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類
(名完而谥桓盖古不讳嫌名也弑家氏铉翁曰凡弑/而贼不讨不书葬无臣子也此 而葬以州吁即刑)
(卫之臣子能葬其君也公李氏廉曰程子私谥之说/本啖子春秋诸国皆称 独 蔡桓 称侯盖告王请谥)
(故特书之明得礼也见汪氏克宽曰先王之制诸侯/初立丧毕则以士服 天子而赐之命及其 (第 27b 页)
(卫之臣子能葬其君也公李氏廉曰程子私谥之说/本啖子春秋诸国皆称 独 蔡桓 称侯盖告王请谥)
(故特书之明得礼也见汪氏克宽曰先王之制诸侯/初立丧毕则以士服 天子而赐之命及其 (第 27b 页)
集说(杨氏士勋曰鲁世家桓公名允惠公之子隐公/之弟以桓王九年即位世本作轨谥法辟土服)
(远曰/桓)
(庚桓王/午九年)元年(齐僖二十年晋哀七年卫宣八年 蔡桓 四/年郑庄三十三年曹桓四十六年陈桓三)
(十四年把武四十年宋殇九/年秦宁五年楚武三十年)
春王 …… (第 1a 页)
集说(俞氏皋曰虽无事必书时书首月而/成岁其有四时不具者盖阙文也)
附录左传(冬郑伯/拜盟)
(辛桓王/未十年)二年(齐僖二十一年晋哀八年卫宣九年 蔡桓/ 五年郑庄三十四年曹桓四十七年陈桓)
(三十五年杞武四十一年宋殇/十年秦宁六年楚武三十一年)
春王正 …… (第 8b 页)
(大义不宜会而会以谋御楚则终不免矣时季氏本/曰蔡郑邓三国皆在楚北境而邓尤近是 熊通始)
(僭称王凭陵江汉邓先患之故为地主而会蔡郑于/其国不知 蔡桓 郑庄本无远虑不足与谋后五年邓)
(侯吾离奔鲁盖日迫于楚/而转托于周公之后矣)
(案公羊以为邓与会 …… (第 19b 页)
(县有地名千亩今平阳府介休县有千亩原东陉/庭杜注翼南鄙邑翼即今平阳府翼城县县 南)
(七十五里有荧庭/城志云即陉庭也)
(壬桓王十/申一年)三年(齐僖二十二年晋哀九年卫宣十年 蔡/桓 六年郑庄三十五年曹桓四十八年) …… (第 22b 页)
(河东河北县括地志魏故国在芮城县北五里今/山西平阳府解州芮城县河北故城是也孔疏世)
(本芮魏/皆姬姓)
(癸桓王十/酉二年)四年(齐僖二十三年晋小子侯元年卫宣十/一年 蔡桓 七年郑庄三十六年曹桓四)
(十九年陈桓三十七年把武四十三年/宋庄二年秦宁八年楚武三十三年)
春正月 (第 35b 页)
(远曰/桓)
(庚桓王/午九年)元年(齐僖二十年晋哀七年卫宣八年 蔡桓 四/年郑庄三十三年曹桓四十六年陈桓三)
(十四年把武四十年宋殇九/年秦宁五年楚武三十年)
春王 …… (第 1a 页)
集说(俞氏皋曰虽无事必书时书首月而/成岁其有四时不具者盖阙文也)
附录左传(冬郑伯/拜盟)
(辛桓王/未十年)二年(齐僖二十一年晋哀八年卫宣九年 蔡桓/ 五年郑庄三十四年曹桓四十七年陈桓)
(三十五年杞武四十一年宋殇/十年秦宁六年楚武三十一年)
春王正 …… (第 8b 页)
(大义不宜会而会以谋御楚则终不免矣时季氏本/曰蔡郑邓三国皆在楚北境而邓尤近是 熊通始)
(僭称王凭陵江汉邓先患之故为地主而会蔡郑于/其国不知 蔡桓 郑庄本无远虑不足与谋后五年邓)
(侯吾离奔鲁盖日迫于楚/而转托于周公之后矣)
(案公羊以为邓与会 …… (第 19b 页)
(县有地名千亩今平阳府介休县有千亩原东陉/庭杜注翼南鄙邑翼即今平阳府翼城县县 南)
(七十五里有荧庭/城志云即陉庭也)
(壬桓王十/申一年)三年(齐僖二十二年晋哀九年卫宣十年 蔡/桓 六年郑庄三十五年曹桓四十八年) …… (第 22b 页)
(河东河北县括地志魏故国在芮城县北五里今/山西平阳府解州芮城县河北故城是也孔疏世)
(本芮魏/皆姬姓)
(癸桓王十/酉二年)四年(齐僖二十三年晋小子侯元年卫宣十/一年 蔡桓 七年郑庄三十六年曹桓四)
(十九年陈桓三十七年把武四十三年/宋庄二年秦宁八年楚武三十三年)
春正月 (第 3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五
(甲桓王十/戌三年)五年(齐僖二十四年晋小子二年卫宣十二/年 蔡桓 八年郑庄三十七年曹桓五十)
(年陈桓三十八年杞武四十四年宋/庄三年秦宁九年楚武三十四年)
春正 …… (第 1a 页)
(案左氏以州公为淳于公张氏洽赵氏鹏飞皆以州/为畿内之国与癸公同二说各有所见今并存之)
(乙桓王十/亥四年)六年(齐僖二十五年晋小子三年卫宣十三/年 蔡桓 九年郑庄三十八年曹桓五十)
(一年陈厉公跃元年把武四十五年/宋庄四年秦宁十年楚武三十五年)
春正月 …… (第 13b 页)
(告不能然明年王使主纪婚矣何言不能自通也/当繇齐欲灭纪鲁与齐好不敢显言为纪求成耳)
(丙桓王十/子五年)七年(齐僖二十六年晋小子四年卫宣十四/年 蔡桓 十年郑庄三十九年曹桓五十)
(二年陈厉二年把武四十六年宋庄/五年秦宁十一年楚武三十六年)
春二月己 …… (第 23b 页)
(郏杜注王城也今河南府洛阳/县西有郏鄏陌亦谓之郏山)
(丁桓王十/丑六年)八年(齐僖二十七年晋侯缗元年卫宣十五/年 蔡桓 十一年郑庄四十年曹桓五十) …… (第 27a 页)
(下嫁则同姓诸侯为主逆王后无使诸侯为主之礼/然据家氏铉翁所引庄十八年虢晋郑使原庄公逆)
(后则同姓诸侯/为主确有可据)
(戊桓王十/寅七年)九年(齐僖二十八年晋缗二年卫宣十六年 蔡桓 十二年郑庄四十一年曹桓五十)
(四年陈厉四年把靖公元年宋庄/七年秦出子元年楚武三十八年)
春纪季姜 …… (第 36b 页)
(已极鄫巫亚于鲁大夫则屈辱/尤甚焉比事考之而义自见)
(已桓王十/卯八年)十年(齐僖二十九年晋缗三年卫宣十七年 蔡桓 十三年郑庄四十二年曹桓五十)
(五年陈厉五年杞靖二年宋庄八/年秦出子二年楚武三十九年) (第 40a 页)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五
(甲桓王十/戌三年)五年(齐僖二十四年晋小子二年卫宣十二/年 蔡桓 八年郑庄三十七年曹桓五十)
(年陈桓三十八年杞武四十四年宋/庄三年秦宁九年楚武三十四年)
春正 …… (第 1a 页)
(案左氏以州公为淳于公张氏洽赵氏鹏飞皆以州/为畿内之国与癸公同二说各有所见今并存之)
(乙桓王十/亥四年)六年(齐僖二十五年晋小子三年卫宣十三/年 蔡桓 九年郑庄三十八年曹桓五十)
(一年陈厉公跃元年把武四十五年/宋庄四年秦宁十年楚武三十五年)
春正月 …… (第 13b 页)
(告不能然明年王使主纪婚矣何言不能自通也/当繇齐欲灭纪鲁与齐好不敢显言为纪求成耳)
(丙桓王十/子五年)七年(齐僖二十六年晋小子四年卫宣十四/年 蔡桓 十年郑庄三十九年曹桓五十)
(二年陈厉二年把武四十六年宋庄/五年秦宁十一年楚武三十六年)
春二月己 …… (第 23b 页)
(郏杜注王城也今河南府洛阳/县西有郏鄏陌亦谓之郏山)
(丁桓王十/丑六年)八年(齐僖二十七年晋侯缗元年卫宣十五/年 蔡桓 十一年郑庄四十年曹桓五十) …… (第 27a 页)
(下嫁则同姓诸侯为主逆王后无使诸侯为主之礼/然据家氏铉翁所引庄十八年虢晋郑使原庄公逆)
(后则同姓诸侯/为主确有可据)
(戊桓王十/寅七年)九年(齐僖二十八年晋缗二年卫宣十六年 蔡桓 十二年郑庄四十一年曹桓五十)
(四年陈厉四年把靖公元年宋庄/七年秦出子元年楚武三十八年)
春纪季姜 …… (第 36b 页)
(已极鄫巫亚于鲁大夫则屈辱/尤甚焉比事考之而义自见)
(已桓王十/卯八年)十年(齐僖二十九年晋缗三年卫宣十七年 蔡桓 十三年郑庄四十二年曹桓五十)
(五年陈厉五年杞靖二年宋庄八/年秦出子二年楚武三十九年) (第 4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六
(庚桓王十/辰九年)十有一年(齐僖三十年晋缗四年卫宣十八/年 蔡桓 十四年郑庄四十三年曹)
(庄公射姑元年陈厉六年把靖三年/宋庄九年秦出子三年楚武四十年)
春正月 …… (第 1a 页)
(曹之盟宋果不与未可知也参盟莫甚/于恶曹屡盟莫甚于鲁宋盟并无善焉)
(辛桓王二/已十年)十有二年(齐僖三十一年晋缗五年卫宣十/九年 蔡桓 十五年郑厉公突元年)
(曹庄二年陈厉七年杞靖四年宋庄/十年秦出子四年楚武四十一年)
春正月
集 …… (第 10a 页)
(县东六十里亦有/罗城乃接境处也)
(壬桓王二/午十一年)十有三年(齐僖三十二年晋缗六年卫惠公/朔元年 蔡桓 十六年郑厉二年曹) …… (第 17a 页)
(湛氏若水曰纪异也水阴之象也恶之象也小人/之象也臣下之象也妻妾之象也人君可以省矣)
秋七月
冬十月
集说(黄氏震曰/书备四时)
(癸桓王二/未十二年)十有四年(齐僖三十三年晋缗七年卫惠二/年 蔡桓 十七年郑厉三年曹庄四)
(年陈庄二年杞靖六年宋庄十二/年秦出子六年楚武四十三年)
春正月公会郑伯于 …… (第 22a 页)
(然雄长而能以四国之兵矣伐/郑所以报厉公连年之怨也)
(甲桓王二/申十三年)十有五年(齐襄诸儿元年晋缗八年卫惠三/年 蔡桓 十八年郑厉四年曹庄五) …… (第 31b 页)
(伐郑为征突乎谷梁曰疑辞也夫会而后伐则谋已/定矣尚何疑乎胡传虽引用谷梁而亦主纳突之说)
(与左/传同)
(乙庄王/酉元年)十有六年(齐襄二年晋缗九年卫惠四年 蔡桓/ 十九年郑厉五年昭公忽元年曹庄)
(六年陈庄四年杞靖八年宋庄十/四年秦武二年楚武四十五年)
春正月公 …… (第 42b 页)
(其志于情事甚/合当主其说)
(丙庄王/戌二年)十有七年(齐襄三年晋缗十年卫惠五年黔牟/元年 蔡桓 二十年郑厉六年昭二年)
(曹庄七年陈庄五年杞靖九年宋庄/十五年秦武三年楚武四十六年)
春正月丙辰公 …… (第 48a 页)
(案蔡季非献舞杜氏预误合为一人耳左氏止曰召/蔡季于陈蔡季自陈归于蔡而已未尝谓立以为君)
(也先儒并主何氏之说而家/氏铉翁断以书法尤为可信)
癸巳葬蔡桓侯
胡传(啖助曰 蔡桓 何以称侯盖蔡季之贤知请谥也/或曰葬未有不称公者其称侯传失之耳臣子) …… (第 51b 页)
(公陆氏淳曰啖氏云五等诸侯本国臣子皆称之曰/ 葬既不请王命因而私谥为公从而书之以见非)
(礼案史记世本左氏传蔡之诸君皆谥为侯经则皆/称公者以其私谥与僭同也惟 蔡桓 称侯盖告王请)
(谥故特书之明得礼也又曰侯伯子男之国称其君/曰公臣子之辞也谥不得云公者谥王所赐也 (第 52b 页)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六
(庚桓王十/辰九年)十有一年(齐僖三十年晋缗四年卫宣十八/年 蔡桓 十四年郑庄四十三年曹)
(庄公射姑元年陈厉六年把靖三年/宋庄九年秦出子三年楚武四十年)
春正月 …… (第 1a 页)
(曹之盟宋果不与未可知也参盟莫甚/于恶曹屡盟莫甚于鲁宋盟并无善焉)
(辛桓王二/已十年)十有二年(齐僖三十一年晋缗五年卫宣十/九年 蔡桓 十五年郑厉公突元年)
(曹庄二年陈厉七年杞靖四年宋庄/十年秦出子四年楚武四十一年)
春正月
集 …… (第 10a 页)
(县东六十里亦有/罗城乃接境处也)
(壬桓王二/午十一年)十有三年(齐僖三十二年晋缗六年卫惠公/朔元年 蔡桓 十六年郑厉二年曹) …… (第 17a 页)
(湛氏若水曰纪异也水阴之象也恶之象也小人/之象也臣下之象也妻妾之象也人君可以省矣)
秋七月
冬十月
集说(黄氏震曰/书备四时)
(癸桓王二/未十二年)十有四年(齐僖三十三年晋缗七年卫惠二/年 蔡桓 十七年郑厉三年曹庄四)
(年陈庄二年杞靖六年宋庄十二/年秦出子六年楚武四十三年)
春正月公会郑伯于 …… (第 22a 页)
(然雄长而能以四国之兵矣伐/郑所以报厉公连年之怨也)
(甲桓王二/申十三年)十有五年(齐襄诸儿元年晋缗八年卫惠三/年 蔡桓 十八年郑厉四年曹庄五) …… (第 31b 页)
(伐郑为征突乎谷梁曰疑辞也夫会而后伐则谋已/定矣尚何疑乎胡传虽引用谷梁而亦主纳突之说)
(与左/传同)
(乙庄王/酉元年)十有六年(齐襄二年晋缗九年卫惠四年 蔡桓/ 十九年郑厉五年昭公忽元年曹庄)
(六年陈庄四年杞靖八年宋庄十/四年秦武二年楚武四十五年)
春正月公 …… (第 42b 页)
(其志于情事甚/合当主其说)
(丙庄王/戌二年)十有七年(齐襄三年晋缗十年卫惠五年黔牟/元年 蔡桓 二十年郑厉六年昭二年)
(曹庄七年陈庄五年杞靖九年宋庄/十五年秦武三年楚武四十六年)
春正月丙辰公 …… (第 48a 页)
(案蔡季非献舞杜氏预误合为一人耳左氏止曰召/蔡季于陈蔡季自陈归于蔡而已未尝谓立以为君)
(也先儒并主何氏之说而家/氏铉翁断以书法尤为可信)
癸巳葬蔡桓侯
胡传(啖助曰 蔡桓 何以称侯盖蔡季之贤知请谥也/或曰葬未有不称公者其称侯传失之耳臣子) …… (第 51b 页)
(公陆氏淳曰啖氏云五等诸侯本国臣子皆称之曰/ 葬既不请王命因而私谥为公从而书之以见非)
(礼案史记世本左氏传蔡之诸君皆谥为侯经则皆/称公者以其私谥与僭同也惟 蔡桓 称侯盖告王请)
(谥故特书之明得礼也又曰侯伯子男之国称其君/曰公臣子之辞也谥不得云公者谥王所赐也 (第 52b 页)
(葬晋襄晋平晋昭齐惠齐景宋平岂有不备之礼而/皆不日耶考于春秋鲁之于晋齐宋则葬而不日者)
(少于卫郑陈蔡则 蔡桓 卫穆卫襄之外皆不日于诸/小国则不惟不日其以月纪者亦三之一而已崔氏)
(泥于左氏宋文厚葬之说谓大国诸 (第 20a 页)
(少于卫郑陈蔡则 蔡桓 卫穆卫襄之外皆不日于诸/小国则不惟不日其以月纪者亦三之一而已崔氏)
(泥于左氏宋文厚葬之说谓大国诸 (第 20a 页)
王命耳
癸巳葬蔡桓侯
谥称公非正也臣子之辞也称本爵正也天王诔之
也晋侯仇卒于平王之世谥曰文侯是也 蔡桓 书侯
盖告王请谥礼也
及宋人卫人伐邾
宋志也邾郑尝伐宋也卫为宋党从宋无足深怪鲁
春与邾盟而秋伐 (第 34b 页)
癸巳葬蔡桓侯
谥称公非正也臣子之辞也称本爵正也天王诔之
也晋侯仇卒于平王之世谥曰文侯是也 蔡桓 书侯
盖告王请谥礼也
及宋人卫人伐邾
宋志也邾郑尝伐宋也卫为宋党从宋无足深怪鲁
春与邾盟而秋伐 (第 34b 页)
按季或疑即献舞果尔则当书蔡季入于蔡不当书
自书归矣称行次者详具庄三年纪季以酅入于齐
下蔡季奔不书者不告故
癸巳葬蔡桓侯
啖助曰 蔡桓 称侯盖蔡季之贤知请谥也杜注盖谬
误
及宋人卫人伐邾
杜注邾宋争疆鲁从宋志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第 39a 页)
自书归矣称行次者详具庄三年纪季以酅入于齐
下蔡季奔不书者不告故
癸巳葬蔡桓侯
啖助曰 蔡桓 称侯盖蔡季之贤知请谥也杜注盖谬
误
及宋人卫人伐邾
杜注邾宋争疆鲁从宋志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第 39a 页)
固在二公子不在惠矣朔以失地名非绝之也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趡
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癸巳葬蔡桓侯
凡诸侯卒皆称其爵葬则称之曰公 蔡桓 之葬独书
侯者史或有讹而啖助以为 (第 27a 页)
蔡桓 称侯皆蔡季之贤
知请谥也谓五等诸侯本国臣子皆称之曰公葬既
不请王命因而私谥为公从而书之以见非礼惟 (第 27a 页)
蔡
桓 称侯盖蔡季告王请谥王之策书则云谥曰某侯
故特书之明得礼也胡氏宗其说谓生而称公为虚 …… (第 27a 页)
请宜无不请王使卿士往吊且追命亦优礼于卫矣
谥而当锡宜无不锡而卫不之请王不之锡春秋书
葬卫襄公不曰卫襄侯何独于 蔡桓 之谥为请而王 …… (第 27b 页)
辞于晋曰伯父惠公其谓籍谈曰彤弓虎贲文公受
之则周天子于诸侯卒后固皆以公称之岂亦生而
称之为虚位乎故知 蔡桓 之侯史讹之耳
及宋人卫人伐邾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
公会齐侯于泺 (第 28a 页)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趡
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癸巳葬蔡桓侯
凡诸侯卒皆称其爵葬则称之曰公 蔡桓 之葬独书
侯者史或有讹而啖助以为 (第 27a 页)
蔡桓 称侯皆蔡季之贤
知请谥也谓五等诸侯本国臣子皆称之曰公葬既
不请王命因而私谥为公从而书之以见非礼惟 (第 27a 页)
蔡
桓 称侯盖蔡季告王请谥王之策书则云谥曰某侯
故特书之明得礼也胡氏宗其说谓生而称公为虚 …… (第 27a 页)
请宜无不请王使卿士往吊且追命亦优礼于卫矣
谥而当锡宜无不锡而卫不之请王不之锡春秋书
葬卫襄公不曰卫襄侯何独于 蔡桓 之谥为请而王 …… (第 27b 页)
辞于晋曰伯父惠公其谓籍谈曰彤弓虎贲文公受
之则周天子于诸侯卒后固皆以公称之岂亦生而
称之为虚位乎故知 蔡桓 之侯史讹之耳
及宋人卫人伐邾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
公会齐侯于泺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