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城东平舆/故城是) 柏(汝宁府/西平县) 房(汝宁府遂/平县是) 黄(汝宁府光/州西十二)
(里有 黄城) 息(光州/息县) 弦(光州光/山县) 蒋(光州固始县西北/七十里期思城是)
江(汝宁府信阳/州确山 (第 4a 页)
(里有 黄城) 息(光州/息县) 弦(光州光/山县) 蒋(光州固始县西北/七十里期思城是)
江(汝宁府信阳/州确山 (第 4a 页)
(到故杜以远疑盖于宋都/之旁别有近地名逢泽耳)宋邑黄(隐元年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
(于黄杜注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 黄城 寰宇记归德/府考城县西三十六里有黄沟西距外黄城四里即)
(鲁惠公败/宋师处)郜(隐十年辛未取郜杜注 (第 1b 页)
(于黄杜注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 黄城 寰宇记归德/府考城县西三十六里有黄沟西距外黄城四里即)
(鲁惠公败/宋师处)郜(隐十年辛未取郜杜注 (第 1b 页)
之南(即玄/池也)天子乃命盛姬(阙/)之丧视皇后之葬法(视/犹)
(比/也)亦不邦后于诸侯(疑字错误/所未详也)河济之间共事(供给/事也)
韦榖 黄城 三邦之事辇丧(辇谓挽輴车发三/国之众以示荣侈)七萃之
士抗者即车(举棺以/就车)曾祝先丧(导/也) (第 3b 页)
(比/也)亦不邦后于诸侯(疑字错误/所未详也)河济之间共事(供给/事也)
韦榖 黄城 三邦之事辇丧(辇谓挽輴车发三/国之众以示荣侈)七萃之
士抗者即车(举棺以/就车)曾祝先丧(导/也) (第 3b 页)
汉西陵县隋黄州(又县名前汉地理志黄县属东莱郡内黄属魏郡外黄属陈留郡注县有黄沟泽故名师古曰惠公败宋)
师于黄杜预以为外黄县东有 黄城 即此地(又中黄天子内藏后汉桓帝纪建和元年芝生于黄藏府)又官名杜氏通典
(乘黄令晋官主乘舆金根车又晋 (第 25a 页)
师于黄杜预以为外黄县东有 黄城 即此地(又中黄天子内藏后汉桓帝纪建和元年芝生于黄藏府)又官名杜氏通典
(乘黄令晋官主乘舆金根车又晋 (第 25a 页)
黄岘关在州南九十里俱与湖广德安府应山县
接界所谓义阳三关之塞也详见险要
光州
今光州西十二里有 黄城 息县西南七里有息城赖 …… (第 18a 页)
墨县南八十里有甘棠社襄十八年齐灵公将走
邮棠即此
齐宋俱有黄地
桓十七年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路史登州府之黄
县东南有古 黄城 本纪邑后入齐
隐元年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寰宇记雎州考
城县西三十六里有黄沟西距外黄城四里即鲁 (第 123b 页)
惠公败宋师处又有黄国汝宁府光州有 黄城
郑卫楚俱有琐地 (第 123b 页)
接界所谓义阳三关之塞也详见险要
光州
今光州西十二里有 黄城 息县西南七里有息城赖 …… (第 18a 页)
墨县南八十里有甘棠社襄十八年齐灵公将走
邮棠即此
齐宋俱有黄地
桓十七年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路史登州府之黄
县东南有古 黄城 本纪邑后入齐
隐元年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寰宇记雎州考
城县西三十六里有黄沟西距外黄城四里即鲁 (第 123b 页)
惠公败宋师处又有黄国汝宁府光州有 黄城
郑卫楚俱有琐地 (第 123b 页)
淮水出河南南阳府桐柏县东桐柏山东流经信阳州
北(淮水在州城/北四十五里)其北岸为确山县境(淮水北去县四十/里 县北二十里)
(有道城/为道国)又东径罗山县北(南去县二十里楚旧有罗水/北入淮昭五年 子以驿至)
(于罗汭应/在县境)其北岸则正阳县境(北去县八十里/ 县东有江国)又东经
息县南(淮水在县南五里/ 息县古息国)又东经光山县北(南去县/八十里)又
东经光州北(淮水在州城北六十七里/西十二里有 黄城 为黄国) 又东北经固
始县北(南去县七十里北县西北七十里有期/思城为蒋国东 有蓼城冈为蓼国)又东北 (第 84b 页)
左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黄杜注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 黄城/ 今外黄故县在开封府杞县东北)
公羊(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谷梁(及者何内卑者也/宋人外卑者也) (第 19b 页)
(黄杜注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 黄城/ 今外黄故县在开封府杞县东北)
公羊(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谷梁(及者何内卑者也/宋人外卑者也) (第 19b 页)
(沈鹿杜注楚地今湖广安陆府钟祥县东六十里/有鹿湖池深不可测即其地也 黄杜注黄国弋)
(阳县魏置弋阳郡于此今河南汝宁府光州境弋/阳城在州东 黄城 在州西史记黄帝末孙陆终之)
(后封于黄陆氏纂例黄嬴姓南淮汉志南阳郡平/氏县禹贡桐柏大复山在东 (第 31b 页)
(阳县魏置弋阳郡于此今河南汝宁府光州境弋/阳城在州东 黄城 在州西史记黄帝末孙陆终之)
(后封于黄陆氏纂例黄嬴姓南淮汉志南阳郡平/氏县禹贡桐柏大复山在东 (第 31b 页)
(曹庄七年陈庄五年杞靖九年宋庄/十五年秦武三年楚武四十六年)
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黄杜注齐地路史/登州黄县东南有)
(古 黄城 本纪邑后入齐案登州府黄/县齐东垂也去鲁殊远疑非会盟处)
左传(平齐纪且/谋卫故也)
集说(高氏闶 (第 48a 页)
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黄杜注齐地路史/登州黄县东南有)
(古 黄城 本纪邑后入齐案登州府黄/县齐东垂也去鲁殊远疑非会盟处)
左传(平齐纪且/谋卫故也)
集说(高氏闶 (第 48a 页)
(之属庄二十九年传/曰凡物不为灾不书)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此书参盟之始宿国名风姓男爵/杜注东平无盐县也今无盐故城)
(在山东东/平州东)
(左/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黄杜注宋邑外黄县有 黄城 今外黄故县在河) (第 16a 页)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此书参盟之始宿国名风姓男爵/杜注东平无盐县也今无盐故城)
(在山东东/平州东)
(左/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黄杜注宋邑外黄县有 黄城 今外黄故县在河) (第 16a 页)
(附录/左传)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沈鹿杜注楚地今湖广/钟祥县东里有鹿湖池)
(即其/地也)黄随不会(黄嬴姓杜注黄国弋阳县魏置弋阳/郡于此今河南光州境弋阳城在州)
(东 黄城/ 在州西)使薳章让黄(让责/也)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 (第 21b 页)
(即其/地也)黄随不会(黄嬴姓杜注黄国弋阳县魏置弋阳/郡于此今河南光州境弋阳城在州)
(东 黄城/ 在州西)使薳章让黄(让责/也)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 (第 21b 页)
庄六年诸侯纳朔而王人子突救卫则公谷所傅
盖信而有徵也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黄杜注/齐地路)
(史登之黄县东南有古 黄城 本纪邑后入齐案/登州府黄县齐东垂也去鲁殊远疑非会盟处) (第 15a 页)
盖信而有徵也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黄杜注/齐地路)
(史登之黄县东南有古 黄城 本纪邑后入齐案/登州府黄县齐东垂也去鲁殊远疑非会盟处) (第 15a 页)
黍狐人阙外(郑伐周六邑在鲁伐郑取匡前于此见/者为戌周起也负黍杜注阳城县西南)
(有负黍亭今河南登封县负黍聚一名 黄城 是也狐/人后汉志颍阴县有狐宗乡古狐人亭也在今河南)
(临颍县阙外即伊阙外之邑/在今洛阳县南阙塞山下 (第 9a 页)
(有负黍亭今河南登封县负黍聚一名 黄城 是也狐/人后汉志颍阴县有狐宗乡古狐人亭也在今河南)
(临颍县阙外即伊阙外之邑/在今洛阳县南阙塞山下 (第 9a 页)
盖食/苗虫之属不为田野之害亦不书于经也○蜚扶味反)
○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杜黄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 黄城 ○败必迈反败佗)
(也后/仿此)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杜经/无义) (第 11a 页)
○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杜黄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 黄城 ○败必迈反败佗)
(也后/仿此)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杜经/无义) (第 11a 页)
即今莱州之地(司马氏贞曰宣七年左传齐侯伐莱/服虔以为东莱黄县是今案地理志)
(黄县有莱山恐即此地之夷地理今释案蔡传以莱/夷为今莱州之地然元和志云故 黄城 在登州黄县)
(东南二十五里古莱子国宣七年春秋传曰齐侯伐不/莱杜注今东莱黄县是今之登州府亦禹贡莱夷 (第 31b 页)
(黄县有莱山恐即此地之夷地理今释案蔡传以莱/夷为今莱州之地然元和志云故 黄城 在登州黄县)
(东南二十五里古莱子国宣七年春秋传曰齐侯伐不/莱杜注今东莱黄县是今之登州府亦禹贡莱夷 (第 31b 页)
夫妇之事也书及制盟朋友之事也书郑伯克段即
兄弟之事也一开卷人伦备矣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左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 黄城) 公立
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公羊传孰
及之内之微者也 榖梁传及者何内卑者也宋人
外卑 (第 20a 页)
兄弟之事也一开卷人伦备矣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左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 黄城) 公立
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公羊传孰
及之内之微者也 榖梁传及者何内卑者也宋人
外卑 (第 2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