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蒐罗比校书成名之曰大元太常集礼槁
明史礼志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开礼乐二局
广徵耆儒分曹究讨洪武元年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

常司定拟祀典乃历叙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庙议以
进礼官及诸儒臣又编集郊庙山川等仪及古帝王祭
祀感格可垂鉴戒者名曰存心录二年诏诸儒臣修礼
书明年告成赐名大明集礼其书准五礼而益以冠服
车辂仪仗卤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
毕具又屡敕议礼臣李善长传瓛宋濂詹同陶安刘基
魏观崔亮牛谅 陶凯
朱升乐韶凤李原名等编辑成集
且诏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谅胡行 (第 23b 页)
三十日小祀涤十日者亦如

明史太祖本纪三年十一月庚戌有事于圜丘
礼志三年增祀风云雷雨于圜丘
三年谕 礼部尚书陶凯
曰人心操舍无常必有所警而 …… (第 19b 页)
事人佩之俱藏内
府遇祭则给无者不得入坛
五年命诸司各置木牌刻文其上曰国有常宪神有鉴
焉祭祀则设之又从 陶凯
奏凡亲祀皇太子宫中居守
亲王戎服侍从皇太子亲王虽不陪祀一体斋戒
太祖本纪五年十一月辛酉有事于圜丘 六 …… (第 21b 页)
 祀更撰合祀乐章礼成歌九章已病音乐之未复古

 也诏尚书詹同 陶凯
与协律郎冷谦定雅乐而学士
 宋濂为乐章著令凡祀有乐乐四等曰九奏曰八奏
 曰七奏曰六奏乐有歌有舞歌堂上 (第 35b 页)
 日夕月册封告祭及忌祭在焉馀皆于太庙行之三
 年十月上以岁时致享则享于太庙至晨昏谒见节
 序告奠古必有其所下部考论 尚书陶凯
奏古者宗 (第 4b 页)
嗣息至是追封为王妻郑氏为徐王
夫人祠庙立于太庙东以祭既而稽古无文乃即王所
生里立庙命有司春秋祭之礼部 陶凯
撰文立石仍设
祠祭署以王邻家武氏世为奉祠守王坟洒扫户九十
(第 42a 页)
本太初
二曰仰大明三曰民初生四曰物品亨五曰御六龙六
曰泰阶平七曰君德成八曰圣道行九曰乐清宁其词
詹同 陶凯
所制也 十五年所定一曰炎精开运二曰
皇风三曰眷皇明四曰天道傅五曰振皇纲六曰金陵
七曰长杨八曰芳醴九曰 (第 27b 页)
 名大明集礼其书准五礼而益以冠服车辂仪仗卤
 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毕具又屡
 敇议礼臣李善长傅瓛宋濂詹同陶安刘基魏观崔
 亮牛谅 陶凯
朱升乐韶凤李原名等编辑成集且诏
 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谅胡行简
 刘宗弼董彝蔡深滕公琰至 (第 81b 页)
丞相河南王王保保女弟为秦王樉妃时妃有父丧上
命廷臣议之 礼部尚书陶凯
奏大功以下虽庶人亦可
成昏况王妃无服上遂令中使及女史往谕妃家行纳
徵礼
    乾学案妃既有父丧礼所 (第 34b 页)
宜避 陶凯
身为礼
    臣不能规正三年之丧达于天子乃云王妃
    无服何忍心悖礼一至此也宋度宗将册封
   (第 34b 页)
  谨按金史元史乐志所载历代乐律制度因革损益
来历甚明然则宋大晟乐即方士魏汉津之所造取
徽宗指寸为律者也朱熹所谓崇宣之季奸谀之会
黥涅之馀不足以语天地之和指汉津而言也其乐
器等汴京破没入金改名大和金亡入元改名大成
元亡乐归于我国初斟酌元乐用之虽更制章造器

而未尝累黍验律见今太常雅乐及天下学宫所谓
大成乐者盖汉津之律也夫汉津之杜撰自不能服
宋人之心而金元以来反遵用之无敢议其失者理
不可晓近日建言之臣科场之策屡以为言卒不见
省兹则好古知音之士尚抱歉焉尝读山东乡试策
其议乐曰我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即与 陶凯
诸臣
亲制九奏乐歌诗章准之古雅声调易诸淫靡盖洋
洋盛矣然累黍未明七始未备奉常讲礼不讲乐博 (第 24a 页)
    廉典簿瞿庄邹孟达典籍孙蕡荅禄与权预
    评定者为左御史大夫汪广洋右御史大夫
    陈宁御史中丞刘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

    凯
书成于洪武八年濂奉敕为之序大旨斥
    沈约为吴音一以中原之韵更正其失并平
    上去三声各为二 …… (第 1a 页)
复恐拘于方言无以
达于上下质正于左御史大夫臣汪广洋右御史大夫
臣陈宁御史中丞臣刘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臣 陶凯

凡六誊稿始克成编其音谐韵协者并入之否则析之
义同字同而两见者合之旧避宋讳而不收者补之注
释则一依毛晃 (第 7b 页)
容止皆可见也邦彦曰先儒谓治定制礼功
成作乐在三代则有大夏大武在汉唐亦有七德九功
之舞我太祖之定天下有 陶凯
宋濂王祎牛谅博学诸
贤乃于礼乐二书不定今礼有大明集礼至于乐则阙
然是岂乐之难制乎抑乐之难究其音而不制 (第 3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