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論語類
類書類
 (其器名之八簋黍稷/稻粱白黍黄粱稰穛)
论语瑚琏也(注包曰瑚琏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琏周/曰簠簋宗庙之器贵者 疏案明堂位说)
(四代之器云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琏殷之六瑚/周之八簋注云皆黍稷器制之异同未闻郑注周礼舍)
(人云方曰簠圆曰簋如记文则夏器名琏殷器名瑚而 包咸
郑玄等注此论语贾服杜等注左传皆云夏曰瑚) (第 2a 页)
 陈蕃李膺刘祐宗慈巴肃范滂尹勋蔡衍羊陟陈翔
 檀敷刘儒贾彪符融郑太荀彧皇甫嵩朱隽刘虞公
 孙瓒袁术许荆第五访刘矩刘宠阳球刘琨张兴
 咸
杨仁董钧服虔颍容许慎高龚刘梁高彪刘茂张
 武戴封雷义王烈谢夷吾李合公沙穆华佗西汉任
 子入仕者苏武以 (第 26a 页)
 匡礼记檀弓疏曰阳虎尝侵暴于匡时又孔子弟子
 颜刻为阳货御车后孔子亦使刻御车从匡过孔子
 与阳虎相似故匡人谓孔子为阳虎因围欲杀之与
  汉包咸
注同足解孔子世家颜刻为仆以策指匡曰
 昔吾入此由彼缺也一段不明处匡地名今大名府
 长垣县西南一十五里 (第 21b 页)
    浍则广二寻深二仞王肃依小尔雅四尺曰
    仞深二仞八尺与广二寻不类赵岐注孟子
    孔安国书传并八尺曰仞郑注仪礼 包咸

    论语并七尺曰仞宜以郑说为正诗噫嘻正
    义浍广丈六尺深丈四尺盖从郑说祭义筑 (第 41b 页)
    蕙田案此条剖晰邦国常征尽发二法极为

    明了知此则 包咸
之妄可破鲁颂两言之疑
    亦可决矣
 (唐氏仲友曰学者见司徒建邦国封疆与武成分土/之等孟子颁禄之 …… (第 4b 页)
    祗出七十五人则是七家又十之五强出一
    人也此说本无可疑自何休注公羊传初税
    亩云圣人制井田之法十井共出兵车一乘
     包咸
因之亦谓十井为乘百里之国应千乘
    也何元子辨之谓使十井出一甸之赋则其
    虐又过于成公之丘 …… (第 16b 页)
    明文何休忽改为口率出钱之事无据依恐

    非是至其所云十井不过一乘其说与 包咸
    
同尤谬其辨已详见前矣且衍沃之地九夫
    为井则井之名所以异于宫室涂巷等类者
    正以其尽为田 (第 45a 页)
疏少差曰间马)
(融曰就使吾不得君臣礼葬有/二三子在吾宁忧弃于道路乎)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注 包咸
曰夫子疾处南牖/之下东首加其朝服拖绅)
(绅大带不敢不衣朝服见君东疏病者常居北牖下为/君来视则暂时迁 (第 7b 页)
 已明

右记几筵

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注今文籔为逾)
 正义郑氏康成曰秉十六斛今江淮之閒量名有为
 籔者 邢氏炳曰 包咸
云十六斗曰庾籔今文为逾
 是庾逾籔其数同也
二百四十斗 (第 61b 页)
 司马相如子虚赋充仞其中(又地名左传文十六年楚子贝自仞以伐庸注仞入庸道)一作轫孟子掘井九轫 正字通 
(古以周尺八尺为仞中人之身长八尺两臂寻之亦八尺两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长以寻度地以步小尔雅四尺)
(曰仞王肃从之 包咸
郑玄谓七尺曰仞书为山九仞释文仞七尺也应劭汉书注五尺六寸曰仞颜师古非之曰八尺曰仞取)
(人申臂之一寻也 (第 6b 页)
 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又容也易泰卦九二包荒用冯河又裹也书禹贡包匦菁茅礼乐记倒载干戈包以虎皮)又前 
 汉班固叙传包汉举信注刘德曰包取也(又通作苞丛生也书禹贡草木渐包)又姓广韵楚大夫申包胥之后汉有 大鸿 
 胪包咸(又山名山海经注吴县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穴号为地脉)
又集韵正韵𡘋蒲交切音咆集韵匏亦作包 又 
 庖通作包易姤卦包有鱼系辞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又韵补房 (第 71a 页)
 里有畸按周礼云公五百里侯四百里则是过千乘
 云云○(臣召南/)按千乘之说有二谓地方三百一十
 六里而出车千乘者马郑说也谓千乘即百里之国
 者 包咸
何休说也不能相通包氏注论语以为古者 (第 42b 页)
 七十二人此徵兵法谓之长毂一乘此统一军之甲
 杜氏以为使丘出之胡子疑其重遂谓增三之一稍
 轻于杜然皆以虚数求而不附之地也 包咸
注论语
 曰方里为井十井为乘百里之国适千乘也何休曰 …… (第 4b 页)
 其侈何臣之为

夏公如晋
 左传拜汶阳之田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左传许恃楚而不事郑郑 子良
伐许
公至自晋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公羊传棘者汶阳之不服邑也左传棘不服故围之
 棘汶阳田之邑在济北 (第 23a 页)
  凡春秋十七部

孝经郑玄注 孝经唐太宗御注
  凡孝经二部
论语马融注  包咸
注 何晏集解 邢炳疏 逸论
语 孔子家语王肃注 孔丛子
  凡论语七部
孟子赵岐注 孙奭疏 朱熹集注 (第 11a 页)
   千乘
明堂位云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坊
记云制国不过千乘○论语道千乘之国马融云司马
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
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然则千乘之赋其
地千成居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畸唯公侯之封乃能

容之虽大国之赋亦不是过焉 包咸
云千乘者百里之
国也古者井田方里为井十井为乘百里之国适千乘
也○孔氏云千乘有七万五千人与下公徒三万数 (第 13a 页)
    何梗切菨馀  (或从也从草杏声)  行声 

(古浑切草也从草声)


(愚袁切草可毒鱼从草元声)


(郎丁切大苦也从草霝声)


(大兮切稊苵也从草稊声)


(徒结切稊苵也从草跌省声) (子良
切又郎两切菰蒋也从草将声) (第 32b 页)
(去王切方器也以其形之匚正也借为匡正字) (子良
切特也引也借为渐欲之义又借去声为将帅子)


(都即切田相值也借为去声遮当理当准当等字)


(息良 (第 11b 页)
原高嘉亦以诗授元帝为上谷太守传子容为
光禄大夫孙诩以父任为郎中以世传鲁诗知名王莽
时逃去不仕又有曲阿 包咸
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
诗亦去归乡里世祖即位徵诩为博士至大司农咸举
孝廉除郎中至大鸿胪永平初任城魏应亦 (第 123b 页)
  (臣)等谨案四书纂笺二十八卷元临川詹道
傅撰此书略仿陆德明经典释文之例取朱
子章句或问集注正其音读考其名物度数
间释朱子所引之成语如真积力久出荀子
劝学篇孝子爱日出扬子孝至篇皆为证其

出处胡一中尝称其羽翼朱子良不诬也其
所援引亦间有牴牾如瑚琏之注朱子本因 包咸
之文道传既引明堂位夏后氏之四琏
殷之六瑚辨其异同而复谓夏曰瑚商曰琏
本于尔雅释器今考尔雅初无其文则道 (第 1b 页)
 (禄如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矣尝闻其略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汉)

 (书地理志亦云周爵五等其土三等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汉世儒者多以为然 包咸
注论)
 (语云千乘之国百里之国也谓大国惟百里耳○王/氏安石曰惇厚其信使天下不趋于诈显明其义使) (第 53a 页)
百里
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汉书地理志亦云周爵五等其土三等
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汉世儒者多以为然 包咸
注论语云千乘之国百里之国也谓大国惟百里耳周礼大司
徒云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 (第 25a 页)
融亦注之安昌侯张禹受鲁论于夏侯建又从庸生王
吉受齐论择善而从号曰张侯论最后而行于汉世禹
以论授成帝 后汉包咸(字子长吴/人大鸿胪)
周氏(不详/何人)并为章句
列于学官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为之
注焉魏吏部尚书何晏集孔安国 (第 36b 页)
包咸
周氏马融郑玄
陈群(字长文颖川/人魏司空)王肃周生烈(燉煌人七录云字文逢/本姓唐魏博士侍中) (第 3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