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又东方之音也礼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前汉律历志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尔雅释乐角谓之经韵会通作角魏)
书 江式 传宫商角徵羽注角即角字(又大角军器演繁露蚩尤率魑魅与黄帝战帝命吹角为龙鸣御之唐书百官志节度) (第 16b 页)
书 江式 传宫商角徵羽注角即角字(又大角军器演繁露蚩尤率魑魅与黄帝战帝命吹角为龙鸣御之唐书百官志节度) (第 16b 页)
和驩安福注和驩殿名(又钟名六一题跋古器铭宝和钟也)又人名庾和见晋书 八角(广韵古岳切集)
(韵韵会正韵讫岳切𡘋音觉玉篇乐器之声东方音也今作角魏书 江式 传宫商角徵羽角即角字)一曰乐器 又广韵集
(韵𡘋卢谷切音禄义同)或从鹿作 吹(唐韵昌垂切集韵姝为 (第 79b 页)
(韵韵会正韵讫岳切𡘋音觉玉篇乐器之声东方音也今作角魏书 江式 传宫商角徵羽角即角字)一曰乐器 又广韵集
(韵𡘋卢谷切音禄义同)或从鹿作 吹(唐韵昌垂切集韵姝为 (第 79b 页)
(艳于丹楹采椽珍于刻桷登嵩峰为台榭庇岩霤为华屋积篇章为敖庾宝玄谈为金玉弃细人之近恋)
(捐庸隶之所欲游九皋以含欢遣智惠以绝俗同屈尺蠖藏光守朴表拙示讷知止常足)
角
同上(魏书 江式 传宫商角徵羽角即角字从录得声)今此字两收于一屋四觉部中
岳(五角切) (第 21b 页)
(捐庸隶之所欲游九皋以含欢遣智惠以绝俗同屈尺蠖藏光守朴表拙示讷知止常足)
角
同上(魏书 江式 传宫商角徵羽角即角字从录得声)今此字两收于一屋四觉部中
岳(五角切) (第 21b 页)
角与角是两字角与禄亦是两字角禄在屋部角角
在觉部前人作角形与角有别必非无谓者今以
诗文角字多协作禄遂欲改角从角且以甪里书
禄里其既且续角作禄亦入屋部此皆由不识古
韵押法故致此按魏书 江式 传宫商角徵羽角即
角也无禄音宋韵收角入屋部误
(四觉)觉(古岳切发也晓也又左传以觉报宴注大也) (第 40b 页)
在觉部前人作角形与角有别必非无谓者今以
诗文角字多协作禄遂欲改角从角且以甪里书
禄里其既且续角作禄亦入屋部此皆由不识古
韵押法故致此按魏书 江式 传宫商角徵羽角即
角也无禄音宋韵收角入屋部误
(四觉)觉(古岳切发也晓也又左传以觉报宴注大也) (第 40b 页)
昔汉世造三字石经于太学则汉石经为三字矣晋
书卫恒传云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正始中立
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魏书 江
式 传云邯郸淳特善仓雅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 …… (第 70a 页)
虽缺蔡邕名而堂溪典马日磾等与邕共正定诸经
者俨然尚存则可与之相证其云三字石经魏正始
中立与卫恒传合又云树之堂西与 江式 传合汉为
一字魏为三字当以水经注为据儒林传序云为古
文篆隶三体者非也赵明诚洪适亦尝非之而莫得
…… (第 71a 页)
改具者儒林传序岂昭之所改具耶汉魏俱立石经
又俱在太学讲堂前至南北朝大致颓落复徙邺都
亦颠倒茫昧汉魏莫辨故魏书于三字石经 江式 传 …… (第 71b 页)
未全又何论碑数耶四十八碑在堂西水经注以为
魏经证之 江式 传似为可信洛阳记世无传本恐亦
汉魏俱载章怀太子引注后汉书则专取汉碑所云
四十六枚未必指魏为汉若伽 (第 73b 页)
书卫恒传云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正始中立
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魏书 江
式 传云邯郸淳特善仓雅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 …… (第 70a 页)
虽缺蔡邕名而堂溪典马日磾等与邕共正定诸经
者俨然尚存则可与之相证其云三字石经魏正始
中立与卫恒传合又云树之堂西与 江式 传合汉为
一字魏为三字当以水经注为据儒林传序云为古
文篆隶三体者非也赵明诚洪适亦尝非之而莫得
…… (第 71a 页)
改具者儒林传序岂昭之所改具耶汉魏俱立石经
又俱在太学讲堂前至南北朝大致颓落复徙邺都
亦颠倒茫昧汉魏莫辨故魏书于三字石经 江式 传 …… (第 71b 页)
未全又何论碑数耶四十八碑在堂西水经注以为
魏经证之 江式 传似为可信洛阳记世无传本恐亦
汉魏俱载章怀太子引注后汉书则专取汉碑所云
四十六枚未必指魏为汉若伽 (第 73b 页)
汉刻盖为儒林传所误也按晋书卫恒传云魏初传
古文者出于邯郸淳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
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魏书 江式 传云魏陈留邯
郸淳特善仓雅许氏字指八体六书精究闲理以书
教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 (第 56b 页)
体复宣石经考云据卫恒传所言三字石经非邯郸
淳书金石文字记云 江式 传则不考卫恒之言而失
之者也胡三省通鉴注魏碑以正始年中立汉书言
元嘉元年度尚命邯郸淳作曹娥碑时淳 …… (第 57a 页)
皇篇云程邈删古立隶王僧虔能书人名云秦狱吏
程邈善大篆得罪系云阳狱增减大篆去其繁复始
皇善之出为御史名其书曰隶书 江式 论书表云隶
书者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张怀瓘
书断云程邈益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诸家之说虽 …… (第 90b 页)
为隶书因别有八分之名然王僧虔能书人名云王
次仲作八分楷法唐玄度十体书云王次仲乃作八
分楷法亦未尝专以八分名也又 江式 论书表云诏
于太学立碑刋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邕书徐浩论
书云程邈变隶体邯郸传楷法事则朴略未有功能 (第 100b 页)
古文者出于邯郸淳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
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魏书 江式 传云魏陈留邯
郸淳特善仓雅许氏字指八体六书精究闲理以书
教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 (第 56b 页)
体复宣石经考云据卫恒传所言三字石经非邯郸
淳书金石文字记云 江式 传则不考卫恒之言而失
之者也胡三省通鉴注魏碑以正始年中立汉书言
元嘉元年度尚命邯郸淳作曹娥碑时淳 …… (第 57a 页)
皇篇云程邈删古立隶王僧虔能书人名云秦狱吏
程邈善大篆得罪系云阳狱增减大篆去其繁复始
皇善之出为御史名其书曰隶书 江式 论书表云隶
书者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张怀瓘
书断云程邈益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诸家之说虽 …… (第 90b 页)
为隶书因别有八分之名然王僧虔能书人名云王
次仲作八分楷法唐玄度十体书云王次仲乃作八
分楷法亦未尝专以八分名也又 江式 论书表云诏
于太学立碑刋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邕书徐浩论
书云程邈变隶体邯郸传楷法事则朴略未有功能 (第 100b 页)
文说云嘉平)
(四年召诸儒定五经文字刻石大学门外○后汉中郎/蔡邕写三体六经邪臣矫嫉未盈一纪寻有废焉○ 北)
(齐江式 传云魏初博士清河张揖/所著二字石经于汉/碑西书记也〇隋艺文志云魏正始中又/有一字石经)
(相承以为 (第 2a 页)
(四年召诸儒定五经文字刻石大学门外○后汉中郎/蔡邕写三体六经邪臣矫嫉未盈一纪寻有废焉○ 北)
(齐江式 传云魏初博士清河张揖/所著二字石经于汉/碑西书记也〇隋艺文志云魏正始中又/有一字石经)
(相承以为 (第 2a 页)