歌山脆山
多楠负霜停翠 陆文裕 曰成都庭院植成行列枝叶若
相回避实似母丁香粤中分香楠青楠又有石楠凌冬
不凋楠即栴今作楠六书故曰梅之为 (第 18b 页)
交让木庄子腾猿得杉楠山海经摇碧山朝歌山脆山
多楠负霜停翠 陆文裕 曰成都庭院植成行列枝叶若
相回避实似母丁香粤中分香楠青楠又有石楠凌冬
不凋楠即栴今作楠六书故曰梅之为 (第 18b 页)
精近见王太史蒻林刻乃祖禹贡图胡氏朏明禹贡山
泽间有图而图之前后左右少有脉络可寻此图禹贡
者所以难也 陆氏文裕 曰余尝欲取今之州县推而上
之会于禹贡之命名以著古今之离合迁改为一书志
诚伟哉余窃有志而未逮顾已为禹贡 (第 4b 页)
泽间有图而图之前后左右少有脉络可寻此图禹贡
者所以难也 陆氏文裕 曰余尝欲取今之州县推而上
之会于禹贡之命名以著古今之离合迁改为一书志
诚伟哉余窃有志而未逮顾已为禹贡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