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蒐罗比校书成名之曰大元太常集礼槁
明史礼志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开礼乐二局
广徵耆儒分曹究讨洪武元年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
常司定拟祀典乃历叙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庙议以
进礼官及诸儒臣又编集郊庙山川等仪及古帝王祭
祀感格可垂鉴戒者名曰存心录二年诏诸儒臣修礼
书明年告成赐名大明集礼其书准五礼而益以冠服
车辂仪仗卤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
毕具又屡敕议礼臣李善长传瓛宋濂詹同陶安刘基
魏观崔亮牛谅 陶凯 朱升乐韶凤李原名等编辑成集
且诏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谅胡行 (第 23b 页)
明史礼志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开礼乐二局
广徵耆儒分曹究讨洪武元年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
常司定拟祀典乃历叙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庙议以
进礼官及诸儒臣又编集郊庙山川等仪及古帝王祭
祀感格可垂鉴戒者名曰存心录二年诏诸儒臣修礼
书明年告成赐名大明集礼其书准五礼而益以冠服
车辂仪仗卤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
毕具又屡敕议礼臣李善长传瓛宋濂詹同陶安刘基
魏观崔亮牛谅 陶凯 朱升乐韶凤李原名等编辑成集
且诏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谅胡行 (第 23b 页)
本太初
二曰仰大明三曰民初生四曰物品亨五曰御六龙六
曰泰阶平七曰君德成八曰圣道行九曰乐清宁其词
詹同 陶凯 所制也 十五年所定一曰炎精开运二曰
皇风三曰眷皇明四曰天道傅五曰振皇纲六曰金陵
七曰长杨八曰芳醴九曰 (第 27b 页)
二曰仰大明三曰民初生四曰物品亨五曰御六龙六
曰泰阶平七曰君德成八曰圣道行九曰乐清宁其词
詹同 陶凯 所制也 十五年所定一曰炎精开运二曰
皇风三曰眷皇明四曰天道傅五曰振皇纲六曰金陵
七曰长杨八曰芳醴九曰 (第 27b 页)
名大明集礼其书准五礼而益以冠服车辂仪仗卤
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毕具又屡
敇议礼臣李善长傅瓛宋濂詹同陶安刘基魏观崔
亮牛谅 陶凯 朱升乐韶凤李原名等编辑成集且诏
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谅胡行简
刘宗弼董彝蔡深滕公琰至 (第 81b 页)
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毕具又屡
敇议礼臣李善长傅瓛宋濂詹同陶安刘基魏观崔
亮牛谅 陶凯 朱升乐韶凤李原名等编辑成集且诏
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谅胡行简
刘宗弼董彝蔡深滕公琰至 (第 81b 页)
谨按金史元史乐志所载历代乐律制度因革损益
来历甚明然则宋大晟乐即方士魏汉津之所造取
徽宗指寸为律者也朱熹所谓崇宣之季奸谀之会
黥涅之馀不足以语天地之和指汉津而言也其乐
器等汴京破没入金改名大和金亡入元改名大成
元亡乐归于我国初斟酌元乐用之虽更制章造器
而未尝累黍验律见今太常雅乐及天下学宫所谓
大成乐者盖汉津之律也夫汉津之杜撰自不能服
宋人之心而金元以来反遵用之无敢议其失者理
不可晓近日建言之臣科场之策屡以为言卒不见
省兹则好古知音之士尚抱歉焉尝读山东乡试策
其议乐曰我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即与 陶凯 诸臣
亲制九奏乐歌诗章准之古雅声调易诸淫靡盖洋
洋盛矣然累黍未明七始未备奉常讲礼不讲乐博 (第 24a 页)
来历甚明然则宋大晟乐即方士魏汉津之所造取
徽宗指寸为律者也朱熹所谓崇宣之季奸谀之会
黥涅之馀不足以语天地之和指汉津而言也其乐
器等汴京破没入金改名大和金亡入元改名大成
元亡乐归于我国初斟酌元乐用之虽更制章造器
而未尝累黍验律见今太常雅乐及天下学宫所谓
大成乐者盖汉津之律也夫汉津之杜撰自不能服
宋人之心而金元以来反遵用之无敢议其失者理
不可晓近日建言之臣科场之策屡以为言卒不见
省兹则好古知音之士尚抱歉焉尝读山东乡试策
其议乐曰我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即与 陶凯 诸臣
亲制九奏乐歌诗章准之古雅声调易诸淫靡盖洋
洋盛矣然累黍未明七始未备奉常讲礼不讲乐博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