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孟子類
類書類
    后汉光武帝封禅
  卷五十
   吉礼五十  四望山川附
    魏文帝封禅未行(孙皓封禅附/)
     晋武帝
不行封禅
    宋文帝孝武帝封禅未行
    梁武帝不行封禅
    北齐文宣帝封禅未行 (第 22b 页)
 说则权末年所郊坚配天也权卒后三嗣主终吴世
 不郊祀则权不享配帝之礼矣
          右吴郊礼
晋书 武帝
本纪泰始二年春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以
配天冬十一月并圜丘方丘于南北郊二至之祀合于
二郊 (第 15a 页)
宋书礼志晋武帝泰始二年诏定郊祀群臣议五帝即
天也王气时异故殊其号虽名有五其实一神明堂南
郊宜除五帝之坐从之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以配天
十一月有司又议奏古者丘郊不异宜并圜丘方泽于
南北郊更修立坛兆其二至之祀合于二郊帝又从之
一如宣帝所用王肃议也是月冬至帝亲祠圜丘于南
郊自后圜丘方泽不别立
 (文献通考按以圜丘即郊五帝同一天王/肃之说 武帝
肃外孙也故祀礼从其说) (第 15b 页)
尧皇帝同功比德而忽升
于宗祀圜丘之上为昊天匹曾谓圜丘不如林放乎其
九难曰昨所言魏文帝丕以武帝操为始祖 晋武帝炎

以宣帝懿为始祖者夫孟德仲达者皆人杰也拥天下
之强兵挟汉魏之微主专制海内令行草偃服衮冕陈
轩悬天子决事 (第 8b 页)
(肃作圣證论引群书以证之言郊即圜丘圜丘即郊天/体惟一安得有六天也 晋武帝
王肃之外孙也泰始之)
(初定南北郊祭一地一天用王肃之义杜君身处晋朝/共遵王说不言有二天然则杜意天子冬 (第 3b 页)
    今凡祀明堂者悉入明堂此不重载
太初二年有司言雍五畤无牢孰具芬芳不备乃令祠
官进畤特牢具色食所胜(孟康曰若火胜金则/祠赤帝以白牲也)而以木
寓马代驹焉及诸名山川用驹者悉以木寓马代行过
乃用驹他礼如故
汉书 武帝
本纪太始四年十二月行幸雍祠五畤
宣帝本纪五凤二年春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第 30b 页)
 毁也
三国魏志明帝本纪太和三年初洛阳宗庙未成神主
在邺庙十一月庙始成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帝太
皇帝 武帝
文帝神主于邺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于

晋书礼志明帝太和三年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夫
人吴氏曰高皇后并 …… (第 3a 页)
    蕙田案以上魏
三国吴志孙亮传太平元年春注吴历曰正月为权立
庙称太祖庙
宋书礼志孙权不立七庙以父坚尝为长沙太守长沙
临湘县立坚庙而已权既不亲祠直是依后汉奉南顿
故事使太守祠也坚庙又见尊曰始祖庙而不在京师

又以民人所发吴芮冢材为屋未之前闻也于建业立
兄长沙桓王策庙于朱雀桥南权卒子亮代立明年正
月于宫东立权庙曰太祖庙既不在宫南又无昭穆之

    蕙田案以上吴
          右三国庙制
晋书 武帝
本纪泰始二年春正月丁亥有司请建七庙
帝重其役不许秋七月辛巳营太庙致荆山之木采华 …… (第 5a 页)
 宜在中门外之左宗庙之制外为都宫内各有寝庙

 别有门垣太祖在北左昭右穆次而南今宜为殿皆
 如古典
    蕙田案孙毓议是
晋书 武帝
本纪咸宁元年冬十二月丁亥追尊宣帝庙
曰高祖景帝曰世宗文帝曰太祖
 礼志太康元年灵寿公主修丽祔于太庙周 …… (第 7b 页)
 敢以已爵加父帝纳之
元帝本纪太兴三年八月戊午尊敬王后虞氏为敬皇
后辛酉迁神主于太庙

礼志 武帝
崩则迁征西及惠帝崩又迁豫章而惠帝世
悯怀太子二子哀太孙臧冲太孙尚并祔庙元帝世怀
帝殇太子又祔庙号为阴 …… (第 9a 页)

酌而令有司行事于情理不安可依礼更处太常恒言
今圣上继武皇帝宜准汉世祖故事不亲执觞爵又曰
今上承继 武帝
而庙之昭穆四世而已前太常贺循博
士傅纯并以为惠怀及悯宜别立庙然臣愚谓庙室当
以容主为限无拘常数殷世有 …… (第 9b 页)
          右晋庙制
宋书武帝本纪永初元年夏六月即皇帝位追尊皇考
为孝穆皇帝皇妣为穆皇后秋七月戊申迁神主于太
庙车驾亲奉
礼志 武帝
初受晋命为宋王建宗庙于彭城依魏晋故
事立一庙初祀高祖开封府君曾祖武原府君皇祖东 (第 28a 页)
汉世祖列七庙而惠帝不与文
武子孙昌衍文为汉太宗晋景帝亦文帝兄景绝世不
列于庙及告谥世祖称景为从祖今谓 晋武帝
越崇其
父而庙毁及亡何汉出惠帝而享世长久乎七庙五庙
明天子诸侯也父子相继一统也昭穆列序重继也礼
兄弟 (第 20a 页)
云君有故使人可者谓于礼
应祭君不得齐祭不可阙故使臣下摄奉不谓君不应
祭有司行事也晋咸宁四年景献皇后崩 晋武帝
伯母 …… (第 33a 页)
孝武昭后二室牲荐宜阙太常丞虞愿议
夫烝尝之礼事存继嗣故傍尊虽近弟侄弗祀君道虽
高臣无祭典案晋景帝之于 武帝
属居伯父 (第 35b 页)
武帝
至祭
之日犹进觞爵今上既纂嗣文皇于孝武室谓宜进拜
而已觞爵使有司行事案礼过墓则轼过祀则下凡在
神祗尚 …… (第 35b 页)
四人同山文兼太常丞韩贲议晋景帝之于 世祖
肃祖
之于孝武皆旁尊也亲执觞杓今孝武皇帝于至尊亲
惟伯父功列祖宗奉祠之日谓宜亲执案昭皇太后于
主上亲 (第 37b 页)
无名秩情则疏远庶母在我犹子祭孙止况伯
父之庶母愚谓昭后觞爵可付之有司前左丞孙缅议
世祖
宗祠显宗烈宗肃祖并是晋帝之伯今朝明准
而初无有司行事之礼愚谓主上亲执孝武皇帝觞爵
有惬情敬昭皇太后君 …… (第 37b 页)
 礼甚矣卫成公欲祀相宁武子犹非之而况降祀祖

 考于私宫使庶妇尸之乎
南齐书乐志太庙乐歌辞周颂清庙一篇汉 安世
歌十
七章是也永平三年东平王苍造光武庙登歌一章二
十六句其辞称述功德建安十八年魏国初建侍中王
粲作登 (第 45a 页)
安世
诗说神灵鉴飨之意明帝时侍中缪袭
(第 45a 页)
安世
诗本故汉时歌名今诗所歌非往诗之文袭案
汉礼志云安世乐犹周房中乐也往昔议者以房中歌
后妃之德宜改 (第 45a 页)
安世
名正始之乐后续 (第 45a 页)
安世
歌亦说 (第 45a 页)
神来宴飨无有后妃之言思惟往者谓房中乐为后妃
歌恐失其意方祭祀娱神登歌先祖功德下堂咏宴享
无事歌后妃之化也于是改 安世
乐曰飨神歌散骑常
侍王肃作宗庙诗颂十二篇不入于乐晋泰始中傅元
造宗庙夕牲昭夏歌一篇迎送神肆夏歌诗一篇 (第 45b 页)
 已矣是以时祫为大祫也其说皆非其破郑
    各于其庙之说则是
          右三国禘祫
晋书 武帝
本纪太康十年太庙成遂祫祭大赦
礼志升平五年十月己卯殷祀以帝崩后不作乐 …… (第 10b 页)
 魏至隋则虚其位魏明帝初以太皇别庙未成故权
 设对祫后有司定七庙之制太祖以下为昭穆二祧
 旋至三少帝运移于晋不以兄弟为代数故元帝上
 继 武帝
简文上继元帝至安帝时后征西至京兆四
 府君迁尽未及殷祭运移于宋初永和中疑四府君
 所藏之礼诏公卿博议 (第 47b 页)
 者亲执祭祀故吾亲纳于神终抱而归也仲尼曰虽
 违众吾从下诚哉斯言也
晋书高阳王睦传睦谯王逊之弟也魏安平亭侯 武帝
受禅封中山王睦自表乞依六蓼祀皋陶鄫把祀相立 (第 23b 页)
以荀彧钟繇配 晋武帝
都故洛阳以张华羊祜配后魏
道武皇帝起云中以长孙嵩崔玄伯配后周文帝起冯
翊以苏绰于谨配隋文帝封隋汉东以 (第 19a 页)
 太学

武帝泰始三年诏太学及鲁国四时备三牲以祀孔子 武帝
本纪咸康元年二月甲子帝亲释奠
穆帝本纪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壬申亲释奠于中

孝武帝本纪宁康三年九月 …… (第 17a 页)
 馀载未尝出阙里汉儒所谓立学释奠未知先圣先

 师为谁自戴记之外无闻迨魏齐王 晋武帝
释奠于
 学虽昉见简册而未有原庙也唐武德二年庙周孔
 于胄监至贞观定孔子为先圣而黜周公牲牢祭币
 日 (第 27b 页)
    指死后审矣高堂隆在杜预以前释经必有

    所依据也
          右汉魏
晋书 武帝
本纪咸宁元年八月壬寅以故太傅郑冲太
尉荀顗司徒石苞司空裴秀骠骑将军王沈安平献王
孚等及太保何曾司空贾 …… (第 9b 页)
     右晋宋齐梁陈
伽蓝记北魏广陵王即皇帝位尔朱世隆加仪同三司
尚书令东平王馀官如故赠太原王相国 晋王
加九锡 (第 14a 页)
 其耕事故用天仓也周语立春之日农祥晨正至二

 月初吉王祼鬯而行耤礼汉文用亥日耕耤祠先农
 明帝耕以二月章帝耕以正月乙日 晋武帝
以正月
 丁亥宋文帝以正月上辛后吉亥齐武帝时王俭谓
 亲耕用立春后亥日经无明文何佟之云少牢馈食
 礼 (第 8a 页)
          右蜀汉
甲申魏咸熙元年(进封司马昭为晋王马二年十二月/禅位于晋王太子司 炎晋封为陈)
(留/王)

晋书 武帝
本纪泰始元年冬十二月景寅设坛于南郊
百僚在位及匈奴南单于四裔会者数万人柴燎告𩔖
于上帝曰皇帝臣炎敢 …… (第 50b 页)
五年以/匈奴刘渊 左部帅)庚子太康元年(十皓是年吴主/孙 降吴亡)
晋书孝惠帝纪太熙元年四月己酉 武帝
崩是日皇太
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
酉朔临朝不设乐诏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赖祖宗 (第 51b 页)
    下之分此条以三公沿袭成例故存之
晋书乐志杜夔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
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及太和中左延年攺夔驺

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声节其名虽存而声实异惟
因夔鹿鸣全不改易每正旦大会太尉奉璧群后行礼
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后又改三篇之行礼诗第一曰
于赫篇咏 武帝
声节与古鹿鸣同第二曰巍巍篇咏文
帝用延年所改驺虞声第三曰洋洋篇咏明帝用延年
所作文王声第四曰复用鹿鸣 …… (第 15b 页)
    蕙田案魏朝贺诸乐章俱不存

          右魏正旦朝贺
晋书礼志晋氏受命 武帝
更定元会仪咸宁注是也傅
玄元会赋曰考夏后之遗训综殷周之典艺采奏汉之
旧仪定元正之嘉会此则兼采众代可知 …… (第 16a 页)
 二曰天命三曰景皇帝四曰大晋五曰明君
    歌咏晋德陈于元会为宜以非朝会正曲故
    不录
晋书 武帝
本纪咸宁二年春正月以疾疫废朝
礼志武帝咸宁三年四年并以正旦合朔却元会改魏
故事也
惠帝本纪永平元年春 (第 32b 页)
正月乙酉朔临朝不设乐
礼志 武帝
以来国有大丧辄废乐终三年惠帝太安元 …… (第 32b 页)
 箫韶虽古九成在今道志和声德音孔宣光我帝基

 协灵配乾仪形六合化穆自然如彼云汉为章于天
 熙熙万类陶和当年击辕中韶永世弗骞
 右前舞歌一章 (晋王
德之舞/蕤宾厢作)
 假乐圣后实天诞德积美自中王猷四塞龙飞在天
 仪形万国钦明惟神临朝渊默不言之化品 …… (第 40b 页)
    之其仪节之大者于音乐志可得其一二焉
    故录于首
北周书明帝本纪武成二年春正月癸丑朔大会群臣
于紫极殿始用百戏焉 武帝
本纪保定五年春正月甲申朔废朝以庸国公王
雄死王事故也
天和四年春正月辛卯朔废朝以齐武成王薨故也
六年 (第 68a 页)
    代于周追王义合刘侍中议亦不可废
宋书礼志孙权立坚庙尊曰始祖
晋书礼志武帝泰始元年追尊皇祖宣王曰宣皇帝伯
考景王曰景皇帝皇考文王曰文皇帝宣王妃张氏为

宣穆皇后尊太妃王氏为皇太后
宋书 武帝
本纪永初元年即位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
皇妣为穆皇后
通典策曰维永初元年七月皇帝谨遣某官某奉策上
皇考尊 (第 9b 页)
 之虫至死不僵以其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
 大是以圣王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故天下有变而无
 倾危之患矣冀以此论感悟曹爽爽不能用 晋武帝
惩魏氏孤立之弊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又诏
诸王皆得自选国中长吏卫将军齐王攸独不敢皆令
上请又诏除魏宗室禁 (第 9a 页)
    蕙田案据此自魏以前天子加元服犹用古
    礼至是始分一加二加三加之别又改为正
    殿行事非礼也
晋书 武帝
本纪武帝泰始七年皇太子冠赐王公以下
帛各有差 (第 10b 页)
礼志惠帝之为太子将冠 武帝
临轩使兼司徒高阳王
圭加冠兼光禄大夫屯骑校尉华廙赞冠
    蕙田案临轩行事从魏制也
泰始十年南宫王 (第 11a 页)
 拜时妇三日妇轻重议案礼经昏嫁无拜时三日之
 文自后汉魏晋以来或为拜时之妇或为三日之昏
 魏王肃钟毓毓弟会陈群群子泰咸以拜时得比于
 三日 晋武帝
谓山涛曰拜于舅姑可准庙见三日同
 牢允称在涂涛曰愚论已拜舅姑重于三日所举者
 但不三月耳张华谓拜时之 (第 3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